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营造及社区规划工作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FOREWORD

的十八大以来,以社会治理取代社会管理、唤起基层活力的需求与日俱增,各地开始出现社区治理的创新政策、创新模式以及典型案例。本手册以自组织理论和治理理论为理论指导,运用社区营造及社区规划的理念,根据先试先行地区的经验,通过参与式规划、培训体系搭建、社区自组织孵化培育及评估等流程,总结出进入社区开展社区营造及社区规划的一整套具体的实务操作方法,以供社区营造的初学者、有兴趣从事社区营造工作的入门者以及社区营造的实务操作者参考。通常来讲,参与社区营造及社区规划的相关方包括乡镇街道及社区两委一站、专业社区营造组织、社区社会(自)组织、房地产企业、物业公司,不同主体的工作内容各有差异,本书通过理论指导并结合实务操作经验,详细介绍每一步工作的操作流程,以期更具可读性和普适性。

本书从我国的政策解读开始,介绍开展社区营造及社区规划工作的政策环境。而后从理论概述出发,介绍何为社区、何为社区营造、何为社区规划,以及相关历史沿革背景与相关方代表,在阐述对于社区营造及社区规划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自组织理论和治理理论之后,进入到实务操作部分(参见图0-1)。

在实务操作部分的八章中,第一章介绍了在社区营造及社区规划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实施主体,即支持性社会组织的概况。第二章从操作方法上展示了参与式规划在社区营造及社区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和具体操作方法。第三章介绍培训体系的搭建。第四章介绍如何从社区资源入手,逐步建立参与体系,调动社区内生力量参与到社区营造及社区规划工作中来。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介绍了社区自组织孵化、培育及评估的方法,也是本书极为重要的部分,结合了理论、理念、方法等众多要素,提炼出一套培育组织的专业操作方法。第七章介绍了几款在社区工作中极为常用的实操工具。第八章展示了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社区自组织产品,以期通过案例的方式体现出社区自组织活力的重要性。在文后的附录中则介绍了若干政策文件及相关书籍,供读者参考借鉴。

图0-1 社区营造及社区规划工作手册框架

负责各章撰写的主要团队包括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罗家德老师团队(罗家德、孙瑜、梁肖月)、南京互助社区发展中心吴楠老师团队(吴楠、周思颖、张丹妮)以及爱有戏社区文化发展中心刘飞老师团队(刘飞、邓梅、张大龙、张利君、胡越、徐静)。

各章节内容及分工如下。

序言 李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前言 梁肖月

导 论 社区营造及社区规划理论概述

第一节 社区 李强、孙瑜、吴楠

第二节 政策解读 蓝煜昕(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第三节 社区营造及社区规划 罗家德、刘佳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吴楠

第一章 社区组织

第一节 社区自组织和自治理 罗家德、梁肖月

第二节 参与社区营造的组织分类 吴楠

第三节 专业社区营造组织 吴楠、周思颖

第四节 社区组织协商议事 吴楠

第二章 参与式规划 吴楠、周思颖

第三章 培训体系 孙瑜

第四章 社区资源

第一节 社区资源的分类 吴楠

第二节 社区志愿者资源 吴楠

第三节 社区能人资源 吴楠

第四节 社区基金(会)资源 吴楠、王苏

第五章 社区自组织孵化及培育

第一节 项目化社区自组织孵化培育模式 张大龙

第二节 以微公益创投方式孵化和培育社区自组织 梁肖月

第六章 社区自组织评估

第一节 360°评估 梁肖月

第二节 大数据评估 罗家德、梁肖月、李雪莹(香港科技大学)、马艺函(复旦大学)

第七章 社区营造工具包

第一节 会议工具 张丹妮、徐静

第二节 行动研究 邓梅

第三节 信息立体化传播 吴楠、华玉勤

第四节 定性调查及定量调查 罗家德、孙瑜、梁肖月

第五节 PRA参与式需求评估 邓梅

第八章 社区营造产品

第一节 义仓和义集 张利君

第二节 坊间 胡越

第三节 小小建筑师 吴楠

第四节 社区花园 刘悦来等(同济大学、四叶草堂)

附录一 政策文件 蓝煜昕(整理)

附录二 社区营造及社区规划读书雷达 吴楠

后记 罗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