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合众国:库登霍夫-卡莱基“泛欧”思想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泛欧”思想的提出

不同于一战后众多零散、表面化的“欧洲”认识和看法,卡莱基的“泛欧”联合思想是一个完备、深刻的理论体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卡莱基通过反思战争,阐释了“泛欧”联合的必然性和正确性;通过预见战后区域化时代的来临,强调了“泛欧”联合的必要性和急迫性;通过展示目的、路线、策略,说明了“泛欧”联合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卡莱基的“泛欧”思想在德语区乃至欧洲大部分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两战间“欧洲”思想的星空中,“泛欧”思想无疑是最为璀璨闪耀的一颗。

第一,卡莱基从文化比较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深刻地反思了战争的原因,从而说明民族主义、民族国家是落后过时的政治形态,随着科学技术和时代的发展,欧洲国家必须要跟上形势,走超国家联合的道路。早在一战中,欧洲的知识精英们就开始思考这场战争的原因和性质。在德语区,这种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是围绕着文化冲突论展开的。德国国民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桑巴特(Sombart)早就看到,一战是肤浅的、功利的、商人气质的西欧文化和深邃的、理想主义的、英雄气质的德意志文化间的冲突。[1]而在德国哲学家施宾格勒(Spengler)看来,西欧的商人社会无疑是一种被物质文明过度侵袭的、走向衰亡的文化形态。[2]在他那里,一战不再是像西方宣传的那样,是西欧文明和野蛮的德意志军国主义之间的战斗,而是德意志文化形态和没落的西欧文化形态间的斗争。与上述思想不同,卡莱基没有强调文化间的冲突,他从世界不同文化的比较以及人与技术关系的角度,阐释了战争与欧洲联合的问题。卡莱基认为,亚洲文化的特点是和谐,欧洲文化的特征是能量,他把这种能量进一步解释为能动、尚武和好战的。欧洲的战争多,就和欧洲人的这种民族性有很大关系。[3]在对待技术进步的问题上,卡莱基认为,技术本身没有错,而是滥用它的人犯了错误。[4]日新月异的技术,给现代人带来了天涯若比邻的新的时空感觉。在过去,巴黎和柏林两地遥不可及,而现在,由于火车特别是飞机的出现,两座城市成为了近邻。[5]技术在创造新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威胁和挑战。国家间的距离拉近了,彼此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就增多、加剧了。因此,欧洲人必须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发明新的政治“大空间”(Groβraum),千万不能龟缩、固守在民族国家的老观念、老套路之中,否则,新技术带给欧洲人的将不是福祉,而是灾难,欧洲会在铺天盖地的毒气弹中走向灭亡。[6]

第二,卡莱基预见了战后世界的发展趋势,指出世界正在进入以“世界大国”为标志的区域化时代。如果欧洲想阻止进一步的衰落,挽救自己的命运,就一定要迅速联合起来。同当时的大部分社会精英一样,卡莱基也看到了美国和苏联的崛起,欧洲丧失了世界霸权,但他并不认为世界将进入美苏对立的两极时代,而是鼓吹多极的区域化时代的来临。卡莱基的判断在德语区是有着一定的思想背景的。一战后,以地缘政治家卡尔·豪斯霍费尔(Karl Haushofer)为代表的一批德意志社会精英认为,世界上的国家正以大陆地缘的原则聚合起来,形成了若干个“泛区域”国家集团组织。在上述地缘政治理论的基础上,卡莱基对战后的区域化时代做了更为大胆的预言和更为清晰的描述,他认为,世界上将会形成五个所谓的“世界大国”(Weltmacht),即俄罗斯帝国、英帝国、美利坚、东亚、欧洲。这些“世界大国”的政治本质是国家的联合体,它既可以是联邦的,也可以是邦联的。[7]而且他还进一步指出,前四个“大国”有的已经形成,有的正在形成演化之中,唯有“欧洲”处于一片分裂、混乱的状态。如果听任这种局面发展下去,在未来“世界大国”的竞争挤压下,弱小的欧洲会失去一切,包括自身的独立、殖民地、文化和未来。[8]

第三,卡莱基的“泛欧”联合思想不仅包括了哲学的反思及对世界形势的预见,更具备了明确的政治宣言和具体的行动纲领。在“泛欧”思想的光照指引下,两战间的欧洲联合事业一下子变得清晰、可行起来。“泛欧”联合的最高目标是非常清晰的,即“联合欧洲大陆上的所有民主国家,建设一个强大的、有生命力的联邦制国家”[9]。“泛欧”联合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即“阻止、消灭欧洲内部周期性的战争,增强欧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发展欧洲文化”[10]。“泛欧”联合的政治基础也是极具号召力的,即欧洲各民族的平等和自由。[11]在卡莱基看来,“泛欧”联合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欧洲联邦的大厦不会一日建成,但也绝不能以此为借口,只说不做,裹足不前。为此,卡莱基提出了循序渐进的七步走战略。一、宣传“泛欧”思想。二、建立“泛欧”组织机构。三、召开“泛欧”大会。四、在国联内部组成“泛欧”国家集团。五、建立“泛欧”国家组织,按照“泛美”的模式定期召开会议。六、签订仲裁、联盟、担保条约。七、颁布“泛欧”宪法,成立“泛欧联邦”。[12]就联合的方针而言,卡莱基主张排除苏联和英国。在他看来,无论是从苏联地跨亚欧的地缘政治特性上来讲,还是从其社会主义制度来说,苏联都已经不属于“欧洲”。[13]而英国虽然在文化和地理上属于欧洲,但其政治重心在英联邦,对欧洲大陆联合必然三心二意,所以也应该被排除在外。与大而全的“欧洲”相比,这样的“小欧洲”联合更容易建成,更容易实现。[14]上述政治纲领对两战间的“泛欧”联合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卡莱基“大量地、巧妙地、卓有成效地宣传了‘泛欧’思想”[15],在德语区乃至欧洲范围内制造了广泛的影响,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在德国,从社民党的机关报《前进报》(Vorwärts),到天主教会的《日耳曼妮娅报》(Germania),从民族保守派的《德意志汇报》(Deutsche Allgemeine Zeitung),再到自由派的《法兰克福报》(Frankfurter Zeitung),都发表了介绍、评论“泛欧”思想的文章。[16]其中,德国最具自由主义传统的《福斯报》(Vossische Zeitung),从1922年到1933年间,共刊发了300余篇与“泛欧”思想及“泛欧”运动有关的文章,力挺卡莱基的欧洲联合主张,成为传播“泛欧”思想的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早在1924年,该报文章就认为“在欧洲大陆上,泛欧思想取得了明显的进步”[17]。在法国,从左翼社会主义的报纸《意志》(La Volonté),到右翼保守派的《费加罗报》(Figaro),再到法国最大的报纸《小巴黎人报》(Petit Parisien),都不同程度地报道、介绍了卡莱基的“泛欧”思想和活动。[18]在英国,像右翼保守派的《泰晤士报》(Times)和左翼的《卫报》(Guardian)等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也都发表了评介“泛欧”思想、运动的文章。[19]“泛欧”思想无疑在欧洲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尽管在一些情况下,关注并不等于认同,更不等于欧洲各国政府准备践行联合的理想,有时关注甚至还意味着反对。但它说明,“泛欧”主张已经受到了欧洲社会的重视和热议,已经进入了欧洲公众的视野,并逐步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这无疑为“泛欧”运动的出现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参见:Werner Sombart, Händler und Helden, München: Duncker & Humblot, 1915.

[2]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吴琼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一卷,第25-28,528-547页。class=zhangyue-footnote

[3]R. N. Coudenhove-Kalergi, Revolution durch Technik, Wien: Paneuropa Verlag, 1932, S.27.

[4] Ebenda, S.77.class=zhangyue-footnote

[5]R. N. Coudenhove-Kalergi, Pan-Europa, S.19.

[6] Ebenda, S.20.class=zhangyue-footnote

[7] Ebenda, S.22.class=zhangyue-footnote

[8] Ebenda, S.34. 卡莱基的“泛欧”思想带有深深的殖民主义烙印,他设想的“泛欧”区域包括了欧洲列强在非洲的广大殖民地。也只有这样,“泛欧”才能以4亿人口和约2千5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雄踞诸“世界大国”之首,即便是美国加上全部的拉美,也无法超越,而东亚、苏联及英帝国只能依次排列其后了。class=zhangyue-footnote

[9]R. N. Coudenhove-Kalergi, Das Pan-Europa-Programm, in: Paneuropa, April 1924, S.3.

[10] Ebenda.class=zhangyue-footnote

[11] Ebenda.class=zhangyue-footnote

[12] Ebenda, S.4.class=zhangyue-footnote

[13]R. N. Coudenhove-Kalergi, Pan-Europa, S.36.

[14] 参见李维:《库登霍夫-卡莱基“泛欧”联合思想中的英国观》,见《史学集刊》2013年第1期,第79-89页。class=zhangyue-footnote

[15]Aufzeichung zur Tagung der paneuropäischen Union in Berlin in der Zeit vom 17-19. Mai, Berlin, den 5. Mai 1930,in: AA R96462, Bl.1.

[16]Verena Schöberl, „Es gibt ein groβes und herrliches Land, das sich selbst nicht kennt...Es heiβt Europa.“ Die Diskussion um die Paneuropaidee in Deutschland, Frankreich und Grossbritannien 1922—1933, Berlin: Lit, 2008, S.76.

[17]Stern-Rubarth, Auβenpolitische Ausblicke, in: Vossische Zeitung, 14.11.1924.

[18]Verena Schöberl, Die Diskussion um die Paneuropaidee in Deutschland, Frankreich und Grossbritannien 1922—1933, S.79.

[19] Ebenda, S.81.class=zhangyue-foot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