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承载帝位与仇恨 命中无时莫强求
既然接应的人要求立即去当涂,曹彬找来林仁姝,问她当涂离此处有多远。林仁姝告知,约莫有八十里地。曹彬当即召集所有中级以上将领,下令由陈充领武宁军一部围困芜州,其余众将立即率领军队,全速向当涂进军。
林仁姝劝曹彬,现在刚过雨季,江南水网密布,水军行军便捷。全速进军容易被敌军断了后路,后果会很严重。这一次曹彬没有听林仁姝的,大声说道,“此次攻打金陵已过青江,离金陵如此之近,不破金陵终不还!”
张永德更是来了句补充:“为陛下而战!不破金陵终不还!”
曹彬令副将张永德率领一万禁军骑兵打头阵,火速杀向当涂。自领禁军骑兵一万、水师一万和武宁一部一万,共计三万人作为中军,同时开赴当涂。繁昌到当涂,骑兵全速进军一日即可抵达,张永德兵临当涂,伺机与唐军开战。
听闻汉军杀到,江南国统军杨收立即派人去请副将孙震商议对策。岂料过了一会儿,卫兵来向主将回报,孙震借安排陛下犒军事宜,已经离开了中军大寨。
杨收判断孙震可能已经逃往他本人所掌控的军队去了,心中一震。到底是什么事情做的百密一疏、让孙震起了疑心呢?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杨收先是派信使去向金陵传报,汉军已经达到当涂,副军统孙震通敌卖国,意欲投降汉朝。
接下来,杨收立即召集所有将领,大谈李氏父子听信奸佞之言、杀害忠良,连自己的亲儿子、亲兄弟都不放过!大唐有血性之人,皇太子李弘冀、枢密副使林仁肇,还有张晟、孙晟等一干忠义之人都没有好下场。为昏庸的朝廷殉葬不值得,要求众将随他一起效忠大汉。刚才,有些将领还以为是孙震想要降汉,感情主将大人才是啊!有几个杨收的亲信立即跳出来支持,表示愿意誓死追随统军。其他人一看,旁边刀斧手杀气腾腾,要是不同意就立即人头落地,也罢、跟着干吧…
张永德杀到当涂,直奔当涂的唐军大寨。本以为要有一场恶战要打,不料唐军大寨开门迎接,有一将约莫四十岁模样,伟岸英俊,一身淡金色铠甲,多名银甲将领紧随身后。
来将大喊:“大风起兮,云飞扬!”
张永德心领神会,抱拳还行礼,“大汉迭侯、禁军都指挥使,张永德有礼了。”
杨收回复,“大汉吴侯杨收还礼了!”
两人一对话,后面的唐军将领才知道,他们的主将竟然早就投靠汉朝了,还封了吴侯,那还打个球啊?!对!杨收就是曾经的农垦司二部收买的神武军皇甫继勋的部将,潜伏至今终于到了出水的时候了。
杨收降汉和皇甫继勋是不一样的。皇甫继勋贪财好色、贪生怕死,杨收却是要报仇。此次,李煜以杨收为将、抵御中原汉军。杨收明明知道青弋江是最佳的拦截地点,硬是不同意孙震的建议,选在了毫无地利优势的当涂。杨收出征后,偷偷的将家眷都隐藏起来,唯有杨收老父坚决不走,如往常一样呆在家中。
暗号对上了,张永德和杨收商议下一步对策。杨收告知张永德,本来,他想以汉军兵临为由,招来副将孙震将其诛杀,然后去派人去接管孙震的部队。可不知道哪里出了纰漏,让孙震起了疑心,现在此人已经逃走…应该尽快去消灭孙震的部队,以防止其部退往金陵。张永德也不迟疑,告知杨收,大军随后就到,他先去剿灭敌军。杨收于是派了一名亲信率领三千人与张永德随行指路。
张永德率领禁军骑兵继续向东,在当涂与金陵交界之处就追到了正在向金陵撤退的唐军。张永德先是命令骑兵前队试探性的冲锋,唐军的殿后部队列阵且战且退。虽是消灭了小股唐军,张永德心想,要是这么耗下去,唐军的主力就要逃了,于是下令全军出击,一万余骑飞驰而出。汉军一路追杀,唐军一路狂奔,多有唐军士兵掉队或被俘。
金陵皇宫中,魏岑送上急报,领军在当涂抵御汉军的统军杨收和副统军孙震互相告发对方意欲降敌、当涂危矣。本还想去当涂激励将士们士气的李煜彻彻底底的奔溃了。还是严续临危不乱,建议国主立即下令江边的神武军全部退入金陵城,禁闭都城城门。
越禄还似有不甘,追问,“如果弃守江防,那么此前的努力不都白费了吗?”
严续说,“汉军恐怕不日将破当涂。汉军出现在金陵城南,江防已经如同虚设,保卫国都并等待齐王大军回师是唯一可用之策啊!”
生死存亡关头,魏岑和冯延鲁倒是也不糊涂,全都赞成严续的建议,请国主下令给江防的神武军,命他们全部退守金陵城。事不宜迟,兵退金陵还能一息尚存,李煜立即下旨。
傍晚,张永德一路追击向金陵撤退的孙震部队至金陵城下。金陵城守将紧闭城门,任由己方部队哭嚎就是不开门,只要有骑马的靠近、不管是谁,就是一阵乱射。张永德在金陵城下一阵砍杀之后见无机可乘,又怕己方就区区数百人孤军深入,容易被围剿,下令撤退并一路收拢部队。
次日早晨天色刚一亮,魏岑再来传报,一部分当涂的兵士逃回来了,全是孙震的部下。他们汇报说副统军在撤退途中死于乱军,临死之前一再要部将向国主禀告,杨收有二心,如若杨收兵退金陵,千万不能开城门!已经数夜没有睡觉的李煜流泪了,孙震是忠臣,临死还心系国之安危…魏岑提醒国主,当立即捉拿杨收全家老小。
李煜微微点点头,魏岑立即命侍卫长去杨收宅邸。半个时辰后,派去之人前来复命,只抓到杨收老父,其他人都已经跑了。李煜有些奇怪,原来杨收早有图谋,皇叔竟然不察,还推荐如遇危急可令他领兵?冯延鲁也有些奇怪,问,“为何众人皆跑了,独独留下杨收的父亲?老头可有说什么话?”
见侍卫长不敢回话,李煜示意,“恕你无罪。说来听听,老头到底讲了什么?”
侍卫长回禀,杨收父亲说,“杨吴子孙总要留一个人下来……”其实,杨收父亲说的是,“杨吴子孙总要留一个人下来,看着李氏乱臣贼子也有家破人亡的一天。”侍卫长不敢说全,只回了半句话。李煜可能还没有听懂,魏岑和冯延鲁等人已然知晓了杨收降汉的原因,原来他隐藏了这么久,一直仇恨大唐。
杨收的恩仇说来话长。大唐末年,朱温和李克用纵横中原、争霸天下,而杨行密则控制了江淮、江东和江西的广大地区。四分大唐说的就是朱温的后梁、李克用的晋(后唐的前身)、杨行密的吴国,还有王建的前蜀。
某日。杨行密捡到一个六岁的小男孩,甚为喜爱,觉得此子必是可造之材,遂将他收为养子。可杨行密的亲儿子们不能容忍,于是,杨行密就把此子过继给了自己的好哥们徐温。徐温收养了这个孩子,并取名徐知诰。后来,杨行密建立了吴国,也是江南最大的割据势力。
吴国地处江南,脱离中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杨行密开始只是称王,仍然用唐的年号;后来才改称国王、用自己的年号;直到吴国最后一个君主杨溥才称帝。杨吴一国自杨行密死后,一直都是徐氏的傀儡。后来,徐温死了,徐温的儿子徐知询在与徐知诰争权的过程中很快就败了,徐知诰完全掌控了吴国的朝政。数年之后,徐知诰接受杨溥禅让为帝,改国号。两年之后,后唐灭亡,徐知诰认祖归宗,改回李姓,改国号为大唐,即为南唐。
杨收是杨氏的后人,表面上效忠,在江南唐国隐忍,实际一直对李氏心存怨恨,寻找机会报复。
金陵附近的情况简直就是斗转星移。兵临金陵的张永德在回师途中不断收拢部队,约有三千余人迷失了方向,走到了金陵南段的圩(音同“为”)区。圩区是指平原河网或沿江滨湖等低洼易涝地区,走到这里、骑兵行军迟缓。恰在此时,镇守金陵南大门的江南宁国军主力正在向金陵附近撤退。
两军在圩区相遇,宁国军节度使立即下令向汉军骑兵进攻。张永德不敢应战,这回、轮到他率领部队落荒而逃了。可是雨季刚结束的圩区实在是要人命了,多有骑兵陷于泥中不能前行,愤怒的唐军把汉军当成了靶子。汉军骑兵被打的一败涂地,张永德率领百余骑兵一直熬到天黑才找到地方隐藏起来。宁国军忙着往金陵方向行军、没时间细搜,张永德才在次日得以逃脱。
汉军主将曹彬倒是一路顺风顺水,到了当涂与杨收会师。杨收先是做了自我介绍,曹彬向他一一介绍汉军将领。杨收盯着林仁姝看了良久,试探着问:“林将军,你我似乎在哪里见过啊?!”
曾经同为唐军将领,不过一个在鄂州、一个在金陵,到底在哪相见过呢?林仁姝思索着两人的交集,顺口回答杨收,“莫非是在和州?”
杨收笑说:“莫非就是在和州为神武军殿后的女将?”
林仁姝无奈地向杨收笑了笑,真是人生充满未知数。
次日,陆陆续续不断有汉军骑兵返回大本营,曹彬问及情况,都说一路杀入唐军阵内,都指挥使大人冲在最前面,后来失去联系,并不知道人在哪里。曹彬一想,坏了,别遇到什么埋伏了吧!赶快让杨收派了向导,派部将带领自己部禁军前去接应。好在下午接应到了身边仅剩百余骑的张永德。
曹彬问情况,张永德叹叹气,把回师途中情况报于主将。杨收告知二人,金陵毕竟是都城,还是有重点防守的。主要是神武军约有三万余人、宁国军(军力杨收并不知道),还有孙震的残部,另外,还有润、常两州的神武军可能也会回撤。如此一来,曹彬大致知道了唐军的情况。
曹彬转向武宁军一位都统,都统立即禀告,已经派人去向徐国公禀告了。曹彬下令明日进军,先不急着围困金陵城,从背后攻击江南的江防军队,接应武宁军主力和禁军步兵渡江。
汉军先锋已经达到金陵城下,李煜分工让周宗负责加强城防,命魏岑一再催促江防的神武军立即退往金陵,同时下令镇守润、常二州的皇甫继勋尽快抽掉兵力返回金陵。皇甫继勋此人贪得无厌,见到国主命他调兵回金陵勤王,觉得是个好机会。明着对农垦司二部派在他身边的顾问说,我派人混入金陵以为内应,实际上则是让他的堂弟带兵回去保护家眷。
皇甫继勋对劝他尽快起兵的要求一拖再拖,如此做无非是想两全其美,荣华富贵他想要,京中家人他要保。可是他不知道,还有一件事他没有算到…
吴越王钱俶在接到皇帝的圣旨后,试探性的问了礼部官员,如果需要的话,吴越可以在江水最东段接应朝廷大军渡江。礼部官员来前已得枢密使王守成指点,向吴越王表明,大汉早已突破江水天险,现在,大汉的军队应该已到达金陵的南面,不日将剑指江南国都城。
钱俶送走汉使,又派人去打探,结果就是吴越和江南两国边境上的唐军纷纷后撤。钱俶分析汉使所说为实情,于是下定决心要趁此机会向敌国讨回血债。
汉唐江淮之战中,唐将李弘冀曾在润州坑杀吴越降兵数万人。钱俶下令,以七哥钱弘偡为帅,率领六万水军从西府(今杭州)出发,准备从东面进攻润、常二州,协助汉军合围金陵。
钟云娘在扬州又等了一个多月。这日,她正在指挥下人干活,夫君董平匆匆而回。钟云娘似乎等的都麻木了,顺口问了句,“有紧急军情?”
董平认真的回答:“快些备些饭菜,我吃了就走,大汉铁骑已经兵临金陵城下。”
一听这话,平静的钟云娘喜笑颜开,连说:“哎哎哎!运昌、连昌也出征吗?”
董平看着夫人,双手捧起她的脸,“连昌随我出征,运昌怕是已经到金陵城下了。”
钟云娘忙给夫君备了饭菜,董平猛吃一通,不到五分钟功夫就吃完了。片刻之后,准备随行去和州的部将、随从们都已经在等候了。钟云娘本想出去嘱咐二儿子两句,可是夫君董平治军就是如此的严谨,愣是把儿子与其他随从一样对待,没把他带回家。钟云娘心想,既然从军了,那就按军队的要求,按夫君的意思办吧!
钟云娘为董平整理好衣装,董平告别夫人,率领随从们跃上战马,直奔江北汉军的集结地和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