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物性之阴阳
【原文】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提要】叙物性之阴阳,特别提出以气味为代表。本节与上二节,与首章“万物之纲纪”句相应,水火为阴阳之征兆,故特举之以赅万物名象。
【讲解】为什么说“水为阴,火为阳”?“水”从寒热关系来看,水性属寒;从运动的形式来看,水润下,水往低处走嘛,“下”属阴。“火”从寒热关系来看,火性属热;从运动的形式来看,火炎上,“上”属阳。所以本文献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虽是抽象的概念,但是“水火”是具体的,可以说“水火”是看得见的“阴阳”,所以说是“阴阳之征兆”。“水火”之所以能表示阴阳,是从水火的性质和其运动形式来确定的。
为什么说“阳为气,阴为味”?“气”是无形而上升的东西,所以属阳;“味”是有质的东西,质重而下降,所以属阴。所谓“阳之动而为气,阴之变就为味”,从气、味的特性来讲阴阳关系,“气”无形而升,“味”有质而降,所以“气”属阳,“味”属阴。
为什么说“味归形,形归气”?“味”就指水谷饮食,即吃的五味,五味能够化生精血,而人体之形是精血的累积,没有精血就谈不到“形”,“味归形”也反映了阴阳的关系,“味”本属阴,但通过“归”化而变为精血而变为形体,而“形”为阳,即阴味变为阳形。“形归气”,是说人之形体虽是由精血构成的,但形体之所以能够有生命、有活力,依赖于“气”的存在,即精血如果没有“气”的支持,形体就不可能具有生命力,所以“形”之存亡,取决于“气”的聚散,正如《庄子》所说“气聚则成,气散则亡”。所以形体的存与不存,要归结于气之存与不存,这是“形归气”的意思。
为什么说“气归精,精归化”?“气归精”,人体的精血都是由“气”所化生的,意思即“阳气”化生“阴精”,这就是“气归精”的概念。进一步讲,精血之所以能充实形体,要靠阳气的化生;精血来自五味,五味化生成精血是依赖于阳气的化生功能,因此“阳气”化生“阴精”也是阴阳关系的一种表现。“精归化”,“精”指人体中的精血、精水,现代生物学研究讲生命起源于水中,对生命来说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医学也是这个观点,所谓“天一生水”,“水”为五行之一,一曰水,二曰火,“水”在五行中排在第一位,这是因为“水”聚有天一之阳气,所以“水”是化生万物之源。《素问·生气通天论》讲“肾气”,人由少而长、而壮、而老、而亡,是先天肾气由生而盛、而衰的过程,因此肾气属“水”。所以“精归化”,精是“精水”,是生命之源;“化”是“化源”,生命化源于精水,这就是“精归化”的概念。
为什么说“精食气,形食味”?这里的“食”字要读作“饲”。“精”属阴,需要阳气不断地温养,要靠阳气供应能量,和“天一”能“生水”的原理是一样的,“水”没有“天一”之阳,不可能成为生化之源,“阴精”要靠“阳气”供给,这就是“精食气”的概念。“形食味”,“形”为阳,“味”为阴,阳形要靠阴味供给,这就是“形食味”的概念。阴精靠阳气供给,阳形靠阴味供给,这也是阴阳关系的一种形式。为什么说“化生精,气生形”?“化生精”同于“精归化”的概念,是指万物化生之源是从“精”开始,从“精水”开始;“气生形”同于“形归气”的概念,“形”是“有”,“气”是“无”,换句话说,“形”是看得见的,“气”是看不见的,有形之体是靠无形之气来维持的,“形”是物质,“气”是功能,辨别生命之存在与否,要看“气”之存在与否。
上述的这些概念,都是从人体之阴精、阳气的化生关系来讲的,讨论的是生理方面的问题。下面两句“味伤形,气伤精”,讲的是病理关系。五味能够化生精血来养形体,反之五味也能够损伤形体,即五味太多或太少都不行。“形”是离不开“味”的,但是“味”处理不当也会对形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味伤形”的概念。“气伤精”,“精”离不开“气”的供给,反之阳气也能耗伤阴精,气有余便是火嘛,阳气太盛就要耗伤阴精,这就是“气伤精”的概念。
“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阳气可以化生阴精,反之阴精又是化生阳气的物质基础,即人体的元阳是由阴精供给的,这就是“精化为气”的概念。“气伤于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味过于甘,……味过于苦,……味过于辛,……”等等,五脏六腑之气都可以伤于味。如酸味本是可以养肝的,但过酸,则肝气以津,即肝气溢散,肝气散盛则“脾气乃绝”,就要损害脾气;其他几脏原理也是如此,这就是“气伤于味”的概念。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为阴,阴味重浊,故曰“出下窍”;“气”为阳,阳气清升,故曰“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这话是阴阳之中再分阴阳的概念。味厚者为阴中之阴,味薄者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中之阳,气薄者为阳中之阴。从功能上来分析,“味”本性重浊,味厚者有泄下作用,味薄者则有通散作用;“气”本性清升,气薄者有发散作用,如发汗,气厚者则有散寒作用,如温中,故有“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之说。
“壮火”是指人体中的“相火”,是最容易动的一种火。朱丹溪在《格致余论·相火论》里讲:“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也。”意思是说,人生命之所以能够运动,都是由于有相火的关系。自然界万物之生命的维持,缘于宇宙在不断地运动,如人的生命也在一天天地发展,也恒于动。为什么能不断地运动?都是“相火”促动的,所以“相火”一般又称作“动火”,“相火”是最容易动的火。与之相反的是“君火”,君火主静,是不随便动的。“壮火之气衰”应该如何理解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壮火”应该经常保持低调、平静,不使其亢奋,这就是“壮火之气衰”的意思。临床治疗中的“泄相火”,泄的是妄动的相火,相火妄动了才可以泄,相火没有妄动不能泄只能补。“少火”是不容易动的一种火,又称少火之气,这种气要经常保持其强壮,这是“少火之气壮”的意思。
为什么壮火要衰、少火要壮呢?因为“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壮火”妄动就要食气,“食”是“消耗”之意,“壮火”会消耗阳气。“气食少火”的“食”要读成“饲”,意思是“少火”要靠阳气的供给,少火经常处在不足的状态,所以经常需要得到供养,阳气能供养少火。因此,“壮火”是“散气”的,即是消耗气的;“少火”是“生气”的,即是人体活力的体现。这几句话在临床上的现实意义很大,对待这两个“火”是不一样的。在临床上,只有泄相火的时候,没有泄元阳的时候,“元阳”即肾中的真阳,属“少火”之气,只能补不能泄;而“壮火”之气易动,经常都要泄而不能补。假使“壮火”不保持常衰,就要耗散阳气;假使气不食少火,少火就不能维持生机。
不同的“气味”有不同的作用,“辛”与“甘”相和,可以产生“发散”的作用,“发散”属阳性,故曰“辛甘发散为阳”。“酸”和“苦”都有“涌泄”的作用,“涌泄”属阴性,故曰“酸苦涌泄为阴”。这里插一句,中药学认为“酸”味药有两种性格,有的“酸”味主“收”,有的“酸”味主“泄”。如“五味子”就是酸收的,“山楂”就是酸泄的。心血管病,血循环不好,可大量用“山楂”活血,就是取其“泄”的作用。“醋”也是“酸泄”的,不是“酸收”的,如小儿红肿热痛,用醋擦上去会起到消肿退热的作用,就是取其“泄”的作用。
总之,这节文献是在讲物性的阴阳关系,并列举了很多事物的例子,如气、味、水、火、精、形、厚、薄、壮火、少火等,这些都是“物性”,对种种的物性都可以用阴阳学说的理论来认识,这就是物性之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