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春令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9章 跟踪镖队

王镖头一行有九个人,为何押镖队伍有二十人?

因为其余的十一人,是太子府里的侍卫。这些侍卫,早脱去侍卫衣裳,换上了公子华服,站在了押镖队里。

罗成桓看了一眼王镖头。王镖头,因为目的地不同,只能把镖队分成两队。

一队由王镖头带领,王青,大张镖,小林镖,还有穿华服的六个人,你们十个人为一队。

其余的人,由我罗某带领,梁镖,刘镖,孟镖,张镖,小徐镖,还有四个穿华服的人,我们组成一镖队伍。我罗某想呀,这也是最佳分工了

然后,罗成桓问王镖头:“王镖头。你看,这样分镖队,你觉得如何?”

王镖头双手抱拳,点点头,说道:“罗爷,罗管家,一切听您的。这样分,很好,很好啊。”

罗成桓点点头,抬高了声音说道:“这些货,都是贵重的宝贝,也是当今太子的最爱。如果这些货,没有到达目的地。我想,各位镖友,即便是倾家荡产,咱们都赔不起。所以,就是赔上所有人的性命,包括我罗某,咱们也叫这些货,不能丢失。所以,这趟走镖,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罗成桓举起了右手,握成拳头,又说道:“怎么样?各位有信心吗?我想听到你们的回答。”

这些人都举起了右手,握成拳头,异口同声的回答道:“有信心,保证走镖成功,保证太子的货物,安全到达目的地。”

王镖头的镖队,押着四辆马车的货物,率先走出了太子府,朝西边方向而去。

过了一会儿,罗成桓的镖对,押着六辆马车的货物,走出了太子府,朝东边方向而去。

王青的镖队,押的是四马车高粱。这些货物的目的地,是忻州。

罗成桓的镖队,押的是六马车黄金。这些黄金,都是太子收贿赂所得。这些黄金,也含着沈家叶送给太子和皇后的礼金。

太子担心这些黄金,放在太子府里,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因而,他和皇后商量,尽早的把它们运走,以免引起大祸。

所谓的大祸,就是罢免太子,皇后会被打入冷宫。罢免。打入,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叫人天崩地裂!

罗成桓的镖队,往东缓缓走去。他们头上都带着斗笠,脸上遮着面纱。这个队伍前面是罗成桓,走在最后面的是安梁王。

睿文王的贴身侍卫刘可富,躲在太子府的对面,把两队马车的情况,看了个清楚。

这个刘可富认为,镖头在哪个队伍里,哪个队伍里的货物就贵重。何况往西的马车,只有四辆,连镖头都跟着押镖,这足以说明货物足够贵重。

刘可富把自己的手下,分成两组。一组十八人,跟踪西镖队。一组十二人,跟踪东镖队。

东镖队,刘可富叫侍卫王洪元带领,自己则带领着西队。

这个王洪元有点狡猾,他担心太子不按常规行事。于是,他轻轻地对刘可富说:“刘总管。我担心太子和罗成桓,这趟镖呀,没那么简单。他们会不会逆向思维?东镖货物贵重,故意做成西镖贵重,想来个掩人耳目。我想有这个可能喔。”

刘可富摇摇头,说道:“咱王爷都说他是个草包,难道他会逆行想问题?”王洪元摇摇头,嘟哝的说道:“草包?就算他是个草包,说不定草里藏着锋剑。”

王洪元的嘟哝声,被刘可富听进了心里。他对王洪元道:“你的话不无道理,嗯,你去西边吧。有事,派人回府通报睿文王。”王洪元答应着,他上了前面的第一辆马车。

突然,刘可富朝西跑去,他跑过了两辆马车,跑到了王洪元的马车旁,嘱咐道:“王洪元。遇事多个心眼,这次跟踪啊,不能出差错。如果不,吃不上就兜着走。”

马车里的王洪元点点头,对刘可富说:“刘总管,放心吧。走了,走了。”三辆马车朝西而行,追赶西镖队而去。

刘可富朝东走来,他上了第一辆马车,对车夫说道:“老王。走吧,赶上前面的押镖队伍。”

太子走进了勤政殿,跪在了皇上面前,磕头行礼,说道:“父皇。孩儿祝您,万福金安。”皇上脸上没有一点表情,有点冷冷的说道:“太子啊,你平身吧。”

太子立起身来,他问道:“父皇,您叫孩儿入宫,有事?”皇上招招手,说道:“太子,你过来坐下吧。父皇,没有什么事,就是想找你说说话。你,你,过来坐下。”

太子走过去,在皇上一侧的一个御墩上坐下来。皇上望着他,问道:“太子。前几日,你去了阳都,有什么发现没有?”

太子一听,他的心里一惊:难道父皇有什么事?难道沈家叶送礼金?

太子脸上的一细微变化,被皇上捕捉到了。

太子笑了,回答道:“父皇,你指哪件事?”皇上一听这话,有些生气,怂他道:“哪件事?我又不是神仙,我的太子。嗯,当然是太守,那个沈太守。”

太子微微一愣,接着夸道:“喔。沈太守,那边经济发达,人们安居乐业。还有商贾云集,还有蚕丝业,纺织业,印染业,酿酒业,都发展的不错。父皇,可以说是欣欣向荣。”

皇上站起身来,背着双手,在勤政殿里来回踱步。他一句话没有说,脸上有些怒气冲冲。

这会儿,太子心里有些胆怯了。他急忙站起身来,问皇上:“父皇。孩儿不知,您指哪方面的事?”

皇上停住了脚步,他转过身来问:“太子,我的太子啊,我梁国的太子,你母后,你这个太子,还有安梁王,你们去阳都做了什么?太子你,不清楚?”

太子离开几案,走到父皇面前,赶紧跪下来。

我们在阳都,看了一次七巧节大赛。然后,我独自一人考察了那边的经济,以及那里的风土人情。孩儿感觉沈太守,治理得井井有条,阡陌纵横,水渠畅通,防洪防旱也做得好。

皇上弯下身来,继续问:“太子,你说的,是真的吗?真的吗?”太子一听皇上这样问,脸上的汗水出来了。他没有说话,只有点头。

太子眼转一转,计上心来,他说道:“父皇,有一件事,孩儿,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上点点头,说道:“你只管讲来,我会酌情处理。喔,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那日夜晚,睿文王在青山上,他向沈家叶索贿一千两黄金。当时,孩儿躲在大银杏树下,偷听了二人的谈话。一开始,我看见沈家叶在摇头。

然后,睿文王有些生气,他双手掐着沈家叶的脖颈,怒气冲冲,双眼圆睁。

我听见了睿文王的声音:五百两,多么?沈家叶,不要敬酒不吃,去吃罚酒。我会在皇上面前告你的,你贿赂皇后三千两黄金,哼哼,哼哼,贿赂太子一千两黄金。怎么样?我心狠手辣,阳都太守,你的官位还能稳吗?

太子预感大事不好,睿文王在父皇面前攻击自己。于是,他心生一计,在皇上面前诬告睿文王索贿。

皇上的心里一惊:太子,睿文王,谁说的是真话?谁说的是假话?如果问那个沈家叶,他会说真话吗?他是狡猾狡猾的,这事,还不能交给御察院办理。

皇上想到这里,说道:“太子,你起来吧。”太子立起身来。皇上又说:“喔。太子,你写一封在阳都的考察信,我看看沈太守,他有哪些作为。然后,把阳都的闪光点,在全国推广开来。”

太子点了点头。父皇,孩儿回去,今夜就把它赶出来。

皇上微微笑,点点头。嗯。那你回府去吧。还有,太子,你记住父皇的两句话。

第一句是太子强,则梁国强。第二句是太子智,则梁国智。

太子跪下了来,磕头行礼,说道:“祝父皇万福金安。父皇的话,孩儿记住了。”皇上点点头,说道:“这两句话,你要明白它们的意思。嗯,太子,起来退下吧。”

太子立起身来,转身走出大殿。他走下台阶,进了轿子。他有些闷闷不乐:父皇,今夜,他怎么了?他什么意思?喔,阳都考察信,该怎么下笔写呀!

皇上双眉紧锁,他嘴里喊道:“李大监,你进来。”李大监急忙走进来,他弯腰问道:“皇上。有事,您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