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病因病理
(一)西医学理论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任何化脓性细菌引起。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脑膜炎双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和肺炎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①由临近的化脓性病灶引起;②由开放性颅脑损伤引起;③由远离的化脓性病灶经血行感染所引起的;④某些先天性的病变;⑤外科手术术后感染引起。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是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52%~6.6%。
基本病理改变是全部脑组织表面和脑底、脑沟、脑裂、基底池及脊髓表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渗出物覆盖。软脑膜和蛛网膜均普遍受累,可见到硬膜下积液和室管膜、脉络膜有炎性细胞浸润。有脑膜血管充血、痉挛,血管周围及内膜下炎性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者有静脉血栓形成或血管壁坏死而出血。
(二)中医学理论
中医学之病名多根据症状命名,故“颅内感染”多属于中医学“热病”“头痛”“痉病”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是感受外来邪毒,而机体正气亏虚,无力御邪,邪毒循经,上犯脑窍所致。在神经外科领域里,产生颅内感染的原因大多于颅脑开放性损伤,或外科开颅手术后因细菌污染颅内所致,严重者有静脉血栓形成或血管壁坏死而出血。因此,从中医理论解释应属于邪毒直接上犯脑窍,如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的高热或《伤寒论》中的太阳、少阳和阳明高热;高热急症,多属实热,或本虚标实之热。有表里之分,寒热多少和有无恶寒之别,又有夹湿、夹暑、兼燥之差异。另外,一部分患者颅内多有瘀血阻滞,因此多伴有瘀热的发生。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记载:“瘀血发热者,瘀血在肌肉,则翕翕发热,证象白虎,口渴心烦,肢体刺痛,宜当归补血汤和甲己化土汤加桃仁、红花、柴胡、防风、知母、石膏,血府逐瘀汤亦治之。瘀血在肌腠,则寒热往来,……宜小柴胡汤加当归、白芍、丹皮、桃仁、荆芥、红花治之,……。瘀血在腑,则血室主之,证见日晡潮热,昼日明了,暮则谵语……,桃仁承气汤治之,小柴胡汤加桃仁、丹皮、白芍亦治之。瘀血在脏……,证见骨蒸痨热,手足心烧,眼目青黑,毛发摧折……瘀血肝脏使然,宜柴胡清骨散加桃仁、琥珀、干漆、丹皮治之。”叶天士《温热论》云:“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黄、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由此看出:颅脑损伤后瘀血内停,同时消耗正常脉管内的血液,虚热内生,因瘀致热。治疗通过凉血散血以清除血分瘀热为大法。故瘀热相搏证以凉血化瘀为治疗原则,具体治法上还有透热散瘀、滋阴除瘀、逐瘀泻热、清络散瘀4个方面。
总之,由于感受外来病邪毒力的大小有不同,而病体的御邪能力强弱不同,因此,临床各种病症有急有缓,也可交叉混合出现。临床上应根据实际病症特点进行辨证施治。同时亦应注意有无其他内伤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