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FANUC)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工业机器人是20世纪60年代在自动操作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模仿人的某些动作和控制功能,并可按照预定程序、轨迹及其他要求操作工具,实现多种操作的自动化机械系统。工业机器人能代替工人出色地完成极其繁重、复杂、精密或者充满危险的工作。它综合了精密机械、传感器和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航空航天、军事技术等各个领域。

2013年4月,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的工业转型竞赛,以“智能工厂、智慧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悄然来临。在全球制造业面临重大调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国务院于2015年5月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工业机器人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第二个重点领域,在未来将扮演重要角色。

当前,随着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迅猛发展,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按照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需要至少20万与工业机器人应用相关的从业人员,并且这个数量将以每年20%~30%的速度持续递增。与此同时,工业机器人的编程与操作却严重依赖机器人生产企业的培训和产品手册,缺乏相应的系统学习图书。

本书以典型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和应用为突破口,系统地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为了提高读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本书针对重要的知识点和操作开发了大量的微课,并以二维码的形式嵌入书中相应位置。读者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扫码观看学习。另外,课程研发团队还着眼于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方式,结合经典的项目应用,精心打造了真实的机器人工作站作为项目实训和开展实验的综合一体化平台,用于提高读者编程的实战能力。综合一体化平台的相关信息可以联系北京华晟制造科技有限公司(E-mail:214910437@qq.com)。

本书由北京科技大学李艳晴和北京华晟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林燕文任主编,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卢亚平、北京华晟智造科技有限公司陈南江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彭赛金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北京华晟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边天放、宋美娴等。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等企业和院校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郑重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