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思维版):泛产品经理的精进之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2 本书的产品定位

目标用户

本书继续定位在-1~3岁的产品经理。我始终认为,“3岁”以后已经很难通过看书和学方法论提升了。这里特别要强调,“-1岁”指的是自认为是“产品新人”的“职场老人”,比如需要自己做产品的早期创业者,对产品感兴趣并且在工作中可能要承担部分职责的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和运营人员,其他行业对互联网产品感兴趣的从业者等,本书将这些人定义为“泛产品经理”群体,这本书可以说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需求场景

“泛产品经理”可以通过阅读本书理解一套方法论体系,让自己今后在工作中更好地和产品经理交流,甚至自己动手做部分任务。

而对于产品经理来说,这本书有点像一个知识图谱,可以粗读一遍,然后在困惑时有针对性地查阅。它也有点像一个索引、一个目录,试图串起更多的学习素材。

对于更多的职场人士来说,如果你想了解产品经理如何解决问题,以期获得一些启发,建议重点学习本书提出的“Y模型”(关键内容在第05章,可以扩展到第02~06章)。我认为这是目前对“用户需求场景”讲解得最为透彻的内容,而这些话题可以泛化为通用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产品概念

这几年,我对书的理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转变是开始把书看作一个过程而非物品。这一定程度上来自KK[12]在《技术元素》里“后实体的出书”一节中对书的定义。

我们的文化正在从“书本的文化”变成“出书的文化”。我们的关注点不再是作为名词形式的书,而是动词形式的书——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思考、写作、编辑、写作、分享、编辑、观看、书写、观看、分享、思考、写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偶尔会抛弃书本。书,甚至是电子书,只是出书这个过程的副产品。

KK在2011年的思考可以表达为图0-1。

图0-1 《技术元素》里的插图

图中左侧的“前实体系统”会更加重要,它意味着互动。社区与对话的建立在前实体系统阶段就已经开始,永不停歇。比如有的作者,在图书出版之前,就通过自媒体与读者分享部分章节、讨论内容、建立微信群保持沟通。

传统的作者、书和读者的关系,会变成产品经理、产品和用户的关系。

所以,出版行业的人可以从产品经理身上学到很多。更进一步,产品经理及其团队包含了作者、出版商、渠道等,产品包含了书本身和借此形成的社群与用户关系,用户也可以从读者的概念泛化开来,社群里的人,也许并没有买一本实体的书,但也同样是用户。

图中右侧的“后实体系统”,分化为两种——“狭义物质的”和“数字的”。

印刷出来的实体书,这两年也有一些小变化,比如植入二维码就是一种很好的从线下转化到线上的入口,很多书里都有了“延伸阅读”、“参与讨论”和“更多资料”。而数字化的实体更加灵活多变,可根据反馈实时优化,优势毋庸多言。这两者互相补充,好比果粒酸奶里,酸奶让果粒更有风味,果粒让酸奶显得更有“干货”。

我在构思本书的时候,就已经在通过一个“读书会”的社群组织与用户保持沟通,加上相应的培训咨询服务、工具包,以及积累多年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知乎等网络媒体,和本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点,“结束:写在正文之后”里会再次谈到。

竞争优势

本书的竞争优势简单来说有以下3点:

第一,本书的底层逻辑和方法论源于自序中提到的那5本和我有关的图书,并非凭空搭建,而这样的内容源头,也使本书具备了独一无二的积淀。

第二,基于个人经历。我在阿里工作期间,除了做一线产品,还做过很多关注“产品经理岗位”和“创新”的事情,而在离开阿里之后,也曾有意识地在用各种方式补充自身的短板,接触了很多各行各业的大公司和创业团队,相关内容在“自序”中也已经做过回顾。

第三,在写书的过程中,我通过“读书会”的活动引入了国内产品经理圈几乎所有“写过书&打过仗”的朋友作为“嘉宾团”[13],他们的一些分享和“读书会”优秀学员的一些建议,也被融入本书框架,共同构建了更加经得起推敲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