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1 企业及企业制度

4.1.1 企业的形式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经济单位,它是指集合一定的生产要素,能独立做出生产经营决策并获取最大利润的经济单位。在市场经济的国家中,企业主要包括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三种类型。

独资企业是单个人所有的企业,一般而言,资本的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合而为一。在这类企业中,企业所有人需要支付全部成本费用,并获得全部收益。同时,其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负债承担无限责任。

合伙制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合伙人共同出资,共同分担经营责任的企业。大多数合伙企业都以协议的形式规定合资人的责任和权利。同独资企业一样,合资企业的合伙人对企业的负债承担无限责任。这类企业的优点是融资较独资企业方便,但决策的交易成本很高。

公司是以法律程序建立的法定实体。其特点是企业的创办者和所有人相分离,一般以发行股票的形式筹建,股票持有人为股东,股东推举一些人作为董事,股东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与前两种企业相比,设立公司有利于筹集大量资金,且风险相对分散。

公司的主要形式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我国的公司制企业的设立条件不同。有限责任公司的基本特征是:公司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的资产不分为等额股份;公司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不发行股票;公司股份的转让有严格的限制;股东人数有一定的限额;股东按其出资的比例,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公司资本为股份所组成的公司,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中国《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2人以上200以下为发起人,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

公司制度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一,社会化大生产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规模,需要的资本量大,独资企业筹集资本比较困难。因此,以合资的形式才能筹集到更多的资本。同时,大规模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含了高风险,股份经营可以分散风险,从而增加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第二,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带来了产品需求的多样性,要求企业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但产品的周期却由于技术进步在缩短。因而,企业的行为更多地要受市场的评价:企业生产的产品要受产品市场的评价,其综合竞争力要受资本市场的评价,其管理者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要受企业家市场(经理市场)的评价。以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企业法人制度,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企业法人,指的是出资者为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获得利润,出资构造的一种人格化的经营组织。它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能独立地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企业成为法人实体,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是企业具有独立的财产支配权。

第二,有限责任制度。有限责任制度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只以全部法人资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二是当企业破产清偿债务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为限,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有限责任减少了出资者的风险,从而增大了获利的机会。

第三,科学的组织制度。现代企业建立了科学的组织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来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股东是剩余的索取者,拥有每股一票的投票权,通过投票选择“董事会”,再由后者去选择经理。经理的收入一般为合同薪水、奖金、利润分成和股票的期权。经理拥有对企业日常运行的决策权。债权人获取“利息”收入,一般无投票权,但当企业破产时,取得对企业的控制。工人获得工资,无投票权。为防止决策者损害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现代企业制度设计了监事会。

除此之外,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还包括:现代企业劳动人事制度、现代企业会计制度和现代企业的破产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包括: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一些基本的趋势:公司法的建设不断完善;股权结构日趋分散;个人持股比重不断下降,机构法人持股比重上升;职工持股盛行,职工股权计划在发达国家方兴未艾;管理日益民主;国家参股和股权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加强。

在经济分析中,通常以公司举例来对企业进行分析。

4.1.2 若干假设

在分析企业行为时,一般假定:

第一,关于商品的价格,经济学通常假定企业索要它可以得到的最高价格。

第二,关于销售量,为简单起见,经济学家经常假定企业的销售量等于生产量。

第三,关于成本,影响成本的因素很多,但经济学分析中常假定成本是产量的函数。

第四,关于企业目标,企业行为的目标是获取最大利润。一般而言,经济学家假定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即管理者做出决策始终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并没有限定具体是哪个时期的利润最大化,是今年的还是5年以后的。人们注意到,有些企业家做决策,是为了增加将来的利润,为此宁可减少当前的利润。研究和开发费用、新设备投资和重大的市场营销项目,会减少当前的利润,但却会大大地增加以后几年的利润。

由于当前的和将来的利润都是很重要的,所以,人们假定企业的目标应当是谋求未来全部利润的现值的最大化,用方程式表示,企业的目标函数应为:

PVπ)=π1/(1+r)+π2/(1+r2+…+πn/(1+rn

=/(1+rt

这里:πt期的利润;r是指贴现率,它用来把将来的利润折算成现值;未来全部利润的现值也可解释为企业的价值PV,它是指如果有人要购买这家企业,他愿意为此支付的价格。因此,谋求将来全部利润的贴现值最大,也就是谋求企业的价值最大。

4.1.3 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

生产是企业把各种投入转换为产出的过程,把投入和产出联系在一起的是生产技术。对于特定的生产技术,把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以用函数表示,我们称之为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与它们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假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数量分别由LK等符号表示,而这些要素数量组合在一起所能形成的最大产量为Q,则相应的生产函数可写成Q=fL,K, …)。经济学分析通常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因而特定的生产函数可表示为Q=fL,K)。常见的生产函数如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一般形式为Q=fL,K)=ALαKβ。式中:Q代表产量,LK 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Aαβ为三个正的参数,并且0<α, β<1。这是一种很有用的生产函数:第一,该生产函数是一个指数形式的函数,这类函数在数学上较易处理;第二,函数中的参数A, α, β具有明显的经济含义,A可以看成是一个技术系数,A的数值越大,既定投入数量所能生产的产量也越大;αβ分别代表增加1%的劳动和资本时产量增加的百分比,它反映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和资本的重要性。如柯布和道格拉斯通过对美国1899—1922年有关经济资料的分析得到α约为0.75, β约等于0.25。这表明,在该时期,劳动每增加1%,产量增加0.75%,而资本每增加1%,产量增长0.25%。

2.短期生产函数

在经济学中,短期是指一部分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时期。所以短期生产函数就是有一部分生产要素的投入不变时,投入与产出的函数关系。

假定企业只使用资本和劳动两种投入,劳动的投入量可变,但资本的投入量不变,则生产函数Q=fL,)。

根据可变投入与相应的产出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经济学中通常定义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

总产品(总产量)是指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可以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在一部分要素不变的条件下,就是利用全部可变要素所能得到的产量。在资本不变,劳动可变的条件下,总产品是指一定的劳动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用TP表示:

TPL=f(L,

平均产品(平均产量)是指每单位可变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产量。在资本不变,劳动可变的条件下,平均产量是指每单位劳动所生产的产量,通常记为APL

边际产品(边际产量)是最后一单位可变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产量。在资本不变,劳动可变的条件下,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用MPL表示:

边际产品有连续型的边际产品和离散型的边际产品。连续型的边际产品就是指一个微量的可变投入所能引起的全部产出的变化。在数学上,称为对生产函数中可变投入量的一阶导数。用公式可表示为:

如果产出与可变投入的关系是:

Q=60L+5L2

则边际产品:

离散型的边际产品就是指一个或者若干个单位量的可变投入量的变化所能引起的全部产出的变化。离散型边际产品的数值很容易从不同数量的可变投入的产出的差额得到,如表4-1所示。

表4-1 离散型边际产品

3.企业合理的投入规模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决定了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随着可变投入增加而变动的趋势。表4-2绘制了一个符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例子。

表4-2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趋势

根据表4-2作图4-1。在图4-1中,横轴表示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L,纵轴表示产量Q, TPL表示总产量,MPL表示边际产量,APL表示平均产量。考察三条曲线我们发现,它们都具有先递增而后递减的趋势。同时,这三条曲线存在密切的关系。

图4-1 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图

首先,随着可变生产要素(劳动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是递增的,但各自分别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递减。从图上看TPLAPLMPL都经历了一个递增而后递减的过程。

其次,边际产量在可变生产要素的数量为C时最大,它对应于总产量函数上的拐点a

第三,边际产量MPL曲线和平均产量APL曲线一定相交于平均产量APL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APL递增,相交后,平均产量APL递减。

第四,当边际产量MPL=0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据此,我们把可变生产要素(劳动量)投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Ⅰ),是可变生产要素(劳动量)从零增加到A这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平均产量一直上升,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表明增加一单位可变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量超过了平均产量。同时,由于总产量呈上升趋势,所以,每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呈下降趋势;又由于平均产量呈上升趋势,所以,每单位产品的可变生产要素(劳动量)的花费(可变成本)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增加可变生产要素(劳动量)能进一步降低成本,因而增加产量是有利可图的。这是因为相对于固定的资本来说,劳动较少,所以劳动量的增加可以使资本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阶段(Ⅱ),平均产量开始下降,但边际产量仍然大于零,因此总产量仍一直增加。由于总产量还在上升,所以,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呈下降趋势;同时,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表明增加一单位可变生产要素所引起的产量增量开始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开始呈下降趋势。所以每单位产品的可变生产要素(劳动量)的花费(可变成本)呈上升趋势。这一阶段是经济上合理的阶段。如果是为了获得最大的产量,可变生产要素(劳动量)可以增至B点为止。

第三阶段(Ⅲ),是可变生产要素(劳动量)增加到B点之后的阶段,这一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开始减少。所以,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呈上升趋势;同时,由于平均产量呈下降趋势,所以单位产品的可变生产要素(劳动量)的花费(可变成本)也呈上升趋势。两者都呈上升趋势,此时可变生产要素(劳动量)投入过多。说明可变生产要素(劳动量)的投入不能超过B点。所以,第三阶段属于生产规模过大的阶段。

一般而言,可变生产要素(劳动量)投入到第Ⅱ阶段最为合适,但可变生产要素(劳动量)的投入究竟在这一区域的哪一点上,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考虑。

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存在一部分生产要素不变,一部分生产要素可变的情况下,边际收益递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这一规律被古典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称为“土地肥力递减规律”。马尔萨斯认为,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超过一定量后,增加投资所带来的收益增量将会递减,土地肥力将递减。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连同其他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随着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最初每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量是递增的,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产量增量会开始递减。理解该规律,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的条件是技术不变。

第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在其他投入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才可能成立。

第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在变动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这就是说边际收益经历了一个递增、不变和递减的过程。

这一规律在农业中最为典型。在固定面积的土地上施化肥,开始时,每增加一公斤化肥所能增加的农作物数量是递增的,但当所施的化肥超过一定量时,每增加一公斤化肥所能增加的农作物数量就会递减。此时,如继续增加化肥,可能不仅不能增加产量,反而会导致产量的减少。所以并不是任何投入都能带来最大限度的收益,更不是投入越多,产出和收益就会越多。正因为如此,尊重这一规律,对企业投入的数量和组合进行科学的分析,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正确地进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说明多投入不一定有多产出。“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就说明了投入的劳动力越多,水的量反而越少。因而,在经济活动中,必须考虑资源投入量的合理性,而不是资源投入越多,规模越大,就越好。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建立在边际分析的基础上的。边际分析是经济学一个崭新的分析工具,它使人们懂得,在分析生产活动时,不仅要看总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变化,更要看边际产量的变化。总产量的变化与边际产量的变化样式不总是一致。这一点,在下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