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我眼中的司马懿及其身后的西晋
通过小人书,我少时就知道司马懿这个人物。那小人书上讲的大致是司马懿和孔明的对决,司马懿给我的印象就是老奸巨猾,多疑也多谋。今天看来,就像宇文泰是北周的奠基者一样,司马懿是西晋王朝的奠基者,后来被晋武帝司马炎追谥为晋宣帝,庙号高祖。客观地讲,司马懿是一个政治家,杰出的方略和军事家。他在曹操手下谋事以及后来辅佐曹魏新君时,也颇敬业,可以说是颇具“职业道德”。
不过,司马懿为曹操做事是被迫的。曹操需才爱才,多次招揽司马懿。一开始,司马懿就像特级演员一般装病,装得很像(后在高平之变时他再度上演佯病剧),为此还诛杀了一个知情的婢女。他为什么不情愿为曹操做事?《汉书》的解释说服力不强,另说是因为瞧不上曹操这个所谓的宦官之后、汉朝“贼子”。果真如此,那么在司马懿看扁曹操的同时,他的胸襟档次也见了分晓。且不说不以出身论英雄的见识在中国历史上先于司马懿早已有之,单说曹操是何许人。有曰乱世出枭雄,但曹操并不是随便出山的。曹操的青年、成年时代正值东汉黑暗混乱的时代。汉灵帝时,身为议郎的曹操就曾多次进谏,试图扶正抑邪。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受命前去讨伐,多有胜绩。之后曹操见朝风日败,便告病还乡隐居。
曹操重新出山,是对董卓倒行逆施看不下去了,才于陈留起义兵。从此,曹操战董卓、攻黄巾、败袁术,随之踏上逐鹿中原的征程。他先是力克吕布,接着在官渡以胆略、勇气和智谋以少胜多,击败了北方劲敌袁绍,为统一北方扫清道路。官渡之战后,曹操花了几年时间清除军阀残余并远征乌桓,平定北境。“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胸怀大志,戎马一生,其军功和统一国土的伟业,媲美加冕的帝王。曹操打下的江山,事实上也为后来西晋统一创造良好的基础。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中国封建帝王制度下的战略,本无可厚非。后来的封建王朝为了自己的统治刻意抹黑曹氏,那是另一回事。
司马懿在曹操手下做事,两人的职权不在一个级别,无法多做比较。但是司马懿以权谋方略著称,其中当然包括为司马氏家族争权益的谋略。他的政业军功逊色于曹操的雄伟与辉煌,性情里更无曹孟德的豪爽英气。那么和诸葛亮相比呢?诸葛亮感动于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之情,忠心助主,殚精竭虑辅佐刘氏父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忠义智慧赢得千古美誉。而司马懿这头,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代对其也可谓爱才识才,相当的重用。然而,司马懿(至少从后期起)以及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却是“三马同槽”,处心积虑图谋蚕食、消耗乃至最终篡夺曹魏政权。尽管在当时的观念里,曹孟德无法和刘玄德之“正统”相比,然人非草木,人是礼仪道德中的人,我们仍然可以在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进行一些人格的审视判别。
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登基后,应该说还是蛮有些作为的。然而帝位只传到第二代,西晋政局和社会便开始了剧烈的动荡。八王之乱,虽起因于皇后贾南风的乱政,但是贾南风被处死后,从司马伦到司马越,一个接一个登上历史舞台的西晋王室宗亲,没有一个不热衷一己,争权夺利凶残如豺,没有一个顾念家之情国之义苍生之苦,没有一个有足够的气量和智慧来统一意志、平衡利益。“八王之乱”就那样前后持续了十六年,生灵涂炭,土地凋敝,国家进入了风雨飘摇的年代。疲弱混乱的王朝又“适逢外患”:游牧民族南进,“永嘉之乱”接踵而至。于是,怀帝被掳,洛阳在火光中倾覆,人民或死于祸乱,或逃离中原。最后晋愍帝投降、受辱,司马氏西晋便如是告终。
西晋是秦之后汉政权首次被迫迁都江南、中原汉人首次被迫大规模南移的朝代。这一次大撤退对日后中国历史(比如宋朝的历史)的发展恐怕是有某些负面的影响。偏安江南后,尽管有东晋不少热血志士前仆后继的北伐征战,由于皇室的冷淡和内部矛盾,北伐终于功败垂成。典型的例子便是闻鸡起舞的祖逖的北伐。永嘉之乱,洛阳一片狼藉,城里找不到几套马车。祖逖在率领氏族南迁的路上,目睹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发誓要打回北方老家。从公元313年到321年病逝,八年间祖逖没有停止过北伐的努力,曾经收复河南大片土地,一度打到了黄河边。终因缺乏朝廷的支持,后继无力,北伐夭折。在东晋统治层里,或有所谓的“魏晋风骨”,却少了秦汉的积极强悍,直到杨坚的隋朝站立起来为止。
司马炎之后的西晋政局基本上是乏善可陈,相当昏暗。我不相信这样的历史纯属偶然。十六年人祸:你死我活骨肉争斗,恐怕在“同槽”的首“马”司马懿那里就有部分的因子可循。我好奇那几世司马氏王宗们的为人特质,乃至他们有着如何的家教和家庭氛围。
晋室南迁后,似乎挣脱了洛阳乱象的魔咒,东晋开始有了一些积极面,有了生机;在开发江南以及社会生产的恢复、文化的发展等方面,也有了可圈可点处。值得一提的是,这期间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役:淝水之战。在这一次的战斗中,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大败南犯的前秦军队。这是一次意义重大且深远的战役,其结果就是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保障了江南社会及经济的休养生息和持续发展,同时保护了迁至南方的汉民族文化和汉文明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