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老头退休之后,整天在村里打牌喝酒,回到家嫌老婆做饭难吃就打老婆。村里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谁也不会管人家夫妻吵架。
老太太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最后用拐杖都走不了几步,每天就是呆在家里,还要给老头做饭。
老头自己有退休金,也不给老太太钱,老太太手里就没有钱,也买不了什么药,每天身体难受,就那么受着。
有一天快傍晚的时候,老头在村里一个包鱼塘的人家里打牌。老太太拄着拐杖找到了老头,让老头给他几块钱去买药。
老头可能真输了钱,心里有气,拉着老太太就到了鱼塘的边上。接下来的事很多人都想不到,他把老太太的头按到了水里。
老太太就给老头告饶,说自己再也不敢了,也不问他要钱了,也不管他打牌了。
老头子这才把老太太从水里拉出来。可怜老太太脑袋上滴着水,衣服也湿了,就那么一瘸一拐地回了家。
村里很多人都看见,还在背后议论,说年轻的时候知道老太太多么能干,家里地里的干活,让老头放心去教书。
结果老了老了,这老头心是这么黑。打那之后老太太在村里就没露过面。
至于娘家人,有爹娘在,是娘家。爹娘死了,有兄弟姊妹,那是亲戚。要是没了同胞兄弟姊妹,侄子外甥不来看姑姨也没办法不是。
说女儿不关心,那也不能那么说。就是离得远了,关心不到地方。打个电话吧,电话肯定是老头来接,老太太不会用,她就没有过手机。
老头肯定说老太太一切都好,身体不好也就那个样,老了谁还没有个小毛病。
离的远了几年回不了一趟,老头老太太之间有什么问题,这女儿看不见是不是?
就算看见了,也当是拌嘴吵架了,不认为问题有多么严重。女儿回来呆那么几天,老头老太太肯定也不会因为自己的问题去让女儿不高兴。
等女儿走了,老头照样出去打牌喝酒,老太太在家里边饿着冻着,老头也不管。
直到老太太出殡之后,两个女儿才接到电话,回来也就故意有什么用?
村里就有有流言出来,说老太太就是被老头给害死的。有人看见这老头把老太太推出去,上了火葬场。推着老太太出村的时候碰见人,还说要给老太太出去治病。
回来的时候就是推着骨灰盒。谁碰见前后两个事儿,是谁不能多想?
可不就说这老头把老太太给害了嘛。
这事儿吧,说起来就是个流言,谁都没见着真张。而谁见了真张那肯定是要大声吆喝,出去报个案子,对不对?
这村里也有那仗义执言的,因为这老头对老太太一直不怎么样。老头想再找一个老太太当老伴的时候,就有人说了,谁想跟这老头就不怕背地后里给害死了。
愣是搅得这老头到现在也没找着个老伴。
这农村老人找老伴,现在很多没了另一半的都这么干。就说离李诚实家很近的一家,他家就是老太太死了,老头还活着。
老头年龄还不大,还不到六十,家里一直养着猪,家境也挺挺好,只有两个女儿,没儿子。这老太太一死,老头就很孤单,两个女儿也说了,支持老头找老伴。
当然两个女儿也说了,要等着母亲过了一周年祭之后,老头再找老伴。不要说女儿和老头心狠,对于一个几十年不自己做饭的老头来说,家里面没有人给做饭是不行的。两个女儿人都成家了,家里边都有孩子、公公婆婆也是一大家子。回来单独给老头做饭,那肯定不行,更别说婆家离这边还挺远。
老是吃邻居的,那也不是个办法。反正这一年时间,是两个女儿轮着来给做饭,一做好几天。邻居几个大嫂子,也给这老头送过几顿。
老头自己做饭,虽然不行,但是用煤气灶热饭,还是可以的,好歹没饿着肚子。
一个村里也有些单身的老太太,看看老头不错,也来给做过几次饭。一个村的彼此都了解,谁都知道什么脾气,合不来就算了。
老头也没扔下自己的养猪事业,出去收小猪仔的时候也和外面村里边单身的老太太谈过。
等过了媳妇周年祭的第二年春节,老头就在村里边说了,他找到了准备搭伙过日子的老太太。
老太太家境也还行,儿子在城里工作,儿媳妇孙子也都在那边。孙子大了也不用老太太照顾。老太太的儿子也说了,要是在村里找个老伴,他们也不用惦记老人,工作也能放心。
而且老太太自己的身体也挺好,能自己做豆腐,这也是一个来钱的手艺。
老头和这个老太太接触了几天,也同意了,但是没领结婚证。不领结婚证将来死了之后,还是谁家的东西归谁家,减少经济矛盾。
两个儿女都同意老头和老太太也没纠结,就在两个村子各请了一顿饭,就算是搭伙过日子了。
虽说是搭伙过日子,两个人还都是住在自己的村子。顶多就是时不时的,老头到老太太的村子都住几天。
都有些菜园子,老人还是放心不下,想着儿女回来拿菜能方便点。老太太就时不时的来老头家里给做饭,蒸包、饺子、花卷,来的时候还拉一板豆腐过来。
婆婆跟袁沐沐说过,这老太太看起来脾气挺好,就是有点罗圈腿。袁沐沐就说了,都这么大年纪了,又不是年轻人准备生孩子,罗圈腿不碍事儿。
婆婆也说了,不领证好像不怎么正经。领证了,又怕以后分房子麻烦。
袁沐沐就挑几个新闻跟婆婆说,不领证有好处,谁也不用惦记谁的钱。要是新闻里那些保姆和老头结婚,结果死了财产归了保姆,那儿女气不气?
现在风气好了,以前那是想改嫁都不行,现在只要双方自愿就行。不说远的,村里有好多寡妇,年轻的时候开始守寡的时候才二十几岁,不也守了,一辈子苦不苦?
袁沐沐就记得袁家顶子有个老太太,是袁沐沐的奶奶辈,孩子四十天,抱着走娘家,回来男人就死了。原来这男人几个月前被疯狗咬了,找的赤脚大夫看好了。这大夫就说了,好了之后千万千万不能走麻地,否则必死无疑。
不知这男人怎么想的,横穿农田回家,没走大路。这农田从大路上看是玉米地,穿过去那边种了麻,一脚就踩了过去,回到家就发病,媳妇没回来人就死了。
从孩子四十天守寡到孩子有了孙子,从二十几岁到了七十多岁,从小寡妇变成了奶奶,心里的苦呀,比那黄连都苦。
老太太和袁沐沐的奶奶关系不错,等袁沐沐爷爷死了,两个人都是寡妇,交情持续了几十年。
不懂事的时候只知道死了就是死了,懂事的时候才知道另一半什么时候死怎么死对活着的人来说很不一样。
子女与父母的缘分就这一辈子,下辈子不知道有没有,也不知道在哪里。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真正放在心里没多少。都说子女是上辈子的债,这辈子父母大多都是在还债。
说这么这家人,在袁家顶子也算是很出名。这家人就在袁沐沐娘家东面住,隔了一条街。
比起别人家的孩子,这家孩子才是最坑的。男人年轻的时候伤了腿,办了残疾证,在集市上做点小买卖。
好不容易娶了个死了男人的寡妇,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三十大多的男人抱着儿子看呀看,有后了不是?
袁沐沐母亲活着的时候就说,没见过哪个男人那么抱孩子的,眼睛盯在孩子身上拔不出来。真是捧着长大,含着怕化了,抱着怕摔了。
孩子刚满月,男人就买了金手镯给儿子戴小手上。为了孩子,在村里开小卖部,孩子想吃什么,自己拿。
孩子会走了,让男人抱着就抱着,让背着就背着,要坐脖子就坐脖子。村里人见了,没有谁不说这孩子爹疼孩子。
孩子上学,那更是接送从来都是第一个,书包、文具什么贵买什么。孩子在村里就是孩子王,没办法,爹惯着。
接下来应该是孩子长大,爹娘掏老本买房娶媳妇,孩子啃老。这么惯着的孩子长大能不啃老?
结果,啃老的机会孩子都没有。孩子九岁的时候得了奇病,从不舒服到死就三天。
开始说脑袋疼,去镇上医院。医院没办法,镇医院转区医院,区医院转市医院。市医院转上级大医院,钱都没花出去,孩子没了。
哭都没地哭,没时间哭,就得拉孩子回来埋。医院说了,这病全世界都没几个,治不了。
袁沐沐有时候觉得这孩子真死了吗?会不会被拐了,卖了,还活着就行。
这是不是坑爹?当然比这坑的也有。隔壁村,大学生毕业,准备结婚,日子都挑好了。去钓鱼,死了。
爹娘、未婚妻上坟,都没人敢看,惨。
四十岁,好容易儿子满月,他死了。媳妇智商低,老娘身体不好,惨。
快高考了,半夜跑到高速路上撞汽车,尸首都不全,惨。
人生三大惨事,白发人送黑发人最让人难过。
每次听到看到这种事,袁沐沐就想祈祷自己好好活着,亲人好好活着,朋友好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