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的诗与情: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6 桑结嘉措

对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来说,成就他一生也连累他一生的人,是被五世达赖喇嘛任命的第巴桑结嘉措。


桑结嘉措(1653—1705),生于拉萨北郊的大贵族仲麦巴家中。有人认为他是五世达赖的私生子。五世达赖对桑结嘉措的特殊感情和精心培养,更使人相信这一传说。

顺治九年(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动身进京,从哲蚌寺到色拉寺沿着山脚的小道走,经过仲麦巴的府邸,在那里过夜,仲麦巴的主妇侍寝。《五世达赖喇嘛传》里写道,圣体化身的观世音菩萨在那里遗落一粒宝珠。这是藏文作家惯用的婉辞手法,隐晦地叙述事实。桑结嘉措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八岁时被送到布达拉宫,全面学习佛教经典,逐渐成长为出色的青年学者。

康熙十八年(1679年),五世达赖颁布文告,向三大寺僧众推荐桑结嘉措的虔敬品质、优异学识和干练能力,要求僧众同意他担任第巴。

桑结嘉措担任第巴期间,没有辜负五世达赖的期望。他主持完成了布达拉宫的扩建工程,使之成为世所罕有的雄伟建筑,并且主持编辑整理二十多部藏文著作,涉及天文、历算、医药、历史、文学等。他著有《黄琉璃》(论述格鲁派历史)、《蓝琉璃》(论述藏医)和《白琉璃》(论述藏历)。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二十五日,五世达赖圆寂,终年六十五岁。

为了稳定西藏地方政局,桑结嘉措封锁消息,秘不发丧。他对外宣称五世达赖喇嘛身体不好,需要闭关修行,政教事务由他代理,并派心腹寻找转世灵童。这样,真相即便败露,他也能马上迎接六世达赖入宫。事实上,这些措施做得都很到位,真相直到十五年后才被人们知晓。

根据当时的政治局势推测,桑结嘉措秘不发丧的原因如下:

1.拉萨当局和南部边境拉达克部落的战争正在进行,和硕特部首领达赖汗的弟弟甘丹才旺统帅军旅,督师在外。如果宣布五世达赖圆寂,可能会影响战局;

2.五世达赖的声望以及与清政府的密切关系,是控制和硕特汗王的重要手段,一旦宣布五世达赖圆寂,将要彻底失去优势,完全听从蒙古摆布。

3.五世达赖对蒙古各部汗王的影响力是桑结嘉措攀引外援的希望所在,失去这一王牌,便无法与和硕特汗王进行斗争。

经过缜密布置,五世达赖的秘丧工作在各环节都有严格控制。在布达拉宫,桑结嘉措让帕崩喀寺的喇嘛江阳扎巴冒充五世达赖,此人长得颇像五世达赖;同时,宣布五世达赖长期坐静,修炼密法,一切事务均由第巴代理。


当时的西藏地方政权,宗教事务由达赖一系的黄教僧侣掌管,军事权力则由和硕特部达赖汗掌握。掌管具体政务的最高官员,就是第巴桑结嘉措。

桑结嘉措在五世达赖圆寂后秘不发丧,继续利用其宗教权威掌管政教事务,集政教大权于一身。无论护教法王达赖汗,还是远在北方的康熙皇帝,乃至广大僧俗群众,全被蒙在鼓里。桑结嘉措凭借五世达赖的权威,将自己的权势提到顶峰。而他与噶尔丹的私人交往,影响到此后西藏政局的演变。


噶尔丹(1644—1697),蒙古准噶尔部汗王巴图尔珲台吉的第六个儿子。1653年,巴图尔珲台吉去世,噶尔丹的同母哥哥僧格继位,噶尔丹被派到拉萨学习佛法。作为蒙古王子,他受到五世达赖的垂青和亲自教导。由此,桑结嘉措与噶尔丹建立起深厚的同窗友谊,过往甚密。

1671年,僧格在贵族内讧中被杀。噶尔丹得到五世达赖的同意后还俗,返回准噶尔为兄报仇。噶尔丹通过多次战争平定内乱,自立为汗。1678年,五世达赖赠噶尔丹“博硕克图汗”的称号,准噶尔汗国正式成立。

此后,噶尔丹一心想成为大蒙古汗,积极向外扩张。他统一天山南北蒙古各部,吞并回疆,转而侵扰漠南、漠北蒙古,进攻喀尔喀蒙古诸部,继而深入乌兰布通,距北京七百里乃止。当时“京师戒严”,情况危急。

然而,与噶尔丹对阵的不是弱国庸才,而是国势兴旺的清王朝和雄才大略的康熙帝。面对咄咄逼人的准噶尔铁骑,康熙帝为了稳定西北边疆,安定蒙古各部,自1690年开始御驾亲征,并先后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败噶尔丹。

在噶尔丹大肆扩张,与清政府发生严重的武力冲突时,桑结嘉措派遣代表济隆呼图克图常驻噶尔丹牙帐,多次以五世达赖的名义假意调停,实际上站在噶尔丹一边。桑结嘉措希望借助好友噶尔丹的势力,摆脱和硕特部对西藏地方政权的控制。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桑结嘉措以五世达赖的名义要求康熙帝加封自己王爵。《清实录·圣祖实录》:“臣已年迈,国事大半第巴主之”,“乞皇上给印封之,以为光宠”。次年,康熙帝赐他第巴金印,希望以此“怀柔远人,绥辑边隅”。金印上的印文为“掌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教弘宣佛法王布忒达阿白迪”,意为“掌管佛法传教之王”。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经过三次御驾亲征,终于平定了噶尔丹叛乱。从俘虏口中得知五世达赖已圆寂多年的消息,康熙帝很是震惊,迅速派使臣赴西藏严饬桑结嘉措秘不发丧,“欲专国事”,“其罪甚大”,并令必须奏明五世达赖去世始末,执济隆呼图克图以治罪,解送噶尔丹女婿来京,如不遵行就要兴师问罪。

受到皇帝的严厉训斥,桑结嘉措忙派代表前往宁夏银川,即当时康熙帝御驾出征时的行宫所在“秘陈其情”。康熙帝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九月,桑结嘉措宣布五世达赖已经圆寂,转世灵童早已找到,并按宗教规程供养多年。这一消息在蒙藏僧俗官员中引起轩然大波。但是,桑结嘉措的补救措施很及时,康熙帝最终认可这一转世灵童,并授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的印信、封文。

在桑结嘉措的安排下,这一年的十月二十五日,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仪式,被认定为六世达赖喇嘛,从此卷入复杂的宗教与政治旋涡。


桑结嘉措任第巴以来,掌握政教大权,使西藏地方政局维持了二十多年的表面稳定。但是,他与和硕特部的权力斗争一直都在进行。尤其是拉藏汗继位后,这种权力斗争日益尖锐,逐渐演化为武装冲突。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七月,拉藏汗率领蒙古骑兵入藏,桑结嘉措兵败被杀。

此后,拉藏汗上报康熙帝,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是“假达赖”,请求废黜。康熙帝派出使臣,封拉藏汗为“翊法恭顺汗”,并令其“拘假达赖喇嘛赴京”。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拉藏汗派兵押解仓央嘉措以及桑结嘉措的妻儿前往北京。据说在赴京途中,仓央嘉措病逝于青海湖畔。此后,拉藏汗独掌西藏地方政权,重用世俗领主,达赖系黄教僧侣集团受到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