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大格局就是知取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观形势:你曾经的卑微与苟且,都不是理所当然

千万不要计较自己眼下的无能

很久以前,有位波斯人,住在印度河附近。这位拥有稻谷良田、很满足于现状的富人叫阿里·哈法德。改变他命运的是一位年老的僧侣的到来,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故意的,反正在哈法德热热的火炉边,僧侣讲述了钻石是如何形成的,还讲了拥有钻石比拥有大片良田更有价值。他说如果想买下整个国家的土地,只需要有满满一手钻石就可以了。如果想让孩子当国王,只要有一座钻石矿场,利用这笔巨额财富的影响力就能如愿。

阿里·哈法德从那天晚上开始,拓宽了视野,追求变大,不满足现在的财富,觉得自己瞬间变成了穷人,他并没有破产,也没失去一切。他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有一座钻石矿。为了这个梦想他辗转反侧、一夜没睡,天还没亮,他就问僧侣怎么能找到钻石。

僧侣指点他说:“要想找到钻石,你要爬到高山之巅,找到一条流淌在白沙之上的河流,你就能在白沙中找到钻石。”

哈法德得到僧侣的指点卖掉了稻谷良田,把家留给邻居看守,开启了寻找钻石的旅程。他的第一站是月亮山区,没有类似的地形,又到了巴勒斯坦,也没有,接着到了欧洲,也没如愿。他卖掉家产的钱已经寥寥无几,像个乞丐一样,穿着破旧的衣服,脏污不堪。这位痛苦万分、历经沧桑,一度感觉上当的可怜人站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海湾的岸边,怀揣僧侣激起的庞大财富梦想,投入巨浪中,从此永沉海底。

当阿里·哈法德的继承人在某年后的一天,牵着骆驼在花园里饮水时,他发现,在浅浅的白沙中有一道奇异的光芒闪烁着。他跳下水,捡起那块发光物,竟然是一块黑石头,有一处发出彩虹般的美丽色彩。他把这块好看的石头,放在壁炉的架子上,当作装饰物。

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是机缘巧合,反正,那位僧侣又出现了,当他看到架子上发出光芒的石头时,惊奇地喊道:“阿里·哈法德回来了?带来这么大一颗钻石!”

继承人回答道:“阿里·哈法德还没回来。我看了一眼就知道这块怪异的石头不是钻石,这是我在后花园发现的。”僧侣肯定地告诉他这确实是一颗钻石。然后,他们在后花园,在河底的白沙里,找到许多更大、更漂亮、更有价值的钻石。

这个发现过程被写成了故事《钻石就在你家后院》,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钻石矿,印度戈尔康达钻石矿被发现的经过,它的价值超过南非的金百利。镶在俄国国王王冠上的号称世界上最大的钻石、英国国王皇冠上的库伊努尔大钻石(106克拉),都来自戈尔康达钻石矿。

这个真实的故事寓意很深刻,当拥有一笔不菲的财富时,受外界的诱惑或者指点,不要孤注一掷抛弃家业,跑到遥不可及的地方寻求发财之路。如果阿里·哈法德能静下心,仔细在自己的庄园观察几遍,就会发现巨大的钻石矿,就在自己家里,也不至于穷困潦倒,跳海自尽。这个故事也激励过两代心浮气躁的美国人,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勤奋耕耘。

一个世纪过去了,今天,再次回顾戈尔康达钻石矿的发现经过,我们仍然会有深深的思索,感慨一番命运,被故事背后的深刻寓意所震撼和惊醒。

我们存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比钻石更珍贵,潜藏着像金矿一样独特的天赋,这种天赋埋藏在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那些永远挖掘不到金矿的人,都是羡慕别人,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没有能耐的人,他们往往错过了最大的钻石矿,把自己当成垃圾投入海底。

穷困潦倒、不名一文的还有法国的大文豪大仲马。在没成名前,他想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就跑到巴黎去找父亲的朋友。

这位朋友很负责任地问他:“你有什么专长?”

“回老伯,我没有大本事。”

“懂得物理、历史,精通数学吗?会计呢?法律如何?”连连摇头的大仲马满脸通红:“老伯,我真惭愧,什么都不行,我一定努力补救不足。不久之后,我会给老伯一个满意的答复。”老伯对他说:“你要生活啊,你现在把住处写下来,有合适的工作我通知你。”

大仲马写下了他在巴黎的住址。老伯一看他写的字,惊喜地说:“你的名字写得很好呀,不管是任何人终究有一样长处的,你也不例外!”

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连大文豪在没成名前,都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干什么都不行。幸亏他父亲的朋友,发现了他把名字写得好,把他看起来并不是什么优点的优点挖掘出来,进行了及时夸赞,浇灌了大仲马一无是处的内心世界,让他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也许你对把名字写得好不屑一顾,字写得好算什么!不管如何,这个小优点毕竟是个优点。像大仲马这样失去信心的人可以扩大优点范围,以此为基础,现在名字能写好,说明字也就能写好,字都能写好了,为什么不能写好文章?

我们活着千万不要计较眼下的无能,特别是对自身的优点视而不见不自信的人,不要觉得自己学习不好,没钱没貌等不足的一面。多看看好的一面,会唱歌、跳舞、字写得好等不被自己和外人发现或承认的优点。不要计较眼下的无能,树立自信心,找出能做的事,从小优点做起。因为成功都是从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只有做好小事,才能稳步前进。不要无限地放大自己的优点,这是关键。如果能做到每一天不管多忙,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干扰,都要完成自己心中预定的目标,就会更接近成功。

别拿过去的卑微惩罚自己的一生

一个嗜酒如命、对家庭不负责、冷酷无情的人,在酗酒过后杀人,被判终身监禁。他进监狱的时候,有两个相差不多的儿子。老大因为背负杀人犯父亲的罪名觉得丢人,抬不起头来,从闷闷不乐到吸烟发泄卑微的感觉,长大后开始吸毒、酗酒,结果他和父亲一样杀人入狱。老二不愿意像父亲一样过悲惨的监狱生活,从而发奋读书。长大后成为一家跨国企业的CEO,有了美满幸福的家庭,他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很特别,从我做起,不抽烟喝酒,爱自己爱家人。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两个人竟然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老二没有把杀人的父亲当成负担,也没有因为坐牢的父亲而自卑。而是把父亲当成了动力,做任何事情前都会告诉自己:我不能改变父亲杀人的事实,只能改变自己,做最出色的自己。老二勇敢地站了起来,摆脱了因为自卑情绪笼罩的小小内心。老大陷入了强烈的自卑,难以挣脱虚无的卑微情绪,最终走向了父亲的道路,被抓进监狱。

每个人活着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就算我们被裹进狂风巨浪也要岿然不动,不要产生自卑心理,树立起战胜逆境的信心和勇气。不断消灭自卑情绪,不断超越自己、成就自己。

如果自卑情绪不能摆脱平定,就会因一次小小的失败否定自己,导致失去信心,越来越失败,以前遗留的阴影会再次出现如影相随。自卑一旦操控了我们的意识,就会导致我们变得不思进取,逐渐消磨我们的志向与雄心,自我放弃、得过且过、消极颓废,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可救药的深渊。到那时,谁也不能挽救我们的灵魂。

平定自卑情绪有办法可循

首先我们要静下心,找出为什么会自卑,产生自卑的根源之后,再仔细分析,是先天不足,还是偶然失败把自己打垮,抑或是缺乏斗志,等等。找到具体原因后,再给自己加油打气,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重拾自信,树立雄心壮志。如果自己搞不定,可以试着与成功人士、长辈、知心朋友或者老师沟通交流。也可以找心理医生咨询,他们更专业,会及时疏导不利于上进的消极情绪。能做到这几点,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慢慢找回自信,还能获得友谊甚至成功。

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自身的缺陷而让自卑蒙蔽了双眼,被自卑俘虏,动摇树立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在这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独特的一面,谁也无法代替,要坚信,我就是那颗散发七彩之光的钻石,不管置身在何处,都掩藏不住光彩耀人。以积极的心态平定自卑情绪、摆脱自卑,勇敢地面对生活,自信心从来都是为自信的人准备的,它就在路上,不请自来。它会唤醒“沉酣”在自卑的人,让他清醒勇敢地站起来,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迈克尔出身贫寒,家境穷困潦倒,他后来克服自身的不足,通过不断努力奋斗成为著名的企业家。迈克尔才中学毕业,就找到了在酒店替客人搬运行李、擦车的工作。

有一天,酒店门口停下一辆豪华的劳斯莱斯轿车。没见过世面、也没见过豪华轿车的迈克尔,一听车主说把车洗洗,万分惊喜,边洗边欣赏轿车。清洗结束后,他忍不住拉开车门,想上去看看。领班正巧看见了,呵斥他:“你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吗?穷光蛋,想干什么?不是我小看你,像你这种人,这辈子也不配坐劳斯莱斯!”

迈克尔闻听此言,在心里发誓:老子就为劳斯莱斯而活了,坐它算什么,我要有自己的劳斯莱斯!下定决心的迈克尔是如此强烈地想拥有自己的轿车,成为他人生的奋斗目标。当他事业有成时,果然如愿以偿,实现了目标,刷洗了羞辱,买了一辆劳斯莱斯轿车!迈克尔如果也像领班一样认定自己是穷光蛋的命运,他今天可能还替人搬运行李、擦车,做到最大,充其量也就是领班。

有人说过:“最娇艳的花朵生长在最黑的土地上,在最陡峭的岩石中扎根,昂首向天的都是那些最伟岸挺拔的树木。”还有人一语道破天机:“早年的逆境并不都是灾难和不幸,长大后,才知那些是一笔磨炼我们意志和人生的财富,是一种幸运”。

先天不足的逆境照样可以成就人生

蒂尼·伯格斯是NBA最矮的球星,只有一米六。这么矮的伯格斯,怎么跻身大名鼎鼎的NBA球星之列,能在巨人如林的篮球场上竞技呢?这来源于伯格斯的自信。

伯格斯自幼身材矮小,又十分喜爱篮球。他受到小伙伴们的嘲讽后,难过地问妈妈:“妈妈,我还能长高吗?”“宝贝,说什么傻话呢,你当然能长高,你不但能长高,还会长很高很高,成为闻名世界的大球星。”妈妈是这样鼓励他的。从此,长高的梦闪烁着希望的火花,照亮了他前进的道路。虽然他没有在期望中长高。面临着更严峻考验的伯格斯也在揣测一米六能打好职业赛吗?随后,伯格斯就如小时候一样横下心来,决定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还要在高手如云的NBA赛场上。“虽然我矮,这也是我的动力,说明我底盘稳,这是我的优势,我要证明矮个子也能打NBA。”蒂尼·伯格斯像个“地滚虎”,接住了90%从下方来的球。凭借过硬的实力和精彩出众的表现,蒂尼·伯格斯成为实力强大的夏洛特黄蜂队的一员。他的技术分析表上写着:罚球命中率90%、投篮命中率50%。蒂尼·伯格斯成为使对手害怕的断球能手,发挥了矮个子重心低的特长。

伯格斯始终没忘记妈妈鼓励他的话,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自信,成为人人都知道的大球星。这才是人生最终的结果,即使先天不足,只要抱定信心,依然可以成为瞩目的焦点传奇。

在这个世界,不管是庞然大物还是微生物都不卑微。不要因为角色卑微忽视自己的智慧,不要因为低下的地位放弃梦想,不要因为不被人赏识而苦恼,不要因为被人歧视而消沉。一定要坚信,我是最棒的、独一无二的、无可复制的。当我们面对这样的人时,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不能施以嘲笑和冷漠的鄙视,这样是不道德的。十年河东转河西,谁也不能预测自己的下一秒会如何。

只有你能让自己觉得无聊

“我为什么这么无聊,这么空虚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没有人仔细想过,其实,觉得无聊,无所事事都是自己制造的,无聊藏在人们心里,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稍微怠慢它就会溜出来,左右我们快乐美好的心情。所以千万不要让无聊找上门,今天没有事情可做,不妨给心灵放假,骑上单车或者背上行囊,徒步释放心灵。

有个年轻人快给无聊逼疯了,决定四处寻找解脱无聊的秘诀。

他看见牧童吹着悠扬的横笛骑在牛背上,逍遥自在。觉得这就是古诗里说的,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看到这样的意境,他兴奋地上前问道:“小朋友,看起来你很快乐,能告诉我你解决无聊的方法吗?”

牧童说:“大哥哥,我不知道什么是无聊,每天一睁眼,我就骑在牛背上吹笛子,到处放牧。”年轻人和牧童交换了位置,骑上了牛背,吹响了笛子,可是,他还是觉得无聊,只好继续寻找秘诀。

年轻人看见老翁神情怡然地坐在河边的柳荫下垂钓。他鞠躬问道:“老爷爷,看起来您很快乐,您一定知道怎么做不无聊,可以教教我吗?”

老翁邀请他说:“孩子,来吧,跟我一起钓鱼,就不会觉得无聊了。”年轻人坐在树下开始垂钓,一条鱼没钓到,就觉得空虚难耐,只得告别老翁继续寻找解决之道。

他看见山洞内,有一位满足、超然的老人独坐在洞中。年轻人深深鞠躬,向老人说明来意。老人微笑着摸摸长髯:“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年轻人说:“是啊,我实在被无聊折磨透了,恳请前辈不吝赐教。”

老人笑了:“有谁捆住你了吗?”年轻人老实地答道没有。老人说:“既然没有人捆住你,又谈何解脱呢?无聊于心生,如果你用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一草一木都欣欣向荣,人也一样啊!”

生活中,谁也无法捆住自己,你想要的日子,全在于你自己的意念与行动。好多人懒于动,不敢动,宁愿无所事事什么都不做,害怕假如做了变成不是自己预想的那样怎么办?做了还不如不做,还不如在家待着哪儿也不去,落得舒服自在。不做内心还惴惴不安,心绪不宁,空虚无聊,总觉得缺少什么,无法排解内心的烦闷。

生活已经短暂到没有时间让我们觉得无聊了

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是组成人情感的部分,正是由于这么多感情存在,人类才有了丰富的故事。无聊也是人之常情,不同的是对待无聊的态度而已,无聊带给人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乐观的人通常很少觉得无聊,他们善于淡化无聊,无聊来时,会立刻行动起来,想办法驱走它。所以活得潇洒、轻松愉快。

尼采指出,“生活已经短暂到没有时间让我们觉得无聊了”。就是现在,很多人看不到这一点,让无聊情绪日益蔓延。以前,只有那些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才无聊。因为那些人不用为一日三餐着想,不用养家糊口,过了今天没明天的。不无聊的人都在想法子赚钱养家,忙得喘气的工夫都没有。但是在今天,富裕的生活也带来了无聊,它已经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无聊的威力、杀伤力很大,几乎剥夺了生活的意义,使人们丧失了生活的激情。

许多为之奋斗的事情,因为忽然觉得无聊而告终。比如一份充满无限向往的新工作,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觉得乏味;一段轰轰烈烈的恋情随着深度的沸腾,忽然因为无聊变得索然无味;那些热衷的休闲活动因为忽然觉得无聊而放弃。

无聊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也存在杀伤力。他们在工作岗位上依然能干得很出色,却在8小时之外迷失了自己,不知该做些什么。这样的存在,可以说是人类生存方式中,最悲哀的一面。也有不无聊的,那些成千上万头脑睿智、受过良好教育、收入丰厚的人,能合理地调整工作和家庭环境,做到劳逸结合,在工作上游刃有余,在闲暇时光也能快乐有加。这是人类在生活上值得赞颂学习的一面。

你必须牺牲掉无聊,抛弃无聊,为了获得更大的自由,拥有自发性的热情。谁也无法帮助你自燃,只有你自己可以实现“自燃性”。

人类和物质一样,也可以分成三种类型:有的人只要受到周围环境的一点点影响,就能够燃烧起极大的热情;有的人则需要环境的影响到达临界点才能燃起无限的热情;有的人即使身处热闹环境,也不能激起任何热情,这就是不可燃的人。

有所作为的人,不仅可以燃烧别人,还能把正能量带给周围的人。这种人不是那种唯命是从、听别人指挥的人。他们会察言观色,有思想,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会主动积极帮助别人。

生活不是白开水,有七色的阳光在面前引路,很多有趣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追逐探寻,有辽阔的海域疆土等待着我们去跋涉,怎么舍得无聊、无所事事呢?无聊的人不知道自己从人生中落伍,已经失去了活着神圣的意义。在工作与睡觉之外,肯定还有更多有意义的人值得我们去拜访,有许多伟大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这样去想,这样去做就能避免无聊和寂寞,只要你愿意走出去,愿意帮助别人,愿意伸出你友爱的手。适当地远离沙发和电脑,让灵魂和躯体到广阔的空间自由呼吸。

任何人的生活都不要出现“无聊”这个词,它会传染身边意志不坚定的人。无聊对任何人都是一种侮辱。作为一个正常人,有能力创造的个体,唯一的任务是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让无聊见鬼去吧。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精彩等着我们去发现,不妨时时提醒自己,不做无聊的人。

消灭无聊的三部曲:

一部曲:心怀希望

人活着就是心里怀揣希望,一旦个体失去了希望,意味着生命已经走向终结。鼓舞人类生活下去的不是回忆,回忆就像把自己关进了监狱,只会有逃避心理。

二部曲:有事做

你是自己的世界,没有人时刻关心你、烦你,能做到这两点的只有你自己。每天忙于喜欢的事情,哪还有时间无聊呢?当无聊上身时,赶快去做一直都想做但没时间做的事情吧,这是驱逐无聊最有效的手段。

三部曲:爱别人

生命中有希望前进,还要有爱支撑,爱会让个体变得有生气,懂谦卑,油然而生新的希望。有了爱,有了希望,仿佛世界上那么多的事等着我们去完成,生命时刻处在春天,世界也变得五彩缤纷、生机盎然。

人生有希望,就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人生有事做,就变得充实起来,避免了空虚与无聊;人生有爱别人的心,就不会感到枯燥,有情趣。只要用心做到这三部曲,无聊、空虚、寂寞将无处可觅。

走出倦怠,别做生活的囚徒

许多人面对一成不变的生活,按部就班地工作,产生倦怠的心理。社会调查者在2010年年底,通过对上万名在职人员调查显示,感到压力大、精神紧张的达到80%,感到压抑的占2/3,不喜欢目前的工作,对工作产生倦怠的超过70%。

现在对工作产生倦怠情绪已成为许多人的通病。有人觉得上班就是慢性自杀,一到周一就浑身无力,惧怕上班。还有人把工作5年作为一道“槛”,认为5年里消耗了大量的热情,随后逐年降低热情,直至跳槽,换新的工作。新员工产生这样状况的主要原因,物质感太低,甚至没有成就感;老员工频频表现出消极怠工情绪,主要对工作太熟悉,待遇稳定,没有竞争力和压力。面对枯燥的工作,把自己局限在方寸之间,容易造成视野狭窄、鼠目寸光,不会也不敢思考为何要工作,工作激不起任何热情。有些人更可怕,日益沉沦、身心疲惫,消沉的理由竟然是倦怠了工作。

媒体记者拍下了一位美国消防员在废弃的深井中,抢救遇险儿童的整个过程,这个现场直播的视频让这位普通的消防员家喻户晓,成为名噪一时的英雄人物。

他随后便沉溺于英雄的光环下,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英雄,逢人便说自己的故事。等新闻事件的热度消失,他却开始懒散倦怠了,觉得枯燥乏味的消防工作不适合他这样的英雄人物来干,结果他因情绪低落,对工作产生倦怠情绪被开除,成了无所事事的游民。

类似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很多。他们无法自拔,一直沉溺于以往的光环中。随着时间的消逝,没有人再夸赞他们,他们认为受到了冷落,为以前的付出不值,认为别人都没良心,忘恩负义。对工作产生厌烦感,再难以忍受枯燥无味的工作和生活。和消防员一样的不在少数,陷入沮丧之中,沦为尘埃。

深陷生活倦怠沼泽,无力自拔的人

根据报道发现,全社会在生活中感觉不快乐的人占有一半。在我们身边抱怨的人无处不在:活着真没意思,每天都一样,除了吃、喝、睡觉,就是不停做家务和工作。还有人会说,现在生活越来越没意思,每天接送小孩,还要照顾老人,活着跟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这可以说成是现代社会的通病!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大,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住房越盖越高,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沟通。当个体因为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得不到宣泄,就会产生倦怠感、身心疲惫。

有的人努力进取,不甘落后于别人,若是努力过了“度”,这种进取就会演变成贪婪,逐渐发展成不切实际的奢求。自己也会感觉越来越倦怠,体会不到生活中出现的快乐,认为别人或外界的事物掌控自己的人生,产生幻听幻觉。

有些人面对压力时,会产生无知的盲目,这样的情绪面对生活压力时缺少理性。无端地给自己施加沉重巨大的压力,不能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当个体对生活失去乐趣、难有作为、疲惫不堪时,也失去了掌握控制生活的能力。出现这样可悲的状况,不如给自己放个假,放空自己,听音乐看电影,找朋友吃喝一顿,要不然出去看看风景,好好地休息一下。不管如何都要摆脱倦怠情绪,不要被倦怠的牢笼囚禁。

有时候,为了向那些能力强的人看齐,我们会重复做一件事。对这样的事如果产生倦怠情绪的话,那这样的事就毫无意义可言。这样不能说成是进步,只能说是像驴一样拉着磨盘转着圈,说白了不过是生活的囚徒而已。因为我们不是为了生活而活,只是重复别人的影子,那个影子和自己根本就无关。活在这样的生活之中,无异于活在倦怠的囚笼之中。

当然,也不能说倦怠情绪是自找的,人活着,产生倦怠的情绪很正常,唯有经历了,才能感同身受。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由很多的无奈组成。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潜伏在生活本身,不管是坏事还是好事。所以,就算我们已经倦怠了生活,也要乐观地坚持下去。这就是走出倦怠牢笼最有效的方式。

凡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做好每件事,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人生,就算和倦怠同体,也奈何不了任何人。相反,被倦怠拖累的人生更悲惨。那些勇敢坚强睿智快乐的人,不管多大的磨难和倦怠也奈何不了他们,他们认为只有经历了这些,才能平定倦怠的情绪,逃脱倦怠的囚笼,取得辉煌的成就。把磨难和倦怠当成人生的加油站和奠基石。

消除工作倦怠感的几种方法

一、积极缓解压力

相同的工作,有的人身心俱疲,有的人泰然处之,根本原因在于,前者没有掌握合适的方法缓解压力;后者懂得分批处理繁重的工作,善于管理时间。前者一向消极,压力的存在不愿意正视。埋头苦干是他们处理问题的唯一办法,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付出那么多苦力,效率还那么低的原因。

二、善于反省倦怠的原因

适时反省什么原因导致对工作失去兴趣。给自己时间,冷静下来仔细想想适合什么样的行业。在这个岗位上有所提高吗?把自己摆在想要的位置上,对工作前景保持较高的期望值。

三、主动向他人倾诉

我们的精神支柱有家人还有朋友,他们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为我们排忧解难。如果倦怠找上门,可以向他们倾诉。争取在他们的帮助下摆脱倦怠的囚笼。

四、善于享受美好的生活

当你认为压力过大,几乎崩溃,花费许多宝贵时间的枯燥工作拖累你时,可以放下工作,全心全意跑步、爬山、游泳、看篮球赛等。释放压力、化解压力,整理积极的情绪,为重新投入工作中,做第一手准备。

不要给你的人生预留焦虑的时间

焦虑和倦怠一样成为竞争社会两大隐形杀手,如果经常产生焦虑情绪不能自拔,就该重视这不正常的现象,积极清理这种不良情绪。挤走焦虑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让焦虑无处容身。就如某位诗人所言“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一个人勤奋地工作,专注于事业,会获得成就感、愉悦感、满足感,没有时间焦虑。

让心灵呼吸清新空气,放下焦虑

有一个年轻人告诉无际大师,他每天都难以入眠,焦躁不安,想请大师开导一下。

无际大师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你从大城市跑了上千里路来,你装那么大的包,里面是什么啊?”

年轻人说:“包里装着我出丑后的尴尬,孤独时的烦恼,失败后的痛苦……它们组成了我的人生。”

无际大师一言不发,带着青年坐船过河。上岸后,无际大师让年轻人想办法把船带上,继续赶路。年轻人惊讶地说:“我怎么拉得动这么沉的船?”无际大师说:“你当然拉不动。船对于我们是有用的,过了河,船对我们就无用了,带上它走路,只能增加我们的负担。生活中的各种情绪,比如痛苦、孤独、寂寞、灾难、幸福、愉快,是缺少不了的,它们组成了我们的人生,它们可以使生命得到升华。但是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只有学会取舍,才会活得轻松。唯有舍得,才能踏上苦海之岸。”

年轻人茅塞顿开,放下了包袱,不再焦虑,回去后,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沉浸在焦虑痛苦之中的人会感到苦海无边,向前方眺望,永远看不到岸,回头只见过往的浪涛。

人难道就这样可怜无望地度过一生吗?否,无际大师给了出路,那就是我们一直说的,知道取舍,懂包容。唯有舍得,才能到达岸边,岸就在脚下。

人对于这个世界乃至宇宙来说,都是脆弱渺小不堪一击的。即便是这样,有的人还是有自我膨胀的心理,缺乏清醒的自我定位,这是造成挫败、焦虑的根源。当面对失败时,不舍得放下。失败者沉溺在失败的挫折中耿耿于怀,焦虑不堪。人要活得坦荡,有成熟的胸怀,必然要学会取舍。唯有学会取舍,才能达到人生拼搏的另一种境界。它不是放弃人生应有的追求,也不是消极承受。这样,才能卸下焦虑,轻装上阵。

长寿老人避免焦虑心得

老年人之所以成为老小孩,就是因为经常产生抱怨、自怜自爱、焦虑等情绪,整天在追忆往事中度日。老年人无所事事,有大把的时间挥霍,任凭空闲孤独四处蔓延,产生焦虑情绪也就在所难免。现在有老年人心态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他们的焦虑是闲得多了,给焦虑预留的时间太多了。

为什么有很多老年人身体很健康,一旦退休,过不了多久就因为无聊而去世了?原因很简单,就算一个活跃、乐观的老年人,相信能够轻松地度过一生,但是,他们忍不住煎熬,厌倦了乏味、枯燥的生活。只有那些保持活跃、生命力旺盛、善于享受人生的容易活得长久。

90多岁高龄的外科医师拉斐尔·巴斯安里利博士,独自开车或者驾驶私人飞机,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从事研究工作,每星期给病人动三个手术。他并不是健康的人,在30岁就饱受失眠症、胃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的折磨。他这种坚持为之的精神,成功地证明了精神可以战胜肉体。

说完90岁的老人,再说一下80岁,位于芝加哥的安东·朱利斯·卡尔逊博士,以前他每天要工作15个小时,现在他因为年事已高,采取了特殊政策,用来研究老化问题需要工作9~10个小时。

不输于卡尔逊博士的还有87岁才放下指挥棒的,伟大指挥家亚图罗·托斯卡尼尼,他一直担任意大利国家广播公司交响乐团指挥。

患过中风,已经89岁的哲学家班尼狄特·柯罗斯,每天仍工作10小时。

已经100岁的法兰西斯·尼蒂是意大利前首相,每天也工作10小时。

性情豪迈、身材瘦小的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90多岁了,还因为排解焦虑一口气走完5英里的路!

80岁还侍弄花园、写诗,工作12小时的贺德伯爵,是英国已故国王乔治的医生。

70岁了,还把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井井有条,侍弄大花园的里昂·华兹特太太,因患神经炎和静脉瘤做过13次手术。即使这样,她从没因为自己是病人焦虑过,每天她都能做到心情舒畅。她说,她从来不给焦虑时间,每天忙个不停,就能挤走可能产生的焦虑情绪。她还亲自下厨,烘制精美的点心。

103岁的尤妮丝·巴尔马太太说:“要想享受晚年,只有保持忙碌,腾不出时间考虑烦恼和病痛。”

这些活得长久,没有老小孩特征,也没有老朽迹象的老年人,他们每天有计划地工作,将时间排满,不给焦虑可乘之机,从内心摒弃了焦虑、烦恼。没有停止脚步,没有虚度生命中的每一天,依然愉快生活,富有活力地进行下去。

老年人都这样奋斗不息,年轻人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空闲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要把时间用在驱除毫无意义的恐惧上。学习长寿老人的行为忙碌起来吧!如此短暂的生命,哪有时间用来挥霍,更何况烦恼和焦虑呢?

记住,信仰是灵魂给予心灵的馈赠

信仰,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信仰的人相信,信仰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值得个人为之奋斗,为之牺牲。信仰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照耀在我们头顶,像日月星辰一样,让我们仰望它,膜拜它。信仰和日月星辰不同,人类的眼睛看不见,信仰只是人类精神上的支柱和灵魂的寄托之所。

心中的信仰不同,命运也各不相同

一个有信仰的人,在精神追求上也具备真诚的态度。这样的一个人,不管他信仰的是什么,比如佛教、遍布世界的基督教、尼采式的虚无主义者,还有苏格拉底式的无神论者。他们都相信比生命还重要的是,在生命中有超出世俗利益的精神目标。这样的人是精神上的圣徒,为了守护和寻找同一种东西,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是能体现人类神圣、伟大、高贵的东西。在人类寻找和守护的过程中,这种东西的存在也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有三只玩耍的小青蛙,掉进了一个被人抛弃的牛奶桶里,那里面的牛奶因为变质,发出了酸臭味。三只小青蛙很是惊恐,拼命挣扎,想逃离牛奶桶。一只漂亮的小青蛙使劲跳跃很久,它想这也许是上帝安排好的,凭自己怎么能改变掉进牛奶桶的命运呢?它开始认命,放弃跳跃,沉入牛奶里,再没上来。一只强壮的小青蛙经过艰苦不懈的跳跃,在筋疲力尽时,它也相信命中注定是跳不出牛奶桶的,也沉入牛奶桶,再没上来。一只不但健壮还聪明的小青蛙始终相信,这桶牛奶一定会有人来拿回家,那时它们就得救了。它心存希望,一刻不停地跳啊跳啊……结果牛奶因为变质,变成了酸奶。小青蛙轻易地跳出了牛奶桶。

这就是关于信仰的小故事,说明只要心中充满希望,为希望艰苦奋斗,就能获得最后胜利。同样三只小青蛙,因为心中的信仰不同,也决定了不同的命运。

有追求,看重信仰的人,不会盲目地追寻流行的宗教和其他思想。他们会通过独立思考,遵循内心的声音确立适合的信仰。

那些以外在形式诱导人信仰的,它的价值只是把人引向内心世界的精神生活。神灵对于我们来说,其存在的方式是我们内心对他的景仰与感悟。一个人是否真的有信仰,取决于他内在的精神生活。有着伟大的内心世界的必定是一个伟大的信徒。即使是虔诚的信徒,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就算全心全意相信“来世”与天国,也不算有真实信仰。

信仰者有共同的信念,灵魂都是相通的

不管是何种信仰,归根结底都是内在的自我觉醒,是灵魂的超越,是对精神价值的领悟和追寻。那些成为全人类的精神导师的,一切伟大的信仰者,不管他们在精神上,还是宗教上的归属如何,他们具有某些共同信念,灵魂都是相通的。

信仰像一缕阳光,照亮个体的内心,点亮人生的孤独之路。那些没有信仰的人,在黑暗中无法辨别方向,只能摸索爬行,随波逐流,没有前进的目标,昏昏沉沉一辈子。被阳光普照的,有真诚人生态度的人,就算没有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信仰,至少他们拥有真诚追求境界的高度。

请先放下眼前的苟且,

迎接远方的“诗和田野”

倚剑走天涯是每个孩子小时候做不醒的梦。高晓松作为这样的孩子是幸福的。他文艺范儿的妈妈灌输给他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的田野”树立了他小小内心世界的高度。当高晓松站在母亲的双肩,把这句话谱写成曲红遍大江南北,很多文艺男女听这首歌无不触动心灵泪奔。是啊,就算我们现在的生活不如意,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些琐碎的小事纠缠着脆弱的神经,几乎导致神经崩溃。那又如何呢?睡醒一觉,太阳升起,还不是依然在美梦中醒来,满怀希望,晒着温暖的太阳,享受温柔的风抚摸,美好的生活依然存在心里。生活乱糟糟满目疮痍,也没有失去生活的信仰,在希望中期待美好的明天,这就是生活的真谛,也是人类智慧所在。

现在面对信息的快速传播,小孩子就开始羡慕那些淹没在鲜花和掌声中的明星,认为他们名利双收,有数不清的财富。唯有自己受尽苦难不断学习,还要遭受家长的打骂,以为世间苦痛都给自己受完了,那些鲜花掌声与自己无缘。如果经常看名人故事,他们小时候的努力超过正常人不知道多少倍,他们经受的苦难和心酸一点不比普通人少。正是因为他们心存希望,能在苦难中不迷失方向,一直把握着前行的舵,才取得如此辉煌成就。所以,当我们去羡慕别人的时候,不妨加倍努力,争取比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人常说“宫殿里也会有悲恸,茅屋里同样也会有笑声,人生失意无南北”,要知道,我们看到的都是别人光鲜得意的一面,这就像出门描眉画眼、涂脂抹粉的女人。她们也许刚才还痛哭流涕,一度想自杀来着。一旦有朋友相约,马上就容光焕发,打扮得光艳亮丽,骄傲得像公主一般,这全是给别人看的。回家以后,还是垂头丧气,素面朝天,想想失意的人生,免不得落泪。这就像钱钟书写的《围城》,住在城里的向往城外的自由,走出了围城,却又向往城内的风景。走到哪儿都一样,尤其是现在社会,到处是一样的城市建筑,走50座城市,和一座城市没什么区别,人都一样,忙忙碌碌,没有面部表情。我们在意的东西,在别人看来根本就不屑一顾。所以,有时间关注别人的生活,羡慕别人的成绩,还不如回头关注自己,欣赏自己,真正地体会活着的意义,别人羡慕的目标。

一位年轻人整天愁眉不展,见人就抱怨自己生不逢时,命不好,没有幸福的生活。

有一天,过路的老者问他:“小伙子,像你这么年轻,应该兴高采烈才对,什么事让你不开心呢?”

“我想不通,别人生下来就是富人,我却是穷人。”年轻人委屈地说。

“我看你很富有啊,怎么说穷呢?”

“我已经穷成这样了,您怎么还说我富?”年轻人不解地问。

老人反问道:“假如有人出50万元买你的一颗眼珠,你卖吗?”年轻人果断地拒绝了。

“假如有人出100万买你的肝脏,你卖不卖?”年轻人不假思索地拒绝了。

“假如把你的年龄加给我,我给你1000万,你愿意和我互换吗?”

“那不行,我还不想老。”年轻人不好意思地说。

老者笑着说:“这就对了,你拥有的已经超过1000万了,怎么能说自己穷呢!”

从这个小故事里可以看出,有的人觉得不幸福,认为自己很穷,是没有看重自己,总觉得自己最差。给心灵的空间塞满了太多世俗的东西,没有时间,也没有用心欣赏自己拥有的一切。

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有阅历的人就会看清生活的真相,半数的人一辈子都只能过着眼前苟且的生活,没有机会也没有勇气触摸诗和远方的田野。这样的结论并不是说看清的人认命了,也不是向命运妥协,给自己找借口,这更是逼近生活的真相。

有一位中年男子,兢兢业业上下班,不舍得吃穿,把唯一的儿子养大成家,买了豪宅豪车。哪知道他还没来得及触摸诗和远方的田野,就得了食道癌晚期。做完手术,他最大的心愿是回老家看看儿时的村庄和小伙伴,离开家乡40年,他不知道他们变得如何了。

就在他能吃点饭,喝点水,能走路的时候,他又不提回老家的事了。他开始算计自己看病花了多少钱,他每次化疗需要多少钱。他省下回老家的钱又能延长他多久的性命。就这样,一年之后,他癌细胞扩散,医院对他束手无策,让他回家静养时,他才想起一辈子没有回老家,想在生命的最后回老家看一眼。然而他已经举步维艰,难以下咽食物了。最后他进入泥土,也没有如愿,成为他永久的遗憾。

这不是说要对生活让步或者妥协,这能让我们对生活有深刻的认识。不要在小事上执着、不要在大事上计较、不要在渺茫的事情上期待。但是,当面对某些事情时要更加执着、更加期待,活着就是对事情舍弃的过程,去掉那些没有用的装饰,获得生存下去的动力。因为每一个个体都不是独闯天涯,要身负责任让陪我们走的人一路安好。

所以,活着的过程就要照顾家人与爱人,保持内心的柔软与坚持,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有过好属于自己的日子,才是属于自己的苟且,属于自己的诗和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