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心理学因素
应激性生活事件可能会引发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或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但是有些人经历应激性生活事件后并不会患任何精神障碍。应激性生活事件是否会导致精神障碍不仅与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强度,与潜在的心理易感性有关,还与当事人的应付方式有关。潜在的心理易感性除与遗传等生物性因素有关外,还与从小的生长环境、父母的养育方式等因素有关。研究发现儿童期创伤可能会影响大脑的发育,从而导致在成年期出现精神异常。因此减少儿童期虐待对于减少潜在的精神障碍的生物易感性有重要意义。
(一)应激性生活事件
应激性生活事件通常是指生活中某些事件会引起个体精神过度紧张和感到难于应付而造成心理压力。应激性生活事件与精神障碍的关系可看成一个致病谱,一端是直接的致病作用,如某些强烈的精神应激如地震、火灾、战争、被强奸、被抢劫、亲人突然死亡等可能引起心因性精神障碍,这种情况下应激性生活事件起了主要的致病作用,患者的精神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有时间和内容上的联系,精神障碍的内容与应激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相对来说这类精神障碍的预后相对较好;在另一端,精神应激在疾病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小,是诱发因素,如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等。
(二)应付机制
应付机制是指个体面临应激性生活事件时,个体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减轻心理压力、解脱焦虑、痛苦烦恼,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应付机制可简单地分为积极的应付和消极的应付,积极应对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消极应对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遇到困难后,尽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这是积极的应付机制;而采取逃避的方式来处理问题,特别是消极的逃避,是消极的应付方式,有专家提出心理健康的“底线”就是不消极地逃避。借酒消愁、伤害自己或者报复社会都是非常消极的应付压力的方式。
弗洛伊德提出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三方面的胁迫,如果它难以承受其压力,则会产生焦虑反应。然而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功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冲突,缓和三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既要使现实能够允许,又要使超我能够接受,也要使本我有满足感,这样一种应付功能就是心理防御机制。一般来说,防御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根据个体防御机制运作水平的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有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利于身心健康,有的则对身心健康有害。理想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升华,是遇到挫折后,将自己内心的痛苦通过合乎社会伦理道德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通过艺术创作。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还有包括补偿、抵消和幽默。补偿是遇到挫折后,通过别的事物把因挫折带来的损失从内心体验到行为给予补偿过来。抵消是当欲望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时候,以另外一种象征性的事物来缓解矛盾。幽默也就是自嘲,幽默很容易缩短与周围人的距离,而且能够帮助自己有效地寻求社会支持。本书还在以后的章节详细介绍认知行为治疗和精神分析的理论,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病。
(三)个性
个性是在先天的禀赋素质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病前的性格特征与精神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不同的性格特征的个体易患不同的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大多病前具有分裂样性格,表现为孤僻少语,生活缺少动力,缺少热情或情感冷淡,不仅自己难以体验到快乐,对他人亦缺少关心,过分敏感,怪癖,趋向白日梦,缺少进取心等等。而有强迫性格的人,如做事犹豫不决,按部就班,追求完美,事后反复检查,穷思竭虑,对己过于克制,过分关注,所以易焦虑、紧张、苦恼,遇上应激性生活事件就易患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