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思维版):泛产品经理的精进之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1 产品概念的提出

在第02章大家了解了什么是产品,产品有哪几类。从这一章开始,我们一起进入“一个产品从无到有”的旅程,体会做产品都要经历哪些环节。从这一章到第07章的立项组队为止,是“想清楚”的小循环,再往后,会说“做出来”与“推出去”。

做一个产品的第一步要有个idea,即提出一个“产品概念”。所谓产品概念就是,用什么方案解决,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提出产品概念很简单,只要确定4个关键要素,参见图3-1:

►核心用户:产品目标用户中最重要的用户是谁,表达为一个抽象的人群。

►刚性需求:他们碰到最痛的“痛点”是什么。

►典型场景:这些“痛点”最常出现在怎样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下。

►竞争优势:对比已有方案,新方案有什么突出优势。

以上的4个要素,加上产品概念本身,就是产品的“切入点”(并不是完整的产品),下面一条条来讲述。通过前3个要素,可以顺便加深对第02章说的“用户”“需求”“场景”,即“问题”的理解。通过产品概念和竞争优势,可以加深对“解决方案”的理解。

图3-1 产品概念提出的几个关键要素

3.1.1 核心用户

核心用户这个词,我们经常听到,可能你还会听到潜在用户、目标用户、种子用户等。本章第3.3.3节会把这些有关用户的词放在一起比较一下,这一部分先说核心用户。

复习一下目标用户,其实就是第02章说的用户,指所有跟产品发生关系的用户群体,而核心用户是指目标用户中最最重要的那一部分人。

举个例子,校园社交App,目标用户是在校生,核心用户就是一批“校花”,有了“校花”就可以把男生吸引来。核心用户的需求要优先满足,不能为了次要用户的需求影响核心用户。如果“校花”不希望被所有男生联系,那么,虽然所有男生都想联系“校花”,也得做一些限制。

甚至,一些产品会为了讨好核心用户,故意得罪其他不重要的用户,即所谓的“洗粉”行为。这在早年的产品里很少出现,电信不会拒绝给顾客装电话,淘宝也不会拒绝要购物的人。

“吴晓波频道”在2015年旗帜鲜明地表态——反对“屌丝”文化,服务中产阶级。这种做法虽然对总用户量有损害,但剩下的用户更纯净。如今的产品,用户与用户之间不再独立,而是彼此有链接。如果用户群体的价值观接近,那么,他们之间更能建立认同感,对产品的黏性也就更大。

另一方面,这是一个供给充足、市场细分、选择很多的时代。情愿选择让一部分人爱你,另一部分人恨你,也不要让所有人都觉得你没个性,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就是产品的调性和品牌的人格化。

核心用户定义得越精准,产品设计、推广等过程中的目标就越明确。

3.1.2 刚性需求

用户的需求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叫作刚性需求。

刚性需求要满足下面3个条件:真实、刚需和高频。

►真实:需求是真的存在,还是幻想出来的。我们要对需求的真伪做一个判断,用户说的需求可能是一些伪需求,比如用户说“我希望能做到每天早起锻炼身体,你这个App能不能每天提醒我”。你真的做到了,他可能懒得用。如果用户有心要锻炼,这是闹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如果无心,再提醒也白搭。

►刚需:特指需求是否强烈,不满足能否忍受。一些需求到底是不是很刚性,其实很难说。举个例子,要在很繁华的闹市区停车,此时的刚需是找一个车位,毕竟绕了20分钟停不下来实在受不了;弹性需求是省停车费,能省点最好,实在省不了也就忍了。这是是否刚需的区别。

►高频:需求发生的频次是高是低。这比较容易理解,有的需求发生的频次可能每天都有,比如叫外卖,有的需求发生的频次可能一年才有一次,比如春运。有些需求2C低频,但2B就高频了,可以通过服务B来化解。比如家庭日常水电维修,对每家每户来说肯定是低频,但作为小区物业的服务提供商,就高频了。

同时满足以上3点很难,所以要综合考虑,满足刚性需求要优先于满足弹性需求。

3.1.3 典型场景

俗话说,做产品就是做场景。在用户和需求确定的前提下,场景也会有很多。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设备作为我们身体的延伸,随时随地进行着场景的切换。但我们更在乎的是典型场景。

到底什么场景更典型?可以通过有没有“唤起点”来判断。在某种情景下,某时某刻,用户能想到,最好是能第一个想到你的产品。这个时刻就是产品的唤起点。

工作日的10点多,很多IT“民工”开始发愁中午吃什么,这时候,就唤起了“饿了么”“大众点评”“口碑”等。

晚上下班回家,平时一直蹭车的同事今天要加班,没得蹭了,这时候,唤起了“滴滴出行”。

上述都是主动唤起,用户主动想到你。还有些被动唤起的做法,也可以尝试,比如特定情境下的各种消息提醒:生日、节假日、春节、早晚高峰、促销活动等。

可怜的是,很多产品根本没有任何唤起点,用户怎么想到用你?这也意味着你还没找到自己的典型场景。

所以,只要是一个点,就不要怕小,怕的是没有独特性,怕的是不够典型。

3.1.4 产品概念

简单的一句话,说出你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一个App,一个网站,一个服务体系,还是一个企业协同办公的工具?第02章讨论的产品分类,在这里就用得上了,可以分门别类地列出来供筛选和确认。

举一个口碑网的案例。口碑网的创始人是李治国,也算是阿里最早的产品经理之一,后来是天使投资人和挖财的CEO。多年前我和他交流过。口碑网的初衷很简单,李治国经常去一些餐馆吃饭,他发现很多餐馆味道不好价格又贵,或者卫生不好,服务员态度很差。他想要“吐吐槽”但是没地方吐,又想到别人还得继续上当受骗,就觉得应该有一个什么东西,让这些店不要有生意,让好的餐馆生意越来越好。最后,就有了口碑网。

这个案例中用户需求场景的简化描述为:常去餐厅吃饭的年轻人,“踩雷”以后要“吐槽”发泄。

产品概念:一个有餐厅列表且可以点评的网站。

我也在做和投资相关的事情,所以会和很多创业者交流。当发现这个创业者说来说去都是背景信息,5分钟还讲不清楚他在做什么的时候,我就会打断他,问这个问题:你为了解决什么人的什么需求,做了什么东西?

大家平时和产品经理交流时,也可以将这个问题直接抛过去,然后就能清楚对方到底做的是什么产品了。最多再加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这个产品做得比别人好?这也就是下一个要思考的要素—竞争优势。

3.1.5 竞争优势

我们做产品时,通常会找一个竞争标的,也就是这个产品到底是跟谁对比的。优势是与另外一些解决方案比出来的。标的的选择很重要,它体现了你的定位与开局思路,视野和格局。

任何一个值得解决的问题,通常已经有很多解决方案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不可以再做。但和现有的解决方案相比,你是否创造了额外的价值?如果额外的价值大于转移成本,那么新的解决方案就能获胜。

关于竞争优势,“人无我有”是一种,比较容易理解;“人有我优”也是一种,无非“多快好省”,具体地说,包括更多功能、更快搞定问题、更好的质量、更省钱,等等。

比如近年来,电动汽车对汽油汽车逐步显现出了很多竞争优势。电池技术的成熟,使得续航里程接近了“一箱油”,电动车越来越实用了。充电桩的密度越来越大,私人安装也越来越方便,充电问题逐渐减小,很多城市的上牌和限行政策也是利好。这些,使得电动汽车的优势逐步上升。

再来几个例子:

叫外卖而不出去吃,是因为想节省外出的时间,或者就是懒。

网上买家用电器,是因为可以把很多型号放在一起对比技术参数和价格。

接客户用更贵的专车而不是快车,是因为快车车好服务好,可以让客户对我们的印象加分。

你的优势,会成为用户选择的理由。

案例:“私人跑步教练”

我曾经在某公司做了一次交流,大家一起做“产品从无到有”的演练,一组同学提出了一个idea,在竞争优势方面明显有问题,没想清楚标的是什么。

►核心用户:爱跑步的都市白领,更精准的说法是“新手”。

►刚性需求:不会科学锻炼(备选:跑步时太无聊)。

►典型场景:晨跑(备选:夜跑)。

►产品概念:“私人跑步教练”——一个可穿戴的设备,比如耳机,用来监测你的运动,还能时不时给些提醒。

►竞争优势:不受束缚、不用带手机、精准个性化。

单看竞争优势,这是最常见的错误——原来你什么都想要,要到用户想逃。

首先,“不受束缚、不用带手机”的标的好像是“耳机+手机App”。其次,想“精准个性化”这个点很难和手机App做出差异,像是把“私人教练”或“活人”放在了对比的位置——这让用户认知产生了混乱,而且和纯正的“新手”用户的普适需求不是很匹配。

以上为开局思路,要点是:不要乱,先找定一个对手,摸透了以后再考虑视野和格局,以及各种扩展。

聊聊竞品分析

顺着竞争优势,聊聊竞品分析。具体怎么分析,网上有很多方法。初级的做法是列一个表格,对比一下几个产品,标出各种功能的有无,诸如A有B没有、C有D没有、A和B都有但C和D做得更好,等等。但到底什么是竞品,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下面,带大家逐步拓展竞品的范畴:

相似的产品→能满足同样需求的不同产品(从表层到深层需求)→所有消耗用户时间的产品

假设你是一个早点摊子上负责卖豆浆的伙计。为了卖出更多的豆浆,拿到更多的提成,而开始做竞品分析,你会把什么当作竞品?

最初级的考虑是同质产品,旁边那个卖豆浆的摊子,肯定算一个,这叫“用同样的产品功能解决同样的用户需求”。和这样的竞品比的是产品功能的优劣,比如你的豆浆是现磨的,他的豆浆是采购袋装的;你的豆浆有红豆、花生等多种口味可选,他的豆浆可以装背包里带走。你观察一下每天路过的用户都是什么样的人,大致就知道各自的优劣势了。

这样的竞品分析相对简单,瞄着和你做同样产品的人即可,好比猫眼和淘票票互盯,暴风影音和QQ影音互盯。而这种分析的结果,往往也只能带来一些功能层面上的优化,不会给产品方向带来什么新思路。

我们常说,打败新浪微博的一定不是腾讯微博,而可能是微信的朋友圈;降低某品牌私家车销量的也不一定是其他品牌,也许是越来越发达的公共交通或越来越方便的顺风车;让客服失业的也不是另外一批工资更低的客服,而是人工智能的自动应答系统。

所以,对竞品的认知需要升级。

日子一天天过去,现磨的豆浆越来越得到用户的认可,健康看得见嘛!忽然某天早上,你发现隔壁摊子居然放弃豆浆市场,开始卖各种牛奶和果汁!你震惊了,为什么?赶紧去问用户,你为什么不买豆浆改买牛奶了?用户说我不一定要喝豆浆啊,包子太干了,要搭配点解渴的东西才好,所以,牛奶也可以。

“用不同的产品功能解决同样的用户需求”,这叫“替代品”。

于是你体会到,竞品分析不应该单单停留在对产品功能的分析上,还可以寻找这个功能背后要满足的用户需求,能解决同样用户需求的其他解决方案,也是竞品。这种分析,会给产品带来新思路、新方向。好比,做网上超市的要多去沃尔玛逛逛,做报纸的应该订几份杂志。

多接触用户就会发现,他们买豆浆的原因还不止一种,用同样的产品功能解决不同的用户需求也很正常。这会反过来促使你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到底要优先满足什么需求?于是你会在不同的需求场景下,找到不同的潜在竞品:豆腐和千张——有人喜欢豆制品;粥和馄饨——直接来稀的;自来水和漱口水——吃完包子漱口,等等。

再进一步还可以把买豆浆的原因追问下去,从而用同样的产品功能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挖到最深处,一般会是人性的心理或生理层面。比如,喜欢豆制品的那个用户,也许是体检后发现自己缺什么元素,与选用保健品和药品的动机有重合。那么,你卖豆浆时是否可以往健康的需求上靠?这样,通过在不同层次上对不同的竞品做分析,可以给产品更多跨界的思路。

于是,我们对竞品的理解逐步扩展。

你不再只盯着隔壁那个卖豆浆的——你关注到100米外开了一家星巴克,200米外有一家喜士多,隔一条街有家健身房。你的自我定位有可能是豆浆店或早餐店,也可能是都市上班族没空好好吃早饭的解决方案,甚至是改善国民健康的系统工程,你也渐渐有了视野和格局。

豆浆只是你的切入点,是最初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可以经常变,明天推出拌面、后天引进一个牛奶的供应商,但问题不应常变,你总要回到问题本身,再往后挖很多层,背后就是自己要解决的那个“元问题”。比如360就是安全,QQ就是连接,星巴克卖的是小资生活,迪士尼卖的是快乐,锤子手机卖的是情怀。也许,你卖的是健康。

最后,再扩展一下竞品的范畴。

对于所有泛互联网产品而言,终极的竞争可以用这句话一言以蔽之:互联网/手机上的所有产品都是竞品,竞争的是用户的那点时间。截至2016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7亿,占据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故而没法再翻倍,每个用户的时间也几乎被占满,他们不再是无事可做,而是忙不过来。有人提出了“国民总时间”的概念。本来有人口红利,大家各自占领增量市场就好。但如今,产品已经是在争夺用户仅有的注意力了,这个存量市场必然此消彼长。

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下,不妨去了解你的目标用户还在用什么产品、把时间精力给了谁,那么,不管那个产品和你的领域差距有多大,也可以算作广义竞品。比如周末的下午,用户到底会选择学习提升,参加一个线上培训;还是去娱乐休闲,看一部电影。而与广义竞品争夺用户时间,那真要看是谁更懂人性了。

当然,分析完之后,自己最终做什么产品功能,还得考虑很多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