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阿里巴巴的数字基础设施
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数据库等数字新基建领域,阿里云已跻身全球云计算市场前三,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2020年阿里云峰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首次公布阿里云再生长的“三大方向”,全速构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做深基础”、“做厚中台”和“做强生态”。
(1)“做深基础”——从飞天云操作系统向下延伸定义硬件。大规模引进顶级科技人才,重点吸引服务器、网络、芯片、数据库、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攻坚人才。“做深基础”的背后逻辑并不是简单替换,而是基于云的特点来构建整套基础体系,就像当年阿里巴巴“去IOE”并不是做一个新的小型机去替代旧的小型机,而是用阿里云这辆汽车超过了旧时代的马车。
(2)“做厚中台”——钉钉与阿里云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云钉一体”。将新型的云架构与操作系统相结合,提供下沉的平台性服务,让企业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快速开发管理组织和业务的所有应用。云钉合一的相关内容,会在本书“基础设施云化”一章做具体介绍。
(3)“做强生态”——基于云和新型操作系统,构建一个繁荣的应用服务生态。目前阿里云在软件层面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但一枝独秀不是春。未来的商业系统将会更为扁平化、融合化。阿里巴巴将会更注重在不同领域形成面向各行各业的应用服务生态,打开与生态合作伙伴联手共建数字经济基建的无限可能。目前,阿里云智能已推出了面向7大行业的解决方案,包括:数字政府、运营商、未来社区、未来教育、智慧交通、新金融和工业制造。
除了阿里云的新基建,在AIoT领域,阿里巴巴也加大了建设力度,为合作伙伴提供从云到端,从技术赋能到商业变现的全部能力。目前,阿里巴巴已经在全球部署了4个IoT核心节点,14个加速计算节点,支持12种语言,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作为设备厂商只用一套SDK就可以在海外销售产品,这将大大降低成本。阿里巴巴的AIoT战略具体将为合作伙伴提供以AI+IoT为核心的技术,包括各类连接能力、语音能力、语义能力、视觉能力、芯片模组能力等。打造百款千万级智能“爆款”新品。
例如,阿里巴巴为旭辉地产定制了一套企业版的天猫精灵,首先它可以做到前端后端所有设备的全部连通,这就意味着所有自动化的设备都可以通过天猫精灵做全面的打通。第二是将场内跟场外(亦即屋内与屋外)打通,当你想出门的时候,你呼一声天猫精灵“帮我喊个电梯”,电梯可以在十秒钟之内或你出门的时候就到达门口,当然,这需要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再举两个案例,看一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赋能其他产业。
1.阿里巴巴为中国工厂提供数字新基建
在产业带赋能上,淘宝C2M事业部和1688是主力军。其中,淘宝C2M事业部启动了超级工厂和百亿元产区两大计划,目标是要在三年内帮1000家产业带工厂实现产值过亿元。
C2M的模式是让工厂与消费市场直连,让亿万买家的个性化需求成为产业带千万条生产线的永动机。
1688则主打新批发理念,让中国核心产业带的工厂通过数字流通供应链,快速高效地连接中国最终端的商业毛细血管渠道。
浙江是中国制造的“标杆”,金华又被称为浙江制造的“金名片”。阿里巴巴多个业务单元协同作战,为金华产业带提供新品开发、营销、供应链和金融等领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服务,让工厂变成“超级工厂”,达成产业带全面数字化。
1688新批发模式现在已覆盖全国七成制造业产业带,是产业带工厂数字化转型的主通路。其中,超过3000万家中小企业,通过1688新批发背后的数字供应链,迅速跟需求端完成精准匹配。
2.阿里巴巴的大健康数字新基建
阿里巴巴大健康生态体系,除了阿里健康,还包括阿里云、达摩院、钉钉、支付宝、UC等阿里巴巴各相关平台与医疗健康相关的业务部分。
平台、技术、内容、产品和应用共同构成了阿里巴巴大健康生态系统。从阿里研究院发布的阿里巴巴大健康数字基建大图中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在医疗健康新基建的布局,如图3-4所示。

图3-4
阿里巴巴大健康数字基建布局:基于阿里云计算,将互联网支付和信用体系、数据中台、医疗云等行业应用作为基础平台,衍生出医疗卫生大健康领域多种应用服务的系统。
具体来说,该新基建大图包括由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构成的“底座”——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立在此底座之上的,是行业应用基础平台。此层平台立足于数字技术基础设施、落地于医疗健康行业现状,包括阿里巴巴互联网支付和信用体系、区域医疗云、数字医共体、各类码引擎和医疗数据平台等,进而能“长出”一系列特色产品和服务。
在上述两个层面的基础上,是阿里巴巴大健康的数字健康服务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包括针对患者的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在线医学科普平台、电子医保卡及电子健康档案等产品和服务,也包括针对行业的追溯系统、医疗人工智能、院内在线管理系统等,同时更包括疫情期间助力政府构建的疫情应急管理系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阿里巴巴集团的一系列“组合拳”让人印象深刻。从防疫科普到24小时疫情播报,从湖北义诊平台到海外华人免费问医服务,从开发健康码支持疫情防控到提供在线核酸检测预约服务等,都展示了数字新基建的作用和能力,这些举措也得益于阿里巴巴提供的技术服务在数字化方面积累的扎实根基。
事实表明,数字健康势必成为未来医疗体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一环。这一过程中,平台企业既是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创新的引领者。数字新基建成为推动各个行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这是一个长期、全面、具备共识性的过程。
数字经济这一新兴经济发展形态,其内涵可用“四化”框架定义。“四化”的解释如下:
(1)数字产业化:以信息通信产业为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等。
(2)产业数字化:指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3)数字化治理:指数字技术在治理以及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数据价值化: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集、数据标注、数据流转等,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而新基建的建设范围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及“创新基础设施”。
信息基础设施包括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如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前两者贴合“四化”的角度,可以全方位夯实数字经济基础,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关注的重点是新一代信息网络核心技术创新和提升,能有效地助力构建数字经济基础。
融合基础设施主要致力于加速新一代信息核心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更好地融合应用,用数字能力来赋能社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