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文学与审美
3.1 复习笔记
现代文学观念的确立是与现代美学观的发展分不开的,现代文学的三个特征—虚构性、想象性和抒情性,即是文学审美特征的具体表现。
一、论美的艺术(节选)(康德)
(一)作者简介
1简介
伊曼纽尔·康德(1724~1804),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康德一生留下了丰厚的理论著述。1920年整理完成的《康德全集》已有28卷。其代表性著作除三大批判以外,还有《自然通史和天体论》、《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道德形而上学》、《实用人类学》、《论优美感和崇高感》等。
2学术研究生涯
(1)1755年康德经过两次论文答辩,被哥尼斯堡大学授予编外讲师资格,开始公开授课。先后讲授过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科学、数学、自然地理、伦理学、人类学等课程。
(2)1762年,康德被卢梭的《爱弥尔》的理性精神和民主思想打动,转入对人的本性和能力的研究。
(3)1770年康德开始建立批判哲学,1781年第一部批判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出版,1788年《实践理性批判》出版,1790年《判断力批判》出版,完成了批判哲学体系的建构。
3影响
(1)康德的哲学思想与当时欧洲的重大历史事件遥相呼应,直接影响了欧洲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对欧洲思想界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
(2)他建立的德国古典美学,经过席勒、谢林等人的发展,至黑格尔达到高峰。西方19世纪至20世纪各种流派的美学思想,几乎都与康德美学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二)背景知识
1康德之前的西方哲学体系
西方哲学发展至康德之前,已经形成了两个体系:
(1)以德国莱布尼茨和沃尔夫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体系,主张以生而有之的先验的理性作为客观世界和人类知识的基础;
(2)以英国洛克和休谟为代表的经验主义体系,主张物质世界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一切知识都源于人的感性经验。
2康德的哲学体系
(1)康德试图以先验唯心主义调和德国的理性主义和英国的经验主义。
(2)他在传统哲学将人类的心理机能分为知、情、意的基础上,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即认识如何可能、道德如何可能和审美如何可能。
(3)康德的哲学体系中,情感是认识和道德意志的中介,审美活动是认知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的中介,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人类由认识自然向实践自由过渡的重要环节。
3康德之前的西方美学思想
(1)英国经验主义美学
以博克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强调美的感官的直接性和功利性,将美感和快感、痛感、欲望等同。
(2)德国理性主义美学
以鲍姆嘉通为代表的德国理性主义美学强调“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认为审美只是一种低级的认识活动。
4康德的美学思想
(1)康德将审美功能归于审美判断力,以此区别于经验主义;认为审美判断的对象是心灵的愉悦感,而将“完善”概念作为审美目的判断的对象,以此区别于理性主义。
(2)康德用“形式的快感”代替“质料的快感”,剔除功利性;用“主观合目的性”代替理性主义美学的“客观合目的性”,实现对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和德国理性主义美学的调和。
(3)康德的“美的艺术”论是其美学理论的逻辑延伸。他认为艺术是理性的产物,要求规则和学习,看重艺术形式美等,带有明显的古典主义艺术趣味。
(4)康德强调艺术的自由性,将艺术的创造归于天才的独创性和想象力等,对浪漫主义的发展起到支持作用。
(三)文本解读
1“美的分析”
(1)纯粹鉴赏判断
康德在“美的分析”部分,分别从质、量、关系和模态四个方面对纯粹鉴赏判断进行逻辑分析。
①“质”
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一个表象方式作评判的能力,其中愉悦的对象即为美。第一重界定排除了美的功利性,保证了美感的独立性和纯粹性。
②“量”
美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第二重界定否定了美感的概念性,突出了美感的直觉性和共通性。
③“关系”
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的性形式。第三重界定突出美感是对象形式的“主观合目的性”,表现为由对象引起的内心自由和谐的情感体验,同时排除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的说法。
④“模态”
美是那没有概念而被认作一个必然愉悦的对象的东西。第四重界定强调美感是不假概念而必然发生,进一步突出美感的直觉性和自由性。
(2)美的规定的角度
康德对美的规定有一个统一的角度,即从审美主体的内心感受来确定美的对象的特点,将美感作为确定美的对象的条件。纯粹的美由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美感决定。
(3)康德美学的要义
康德美学的要义是回答“审美如何可能”而不是“美是什么”,这一原则决定康德美学中不存在脱离了审美主体的纯粹客观的审美客体,也不存在能脱离任何具体审美对象的审美主体。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都只有在当下的、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才能真正呈现出来。这种关系不可能在认识思辨中产生,所以要停息概念性的抽象思维;也不可能在感官欲求中产生,因为欲求关系的本质是分别、对立和利害冲突。
(4)成果
①康德对美的特征进行了实验室式的抽象化和理想化,建立了关于鉴赏判断的独特标志的学说。
②康德将这一理论从实验室移入审美现实,纳入人的生成的整体哲学构想,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美的理想论、崇高论和美的艺术论等。
2艺术论
(1)艺术的主要特点
①与纯粹的自然美不同,艺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体现理性的自由。
②艺术品必须是物化的审美意识,艺术还需要实践技能。依此,艺术与科学区别开来。
③艺术和手工艺一样需要技巧,但两者不能等同。
a.区别
艺术和手工艺在动力、状态和效果上都有区别:艺术是自觉自愿的,心理状态是自由的,创造者内心是愉快的;手工艺是被生活所迫的,内心是不自由的,所获得的体验是不愉快的。
b.联系
两者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甚至艺术与科学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在所谓的七种自由的艺术里是否本来也列举出有些是要算做科学的,也有的是可以和手艺相比的。”自由的艺术仍需要某些“强制性的东西”,需要某些“机械性作用”,否则艺术里的自由精神就会化为虚空。
(2)美的艺术的自身特点
“美的艺术”不同于“美的科学”。“美的艺术”的确包含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美的艺术的技巧的知识,但是这些科学成分并不是美的艺术的本质。广义的艺术分类:
①机械的艺术
机械的艺术只是为了实现对某一对象的认识。
②审美的艺术
审美的艺术是以直接的快感作为目的,可分为“快适的艺术”和“美的艺术”。前者是一种单纯的快感;后者与快乐伴随的是理性认识。
(3)艺术与自然
康德一方面注意到艺术不同于自然的主观目的性;另一方面又深刻论述了艺术与自然的相通之处。自由的美的艺术必须是自然的,是艺术家创造的第二自然。美的艺术必须看起来像是自然,虽然人们意识到它是艺术。
3天才论
美的艺术不能没有一个先行的规则,但又不能从一个现成的规则中引申出来。这个矛盾只能由天才来解决。因为天才可以通过如同自然的方法,给予艺术以法规。
(1)天才的定义
天才就是天生的内心素质,通过它自然给艺术提供规则。
(2)天才的特点
①独创性
天才的独创性包括立意的独创性和形式的独创性。
a.天才提供的规则是不确定的,也即是说天才创造的艺术规则是前无古人的;
b.天才创造的规则是无法重复的,也即是说天才提供的规则是后无来者的。
②示范性
天才的作品是艺术中的典范。天才的示范性是对天才的独创性的限制,独创性应达到示范性的高度,才会有意义。
③神秘性
表现为创造艺术品的过程不可言说,艺术创造的理念不可传授。
④美的艺术性
天才只属于美的艺术而与科学无关。
二、《沧浪诗话·诗辩》(严羽)
(一)作者简介
1简介
严羽,字仪卿,一字丹邱,自号沧浪逋客,福建邵武人。约生于南宋绍熙年间,卒于理宗时期。严羽终生隐居未仕,大部分时间在家乡度过,与同族诗人诗歌唱和。同乡黄公绍在其《沧浪吟卷》序言中称严羽为人“粹温中有奇气”,表明他并非淡泊忘世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强调学习盛唐,既有推崇盛唐诗风之心,也不无向往盛唐国运之意。
2两次避居
严羽身处南宋偏安时代,国势衰微,为避家乡之乱,严羽曾两次避居外地。
(1)第一次避乱
避乱地为江、楚间,在湖南、江西一带。他于绍兴四年末归乡后,结识江湖派诗人戴复古,《沧浪诗话》大概即写于此时。
(2)第二次避乱
端平元年(1234),邵武又生动乱。乱定后,严羽开始长达十年的漫游吴越的生涯。此期诗作对当时发生的许多重大政治军事事件都有所反映,可见他对民族危亡的关切。
(二)背景知识
1严羽《沧浪诗话》概述
(1)内容
①以禅论诗,分析宋代诗坛主盟江西诗派的种种弊端,将江西诗派放在千百年诗歌史上加以批判,提出救弊纠偏的具体方法和理论根据。
②通过评价每个时代诗歌的艺术特点,总结优劣得失,斟酌等第高下,确立了理想的诗歌审美标准,然后用这个理想的审美标准作为诊断江西诗病的依据,并指点救治的法门。
(2)地位
《沧浪诗话》是南朝钟嵘《诗品》和晚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之后又一部强调文学“审美性”的重要诗论著作。
2宋诗的发展倾向
宋诗面对唐诗的优秀传统,力图表现自己的艺术特色。宋人借鉴唐宋古文的写作方法写诗,使诗歌在整体上向散文化方向发展,议论和说理成分明显增加,典故运用普遍,写诗越来越依赖学问。
(1)散文化的发展阶段
①宋诗的散文化始于苏轼,但他在手法上融会贯通的同时不失诗歌本色,说理、议论和学问并未成为损害诗美的因素。
②黄庭坚的诗歌更注重说理、用事,明确主张写诗“以理为主”,要“精读千卷书”,“词意高深要从学问中来”,做到“无一字无来历”,提倡“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创作方法。
③黄庭坚的创作方法被江西诗派学习,发展到极端,诗歌写作更加远离形象和意境。
④“四灵”和江湖派诗人学习中唐贾岛、姚合和晚唐诗人,但趣味却愈走愈狭。
(2)散文化倾向的利弊
①意义
散文化拓展了宋诗的表现领域,丰富了宋诗的表现方法,发展出宋诗独有的艺术特色,平淡自然而又妙趣横生,眼前景物寓深邃哲理,形成 “理趣”。
②弊端
宋诗的散文化倾向带来多议论而少形象、多说理而少抒情、多典故而少意境、工字句而伤天然等弊端,诗歌的审美性被诗人忽略。
(三)文本解读
1《沧浪诗话》的结构
全书分六个部分:诗辩、诗体、诗法、诗评、考证,最后附录《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诗辩”是全书最有理论价值的部分。
2“以禅喻诗”
《沧浪诗话·诗辩》最大特色是“以禅喻诗”。
(1)渊源
①唐代已有人以禅境喻诗境。如:诗僧皎然《答俞校书冬夜》。
②北宋开始流行学诗似参禅的说法。如:苏轼“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句辄参禅”。
③吴可把“参禅”与“学诗”的相似之处明确地指出,《藏海诗话》即有三首《学诗诗》。
(2)诗禅相通观
严羽不仅指出诗境和禅境、学诗和参禅的相似,而且通过诗禅类比,明确肯定诗与禅在本质上相通。《诗辩》提出“妙悟”说、“别材”说、“别趣”说、“兴趣”说等,都是从不同层面对诗禅相通观的展开。具体表现如下:
①“妙悟”
“妙悟”说针对“江西诗派”种种违反艺术审美规律的弊病而发,其目的是为艺术创作和鉴赏树立一个醒目的路标。
a.含义
第一,“妙悟”是审美主体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
第二,“妙悟”是一种艺术直觉,无须通过逻辑推理就可以对事物的本质有所把握,用最朴素的方式达到最玄妙的境界;
第三,为了培养“妙悟”的能力,严羽提出了“以识为主”、“熟参”等方法。
第四,“妙悟”的美感类型既有“优游不迫”之优美,又有“沉着痛快”之壮美
b.地位
严羽《诗辩》的核心范畴。
②“兴趣”
是“妙悟”所得的真正的审美体验,也是严羽推崇的诗歌审美特质。
③“镜花水月”
是严羽理想的诗歌意境特征。
④“以盛唐为法”
是对“妙悟”什么及如何“妙悟”等问题的回答,是“妙悟”说的最终落脚点。
⑤“识”
a.含义
“识”在佛学中本指破除世俗迷障、认识宗教的永恒精神本体的神秘能力;严羽所说的“识”是一种鉴别诗歌艺术品质高下的审美鉴赏力。
b.运用
学诗的功夫要从“参读”第一流诗歌开始,培养第一流的审美趣味。在此基础上再参读二流、三流的诗歌,这样就能对不同品质的诗歌做出严格分辨和正确取舍。
江西诗派也曾主张熟读杜甫等人的诗,但他们主要是从文字上学习,与严羽主张的“识”大异其趣。
⑥“入神”
“妙悟”的艺术效果是“入神”,“入神”是诗歌的极致。能够达到“入神”之境的诗人不多,唯有盛唐的天才诗人李白、杜甫才可企及。虽然如此,学诗者仍然要取法乎上;以此为目标,诗作才不至于堕入末流。
⑦“别材”、“别趣”
严羽的“别材”、“别趣”说是针对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流弊所开的一剂药方。
a.“别材”
第一,含义
“别材”之“材”不是指诗人之才,而是指写诗所用的材料、题材。“诗有别材”即是说诗在取材上有特殊要求,而非单纯的“文字”、“才学”和“议论”。
在严羽看来,宋诗之所以不如唐诗,尤其不及盛唐诗,一个重要原因是宋诗在取材上出了问题。在诗歌里卖弄学问,把书本学问而不是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和认识作为诗歌的源泉,致使诗歌里充塞着古人的陈词滥调。
第二,要求
“诗有别材”即是要求诗应该表达一唱三叹的情性,创造空灵蕴藉的意境,达到词理和意兴的融合无间。不过,严羽也并未否定读书和学问对诗歌创作的意义,以读书涵养性情,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而不能反被书本束缚。
b.“别趣”
“别趣”说涉及的是诗歌与义理的关系问题。理与诗可以有不同的结合形式:结合得好会形成“理趣”,结合得不好就造成“理障”。“别趣”是非文字可求的特征,理想的诗歌要求有虚实相生的生动形象,形象中应该蕴涵绵绵不尽的情韵,而且要消除文字技巧的痕迹,以完整鲜明、含蓄空灵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体验。
三、相关问题概说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艺术”这个特征,一方面将文学与其他以语言为媒介的文类区别开来,一方面又将文学与其他非语言媒介的“艺术”门类联系起来。
(一)中西文学的审美化历史
文学的审美性质是与文学一起诞生的,但文学审美的理论自觉要晚得多,在中国出现于3世纪至6世纪的魏晋时期,在西方兴起于16世纪至18世纪的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文学审美的自觉的标志是将那些重视情感、形式、虚构、想象的作品与其他作品区分,同时建立起关于这些作品的批评理论,逐步明确文学审美的具体品质。
1中国文学的审美化历史
(1)“文”与“文学”
中国古代表示文学作品的概念是“文”和“文章”,“文”本义指花纹、图案,含有审美因素。中国传统语境中“文学”一词,最初指关于文献典籍的学问,随着“文”内涵的不断分化,“文学”的外延也逐渐缩小。南朝宋文帝设立“文学”、“儒学”、“玄学”、“史学”等“四学”,此时“文学”已类似于现在的“文学理论”,而“文”则接近现在的“文学作品”。
(2)概念演进
①春秋时期
孔子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文”有审美意味在内,但还是对所有言语写作甚至文物制度的共同要求。
②汉代
对“文”的评价重点仍放在伦理观念和作者人格方面,属于道德批评而不是审美批评,如刘安、班固、扬雄、王逸等人对《楚辞》的批评。
③魏晋时期
由于社会的大动荡和思想的大解放,诗歌辞赋中的抒情性愈来愈浓,人们对诗赋的表达形式积累了愈来愈多的经验,文体分化愈来愈细,各类文体的功能愈来愈专。此时出现了很多论述文体的专著,如挚虞的《文章流别论》、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等。总之,人们逐渐把以诗赋为主的文章从纷杂繁多的实用文体中突出出来,强调抒发个人的真挚情感,追求声调、节奏、韵律之美。
a.《文赋》
《文赋》对诗赋的审美特征作了比较简洁精当的描述。
b.“文笔论”与“声律论”
“文笔论”和“声律论”集中反映了当时文学家和理论家对文学审美性的认识。他们一般把内容以抒情为主、句式以骈偶为主、行文押韵的文章称为“文”,而将那些说明事义、散行句式、不带押韵的文章称为“笔”。《文心雕龙·总术》总结当时流行的对“文”、“笔”的看法,区分标准仅仅是押韵与否,比较单一。声律论的代表人物沈约将声律要求视为“文”的基本特征。
c.《文选·序》
萧统《文选·序》提出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作为选文的依据,既要求情感的深沉,又要求辞藻的丰赡,标准比较全面。
d.梁元帝萧绎
梁元帝萧绎在《金楼子·立言》中将当时的学者分为儒、学、文、笔四种,他在文体中强调辞赋,在表达上强调声律(吟咏),在内容上强调深情(哀思),在功用上不以实用为目的,倾向性更加鲜明。
e.其他
刘勰提出“物以情观,情以物兴”、“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物有尽而情有余”等抒情理论,钟嵘对五言诗的审美特征做了全面的描述,提出了“滋味说”。
④唐代
唐代殷瑶的“兴象说”、皎然的“诗境说”、司空图的“诗味说”、宋代严羽的以禅喻诗说、明代公安三袁的“性灵说”、汤显祖的“唯情说”、李贽的“童心说”、清代王夫之的“情景说”、叶燮的“理事情说”、王世祯的“神韵说”等,都体现了对文学审美规律的坚持。
⑤清末
清末王国维等人引入西方现代美学思想,在与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互相参照、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境界论”,提出“有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等美学命题。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推崇西方现代浪漫主义诗人的美学风格和美学观念,提倡文学艺术的“无用之用”。这些都标志着对文学审美性质的认识由传统走向现代。
⑥现代
稍后的朱光潜、宗白华、钱锺书等人都站在中西美学的交汇点上对文学和艺术的审美性作了系统的阐释。
2西方文学的审美化历史
(1)“文学”概念
“文学”一词在西方的原义相当于中国的“文章”,泛指一切手写和印刷的文献。直到18世纪,“文学研究”仍包括哲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伦理学家以及科学家的著作。19世纪后,开始要求把文学研究的对象限制在那些具有审美性质的文学作品也就是人们所说“美的文学”上来。这类“美的文学”相当于各种体裁的“诗”,包括抒情诗、戏剧诗、史诗等。在广义的文学概念之外,狭义的文学的概念逐渐发展起来,“文学”一词开始专指以审美为目的的文学作品。
(2)概念演进
①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诗与史有明确的区分,但他所说的“诗学”是众多技艺中的一种,与其他实用技艺没有本质区别。“艺术”这个概念当初同样包括诗歌和其他实用工艺。这种观念长久影响了西方的文学思想,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到贺拉斯的《诗艺》,再到布瓦洛的《诗艺》,一直致力于总结和制定写诗的规则,理性比情感重要,规范比灵感重要;写诗的目的也很明确,即教益和娱乐。
②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突破模仿论,强调想象、虚构、理想等主体因素的意义。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诗人和艺术家的情感与想象力,艺术摆脱了理性的禁锢。至16世纪,“美的艺术”逐渐从广义的“艺术”中分离出来。
③查理斯·巴托
1747年,法国学者查理斯·巴托在《论美的艺术的界限与共性原理》一书中,首次将诗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和修辞这七门艺术,称为“美的艺术”,基本确定了现代艺术的外延。但巴托仍用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来解释美的艺术的共性,因此并没有将美的艺术与科学技术在内涵上清晰地分开。
④鲍姆嘉通
鲍姆嘉通建立了美学这一门以感性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他将感性活动分为“感性认知活动”和“感性审美活动”,认为“感性审美艺术”是这两种感性活动的统一的典范。鲍姆嘉通第一次为审美艺术活动确立了心理基础,为审美艺术的相对独立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⑤康德
康德进而将审美能力与科学认知能力、道德实践能力并列为人类的三大基本的精神机能,分别与人类的三项基本的心理机能(情、知、意)相对应。他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审美判断力作了深刻的辨析,不仅为审美活动找到了情感这块人类心理的根基,而且揭示了审美活动与认知活动、道德活动的关系,认为审美活动是认知活动与道德活动的中介。他对“美的艺术”也作了深刻的论述,将“美的艺术”与纯粹的自然物、科学活动、手工艺活动区别开来,在艺术创造中提倡自由、天才、独创性和想象力。康德的审美判断力理论和美的艺术的理论为西方现代艺术(包括文学)的审美品质作了全面的描述和界定,为浪漫主义艺术提供了直接的理论资源,而康德的艺术理想也通过浪漫主义艺术变成现实。
⑥黑格尔
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出“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艺术是典型的审美活动”等观点,反对“摹仿说”,强调艺术的“心灵化”,强调艺术的“生气贯注”,建构了一个空前完整的艺术理论体系,其中论述了抒情诗、戏剧诗、史诗、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门类,奠定了现代艺术的分类体系。
⑦韦勒克与沃伦
韦勒克与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将这种文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虚构性、创造性和想象性,在实质上与康德等人对“诗”及其他艺术的定性是一致的,“诗”与其他艺术的审美内涵已完全融人“文学”概念之中,文学的审美化也真正完成了。
(二)文学审美性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1文学反映的是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
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的价值关系中的一种。在长期社会历史实践中,人类与世界间建立了多种价值关系,包括实用价值、认识价值、道德价值、政治价值、宗教价值、审美价值等。文学所反映的主要是人与世界的审美价值关系,体现的是社会生活的审美价值。
(1)审美价值与非审美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①对审美价值的获得往往与对其他价值的拥有相互矛盾,如对实用价值和认识价值的追求会抑制甚至破坏审美价值,对政治价值的过分强调也会导致对审美价值的忽视和贬低。
②审美价值永远和世界的其他价值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审美关系和人与世界的其他关系永远是共生的,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依存。
③现实的审美价值具有一种溶解和综合的特性,可以把认识价值、道德价值、政治价值、宗教价值等都溶解于其中,综合于其中。
(2)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因素总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凝聚起政治、道德、认识等各种信息
在审美价值与认识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的关系上:
①不要走向唯美主义,唯美主义主张文学作品的美仅仅在于作品的形式,如色彩、节奏、韵律等,轻视文学对认识、政治、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反映,将审美与认识、道德、政治割裂开来;
②不赞成单一的认识论观点,这种观点片面地强调文学作品的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政治价值,往往使文学作品成为某种政治观念图解、道德说教甚至变相的社会学著作。
2文学作品的审美性
(1)审美性
审美性是文学艺术的特质,它与文学中其他因素如认识、政治、道德等不即不离,但又不等于这些因素本身。审美性是艺术魅力的源泉,缺少审美性,文学作品就成了一些人事景物的堆砌。
(2)“格式塔质”
本为“格式塔”心理学派的术语,用来命名文学作品的这种审美特质。格式塔质不是事物各种成分的性质的简单相加,也不同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的性质,而是一种超越于各个组成因素的整体质。文学作品中的格式塔质不是作品的具体题材,也不是传达媒介语言,它是中国古人欣赏的“气”、“神”、“韵”、“境”、“味”以及“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外之意”、“韵外之致”,是西方文学家、文论家推崇的“诗意”,和“文学性”。
(3)“文学审美场”
借用物理学名词把文学的格式塔质称为“文学审美场”。“场”不是单纯的物质,也不是单纯的能量,它是物质与能量的结合体。文学审美场正是文学艺术的整体结构关系中所生成的新质。它在有无之间、虚实之间。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把艺术的这种审美整体质称为“直觉品”,把艺术的这种审美整合功能称为“混化”。他认为,在直觉品中,一切元素要素都是混化的。
文学审美场不仅关系到文学文本的构成,而且关系到文本的接受。文学审美场不是某种静止的东西,而是活生生的现实效果,生成于文学文本与作家心灵、文学文本与读者心灵的相互作用。文学审美场是不断流动变化的感应,随着文学文本的内在语境和外在语境的变动而不断更新。
(三)文学审美主体的审美把握
1审美价值在审美把握中产生
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的“黄金分割率”到西方模仿说,表明曾有许多人坚持认为美是与人无关的客观事物的客观属性。对这些“美的客观属性”的发现并不能证明真的存在着一种与人无关的美。这些美的规律无论多么“客观”,仍然是人通过人的眼睛和人的心灵发现的,它们从一开始就是人按照自己的尺度、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选择出来、领悟出来。审美对象只有在审美主体的视野中才能出现,审美价值只有在审美把握中才能产生。以康德开端的审美理论更接近艺术审美的实际,强调了主体心灵在文学审美中的主导作用。黑格尔对艺术的基本观点是:“只有通过心灵而且由心灵的创造活动产生出来,艺术作品才成其为艺术作品。”
2审美主体的心理机制
(1)审美的心理体验
从心理角度看,文学审美是一种自由和谐的内在体验。康德认为审美体验是“内心诸能力的游戏中那种一致性的(内感官的)情感”。在非审美活动中,各种心理机能不是相互贯通、和谐活动的。只有在审美体验中,人的以情感为中心的一切心理机制被全面地、充分地调动起来,达到了高度的和谐。
(2)文学审美的自由
文学审美的自由不仅是体验的自由,而且是行为的自由。以体验的自由,文学艺术与手工艺区别开来;以行为的自由,文学艺术与科学区别开来。文学审美是自觉高尚的精神追求,不是屈辱强制的谋生手段。文学为审美为塑造健全自由的人格服务,将人从狭隘中提升出来,进入澄明的境界。
总之,在审美的瞬间,人的以情感为中心的全部的心灵世界都打开了门窗,实现了完全的舒展、自由与和谐。现实中人性的残缺在文学审美中得到了修复,现实中心灵的扭曲在文学审美中得到了匡正,现实中的麻木与冷漠在文学审美中得以复苏和温暖。文学审美是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个体心灵健康与社会组织健全的不可或缺的文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