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依托人民群众、以人民为中心的“阶级性”原则

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特征。马克思曾指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18)在写作《资本论》之初,马克思首先重点分析了“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而几乎在每一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19)。马克思观察到了自罗马时代以来社会阶级存在的现实,并系统梳理和分析了阶级背后的经济利益,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20)

《资本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剩余价值学说为核心,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劳动的秘密,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实质,《资本论》明显地站在了无产阶级立场上,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原则。正是由于《资本论》坚持了无产阶级立场,使《资本论》区别于其他古典政治经济学,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恩格斯曾在《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序言中指出:“《资本论》在大陆上常常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会否认:本书所作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不仅在德国和瑞士是这样,而且在法国,在荷兰和比利时,在美国,甚至在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是这样;各地的工人阶级都越来越把这些结论看成是对自己的状况和自己的期望所作的最真切的表述。”(21)《资本论》在全世界工人阶级运动中理论指导地位的取得,正是因为《资本论》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从工人阶级利益角度出发,对资本家凭借其占有的生产资料残酷剥削工人的事实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敢于直面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生产生产方式的剥削本质,从而成为科学的理论。相反地,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所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经济家就会在理论上极力为资本主义剥削本质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冲突进行辩护,从而产生了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实际不相符的西尼尔的“节欲论”、萨伊的“生产三要素论”以及巴师夏的“经济和谐论”等。对于《资本论》所强调的阶级立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都进行了继承和进一步的解释,从列宁到斯大林,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阶级立场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从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了立足于人民群众、反映群众心声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阶级立场的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对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清醒认识和一贯坚持,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原则。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阶级性原则,就要求把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最终目标。针对当前出现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收入分配不公、生态环境污染等影响到人民群众福祉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的时候,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阶级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只有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阶级原则,并在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中认真践行这一原则,才能够使理论研究成果和改革发展实践保持正确一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