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小黑胖子
“德钢,你快点,外面还有两个箱子没有搬进来那!”
“晚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耽误了事,小心团长收拾你!”
“好嘞!杨师傅,您别急,我这就去!”
一个穿着长袍的黑脸小胖子从化妆间跑了出来,将门外的两个木箱子抬起来,一手一个准备抬进后台。
别看距离后台,只有几米的距离,这名叫德钢的黑脸小胖子,走的可不轻松,刚迈出两三步,额头就渗出豆大汗珠。
后台的艺术团的团员,大多都完成了手上的准备工作,正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聊天。
看见这个年轻的小胖子在独自干活,都在看热闹,没有一人上前帮忙。
短短不到一百米的距离,郭德钢走走停停,使出自己全身的力气,用了三十分钟,才将两个木箱子归置好。
“我就说这小子是个傻子吧!你们还不信!”
“箱子那么沉,也不知道打开看看?”
“德钢,那里面有两块大青石,您也不挑出来,真尼玛是个人才!”刚才招呼郭德钢干活的杨师傅,笑的前仰后合的说道。
郭德钢听到这话,也是愣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才在众人的笑声中,打开那两口箱子,两块大青石赫然出现在他眼前。
“好了,别闹了!”
“马上就要报幕了,还有时间开玩笑,赶紧干活去!”坐在化妆台前的一位老先生,实在是看不过眼,从椅子上站起来,训斥道。
哄堂大笑的人们见状,也不凑在一起看热闹,四散离开,去准备自己的节目。
今天是文化.部的领导专门订节目,说是给港岛朋友表演,团长来京城之前,就下了死命令,不能有半点闪失。
要是谁出了问题,那就趁早卷铺盖滚蛋。
老先生见郭德钢还在原地傻站着,上前拍了拍他肩膀,安慰道:“孩子,这帮孙子就这个曹性!”
“喜欢欺负新人!忍忍就过去了!”。
郭德钢感激地看了一眼这位老先生,冲其点点头,默默走到一旁,擦拭着自己的大鼓,准备着晚会自己的节目。
后台发生的插曲,坐在前排的陈一并不知道,他正好奇地看着节目单上郭德钢的名字。
这时的郭德钢并没有大红大紫,从这场晚会的节目单排序上就能看出来。
小型的文艺晚会,讲究开场,中场,压轴。
要是有人请各位看文艺晚会,里面艺人大多都不太出名,不知道每个人的拿手节目,也不知道谁才是文艺团的角。
那您就去看节目单,一般开头和押尾的,都是团体里的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
郭德钢的出场顺序排在后面,表演的也不是拿手的相声,而是西河大鼓。
陈一将手上的节目单发现,拿起桌子旁放的瓜子,嗑了起来。
相声这门艺术,脱胎于民间,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走进庙堂之中。
早期的相声,就是摆摊撂地,说的作品,也都是市井之言,不能说是粗俗不堪,但也的确难登大雅之堂。
一代大师侯宝林,开始组织一群相声艺人,成立相声改革小组,并邀请一代文豪老舍先生,帮助他们改良台词剧本。
侯宝林这时候就开始创作新作品,并且随军去朝鲜慰问,并且在艺校中建立相声培训班。
现在正火的姜昆,马季都算是相声改良之后,崛起的风云人物。
八十年代,算是传统曲艺崛起的时代,单田芳,刘连芳,侯宝林,,马三立,马季等等大师,都在这个时候找到自己的风格,开始崭露头角。
但对于郭德钢来说,这段日子算是他最悲催的时候。
用他后来恨的咬牙切齿的态度,就知道那时候的小黑胖子,到底让人欺负成什么样。
郭德钢在相声艺术流派来说,应该算是老派相声艺人,相较于姜昆来说,他的基本功更加扎实,段子也是老作品,更加贴近市井。
这样的段子更适合老百姓,而非是那些已经脱离市井很久的人物。
陈一在前世的时候,就喜欢听着郭德钢于谦的相声入眠,甚至还起了去德云社学相声的想法。
被自己老爹一顿皮鞭子沾凉水,将这个邪恶的想法,矫正过来。
就在陈一胡思乱想的时候,晚会也开始了,主持人简单的介绍了两句演员,之后欢迎了一下文化.部的领导,还有陈一这帮远道而来的港商,就宣布晚会正式开始。
两个涂着红嘴唇的相声演员,走上舞台,一番自我介绍后,开始说相声。
天津是相声窝子,曲艺之乡,成名的艺人不少,相声演员的基本功也比较扎实,说的相声段子也是中规中矩。
只有一个小毛病,就是不好笑!
陈一听了两分钟,就有点听不下去,段子都是讴歌领导的奉承之言,身后的港岛随员,一句都没有听明白,倒是旁边文化.部的工作人员,笑的前仰后合。
枯燥无趣的节目一个接着一个,陈一无聊的都打起了哈气,坚持看完了两个节目,终于将心心念念的郭德钢盼出来。
主持人应该是跟文艺团一起来的,说到郭德钢名字的时候,脸上带有鄙夷之色,只简单地报了个名字,就转身离去。
郭德钢应该也是习惯了这样不公平的待遇,将自己的大鼓摆在台中央,对着台下的观众鞠了一躬,自己报幕:“大家好,我叫郭德钢!”
“一位曲艺界的小学生,今天给各位表演一段西河大鼓的经典节目《杨家将》”
“渔阳鼙鼓动喧天,易水潇潇星斗寒,西夏王文宋朝犯,英雄奋起意志坚!”
“杨宗保在边关身中暗箭,焦孟回朝把信传,仁宗得信龙心乱,挑选元帅去扫边关,王辉御班臣起奏,屈身跪倒金阶前……”。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浑厚的唱腔,将有些睡意的陈一,彻底搞精神了,将手上的瓜子扔进旁边的垃圾桶,心无旁骛地听起来。
这时的郭德钢,还没有将自己的发型,理成日后标志性的桃形,而是短发中分,让人有莫名的喜感。
穿着长袍,拿着鼓槌的他,一板一眼地唱着歌词。
陈一从他的唱腔,听得出来,郭德钢在西河大鼓书上,是下过苦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