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发展报告(2015):新时代和新挑战下的国民经济学科发展(国民经济管理论坛系列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对于国民经济学发展的建议

尽管国民经济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大好机遇。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学研究将大有用武之地。我们需要做好学科建设的基础工作,抓住机遇,促进国民经济学的发展。

(一)以开放的思维发展国民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必然要融入全球经济理论体系中,为此必须处理好与世界主流经济学(即西方经济学),尤其是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宏观性是国民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宏观经济学是国民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1]要吸收现代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成果,夯实国民经济学发展的基础。

(二)国民经济学的发展要与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紧密结合

“国民经济学”是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在研究核心上,强调国民经济学的宏观特性和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围绕中国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

(三)打通国民经济学培养体系,建立国民经济学的初、中、高级课程体系

进一步打通国民经济学培养体系。本科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更名为国民经济学专业,与硕士和博士专业名称一致。

进一步凝练国民经济学核心内容,建立国民经济学的初、中、高级课程体系。核心教材体系的完善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学的内容体系,不再开设国民经济管理课程,组织专家编写国民经济学初、中、高级教材。在本科生中开设国民经济学导论,在国民经济学专业本科生中开设中级国民经济学,在研究生中开设高级国民经济学。

(四)构建完善的国民经济学学科课程体系

围绕国民经济学的内涵以及研究方向,进一步构建国民经济学的基础课程、方法课程、核心课程与研究方向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注释

[1] 有些高校,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直接将国民经济学定位成宏观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