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文化的当代价值:第二届君子文化论坛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君子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杨朝明

(中国孔子研究院)

一、君子人格的内涵和演变

我们谈君子文化,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是它在“尊贵者”与“高尚者”之间建立的连接或一体化。《说文》曰:君,尊也。这是一个会意字,在字形上,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君”本来指发号施令,“君子”则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指地位高的人。而在道德的意义上,则指人格高尚的人。“君子”一词,后来使用时,人们更多地注重它的道德意涵,它的丰富内涵尤其向道德意义的侧重,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即格外重视为政者自身的表率作用。因为责任大,所以要求高;既然是尊贵的人,就该是高尚的人。即使是庶人平民,也要修身守礼,领导者更应严于律己。它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的特征,体现着中国管理哲学的精髓。

二、君子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君子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君子是人格养成的目标。孔子把人分为五类:庸人,士,君子,贤人,圣人。孟子说人只要加强修养,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贤。所以,曾国藩的座右铭是“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受到梁簌溟等人的追随。而成圣成贤首先要摆脱平庸,成为士人,进而追求君子人格。无论孔子以前的王官学,还是孔子创立的儒学,都是以诗书礼乐造就士人,培养君子。

第二,君子是政治品格的境界。从社会责任与担当的意义上理解时,“君子”一词又与“小人”相对,于是,“君子”又被赋予了社会引领者、示范者的意涵,有时则成为“社会精英”的代名词。正因如此,在政治品格的意义上,孔子儒家对此进行了充分论述,如“君子之德风”“凡治君子,以礼御其心”“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恺悌君子,民之父母”等等。

第三,君子是为人处世的风范。“君子”是一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在视听言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与体现。因此“君子”在《论语》中就出现了107次,而且大多属于精神与道德的层面,这些论述展现了无忧不惑无惧的君子形象,做到这些,就内心充盈饱满、胸怀坦荡宽广、目光睿智机敏、待人谦虚有礼。孔子说“礼者,理也。君子无理不动”,君子有仁德,言必忠信,行则笃敬。

三、君子文化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论内涵丰富,而以孔子儒家的论述最具有代表意义。孔子说“君子怀德”,又说“君子怀刑”,这句话很有价值。“怀德”与“怀刑”相互呼应,“刑”与“型”相通,意思是法式、榜样、典范。孔子告诫人们,君子应该有正确的处世原则,有恰当的行为标准,应将道德规范内化于心,有型有范走正道,有模有样做好人。

中国古代政治特别注重“刑百官”,“刑百官”就是“正百官”。“刑”的重点在于目的而不是手段,“刑百官”包括两个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层面:第一,为百官树立标准、提供型范;第二,对百官救偏补弊、端正行为。就这二者而言,前者显然更为紧要,也就是规范官吏的行为,使他们具有正确的是非、荣辱标准,做万民表率。

对于一般民众,“君子怀刑”要求明理修身,循道而行。违背法度,为何行动?不合规矩,怎么能做?但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无礼不动并不容易。许多违法乱纪、作奸犯科的人,许多违背道德、损人利己的事,都与“君子之风”的要求相去甚远,可以说大相径庭。今天,我们要大力弘扬君子文化,就是要“润物细无声”地使人有爱心、有情怀、有担当、求上进,将规范与典则深深滴刻在人们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