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第二
【提要】
本文讨论了考察事物和了解别人的方法论问题。
首先,本文提出,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考察事物,以今推古,以古察今。
其次,本文论述了了解别人的三种方法。其一,静听法。自己保持沉默,静心听取别人的言语,仔细考察他的真正意图,像张网捕兽一样,静心捕捉别人的言辞。其二,反听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发出信息,试探对方。尹知章曰:“听言之道,或有不合,必反以难之。彼因难而更思,必有以应也。”即用言语、动作、表象等去拨动对方,观察、研究他的反应,分析反馈回来的信息,以侦知对方的真情实意。其三,以己推人法。人是有共性的,知人始己,自知而后知人。可用自己在某事、某物、某种情况下的心理反应、态度去推想、推知别人。
本文对于反听法,即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知别人的方法论述得较为详尽,表现了文章的重心所在。这与《鬼谷子》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拨动、掌握局势,以达到自己目的的主导思想是一致的。
【原文】
古之大化者〔1〕,乃与无形俱生〔2〕,反以观往〔3〕,覆以验来〔4〕。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此。动静虚实之理〔5〕,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者〔6〕,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注释】
〔1〕大化:天地万物的造化。
〔2〕无形:尹曰:“道也。”此指自然界和人世社会的基本规律。
〔3〕往:历史。
〔4〕来:未来之事。
〔5〕动静:指世间的一切事件。 虚实:指世界上一切事物。
〔6〕事有反而得覆者:意指世上一切事理都可以反复推求。
【译文】
自古到今,天地自然、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都是与大道一同产生的。(大道无处不在,一以贯之。)我们可用大道去了解历史,可用大道去推求未来。可用大道去了解历史,可用大道来了解今天。我们可以用大道去了解世界上这类、那类等一切事物。世上万事万物的道理,在今天找不到比证的,都可以从历史中获取。大道一体,古今一致,任何事物都可以反复地比证考察,这就是圣人的本意,我们万万不可忽略。
【原文】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1〕,听其辞。言有不合者〔2〕,反而求之〔3〕,其应必出〔4〕。言有象〔5〕,事有比〔6〕。既有象比,以观其次〔7〕。象者,象其事〔8〕。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9〕。若钓语合事,得人实也〔10〕。其犹张罝网而取兽也〔11〕,多张其会而司之〔12〕。道合其事〔13〕,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常持其网驱之。
【注释】
〔1〕因:循,顺着。
〔2〕不合:前后矛盾。
〔3〕反:反问,反诘。
〔4〕应:应声。 出:露出(真情)。
〔5〕象:形象。此指言辞中涉及的事物形象。
〔6〕比:并列,类比。此指同类事物。
〔7〕次:后,后边。此指言辞背后隐藏的意图。
〔8〕此句与下句,疑后人注文误入正文者。
〔9〕无形:即上边所说的“静”、“己默”。
〔10〕钓语:俞樾曰:“谓人所隐藏不出之言,以术钓而出之。”
〔11〕罝(jū居):《尔雅·释器》:“兔网谓之罝。”即捕兔子的网。
〔12〕多张其会而司之:高曰:“言语设乎事机之会,必有合乎彼,彼自出而应之,此驱人之网也。”会,指兽常出没的地方。司,即伺,段玉裁曰:“古别无伺字,司即伺字。”(《说文解字注》“司”字注)
〔13〕道:此指我们发出的反诘辞。
【译文】
(就动静原理而论,)别人在侃侃而谈,是动;我们静默听辞,是静。(别人动、我们静,别人说、我们听,正是以静制动。)可以顺着他的话,去探听其中的辞意。若发现了他言辞中前后矛盾的地方,马上反问他而探求他的真意,他必然在应声回答中露出真情。(只要我们静观静听,)就可以体味出他言辞中包容的事物形象,就可以了解他谈的事物中涉及的其他同类事物,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事物形象和同类事物去考察它们背后所隐藏的谈话者的意图。象,这里是指言辞中事物的外在形貌。比,这里是指言辞中事物的同类事物。我们就这样用静默去探求别人言辞中的隐含意图,就好像用饵钓鱼一样,用静默和反诘去钓别人的言辞,通过钓得的言辞去判断他的决策,以掌握对方真情。又像多张网罟等待猎兽那样,多用反诘语言去多方试探。一旦试探对了路,对方必然自己吐露真情,这就是网人真情的网啊!应常用这样的钓人方法去掌握别人。
【原文】
其不言无比,乃为之变〔1〕。以象动之〔2〕,以报其心〔3〕。见其情,随而牧之〔4〕。己反往,彼覆来〔5〕,言有象比,因而定基〔6〕。重之袭之〔7〕,反之覆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8〕。故善反听者〔9〕,乃变鬼神以得其情〔10〕。其变当也〔11〕,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12〕。欲闻其声反默〔13〕,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14〕。欲开情者〔15〕,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16〕。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17〕,或以牧下〔18〕。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动作言嘿,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19〕。皆以先定〔20〕,为之法则。以反求覆,观其所托〔21〕,故用此者。己欲平静〔22〕,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23〕。若探人而居其内〔24〕,量其能,射其意〔25〕,符应不失〔26〕,如蛇之所指〔27〕,若羿之引矢〔28〕。
【注释】
〔1〕其不言无比,乃为之变:杨曰:“其(不)言无比者,彼人犹不相应也,于是设象以动之,所谓‘以阴结阳,施以力也’。于是彼不得不见(现)其情,而我乃得而牧之。此反覆往来之术也。”
〔2〕象:设象,我们做出某种表象。
〔3〕报:尹曰:“犹合也。”即应和。
〔4〕牧:俞樾曰:“察也。”即考察、察知。
〔5〕己反往,彼覆来:指我们设象,对方应和,这样反复多次。
〔6〕定基:此指掌握对方意向的主流。
〔7〕袭:重复。
〔8〕圣人……不疑:尹曰:“圣人诱愚则闭藏,以知其诚;诱智则拨动,以尽其情,咸得其实,故事皆不疑也。”
〔9〕反听:指发出信息去引诱对方,从反馈回的信息中测得对方真情的方法。
〔10〕变鬼神:鬼神善变。变鬼神,言多般变化。
〔11〕当:即上所言“道合其事”,手法的变换碰准了对方心意。
〔12〕反辞:反诘语。 还听:即反听。按:这里讲的是一种揣情中的“反引法”,详《揣测篇》所论。
〔13〕默:沉默。
〔14〕与:给与。按:这里讲的方法,表现了作者的辩证观点。
〔15〕开情:让对方吐露情怀。
〔16〕同声相呼,实理同归:高曰:“蛙鸣鳖应,类自相从。”杨曰:“云中鹄鸣而庭鹤翔舞,知己之与为同类也,故常能下之。”
〔17〕事上:此指从谈话开始处考察对方意图。
〔18〕牧下:此指从谈话结尾处入手审察对方意图。
〔19〕式:《说文》:“法也。”
〔20〕先定:既定准则。
〔21〕托:此指寄托在言辞中的真情。
〔22〕欲:要。
〔23〕虽非其事,见微知类:尹曰:“谓所言之事,虽非时要,然观此可以知微,故曰见微知类。”
〔24〕内:内心。
〔25〕射:猜测。
〔26〕符应:某种事物产生和某种现象发生,必然引起另一种事物产生和另一种现象发生,古代称作符应。
〔27〕螣蛇之所指:尹曰:“螣蛇所指,祸福不差。”螣蛇,传说中一种能兴云作雾的神蛇,六朝术士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螣蛇、勾陈六神以占算,谓螣蛇所指,祸福不差。
〔28〕若羿之引矢:尹曰:“羿之引矢,命处辄中。”羿,又称后羿,古代传说中的善射者。
【译文】
对方若不接我们的话茬,不回答我们的反问时,就要改换办法。我们做出某些表象去打动他,去应和他的心意,使他透露真情,我们随之掌握他的意图。通过这样我们设象、使对方应和的多次反复,我们终于掌握住他言辞中的事物表象和同类事物,就可以因此而抓住对方意向的主流。这样多次重复,多次反复,任何事情都可以从对方言辞中侦知。圣智之士用这种方法去对付智者、愚者,任何真情都可以测得而无疑惑。所以,自古那些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主动探查对方的人,总是变换着手法去侦探对方的情怀。在手法变换中打动了对方,就可以查明对方的真情了。不能明察对方真情,是因为从对方获得的言辞信息不明。获得言辞信息不明,就不能明知对方的主导意图。(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变换手法使对方言辞中的象、比信息改变,而后顺着他的变换言辞去反诘他,让他回答,然后收集反馈回的信息。(另外,还可使用“反引法”。)就是说,我们想要听到对方讲话,自己反而用沉默来逗引他;想让对方张口讲,自己反而闭口不语;想让对方情绪高涨以夸夸其谈,自己反而低沉;想从对方那儿得到点什么,自己反而先给与他点什么。(又可用“正引法”。)想要让对方吐露情怀,就自己先设表象去引动他,设法让他讲话,让他对我们随声应和,引为知己而开情吐意。我们或者顺着他的这番话去探测他,或者顺着他的那番话去探测他;或者从他的话端顺势考察,或者从他的话尾逆推考察。所有这些,都是辨别真话假话,分析性质同异,分辨真象假象的方法。对方的动作、言语、口气,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去考察;对方的一喜一怒,都可以用这些方法去发掘原因。这些方法,都是探测别人的既定准则,是考察别人的依据。要在反复探求中,去观察对方言辞中寄托着的真情,就要用这些准则和依据。总之,我们要平心静气地去听别人的言辞,去考察其言辞中涉及的事件,去考辨其他一切事物,去辨别事物性质。(运用此法),即使从对方言辞中的次要事件中,也可侦知其中隐含的真情实意。(运用这些方法去探测别人)就好像钻到他心中探测一样,可以准确地估计出他的能力,可以准确地猜测出他的本意。这种估计和猜测必然像“符应现象”那样不失其意,就好比是螣蛇所指祸福不差、后羿发矢必定命中那样(必定能从对方言辞中探出真情实意)。
【原文】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1〕,若比目之鱼〔2〕;其见形也〔3〕,若光之与影〔4〕。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5〕,如舌之取燔骨〔6〕。其与人也微〔7〕,其见情也疾〔8〕。如阴与阳〔9〕,如圆与方〔10〕。未见形,圆以导之〔11〕;既见形,方以事之〔12〕。进退左右〔13〕,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14〕。事用不巧〔15〕,是谓忘情失道〔16〕。己审先定〔17〕,以牧人策〔18〕,而无形容,莫见其门〔19〕,是谓天神〔20〕。
【注释】
〔1〕相知:此指了解别人。
〔2〕比目之鱼:古人谓比目鱼相并而行。
〔3〕见:出现。“见”、“现”古今字。
〔4〕光之与影:光一亮,影便出现。
〔5〕磁石之取针:先秦人已知道磁石吸铁,《吕氏春秋·精通》:“慈(磁)石召铁,或引之也。”
〔6〕燔骨:烤烂的骨头。燔,烧,烤。
〔7〕微:微少。
〔8〕疾:迅速。
〔9〕阴与阳:阴与阳无处不在。
〔10〕圆与方:无规矩不能成方圆。
〔11〕圆:此指圆活的方法。
〔12〕方:此指一定的规矩。
〔13〕进退左右:指我们的一切行动,所做的一切事情。
〔14〕牧:考察。详前注。
〔15〕事用不巧:指忘记了上边说的“圆以导之”。
〔16〕忘情:不合实际情况。 失道:抓不住本质。
〔17〕审:此指审察别人的准则。
〔18〕策:决策,计划。
〔19〕门:门径,要害。
〔20〕天神:天神无形无容,难测难知。
【译文】
了解别人的最好方法是从了解自己开始,(人是有共性的,)了解了自己,就可以了解别人了。(若能这样做,)我们了解别人,就像比目鱼相并而行那样一丝不差;(我们掌握别人的言辞,就像声音与回响那样随声而得;)他自己现出形意,就像光和影子那样光一亮影子就出现。用这种方法去探查别人的言辞,就会不失毫厘地掌握到他的真意,就像磁石吸铁针那样,又像舌头舔取烤熟的骨肉那样,一察即得。(若我们用此法去探查人,)那么我们发出很少的信息量,对方马上就会很快地向我们敞开情怀。这种探查人的方法,就像阴与阳无处不在那样无事、无人不可用,又像画圆画方要有规和矩那样有一定的规则。即当对方形迹未显时,我们要用圆通灵活的手法去引导他;当对方形迹已显时,我们又用一定的准则去衡量他。进退左右等任何行动都可以用这种规则去掌握。这样,我们必须预先制定一些考察人的准则,否则我们就不能正确地去衡量人。但是,我们在使用此法时又不可忘记了它那圆活的一面,否则就会不合实情,丧失真谛。总之,我们运用这种方法,按照预先制定的考察别人的准则去考察他的决策、计划,就会无形无容,让对方摸不透,抓不着,而觉得我们像天神那般难测难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