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显魅力 创业指导来助力
创业者于英廉
2011年毕业于日本国士馆大学经济学科的于英廉回到上海,最初她曾经想做个白领,但是到日资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让她对自己的职业人生进行了重新思考……于英廉的父母曾在社区的帮助下从事“4050”项目中的旧家具回收经营,2011年该劳动组织面临转制,遇到税费增加、各项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等问题,再加上日常的经营管理能力有限,经营活动完全进入社会化、市场化的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模式,使于英廉的父母在经营上感到力不从心。于英廉看着父母苦心经营的小店就快要支持不下去了,决定女承父业,承担起经营家庭店铺的重任。在小店转型过程中,于英廉意识到简单的家具翻新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消费的需求,如何把店铺经营下去成了摆在于英廉面前的首要难题。
问题诊断
对于于英廉来说,父母的家具回收维修服务部已经给她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创业基础。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需要系统地学习创业相关知识,这其中包括:创业项目选择、工商登记、税务管理、市场定位、经营模式等内容。目前家具回收维修服务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如何对老店重新定位、抓住新的商机是于英廉急需解决的问题。
创业指导
一是系统学习创业知识,对创业项目重新定位。于英廉和父母在社区创业服务人员的介绍下参加了由政府组织的创业培训课程。创业指导师在了解到于英廉的实际情况之后,培训期间,对其进行了结对“一对一”的创业辅导:传授其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建议其及时发现市场需求、抓住机遇,从别人不经意、忽略的产品项目做起,反而能成就一番事业,切忌盲目跟风从众;并建议其创业项目一定要做相对熟悉或自己喜欢的行当,最好在亲戚朋友中,能有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这样可以在她创业初期在一定程度上助其一臂之力,同时也帮助她分析创业过程中将要遇到的问题及潜在的风险。
在创业培训过程中,于英廉在创业指导师的指导下,前后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通过分析得知:像上海这样的沿海发达城市内的普通百姓,随着收入不断地增加,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质量。结合于英廉创业的意愿,创业指导师为于英廉创业项目进行评估、重新定位,结合徐汇区“洋房聚居”的特有区位优势,确立创业项目能够体现老上海传统文化特色,主打传统文化牌。于英廉在日本求学期间就发现很多东西方国家都有收藏旧物的传统,已经传承了好几代人。不仅仅是老物件,日本对传统技术和手艺的传承也相当重视,而上海有特定的文化底蕴,很多人对老上海的文化和一些老物件情有独钟。于是于英廉从每件老物品的材质、用途入手,开始慢慢研究钻研,从老书籍和画册中了解老上海风情,渐渐地她被这个年代所赋予的生命力和想象力所征服。耳濡目染,于英廉不仅喜欢上了它,而且看好它的创业价值和前景。于英廉决定将创业的项目锁定在传统家具“再设计”上。
二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解决企业发展问题。不久后,“明古轩”中西古董家具店在上海市的永康路开业了,但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于英廉明显感觉在资金方面的不足。在创业指导师的辅导下,于英廉利用国家的创业优惠政策来解决目前的企业难题。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文件规定:“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对象范围扩大到本市高校在校及毕业的非本市户籍35岁以下青年大学生。符合条件的对象在沪创业并吸纳本市劳动者就业的可以按规定申请个人最高50万元、法人最高200万元的创业贷款担保。”所以于英廉向政府提出申请,顺利申请到了30万元的创业扶持贷款,这笔钱好似一颗定心丸,使得于英廉扩大办公场所、增加仓库、配备运货车辆,由原来单一的产品扩展到上百个品种,员工数量也扩招到了13人。
明古轩中西古董家具店
指导效果
在“明古轩”商铺里,轻轻打开一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收音机的旋钮,一曲《花好月圆》隔空飘来,让人恍如隔世,你即刻穿越到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从一件小摆设到收音机、取暖炉,甚至于老上海人使用的米斗,从小茶几到典型的海派家具,每一件物品都镌刻着百年上海的脚印,就像见到一位久未相逢的老朋友,虽陌生却又无比熟悉。在常人看来回收的旧货是那么的破旧不堪,而于英廉会琢磨其出身、背景和使用功能,重新设计后加以修复。除保持原有风格外,在细节上注入现代因素,为旧货做一些装饰,使得旧货既有实用性,也体现旧货的凝重感。经过修复后的老物件散发着刻在骨子里的老上海情结,深受顾客喜欢。永康路这个叫“明古轩”的怀旧小店和她的主人已经培养了一批固定客户,即使不买物品,他们也会经常来到“明古轩”,品味老物件给予他们的文化滋养。(上海市徐汇区就业促进中心 韩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