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番外:太子(十四)
拓拔文熙在驿馆里得知自己只是被封为良娣后,心里是十分不满的。
她没想到自己千里迢迢过来嫁给大晋太子,今日连侧妃的位份都没捞着一个。
不过陪嫁丫头翡翠劝她,“如今咱们北迟是求着大晋要联姻的,这大晋太子难免傲了些,不过公主貌美,日后那大晋太子定然是要倾心的,只要有了恩宠,公主还愁位份上不去么。”
听着这话,拓拔文熙也觉得有道理,故而忍下心中的不快,老老实实的收拾好东西,被抬进了东宫。
书房。
天色已晚,太子还在看折子。
小金子看着时辰,轻轻迈步上前,低声提醒。
“殿下,时辰已经不早了,今儿您是在哪儿歇着,还请吩咐了,奴才好去安排。”
被打断了思绪的太子放下折子,抬手捏捏鼻梁,只觉得疲惫。
不过还是问,“拓跋氏进东宫了吗?”
“今儿中午抬进来了,太子妃安排着住在葳蕤轩,这会儿想必已经收拾好了。”小金子道。
太子点点头,端起茶盏喝了两口后,站起身活动活动。
“那就去葳蕤轩吧,好歹是公主,不能头一日就冷落了她。”
小金子应声,立即就去安排了。
听闻前院有了动静,后院里各处都紧紧盯着,果然就见太子进了葳蕤轩。
正院里,郭氏对此也算是意料之中。
听完丫鬟的汇报,便将怀里已经哄睡了的女儿让乳母抱下去。
随后才平静道,“她身份不一般,殿下去也是应该的,把给新人的赏赐预备好,明儿早上就能会一会这位北迟公主了。”
“太子妃放心,凭她什么公主,都越不过您去。”佩玉安慰道。
不过郭氏听了这话,却只是轻笑了一声。
“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北迟现在不过是依附于大晋的弱国罢了,拓跋氏被送来联姻,瞧着是尊贵的公主,到了咱们这里还不比普通大家闺秀值钱,就是夏良娣如今都比她要更有分量些。”
夏氏虽然出身不算太好,但也是正经的大晋官家出身的闺秀,又给太子生了长子,在东宫的分量是不轻的。
如今升不上去是因为侧妃只剩一个位置,不好轻易给,但只要夏氏不作死,一直安安稳稳的保住太子对她的这点恩宠,以后太子登基了,必然也是一宫主位,至少是嫔位,甚至可能直接是妃位。
听着郭氏的话,佩玉也觉得有理,心里慢慢就松了口气。
怎么能不担心呢,毕竟对寻常丫鬟来说,公主二字那就是天之骄女,贵不可言。
不过被太子妃这一分析,似乎也不觉得很厉害了。
但事实上,郭氏心里也不是一点都不忌惮,但与其说是忌惮,不如说是敌意。
因为东宫后院的平衡已经维持很久了,进一个新人就会打破平衡,这是眼下众女眷都不想看见的。
不过眼下事情已经成了定局,那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葳蕤轩。
对比后院其他女眷对拓拔文熙的不了解,这会儿已经见到人的太子,已经慢慢琢磨出点味儿来了。
总结一下,又是个不老实的。
看似乖巧可爱,但说话的时候却句句是试探。
不过她也的确貌美,且眼下看不出好坏,所以太子不介意透露一点后院各处的信息给她。
当然也是因为拓跋氏说话有几分聪明的缘故,虽然是试探,却不让人讨厌。
于是这头回侍寝,整体很顺利。
次日一早,拓跋氏就赶在众人之前到了正院。
彼时郭氏还在用早膳呢,听说她来了,也是意外了一下。
不过她也想早点会一会这个公主,于是便道,“那就添一副碗筷,把姝良娣请进来陪我一道用早膳吧。”
佩玉应声,很快就把人领了进来。
“妾身给太子妃请安,愿太子妃千岁金安,吉祥如意。”拓跋文熙行礼,十分的规矩周到。
郭氏笑着摆手,“快起来吧,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日后请安也不必这么早的。”
“妾身昨晚与太子殿下聊了许多,殿下口中对太子妃您赞不绝口,妾身心里生出敬慕之意来,所以今天一早就来见太子妃了,还请太子妃别嫌妾身烦。”拓跋氏一脸乖巧。
这话听着真假参半,含了不少信息。
就比如说虽然她一早就来给郭氏请安,表示尊敬,可也告诉郭氏,太子是看重她的,昨儿晚上陪着她说了很多话,让郭氏掂量着,千万不要因为她的尊敬而欺负她。
郭氏听着这一番弯弯绕绕的话,心里就知道这位北迟公主也不是简单人了。
旋即便温柔开口。
“怎么会呢,东宫里许久没进新人了,难得添一位新人,我瞧着也欢心,你的大晋官话说的这么好,礼节也都周全,可是特意学过的?”
“妾身的母亲是大晋女子,所以妾身会一些,来大晋之前,父皇也特意请了师傅教过。”拓跋氏如实道。
这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信息。
郭氏点头,表示了然。
心里也想着,怪不得这个拓跋氏的样貌有几分大晋女子影子,原来还真有一半大晋血统。
“那倒是本就和大晋有渊源了。”郭氏温柔笑着,暂时停止了这场试探,“快用膳吧,待会儿其他人也都要来了。”
拓跋氏点头,坐下来陪着郭氏用了顿早膳。
约么半个时辰后,正院里来请安的人就到齐了。
没有哪个不明着暗着打量拓拔文熙的。
女人嘛,见到比自己貌美很多的女子,总是会心里有些嫉妒的。
杨氏尤其心思重些。
拓跋氏如此貌美,又是新人,殿下难免觉得新鲜,就会宠幸起来,这东宫的后院里恐怕又要多一个分宠的人了。
想到自己至今还未生下一儿半女,东宫却已经先进了新人,杨氏就烦躁的很。
所以对上拓跋氏就爱答不理的,没什么好脸色。
倒是拓跋文熙,一副小女儿的天真模样,主动和杨氏还有夏良娣搭话。
“妾身听闻杨侧妃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内阁大学士,想来杨侧妃一定是饱读诗书,见多识广的,妾身很喜欢大晋的文化,奈何学的不多,日后有什么不懂的,还请杨姐姐能指教一二呢。”
末了又转头看向夏氏。
“昨儿殿下与我说,这后院里,夏姐姐的针线活儿是最好的,还会绣双面绣,我从未见过,不知改日可有眼福能一观夏姐姐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