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洲清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发现赤乌碑,掀起文化运动

易干最早发现了赤乌碑,将靖江的历史上溯到三国年间。

明嘉靖三年(1524年),易干循行西沙焦山港。时值夕阳绚丽,在一望无际的沙滩上,但见一块巨大的石碑躺在潮起潮落之中。易干忙命人抬到岸边,碑上“其文漫灭不可读”,其中依稀可见一段文字:“此沙为吴大帝牧马大沙,隔江一洲为牧马小沙。”

此碑居然是三国赤乌元年(238年)立,也就是说,马驮沙在赤乌年间已经有人居住了。

易干

易干据此推断,靖江话中的“大”与“驮”读音相近,“牧”与“白”读音相近,原来靖江传说中的“白马驮沙”就是“牧马大沙”,马驮沙就是由“牧马大沙”讹变而来。至此易干恍然大悟——其实哪有什么“白马驮沙”的传说,不过是孙权在大沙上牧马而已。

易干根据赤乌碑上的文字,圆了“孙权牧马”之说,这是他对靖江文化的重大贡献。

赤乌碑的出现,使靖江历史前移了1200年。为此易干写了一首五律《马沙遗碣》以志纪念:

豁坍滨江渚,磨碑旁夕晖。
讹呼驮易大,却笑俗成非。
点染苍苔旧,模糊字迹稀。
几年遗坠典,一旦闻群疑。

赤乌碑的出现仿佛是上天的一种暗示,赋予了靖江人一种亘古未有的文化自信。易干骤然拥有了辽阔的历史视野,也直接影响了他的施政理念。他觉得为官一任,除了治县安民外,更重要的是发展文化,为后世留下可以存续、可以追溯、可以缅怀的历史痕迹。

于是,他开始酝酿一场前无古人的文化运动。

他提出开发孤山。孤山是江北大地上稀有的山川,他要将之做成文化名山。他组织群众绿化孤山,在山上种植松柏翠竹,使孤山呈现出“苍苍横翠微”的秀美景致。他又在原望江阁的旧址上兴建了观海亭,并于半山腰建起了一座石坊,上书“孤山胜概”,那就是蹑云坊的前身。至今孤山上仍留有易干的碑刻。

易干是开发孤山第一人。

而在次年(1525年),他的绝佳搭档韦商臣来到靖江,将他的文化运动推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