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壮药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白马骨(Baimagu)Serissae Serissoidis Herba

白马骨原植物图

白马骨药材图

【壮名】Gocaenghdiemjhau.

【别名】路边鸡,路边荆,硬骨柴,天星木,五经风,鸡骨头柴。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白马骨Serissa serissoides(DC.)Druce的全株。

【植物形态】落叶小灌木。枝粗壮,灰色,叶对生;有短柄。常聚生于小枝上部;托叶膜质,先端有锥尖状裂片数枚;叶片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5~3cm,宽5~15mm,先端短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无毛或下面被疏毛。花无梗,丛生于小枝顶或叶腋;苞片1,斜方状椭圆形,顶端针尖。白色;萼5裂,裂片三角状锥尖,有睫毛;花冠管状,白色,内有茸毛1簇,5棱,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雄蕊5;雌蕊1,柱头分叉,于房下位,5棱,圆柱状,核果近球形,有2个分核。

【分布】广西主要分布于隆林、天峨、东兰、环江、金秀、全州等地。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药材性状】根细长圆柱形,有分枝,长短不一,直径3~8mm。表面深灰色、灰白色或黄褐色,有纵裂纹,栓皮易剥落。粗枝深灰色,表面有纵裂纹,栓皮易剥落;嫩枝浅灰色,微被毛;断面纤维性,木质,坚硬,叶对生或簇生,薄革质,黄绿色,卷缩或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5~3cm,宽5~12mm,无端短尖或钝,基部渐狭成短柄,全缘,两面羽状网脉突出。枝端叶间有时可见黄白色花,花萼裂片几与冠筒花等长;偶见近球形的核果。气微,味淡。

【药性】苦、辣,凉。

【功效主治】祛风邪,除湿毒,解热毒,解暑毒,凉血止血。用于发旺(风湿骨痛),隆白呆(带下),笨浮(水肿),阿意咪(痢疾),火眼,货咽妈(咽痛),风火牙痛,呗农(痈疮、痈肿),渗裂(吐血、衄血)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50g;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或烧灰淋汁涂。

【适应病症】

1.治水痢:白马骨茎叶适量煮汁服。

2.治目赤肿痛:白马骨茎叶30g。煎服,渣再煎熏洗。

3.治偏头痛:鲜白马骨60g,水煎泡少许食盐服。

4.治牙痛:白马骨45g,合乌贼鱼干炖服。

5.治鹅口疮:白马骨叶一握。稍捣,浸米泔,取汁洗口内。

6.治恶疮瘰疬、蚀息肉、白癜风:白马骨、黄连、细辛、白芷、牛膝、鸡桑皮,黄荆各30g。烧为末,淋汁,以物揩破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