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个被“淘汰”的人体器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延伸阅读1
退化器官与痕迹器官

在45亿年的历史中,生物体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逐渐产生变化,这一现象叫作“进化”。

随着生物种类逐渐变得多样化起来,身体的各个结构也进化出了特殊的功能,而有些功能或器官则变得不再必要,在进化的过程中这些器官逐渐缩小,这就是“退化”。因此从生物学的角度而言,退化也是进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生物体中那些必要性降低的器官会逐渐萎缩,或变得功能单一化,或承担起其他的功能,这些器官被称为“退化器官”。大多数的退化器官与本书介绍的内脏及骨骼有关,也有一部分属于基因片段,例如已经失去合成维生素C功能的假基因。

另外,在动物体内,已经完全失去功能、仅仅遗留下形迹的器官,被称为“痕迹器官”。随着退化的进行,有些痕迹器官也可能完全消失。

在生物体孕育阶段即胎儿期,器官有可能在中途停止发育,或者虽已形成雏形,却在之后的发育过程中消失,或用途转为与原来不同的其他用途。例如,胎儿体内还存在着水生动物时代遗留下来,但已转化为其他用途的鳃弓,而鱼类的鱼鳍则转化为陆生动物的四肢,这些都是很好的例证。

痕迹器官,就是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基因改写、不再被需要的器官。基因一旦改变,器官就无法再恢复到原先的样子。这一现象被称为“基因不可逆法则”。因此,痕迹器官不存在重生的可能性。

例如,栖息于南美洲的一种鸟类麝雉,在幼鸟时期前翅上长有爪子,可以攀爬树枝。这一特征虽然与始祖鸟相似,但实际上并不是退化器官得到了重生,而是为了适应树上的生活而重新进化出的爪子,只是外观与始祖鸟的爪子相似罢了。

至于进化的原因,相关学说有千万种,直至现在也仍旧处于研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