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在中国: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学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中国国际学校典型案例分析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其中,学校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被赋予最多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承担着社会最重要的教育职能。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家长对教育的理解与需求也在不断丰富与提高,这些需求最终将反映至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选择,具有良好教育理念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无疑将受到家长更多的青睐。

在民办教育市场逐渐开放的今天,国际学校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青睐,这些国际学校引进国际课程与教育教学方法,所培养的学生可以通过国际课程考试直通世界知名大学;同时,国际学校之间竞争激烈,也直接刺激了这些学校在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人性化管理服务等方面注重改革与提高。这些因素都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内家庭在为子女择校时将国际学校列为重要选项之一。

前面简要介绍了各类国际学校的特征,接下来将列举国内部分国际学校的办学案例,包括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公立学校国际部(班)和民办国际学校,通过对它们的办学模式、教学理念、课程设置、育人成果以及管理机制的阐述,分析国际学校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与趋势。

(一)中国教育的“洋学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从新中国第一所国际学校创办到现在,中国的国际学校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40年的发展历程。据国际教育研究机构“新学说”统计,截至2016年7月,中国的国际学校大约有739所,其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123所。

1987年,为解决来华外国领馆子女的上学问题,外交部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外国驻中国使馆开办使馆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规定》;1995年,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在外资机构和外籍人员聚居的地区允许办学。由此,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开始逐步发展。

早期,中国教育国际化还不太明显,国际学校多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主要是解决使馆工作人员子女以及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工作的外籍人员子女的学习问题。21世纪初,地方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大批外籍高管、商务、技术人才来中国发展,其子女受教育问题开始凸显,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需求随之开始大增。2010年以后,在外企管理人才本土化和中国经济形势下滑的背景下,外籍高管人才数量减少,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学生数量开始减少。2012年,教育部下放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审批权,此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进入了缓慢发展状态。[1]

由于只能招收外籍学生的限制和严格的政策规定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突破,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数量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随着中国加快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力度,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需求仍将平稳增加,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市场将平稳发展。

跨国界的本国教育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主要特点,此类国际学校招收的对象是外籍学生,均采用各国国内的教育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聘请的教师基本上都是本国教师,由他们负责学校的管理和日常教学工作。目前在中国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也以欧美教学和管理模式为主,按照欧美学校教学标准设置课程和教学大纲,并用他们各自的母语进行教学。这些课程得到各国国内大学的认可,所以从这些学校毕业并获得文凭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自己国家的大学学习。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以西学为体,包括国际化课程、外籍师资力量、全球化招生体系、全球化大学申请通道等,基本都采取国际通行的教育大纲,任课老师也大多取得了相应的教师资格认证,招生面向全球非中国籍学生,根据学分可向全球100多个国家的1000多所高校申请大学入学资格。

1.北京顺义国际学校

(1)学校发展情况。北京顺义国际学校的创立缘于1973年美国政府在北京设立的联络处子女学校,最初仅有8名学生和2名认证教师。1980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5国的大使馆,合办北京顺义国际学校(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eijing,ISB)。该校于1988年正式注册为外交人员子女学校,于1997年底转制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2003年9月,该校又通过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NCCT)认证。至2005年,学校已拥有33英亩的校园以及来自54个国家的1980名学生,“这些学生以美国学生为主,约占40%;其次是加拿大学生,约占8%~10%;韩国学生也不少,约占2%”[2]

北京顺义国际学校以IB课程为主,开设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课程。北京顺义国际学校要求教员持有学士学位及教师资格证。所有应聘人员至少有两年及以上成功的专职教学经验,所有教师必须精通英语。学校十分关注对教师的工作评估和在岗培训提升,通过鼓励和支持所有教师的职业成长,以促进学生的成长,确保学校的质量与发展。

(2)专家视角:不把学校变成“管人”的地方。中蒙国际学校协会主席Tarek Razik博士在2017年的北京国际学校博览会上指出,在北京顺义国际学校,个性化学习已经成为一个趋势。过去,通常都是教师讲授教学内容、学习标准以让学生掌握。而他表示学校不应再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而是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参加相关的兴趣小组,并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

北京顺义国际学校会根据每个兴趣小组创建基于特定任务的项目,学生们将应用所学知识,完成项目任务。在项目工作中,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得到充分的培养。老师都认同,知识已经大量集成到了电子设备中,学生们获取知识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作为成人无法解答的问题,完全可以询问孩子们,孩子们有自己的答案。当然,教育需要教授孩子们寻找答案的方法和能力。

(3)媒体视角:家长志愿者制度。《菁kids》(北京版)对北京顺义国际学校做了进一步报道。在北京顺义国际学校,由家长志愿者运作的机构共有两个:一个是家校联盟(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PTA),另一个是志愿者俱乐部(Booster Club)。前者是联结家长、老师、学校的桥梁,让彼此的交流更畅通;后者单独运营,主要负责丰富学生生活,包括学生所有的活动,尤其是体育、表演方面的活动[3]

所有北京顺义国际学校的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是PTA成员。但从执行层面,PTA共有16名执行委员,包括主席、副主席(负责传播内容和组织活动)、财务、秘书,以及小学、初中、高中各学部代表等。PTA的决策都由这些执行委员投票决定。每年年底所有的职位对所有家长和老师开放,大家可以参与选举,也可以为他人提名。

一般PTA的活动提前一年就会定下来,由负责活动的副主席提出计划,明确今年想要做哪些活动,预算多少。所有执行委员会讨论并投票,看是否符合PTA的目标——学生、学校及整个社区的利益,任何北京顺义国际学校举办的活动都需要三者统一,且学生的利益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PTA会协助家长和学校进行沟通,比如在食品、学校设施等问题上,会汇总大家的意见并统一向校方转达,但学校更鼓励家长直接和老师、学校沟通。可以说在北京顺义国际学校,这样的氛围和机制是长久以来所尊荣的,也是社区活跃和完善的根本。

此外,PTA每个月都有例会,这是一次PTA内部交流以及和学校沟通的机会。月会通常安排在中午,以方便老师参与,大家会边聊边享用午餐。

(4)评价:创造互动的社区氛围。家长志愿者制度是家校共建实施范式的一种操作样式。其模式以现代教育观和学校发展观为指导,其形成是学校教育理念体系建立的标志。创建的是以社区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的共建型模式,北京顺义国际学校以学校为中心的联动型模式形成了辐射型的家校组织设计。这种以整体构思为基础,以资源共享为目标的整合型模式,形成了“优势互补、联动互补”的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互动模式,彰显了良好的教育态势。

2.北京法国国际学校

(1)学校发展情况。北京法国国际学校于1964年开办,接收法国驻华使馆人员子女入学。到2007年1月23日,该校经我国教育部审批,成为招收外籍人员子女的公立性质的国际学校,不再局限于招收法国国籍学生。目前学校有学生近千名,来自50多个不同的国家,法国国籍的学生居多,占学生总数的70%左右。

北京法国国际学校严格依照法国教学大纲教学,学校隶属法国海外教育署,该署专门负责为海外法国人的子女提供教育,其下属有300多所学校,北京法国国际学校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北京法国国际学校提供与法国国内相当的公立教育,办学范围是从幼儿园到高中。法国标准的公立教育体系对教学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学生高中毕业后可以申请世界不同国家的大学。受欧盟教育一体化的影响,学生申请欧洲各国大学的渠道非常通畅。目前学校的升学率达到95%~100%,大部分学生都升入了法国国内非常好的大学。学校和许多中国学校建立了校际交流,还和德国学校、日本学校及其他国际学校在体育运动方面有经常的交流活动。学校十分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表演艺术贯穿于全年教学的始终。[4]

此外,英国使馆、日本使馆等也设有自己的国际学校。这些国际学校大多只针对他们本国的子弟。学生以外交人员、驻华商社人员的子女为主,一般不招收中国学生。

(2)专家视角:走班制。北京法国国际学校的教育模式与中国的教育模式不同,它并没有严格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概念之分,从学龄前儿童到进大学之前的高年级学生,都在一个学校里上学,学校可容纳1500名学生。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而是像国内大学一样采用走班制,即学生需要去不同的教室上不同的课。

湖北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的李珂对走班制做了深入研究。认为这种走班制教学,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即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结合任课老师的意见,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同一科目同时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分别去相应层次班级上课,原有的行政班保持不变。[5]

对教学活动而言,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学生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首先,教师课前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学习层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极大地优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提高了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各层次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有的放矢,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对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模式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的现象。同时,也让学生们都体验到学有所成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对教师自身来说,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面临的挑战,无疑促进了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3)媒体视角:注重环境设计。2017年,搜狐网对北京法国国际学校进行了采写。据报道:

学校建筑主体功能分区明确,报告厅和图书馆位于学校主入口处。针对从小学到高中不同学龄的学生,分别设计不同的入口和流线,教职人员的流线却始终保持连贯。从第二层开始,教室布局兼具合理性和灵活性。层层木质格栅按果树的种植序列排开,如同漂浮于立面之上,形成一层有机的肌理。木质格栅间隙疏密有致,兼顾采光,视野通透,能够有效地阻隔阳光曝晒,同时为室内活动提供人性化私密保护。这些木质格栅的选材灵感来自传统的中国建筑,外形独特新颖,为校园营造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的同时,更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辨识度。[6]

文化的融合并不都是和谐的,有时也会产生激烈的冲突和碰撞。在设计过程中,学校尽量避免对孩子的保护意识过于强烈,因为这剥夺了他们自由成长的一些乐趣。学校不只是学生成长和受教育的环境,里面的设施也可以是学生的朋友和大玩具。从更深一层的理想来说,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给学校的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的环境,好的学校设施能够像品德高尚的人一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审美和人生。

(4)评价:个性化教育模式。北京法国国际学校的教学是以学生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为目标的教育,其是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的教育模式。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他们才能发展,个性化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从北京法国国际学校的案例可以看出,这种综合构建的个性化教育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等诸多教育要素的支撑。

3.上海美国学校

(1)学校发展情况。上海美国学校(Shanghai American School),又名美童公学,是1912年至1949年上海一所主要面向美国侨民子女开设的国际学校,原校址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

美童公学的创建,肇始于美国在华传教士的努力,它在20世纪20、30年代的拓展和存续,则得益于传教士与商界的合作。美童公学在当时也成为吸引美国人移民上海和定居上海的磁铁,为美国人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社交平台,同时也成为教授、传播和传承美国文化的重要园地。[7]

1896年上海原开设有面向来华传教士子女的朱厄尔私立学校(Jewell Miss School),校址位于虹口昆山路。辛亥革命后南市的传教士来到虹口,致使其入学压力激增。美国侨民遂希望建立一所有教会背景的联合学校。

1912年4月25日,上海决定在虹口四川北路建立美童公学,由美国南长老会拨款。1912年9月17日,上海美国学校在临时校舍正式开学,首次招生38名。这是第一所向所有希望赞助基督教学校的美国人——传教士、商人和职业人士子女开放的学校。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当时最好的美国公立学校的初中课程为基础,以适应在华儿童的需要。学生年龄从8~18岁不等,即开办小学、初中到高中的教育。经过四处筹款,学校委员会最终在贝当路10号(现衡山路)购置了一块土地,建造了6幢固定的建筑。

1923年9月12日,上海美国学校正式迁至新校区。随后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期,生源不断增加,到1925年,在校学生人数已经达到417,到1934年,更是超过600。同时,作为中国中东部地区第一所美国学校,它的创办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之先机,无论是资金、生源还是教育质量,在彼时都颇具影响。与同期创办的其他美国学校相比,它维系时间较长且较稳定,除了1941—1945年战时的短暂关闭外,它一直开办到1949年。1949年起,美童公学生源逐步减少,学校管理会投票决定于1949年9月1日关闭学校。

1949年以前的上海美国学校主要是为了解决传教士子女在中国接受美国式教育,以便将来能够考入美国大学,适应美国思想与传统,成为良好的美国公民。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上海美国学校不仅招收传教士的子女,同时也招收美国商人和职业人士的子女,甚至还招收其他外国人的子女。上海美国学校无疑解决了长期困扰在中国中东部工作的美国人子女受教育难题。[8]

1980年,上海美国学校在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复校,后于1989年开始在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校舍授课,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所国际学校。学校实行15年一贯制,学生在这里接受从幼儿园至高中的全日制和寄宿制美式教育。

早期,美国领事馆为学校无偿地提供了两幢平房和一个玻璃暖房作为学校的教学用房,以及一块14000多平方米的大草坪作为学生的活动场所。学校有一个大型多功能游戏架,供各个年级学生在课余时间使用。学校的图书馆有2000多册藏书和各种杂志。学校聘用全日制正式教师5名,再根据教学需要聘用若干名专业课钟点教师,校长是全校唯一的全日制行政人员,为协助做好工作,还聘用了一个钟点办事员。[9]

1980—1992年,学校只提供8年级班。从1992—1993年开始,成立了6~8年级的初中,1993—1994年增加了9年级。从1994—1995年开始,增加了10、11和12年级,学校开始提供完整的前K-12教育。目前,学校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3000名学生,有来自27个国家的近400名教师,学校教师近2/3来自北美,超过90%的教师是外国人,所有教师均通过认证,近60%拥有高级学位。为了满足多元文化的需求和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学校采用了IB和AP两种课程项目。涉及语言、艺术、知识理论、数学、体育、实验科学、人文科学和其他选修课程等8个学科,共200多个课目。

(2)专家视角: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上海美国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一所独立的非营利性国际学校,由美国西方学校联盟认证(WASC),是东亚区域学校理事会(EARCOS)、中国和蒙古国际学校组织(ACAMIS)、上海国际学校组织(SISA)、近东南亚海外学校理事会(NESA)、国际教育发展组织(AAIE)和IB世界学校成员。

上海美国学校的主要授课语言是英语,该校完全采用美国学制,教材也与美国相同,在该校获得的学分和文凭,美国及世界许多国家都予以承认。上海美国学校还在高年级开设了AP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还设置了IB课程,增加学生对国际教学内容的熟悉与接受度,与学生将来在国外深造的课程内容之间建立良好的连贯性。

从学前预备班到五年级的小学教育,学校致力于启发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热情,并帮助他们获得实现梦想的勇气。小学课程是基于国际课程标准,课程包括语言、艺术、数学、社会研究和科学。课堂教师提供差异化教学,以满足个别学生的需要。

6~8年级是为学生提供严格的学术课程和各种辅助课外活动。中学项目注重青少年的需求,提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责任和鼓励学术卓越的教学环境。所有的学生需要学习为期一年的核心课程:语言、艺术、数学、社会研究、科学、外语、体育和音乐,同时提供探索性的课程和课余活动项目供学生选择,学生每年参与为期一周的东道国文化项目。8年级学生还可以选择参加校外跨学科的体验活动,有机会探索、研究并体验真实环境中的中国文化。

9~12年级学生将参加更为严格的学术项目。该阶段的核心课程包括数学、科学、英语、社会研究。此外还有艺术(音乐、艺术和戏剧)、语言(法语、汉语和西班牙语)以及计算机科学的课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班级旅行和社区服务的机会了解世界和区域文化。学校注重调动学生的优势、兴趣和激情,课程设计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社区成员。此阶段,学生还可以选择学习更高水平的IB课程或AP课程。

在课余,上海美国学校为学生设置了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体育项目。针对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以及发展方向,学校设置了诸如社团、体育项目(橄榄球、足球、曲棍球等)的活动。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在他们参与的活动中还可能邀请到社会各个领域人士,增强教育的多元化以及融合性。[10]

学校有超过150多项课后活动,包括越野赛、网球、橄榄球、高尔夫、排球、篮球、游泳、女子垒球、羽毛球、足球、田径运动、乒乓球、合唱团、交响乐团、舞蹈、乐队、戏剧和辩论等。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在对美国各类学校进行田野研究后指出,提供真正适合学生潜能与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上海美国学校的一大特点。

(3)媒体视角:终生学习的办学理念。新浪教育实地探访了上海美国学校后指出,学校倡导的创造能力、责任心、多元化对学生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处事方式有着良好的启发以及指导作用。学校不断通过经验的总结将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培养纳入日常的教学任务之中,同时注重让学生培养一种学习热情,在智力上得到全面的开发[11]

上海美国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尊重并了解多元文化的价值”,同时主张“终生学习”,让学生有能力面对世界的快速变迁。上海美国学校的目标是把学校营造成一个快乐的地方,让学生在充满关怀,支持,安定的环境中获得各方面的知识。上海美国学校在教学上希望通过与家长的合作,让学生在学术、体育、社会、心理以及生活各方面都得到平衡的发展,从而达到对自身潜力的充分发掘。学校极为注重学生的德育,在核心的价值观中,诚信、自由、慷慨、尊重是学校希望学生能通过学校的集体生活所获得的。[12]

(4)评价:应对知识经济。面对知识经济,知识创新和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开发的基地之一,如何培养出面向21世纪、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是摆在国际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上海美国学校的教育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参考。

(二)特殊的“国际学校”:公立学校国际部(班)

公立学校国际部(班)通常属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生源地不限,采用全英文授课,不参加高考,需要完成开设的中国课程,并通过参加国外知名的教育评估机构组织的考试和语言水平测试,申请国外大学就读。

公立中学的国际部很多老师是来自于本校,有着更专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所以,在中西方文化的结合上比较有特色,能在沟通合作中了解双方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这样也更有利于培养结合中西方所长的优秀人才。同时,依托于传统名校,能够享受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优良的师资。由于目前的传统名校在国际合作交流上已经比较深入,所以国际部的学生也可以享受到这方面的优势,能有更多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为今后升入名校奠定基础。[13]

2016年,仅北京地区就有十余所公立学校开设的国际部(班)纳入中考招生范围,包括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十一学校、北京二中、北京三十五中等示范高中。除北京四中已经明确开始剥离国际部(班)外,其余十余所公立学校国际部(班)仍按照以往的轨迹发展。

按照规定,公立学校国际部(班)招生一般纳入各个省、市、自治区升学考试提前招生批次,学生须通过考试并达到学校录取分数线,才能进入公立学校国际部(班)。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公立学校国际部(班)多采取与国外重点学校合作办学的形式。从全国的实践来看,“双轨制”的办学模式已成为公立学校国际部(班)的主流。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和上海中学国际部的案例,我们或许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启发。

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前身为南京树人国际学校,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于2001年独资创办的一所民办初中。2012年,根据南师附中与原下关区政府的联合办学协议,学校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办学性质也由民办改为公办[14]

(1)学校发展情况。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坚持促进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其办学目标是把学校建设成为在江苏省有示范性、引领性,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国际化,高质量、有特色的一流初中,努力构造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在执行国家教学计划的同时,利用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资源,为全校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能健全心智、培养兴趣、发挥特长、拓宽视野、陶冶情操、锻炼体魄的选修课、活动课等。学校教学理念为:教育就是在现实中创造未来;教学无止境,成长无极限[15]

(2)专家视角:“双轨制”的困惑。随着公立学校国际部(班)的剥离,国际部(班)的模式在未来会产生很大改变,今后民办比公立学校融合的机会更大,至于未来哪种类型的国际部(班)会成为成功的典型案例,当然还是凭培养人才的实力说话,但是就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而言,明显具有以下三个办学特点:

第一,体现在双学历的认证上,学校与国外合作开发了双文凭国际课程。凡是修满学分并且会考成绩合格者,可以进入新加坡维多利亚初级学院、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学学习。

第二,体现在教师、教学安排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如国际部(班)课程突出“中国教育为主,西方教育为辅”的课程体系,80%是中国的课程,20%是国际课程。

第三,体现在与一般民办学校相比,收费要低一半左右,基本维持在每学年10万元人民币左右。近年来,其分数线基本都维持在重点分数线以上。

由于出国留学人员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家长希望学生能尽早接受优质国际教育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但是“双轨制”不仅给家长带来了选择困境,也给学校办学带来了一些压力。一些外语实验学校也在积极探索“双轨制”下的学校教学管理策略[16]

一是教学的重点不一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的工作中心通常是应对国内考试,在这种情况之下,学校更多的是注重升学率,也就是说,学校重点还是放在培养那些全日制中学学习的学生上,而不是这些国际部(班)的学生。

相比较而言,在其他单轨制的民办国际学校,学生都是准备出国留学的,学校的工作重心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他们具备国外学校所要求的各种能力,顺利出国甚至留学名校。所以,准备出国的学生大多数会选择民办国际学校学习,因为相对来说更专业更受关注。

二是办学氛围的不兼容。在环境方面,国际部(班)的学生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少的,大部分学生都准备参加国内考试,学习目标没有民办国际学校那么明确,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较而言,在民办国际学校就不会有这类问题了,每一个国际学校的孩子都有着极强的出国意愿,也就是说,那里的家长和学生的目的性非常强。能跟一群有着共同目标的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对孩子们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外教比例较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的教师基本都是在国内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大多看重的是成绩和升学率,只有少部分教师会为学生出国考虑,而且外籍教师资源也没有民办国际学校那么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还是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对于英语口语、听力的学习并不利。

江苏省内其他国际学校里的老师则以外教为主,他们更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也熟悉国外的课程,真正做到了帮助学生,让孩子在留学路上少点麻烦,多些应对方法。

四是课程内容设置区别性不够。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国际部(班)是在学习国内课程的同时添加国际课程,需要兼顾两边的课程,压力比较大,出国申请学校也不是特别有保障,不过有可能拿到双学籍,能为将来的出国留学申请提供一定帮助。比较而言,民办国际学校则直接学习国外课程,学习压力小,能真正释放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学习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东西,申请大学有保障,甚至可能申请到比国内一本学校更好的大学。

目前,国内考试指挥棒与留学指挥棒所引起压力,使那些准备留学的学生苦不堪言。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学生主要应对的是国内考试的指挥棒,压力已经非常之大。然而,因为自己和家庭都做出了留学的决定,又不得不拿出大量时间准备英语(精品课)。

根据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学生的反馈来看,如果要在比较好的国外学校有所成就的话,至少要经过三四年专心致志的准备。他们所遇到的挑战,绝非几个考试,也不仅仅是语言障碍。中外教育理念和方法迥异,跨越地域的体制和文化,从头适应起来相当艰难。比如,国外学习对阅读量要求非常高,经常一周要读三四百页。期末要求写社会调研论文、读书报告。很多托福考过100分的学生,到了国外学校一筹莫展,也就毫不奇怪了。

从办学理念和制度上来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是要保证学生未来的成功,而不管他们选择什么样的后续教育方式。留学是成本最高的一种教育模式,因为前期准备不足,留学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

为改变这种局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所做的是:

第一,把国内考试指挥棒和留学指挥棒分开,让学生尽早有清晰的目标、充足的时间来为留学进行准备。

第二,帮助学生脱离应试习惯,脱离从早到晚就惦记着托福、SAT等几门标准化考试、一遍一遍地刷题的学习方式,引进国外的“原装”教程和师资。这样,可以甩开公立学校国际部(班)必须对付的“国家课程”,专心准备留学。

第三,设立合理的学校模式。现在一些国际学校,经常以“轻松快乐”式教育招摇,或似是而非地追逐美国寄宿学校模式。有的学校崇拜“贵族气”,实则是东施效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参考的是美国高竞争性的学校模式,比如一流的公立高中特别是公立的“考试学校”。美国的所谓“考试学校”,是一种严格选拔学生、非常注重学业的公立学校。它通过文化课考试选拔学生,一切以文化课为中心,具有高度的学术竞争性。学校的基本精神是唯才是举,从各个阶层特别是普通阶层中选拔佼佼者,很少有“贵族”那样的噱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采用这种办学标准,比较能够衔接中国的文化及教育传统,也更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理念和态度,即留学不是逃避奋斗的避风港。恰恰相反,只有愿意并能够接受更大挑战的人,才应该去留学。学校通过这种“高端”教育带来全校性的示范效应。从学校与家长联系的情况来看,家长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更放心。

总之,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通过理顺教育的制度框架,化解各种压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学校将教育过程演变为非功利的知识探索过程。

(3)媒体视角:“双轨制”下的特色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选修课程是公立学校国际部(班)办学的一大特色。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通过课程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让他们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充分实现个性化发展。该校的课程体系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科技等10个主题课程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目前,学校已经系统开设了10个类别、60多门选修课,其中,模拟联合国、古典文学、旅游文学、几何画板、摄影、空竹等已经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精品选修课程。参加这些选修课程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

为兼顾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开设了书法选修课,以培养学生的书法艺术审美情趣、锻炼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拓展学生在艺术领域的知识面。书法选修课学习的内容包括:书法的三要素,“永”字八法中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及技法,对楷书、隶书、行书基本笔画的认识及练习(楷书侧重于颜、柳、欧、赵,隶书侧重于曹全碑、张猛龙碑、石门颂等,行书侧重于兰亭序、苕溪诗帖、赤壁赋),毛笔书法的临写与创作,名家名作赏析。

学校还开设了“世界经典音乐”课程,让学生感受世界音乐的精髓,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该课程的内容包括古典、流行等多种风格的国内外经典音乐作品,通过学习,学生了解、熟悉了世界音乐大师以及世界音乐的发展脉络,接触了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

(4)评价:教学设计是最终的钥匙。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双轨制”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这种“双轨制”教育的本质是分流,是学习途径和课程选择的多样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其主要特征是以人为本,强调教学设计的功能性及实用性,追求教学设计的“师生和谐”,遵循教学客观的原则,对于当今国际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2.上海中学国际部

(1)学校发展情况。上海中学国际部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3个学段。小学阶段教育学制安排为1~5年级。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了一系列教育活动,旨在达到“教育是要立人”的目标。以安全教育活动、交往沟通活动、良好习惯养成活动、感恩爱心活动、游戏体验活动为抓手,增强小学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保护自我的良好意识,使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及基本知识、技能。

上海中学国际部的初中阶段教育学制安排为6~8年级。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青春期。随着其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困惑和问题。学校教育活动安排的丰富性、多样性、新颖性,能使初中阶段的孩子在活动中历练自己,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与开发自己的潜能,也能推进学生的差异性发展。

上海中学国际部的高中阶段教育学制安排为9~12年级。高中阶段的教育活动以“明确目标、聚焦志趣、开发潜能”为主线,以理想立志活动、国际理解教育活动、领导组织能力提升活动、社会服务活动、潜能开发活动为抓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逐步聚焦志趣,发展自身的个性与潜能,促进多元文化理解与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世界各国的顶级大学输入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奠定未来国际型人才的坚实基础,营造“主动、进取”的氛围。

(2)专家视角:多重国际接口提升“品牌”。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推进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实验研究”中,以上海中学为典型案例做了研究。上海中学国际部走向世界,获得世界认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略是积极建立与国际教育衔接的多重接口,这不仅是了解世界主流教育发展趋向的重要渠道,也是国际学校发展的生命力所在[17]

一是与国际文凭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学校以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和高效有序的管理,通过了国际文凭组织的验收,成为上海市第一家获得国际文凭组织的学校。上海中学国际部积极参与国际文凭组织事务的协商与咨询,严格按照IB课程纲要开设科目与进行授课,接受国际文凭组织的评估与认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际文凭组织的培训。上海中学国际部累计开设与IB相关的学科科目31门,学生全科文凭获得率为85%,获得单科满分的达10%,学校的毕业生获得了世界的认可。同时学校在国际文凭组织的3个国际委员会中拥有过席位。

二是教师参加各类国际会议。上海中学国际部有十多名教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凭组织、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国际青少年数学竞赛协会等多个机构于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地举办的各类国际会议上,多次用英语或日语发言,扩大了学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三是与各国教育的交流。上海中学国际部接待各国各类高层次访问百余次,接待外国客人3000余名。同时,上海中学国际部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联系学校,上海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合作开展了“亚洲国家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理解”的研究项目。与国际教育组织的高端接口,使上海中学国际部的评价与文凭获得了能够全球通行的品牌效应。

四是与世界知名学校建立长期的交往与联系。上海中学国际部与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十余所名校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也为全球各国和地区的一流大学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建立联系的学校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等全球著名学府。

(3)媒体视角:“品牌”化的课程体系。对于上海中学国际部来说,一个关键问题是能否建构满足外国学生与港澳台学生发展需要的专门课程。上海中学国际部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只有设置适应多国与多地区学生所需要的课程,才能留住或者吸引生源。上海中学国际部的教师经过调研后认为,只采用外国课程不行,难以形成竞争力。除了教学英语课程,开设汉语课程及中文系列课程正是外国人办的国际学校所不具备的。

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上海中学国际部开设了中英文两大系列四类子课程体系。全国高级中学校长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文凭组织校长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唐盛昌指出,上海中学的学校课程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核心竞争力[18]。在国内所有的公立国际学校中,上海中学国际部是最早系统地开设中英文两大系列课程的学校。中文系列,高中部采用教育部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满足参加港澳台联合招生考试的学生的需求;小学、初中部采用类似香港小学、初中的课程体系,如图2-11所示。

图2-11 上海中学国际部“品牌”课程体系

英文系列,采用AP课程与IB国际文凭课程两个系列分别选用的相应教材,共使用各类教科书300多种。国际部子课程既与世界主流教育相衔接,又彰显中国特色,以高选择性为特征,既注重层次选择,又注重科目选择。经选择组合后的教学班超过500个,中文、英文学科一个年级要分5~6个层次,其他学科一般都有3~4个层次。在科目选择性方面,目前共有可选学科目145个,如在语言类中有英、日、德、法4门,在美术类中有素描、中国画、油画、版画、卡通画、水彩画、电脑绘画等画种。此外还根据学生的毕业走向,开设升学导向类选修课程。每个学生都有一张不同于其他学生的个性化课表,实行走班制教学与多元评价方式。这一课程、教材的开设,努力做到了课程设置的兼容性、衔接性、适应性与开放性,满足了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学生需要,兼顾了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与发展走向。

(4)评价:课程建设是教学品牌的核心。从上海中学国际部的课程建设来看,其课程的教学理念首先是先进,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与学当中的主体地位。上海中学国际部的课程建设,不仅是专家认定的,最终还要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可。可见,其课程的建设是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来进行的。另外,教师队伍建设是其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其课程之所以能够成功,也在于它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

(三)在逆境中发展:民办国际学校

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2016年11月在首届国际教育高峰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国际学校报告蓝皮书(2016)》显示:

目前中国有国际学校661所,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发达地区,其中民办国际学校321所,占总量的48.6%;公立学校国际部共218所,占总量的33%;外籍人士子女学校共122所,占总量的18.4%。[19]

我们可以看到,民办国际学校目前几乎占据了中国国际学校的半数。而且,由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只能招收外籍学生,公立学校的国际部(班)也因政府教育部门政策不断收紧而发展受限,所以,民办国际学校在当前仍将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甚至有可能在未来中国国际教育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美国国土安全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4学年,在美国接受中等教育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为25019,而2014—2015学年则增长到29936,增长率为19.7%;同期中国本科生的增长率为12.7%”[20]

尽管国内民办国际学校发展迅猛,但与公立学校的国际部(班)相比,无论是学校品牌与口碑,还是教学软硬件资源建设,都存在着先天差距,民办国际学校的办学成本(无论是土地、设施、师资等硬件成本,还是品牌建设、管理机制与校园文化建设、招生宣传等软件成本)都明显高于公立学校国际部(班)。

为了尽快形成办学规模,积累办学经验与资源,目前的民办国际学校已经开始呈现出一些趋势:

(1)资本的进入。比如在北京,中泰桥梁和银润投资均将参与建设、运营、管理国际学校,其中,中泰桥梁计划在两年内在京建设10所以上的国际学校,目前已经同步在朝阳和海淀建设了两所国际学校,预计招生达5000人。而在上海,光华教育集团于2017年初成功完成C轮融资,这家旗下已经拥有11所国际学校的教育集团将在资本的帮助下进一步收购国内外优质国际学校与教育机构,完善产业布局,逐步形成规模化教育产业链。

(2)拥有雄厚资金实力与土地资源的房地产机构进入民办国际学校领域。与其他组织与个人相比,房地产企业在土地、政策以及资金等办学先决条件上具有先天优势,同时,将地产开发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合二为一,房地产企业往往能事半功倍地获得更多附加值。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企业需要寻求在房地产之外的利润增长点与融资渠道。比如2015年,万科在深圳联手深圳中学共建万科梅沙书院,同期在上海也宣布成立一所9年一贯制私立学校——上海万科双语学校。而作为进军教育市场的房地产机构代表,碧桂园早在1994年就创办了一所IB国际学校,而后通过不断收购、共建各类学校,碧桂园在教育产业中获利颇丰,2014年,碧桂园成立碧桂园教育集团,将旗下所有学校归到教育集团管理,为教育集团分拆上市做好了铺垫,并且准备在未来几年建立30所纯IB学校。

(3)公立学校国际部(班)转民办国际学校。比如北京四中国际班在2015年就转为民办国际学校佳莲学校。2013年,教育部出台《高中阶段国际项目暂行管理办法(草案)》,要求对公立学校中各类国际部(班)从招生、收费等多方面予以规范,对部分不符合规定的国际部(班)进行清理或转制,此后,北京、上海等地纷纷行动,带动全国各地给公立学校的国际教育项目带上“紧箍咒”,这些项目才“被迫”脱离体制,向民办学校转型。尽管这些“公转民”的国际学校是因为政策收紧而转型,且目前数量不多,但是由于其“公办”背景,在办学经验、师资与教学资源、社会口碑等方面仍有较强的竞争力。

综上来看,中国目前的民办国际学校中既有从公立项目转型而来的“正规军”,也有在雄厚资本支持下的“地方军”,同时还有不少个人创办的“小而精”的私立学校。这些学校的办学背景各不相同,办学特色也有差异,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基本形成了公立、民办并举的局面,虽然民办学校在数量与办学规模上与公立差距悬殊,但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与资本的涌入,不少人仍然看到了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国际教育的巨大发展潜力。在《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中,政府对民办学校的法人地位、办学自主权、资产投入、法人财产权以及合理回报做出了法律规定,这更从宏观层面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是,尽管政策与资本层面的利好频频,民办国际教育仍然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中国的民办国际教育产业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有一批优质的民办国际学校与民办国际教育机构逐渐看到了曙光,也有一批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行业先锋没能突破困局,最终走向衰亡。

1.枫叶教育集团:快速发展的民办学校

枫叶教育集团是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开办最早、规模最大的国际办学机构之一,截至2017年3月31日,已在大连、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加拿大甘露市等国内外20个城市开办了75所国际学校,在校生逾26000人,中外籍教职员工4000多人。2014年11月28日,枫叶教育集团于2014年11月28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这使枫叶教育集团成为香港资本市场上第一家中国内地基础教育机构,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学历教育的上市公司。

(1)学校发展情况。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枫叶教育集团并不是一家纯粹的国际教育机构,在它旗下,传统的中国义务教育学校与传统高中仍然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我们并不能将这些区别于国际教育的学校视为与国际教育无关的资源,相反,在枫叶教育集团发展初期,收购一些经营困难但有一定社会声誉与教学质量保障的公立学校,不仅是其发展战略,从效果上来看也确实为枫叶教育集团在教育资源(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积累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3年,大连枫叶国际学校对北京师范大学大连附中的股权进行100%收购,在保留其基本教学班底与劝留学生的基础上,对教师待遇、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与学生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同时迅速组建了新的校园领导班子,并对原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教师团队进行了系统培训。这一批富有公办教育管理与教学的师资团队迅速地接收、消化了大连枫叶国际学校的国际化教学与管理理念。可以说,在收购北京师范大学大连附中之前,大连枫叶国际学校在部分人的印象中还是一家“为了赚钱”的国际教育机构,但在收购公立学校并有效地消化、解决了一系列公办教育存在的问题之后,枫叶教育集团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专家化”形象被有效地建立起来,尤其是在中国传统应试教育中,枫叶教育集团也能通过新收购的旗下学校进行有效的成果输出,国际教育与传统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为枫叶教育集团的生源开发与不同生源之间的转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03年后,枫叶教育集团在立足大连以及东北生源的基础上,逐渐将招生范围扩大到首尔、东京、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武汉、杭州、鞍山、温州等国内外城市与地区,并分别设立招生办事处。而在通过招生宣传建立集团影响力的下一步,枫叶教育集团立即着手收购、扩建新的学校与校区,再通过学校资源的整合,不断尝试民办教育的产权运作以及办学机制的改革与突破。

如果说,大连枫叶国际学校的创办,突破的是能不能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中外合作办学,中国高中教育能否接受国际认证,毕业生能否直升国外大学的话;如果说,兼并北京师范大学大连附中突破的是民办教育能不能进行产权运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话;那么沈阳枫叶国际学校和武汉枫叶国际学校的创办,突破的则是运用民办学校机制能不能办成国际学校,实现与国际教育的联通。[21]

2003年7月,枫叶教育集团在大连宣布成立。此时距其完成对北京师范大学大连附中的收购才刚刚过去半年,但事实上,完成产权运作只是枫叶教育集团对教育资源整合的成果显现方式之一。早在收购之前,大连枫叶国际学校就已经通过发展特许学校、发展成人教育、制定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计划,逐步确立了其发展战略,并在该战略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资源评估系统,为集团快速扩张奠定了基础。同时,《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以及如北京师范大学大连附中等收购案例的成功运作,表明枫叶教育集团已经具备了扩张的政策基础与操作经验,也使他们在国内民办国际教育产业发展初期,迅速站上了行业制高点,有足够的影响力与实力去进行市场运作、资源配置、技术转让与兼并收购。

枫叶教育集团的扩张模式如图2-12所示。

图2-12 枫叶教育集团的扩张模式

目前,中国国际教育行业的共识是,民办国际学校将在资本加大投入以及政府对公立学校国际部(班)不断收紧的双重利好下,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教育中的主流。但是,行业的过快膨胀也带来一些弊端,升学率、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国际化的管理水平与学生的人文体验等硬性、软性的标尺同样在不断区分、淘汰着不合格的学校。归根结底,教育并不是一个能单纯讨论投入产出比的行业,通过日积月累形成的坚固品牌影响力与良好的口碑,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是比宽敞的校园、先进的设备以及一流的师资更为核心的竞争力。而综观枫叶教育集团,其品牌建立的核心战略是“规模”,即通过“建立示范性国际学校—兼并收购其他学校完成案例复刻—整合办学资源,扩大成果输出,加强品牌辐射”的方式,形成办学规模,并通过国际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双向成果,强化集团作为“教育行业领军者”的品牌形象。

占据行业制高点从而获得生源优势,接下来又用优秀且充足的生源不断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这就是品牌化运作民办学校为枫叶教育集团带来的回报:1995年大连枫叶国际学校创立时,招收的学生仅为14名,而在2005年,这个数字达到了4200,10年之间,枫叶教育集团的在校学生人数增长了300倍。

(2)专家视角:国际课程本土化的探索。课程是一所学校的核心业务内容,教育工作者的任何教育理念与想法最终都需要落实到课程上去影响学生,产生教育效果。而在国际学校中,不同国家的课程以及对应的认证体系授权更是办学的基本前提。但随着中国民办国际教育市场的走热,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开始出现,其中不乏一些学校存在着“只引入课程,没有通过认证”的情况,这些学校的毕业生要么还是需要通过中国课程的成绩去申请国外大学,最多在申请材料中表示自己额外学习了几门国际课程;要么是用网络课程文凭去申请大学,而该文凭在国外的认可度极低,基本上申请不到任何好的大学。

所以,只有经过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或者相关考试委员会、国际教育机构授权认证的国际学校,才具备以国际课程培养并输送学生的资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通过认证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国际课程可以实现与公立学校的差异化竞争,但民办国际学校之间的竞争又何尝不激烈?要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中突出优势,除了引入优质课程体系与优质师资队伍之外,部分学校与教育机构开始尝试自己进行课程开发,希望通过对国际课程的本土化改造,既保证学生升学渠道的畅通,又让中国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课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22]。这其中,枫叶教育集团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授权课程的本土化改造或许值得其他学校参考:

1)中加双方承认的“5+4”课程方案。枫叶教育集团经与加方学校反复研究与论证,出台了一套中加双方互相承认学历的“5+4”课程方案,即中方承认加方的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5科成绩,而加方则承认中方的语文、思想政治、历史、地理4科成绩。

该方案在1999年7月上报辽宁省教育厅,在9月获批得原则性同意。自此,具有独立办学权的大连枫叶国际学校开始实施该套课程方案,既可发挥BC课程的基础学科特色,避免因重复开设中方课程而浪费资源,又保留了中国教育部门所看重的语文、政治等传统学科(这类课程获得了加方大学认证)。在新方案实施后,大连枫叶国际学校削减了中加两国的重复课程,每学年可为学生减少约600个课时,但不降低中加双方的课程标准与申请大学时的毕业学历要求,甚至通过课程的优化组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时间与空间,让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在方案实施前,大连枫叶国际学校的毕业生获中加双学历的比率不足50%,而在方案实施后,该比率接近80%。

2)学分制、模块制。2003年底,枫叶教育集团出台了《高中部中方课程学分制试行方案》,让旗下学校开始执行。根据方案,枫叶学校的课程结构是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3个自上而下、概念由大至小的学习层次组成的。不同的学习领域包含了不同科目,学生在与学校一起测评自己的擅长领域、兴趣与求学意愿之后,确定某领域为自己在枫叶教育集团学习的核心追求,并据此来选择主要学习科目;在各个科目中,又有若干个教学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是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这些教学单元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定制了明确的教学内容,每个模块按照学校规定都设置了36个学时以及2个学分。

在枫叶教育集团的学分制方案中,10个科目共计设置了100个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3个实践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就占了总学分的30%,这也是枫叶教育集团课程的国际化特色之一[23]

可以说,模块是枫叶教育集团的基本课程单位,任何学生的培养体系,都是由学生个人与学校共同研究选择的若干个教学模块组成的。通过不同教学模块的排列组合,学生的发展方向、个人特长与课程安排都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差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来决定自己的课程紧张程度,但教学质量却始终在课程的顶层设计环节得到保障,这也使如“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科目能有效地供学生选择,枫叶教育集团从而也能够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想法。

3)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概念最先出自英美等国,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在各级学校中广泛开发校本课程,编制校本教材,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的、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国务院于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明确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而2001年6月8日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更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两个文件中有关课程的规定,无疑为这种新生的、顺应了国际课程改革和课程决策民主化潮流的校本课程赋予了合法性。

尽管校本课程有了政策上的生存空间,却并不意味着该课程能够像在欧美学校一样在中国得到迅速推广,事实上,受中国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学生评价以及升学机制影响,大部分实施传统教育的学校根本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开发校本课程,学生、家长对学校开设这种“对考大学并没有什么好处”的课程也并不支持。

相反,教育集团却因为拥有与西方接轨的课程与考试体系而更加适用校本课程。枫叶教育集团将校本课程的开发视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与传统学校形成良性的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其选修课程就普遍带有学校的自编教材,比如语文学科开设的作家人格与作品风格解读(李白作品选读、余秋雨作品选读等)、政治学科开设的公共关系与交际礼仪、信息技术开设的智能机器人等课程,而精品校本课程太极拳还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直接纳入加方的高中课程体系,并授予2个学分。枫叶教育集团的这些校本课程有些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有些则充分借鉴国际教育通用课程,经不断开发与实践,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枫叶教育集团特有的课程体系和一支经验丰富的校本课程教师队伍,这些资源都成了枫叶教育集团在民办教育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的原因。

(3)媒体视角:民办国际教育的办学文化。尽管发展势头迅猛,但与传统的公办教育相比,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国际教育在中国的教育市场中只占非常小的份额,且始终面临着“考不好就招不到生,招不到生就面临倒闭”的危机。升学率,这个在中国传统应试教育中用于判断学校好坏的“金标尺”同样适用于试图在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上区别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国际学校。

那么,对于国际学校而言,升学率真的是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标准吗?事实上,民办国际教育的办学文化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集团文化不仅有利于促进教育集团的资源配置和持续创新,还蕴含着极大的经济学意义,能够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个体生产率与获取合作效益。正是由于集团文化的价值型、创新性、延展性、难以替代性等特征,使其成为教育集团最具有活力、价值创造性以及持久力的管家能力,成为教育集团竞争力的根本来源。这表明,教育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根植于集团文化,教育集团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是教育集团核心竞争力中最基础也是最具魅力的部分,定位核心竞争力首先要确定文化核心,其中,领导者是集团文化的主导因素。[24]

民办国际教育的高投入决定了必须要通过高收费的方式来平衡企业收支,然而,高昂的入学门槛又决定了民办学校无法与公立学校处于平等的地位去竞争优质学生资源,这使民办学校在升学率的竞争上还未开始就已经落后于公立学校。而随着升学率迟迟达不到社会预期,还可能产生如股东与员工受挫、人才流失、后续资金投入断流等影响学校存亡的问题。

枫叶教育集团显然在发展初期就认识到了这个核心问题,明确了民办国际教育要与公办教育进行差异化竞争,打造以特有教育理念与人才评价标准等办学文化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譬如在集团的顶层制度设计中,枫叶的创始人任书良从一开始就设计了“枫叶国际学校要建立中西教育结合,实施素质教育的现代学校制度”“集中体现绕开中国应试教育办学校的体制设计,集中体现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等集团文化,将“枫叶学生可以不参加中国的高考,但拥有更多的个人出路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

所以,尽管枫叶教育集团旗下仍有不少传统学校,但我们可以认为国际教育,尤其是枫叶教育集团擅长的加拿大教育才是其业务的核心。枫叶教育集团通过引进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国际教育课程与认证体系,全方位强化中方学生的英语教学环境与双语水平,实现枫叶教育集团毕业生的中加“双文凭”,通过与加方高校、教育机构合作,保障中方学生在加拿大方向的升学率,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其他课程体系,并始终坚持对学生负责的办学与服务态度。

1998年大连枫叶国际学校第一届学生临近毕业时,任书良亲赴一线,在温哥华向有关大学发出30多封介绍大连枫叶国际学校的资料,争取各大学认可大连枫叶国际学校的学生,并与大连枫叶国际学校达成录取协议。至今,大连枫叶国际学校与加方大学的录取协议中始终有两条铁律:一是加方大学认可大连枫叶国际学校的毕业生等同于加拿大本土毕业生,可以免托福成绩加以录取;二是加方大学必须提前6~9个月向大连枫叶国际学校毕业生发放录取通知书,给学生预留足够时间办理签证。

2012年,《人民政协报》对枫叶教育集团做了详细采访,称其走上了创新教育的成功之路[25]。事实上这种对学生贯穿于培养始终的负责态度,不仅为枫叶教育集团的学生升学提供了加拿大方向的基本保障,更为集团赢得了声誉,再加上集团管理层身体力行的示范性作用,久而久之,形成了枫叶教育集团的办学文化,不仅在招生中给学生与家长们吃了“定心丸”,也能在教学中让教师放开手脚,真心实意地投入素质教育的实践中。

(4)评价:基于文化自觉的办学文化融合。国际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在培养国际型人才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保证国际学校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必不可少。国际学校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不仅要靠外在资源的投资,还要靠学校内部强有力的文化内涵。这不仅仅是企业成功的法宝,也是学校核心的竞争力。因此,培育和构建学校办学文化,对国际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南洋教育集团:落败的航空母舰

虽然枫叶教育集团尝到了规模快速扩张的甜头,但是,并非所有的国际教育机构都能通过追求办学规模的“大”而实现长远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受市场刺激与政策利好影响,民办学校快速发展,但因为办学者与办学机构对教育的认识程度不一,以及不同学校管理团队与师资队伍的良莠不齐,至2006年,刚刚发展起来的民办学校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洗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当时号称“国际教育航空母舰”的南洋国际学校的败落:其所属的南洋教育集团,在2003年一度拥有12所学校(10所中小学、2所大学),累计在校学生1.8万,教职员工2600余名,自购校园用地1800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资产总估价达13亿人民币。

(1)学校发展情况。所谓“教育储备金”,即学生入学时交付学校数十万元的巨款,学校用其银行利息或投资收益办学,学生离校或毕业时退还本金。对学校而言,该方法能够迅速募集到大量的现金,供学校迅速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建校初期的重大问题,甚至帮助学校背后的教育机构完成快速扩张;而对于能一次性筹措到足够现金的学生与学生家长而言,毕业时“储备金全额返还”的缴费机制,也让国际学校的高额学费不再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

凭借收取“教育储备金”,南洋教育集团的确迅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甚至一度成为当时民办教育的标志性案例。但是,自2005年底至2006年初的短短数月之间,南洋教育集团在各地的10所K-12学校接连倒闭,师生被分流,学校资产被封停,集团累计拖欠学生“教育储备金”高达5亿元人民币。分布在各地的南洋学校的学生家长在追资未果之后,纷纷联名起诉南洋学校“非法集资”,公安部门也迅速介入,曾经被视为优质民办教育代表的南洋教育集团转眼间被扣上了“经济诈骗犯”的帽子,集团董事长帅建伦被定为A级逃犯进行全国通缉,其最终在黑龙江黑河口岸被边检部门抓获,移交山东警方。一时间,南洋教育集团声名狼藉,“教育储备金”也被推上风口浪尖。问题在于,“教育储备金”是否是这些民办学校走向失败的根本原因呢?

事实上,“教育储备金”并非南洋教育集团的发明。早在1993年,广东英豪私立学校就曾率先实行“教育储备金”的募资手段,兴建了一所豪华的私立寄宿制学校。该筹资模式经北京著名专家组成的课题组论证后,在主流媒体传播,并迅速风靡全国,被各地民办教育模仿。由于当时银行利率较高,“教育储备金”模式一度被认为是政府、社会力量、家长三方共赢的民办教育发展之路。

然而,在学校与家长都认为该模式收益颇丰的前提下,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该模式从一开始就隐含着巨大风险:一旦民办教育政策和金融政策发生重大调整,或者因为学校声誉不好,生源难以保证,资金流就会中断。随着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尤其是1998年后银行连续8次下调利率,使收取“教育储备金”的学校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该模式被多地政府迅速明文叫停。

广东省于2000年2月出台的《关于解决广东省民办学校教育储备金问题的意见》被认为是政府解决民办学校“教育储备金”危机的良好案例。在该意见中,广东省政府允许收取了“教育储备金”的民办学校在5年分期偿还债务,未偿还的余额则按国家银行同期整存整取利率来计算利息,用于支付给债权人;同时还允许学校以自有资产作为抵押贷款用于自身的发展,并鼓励金融机构以贷学金、信用保证以及贷款的形式支持民办学校发展。可以说,该意见在保护了家长权益的基本前提下,有效地帮助了一批陷入“教育储备金”挤兑危机的民办学校走出困境,使它们在利用政府与社会力量逐步偿还债务的同时还实现了自身的平稳发展。因此,虽然广东省是“教育储备金”模式的发源地,但却较为妥当地解决了一系列后续问题,尽管仍然有学校停办,但并没有发生如南洋教育集团这样的恶性事件。

可见,“教育储备金”模式虽然存在不合法不合理之处,但其本质仍是一种在市场竞争中由市场主体研究制定、经政府与相关行业研究机构认可过的经营模式,在国内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初期,还起到过一定积极作用,其功过要辩证地看待。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在对南洋教育集团事件的分析中指出:“风行十多年的‘教育储备金’模式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民办教育发展过程出现中的一种摸索,历史已经为它画上了句号。事发之后,有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卸责,称南洋教育集团事件是一场‘骗局’,公安部门则视‘教育储备金’为一种金融犯罪,并没有充分考虑当时的特定环境。”[26]

(2)专家视角:教育不应盲目追求“大”。“大”的好处毋庸置疑,尤其是在民办教育领域,“大”可以帮助民办教育机构迅速积累成果、形成行业口碑与影响力,同时也能通过资源整合来降低成本,尤其是国际学校普遍面对高昂的人力资源成本与课程开发成本。但是,许多教育从业者,包括民办教育从业者也都承认,教育不是一个可以通过单纯追求规模效应实现盈利的产业,南洋教育集团创始人任靖玺在2006年接受电视媒体采访时也提到,“教育(产业)是一个影响着千家万户(的产业),教育(机构)说实话跟别的企业不一样,它的颜面非常重要”。这里的“颜面”,即家长在为孩子择校时所看重的学校品牌与影响力——深究南洋教育集团的失败原因,因“教育储备金”诱发的财政危机其实只是其最终的表现之一,而办学特色缺失、师资与教学硬件等优质教育资源不可持续、企业管理混乱等企业经营上的失策,才从根本上导致了南洋教育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不足,缺乏行之有效的赢利模式,为了企业生存而被迫在“教育储备金”上铤而走险且一错再错,最终导致企业“颜面”尽失,才使家长对其失去根本信任而抢兑储备金,使南洋教育集团遭遇不可挽回的财政危机。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教授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铁明也指出南洋教育集团的崩溃并非偶然,加快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27]

(3)媒体视角:对“国际教育航空母舰”沉没的分析。南洋教育集团的危机在当时的民办教育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4所规模较大、具有一定行业影响的民办学校随后也相继倒闭,时任全国民办教育工作者联谊会会长陶西平、上海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胡为、浙江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华等专家学者纷纷发声,称这一系列现象为“民办教育整体走低”“民办教育转型期”,呼吁民办学校应当依法依规办学,同时与公立学校进行差异化竞争,以特色求生存,将调整发展战略为“差异性、补充性、选择性”。

事实上,南洋教育集团与大连枫叶教育集团一样,都将办学规模的扩大、快速形成品牌集聚效应作为主要发展战略,但其结果却是最终走向另一个极端。现在看来,南洋教育集团失败的原因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办学理念模糊,缺乏特色。根据国家法规,民办学校具有自主办学权,其中包括自主选择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这其实也是民办学校在创业初期实现与公立学校错位竞争、快速形成独有的办学特色与品牌竞争力的有效武器,然而,南洋教育集团旗下的12所学校却选择在一开始就与公立学校争升学率,使创新建伊始的民办学校陷入了先天劣势。而以南洋教育集团的掌舵人任靖玺为代表的南洋学校决策者们又误认为成功的公立学校校长就一定能办好民办学校,使南洋教育集团在人才梯队建设与管理机制建设上走了许多弯路。

其次,制度设计存在重大缺陷,办学管理混乱。南洋教育集团在集团管理与学校管理的问题上实行所有权与办学权分离的制度,使本应最懂教育的校长成为集团的雇佣者在“打工”,缺乏必要的决策权;而不懂教育的董事会作为利益集团成为决策者,与管理队伍严重脱节。同时,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也没有在南洋教育集团建立起来,这使集团决策者们在面对学校的一些具体事务时鞭长莫及,而学校又没有独立应对的权利与资质,如人事、财务等许多一线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积重难返。

最后,为了快速扩张而突破法律底线,在管理上抱有侥幸心理。《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第五十一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取得合理回报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该法案明确了民办教育获得经济回报的合法性,可以说为民办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前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办学校为了实现盈利可以无限制地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甚至是违法行为。2006年,《中国教育报》对南洋教育集团事件进行了详细报道。事实上,业界也普遍认为南洋教育集团衰败的直接原因就是学校为了实现其快速扩张的目的,采取了非法募集“教育储备金”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法规底线,也导致了遭到挤兑时集团面临巨大的财政危机无力偿付的危机,红极一时的南洋教育集团立刻声名狼藉[28]

(4)评价:从“扩张优质教育资源”到“生成优质教育资源”。从“扩张优质教育资源”到“生成优质教育资源”是国际学校发展的必然之路。南洋教育集团的发展,只是一种急功近利、为满足当前需求所做的扩张优质教育资源的行为,完全不考虑学校的长远发展,只满足于量的扩大,不考虑质是否提升。这种单纯靠增加教育投入的方法扩张优质教育资源的行为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不可持续的。学校只有拥有持续生成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才能壮大自己的规模。

3.上海光华学院:坚持专家办学的精品化学校

(1)学校发展情况。上海光华学院的培养目标是中国人,而不是培养英国人、美国人。学校所有的教学和教育服务都是围绕如何让中国学生成为有国际视野和中国灵魂的世界公民来设计的。学校以中国文化为主,加上一些西方的元素。

在目前中国国际高中的发展阶段,由于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可供复制,没有一个成熟的制度可供借鉴,许多时候都是在探索一条国际课程本土化的道路。在这个阶段,任何一所国际学校都还是人治的成分比较多,也就是说,校长的影响会比较大。首先是校长的办学理念,其次就是学校的文化。作为国际高中,上海光华学院要求教师必须有国际视野,以便更好地引领学生。

(2)专家视角:建设优质教学资源。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是优质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教学资源建设进行不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教学改革意义[29]。上海光华学院正是认识到了相关问题的实践意义,从多个角度积极开展工作。

一是在教育模式上,中西结合,平稳过渡。让学生在语言、文化以及学科知识上做好出国准备,做到从应试教育到西方开放式教育的平稳过渡。运用中外两套教师体系,上海光华学院的中国教师帮助学生打牢学科基础,同时处理学生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外籍教师则让学生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引导他们适应国外的教学模式。学校在心理成长、文化语言各方面给学生和家长所需要的指导。几年的国际高中生活,同样给了父母改变的时间,让家长与孩子一同成长。

二是在课程设置上,自由组合,接轨国际。为与国际接轨,上海光华学院开设了丰富的课程体系,供学生自由选择。除了数学、进阶数学、物理、化学外,还增开了不少人文类的课程,如心理、地理、历史、艺术与设计以及英语文学等,是目前中国A-Level学校中开始课程较为齐全的学校之一。

以英语课程为例,口语、写作课程由外教负责,中国教师主要负责阅读、听力课程。上海光华学院浦东校区现有外籍教师18人,占教师总数的一半。除了美国历史、美国文学、艺术、音乐、体育全部由外籍老师授课外,其他课程采取“中外合作”的形式,每一门课分别由中方、外籍的老师负责。以化学为例,中方老师教有机化学,外籍老师教无机化学。中外双方按照模块和教学进度划分工作。

三是从高一年级开始,上海光华学院的学生每周开展一节留学指导课程。最初课程的内容是介绍各个留学国家的大学、专业、留学政策以及毕业后的就业情况。确定专业方向后,学生可以结合兴趣特长,进行专业探索。通过参加课外活动丰富个人阅历,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人背景提升。学生进入高三后,开始准备留学申请工作。留学指导中心的老师会为学生连续2周开设留学指导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申请时间安排、文书写作、材料准备等各个环节。

老师都是学生的留学顾问,但不会帮助学生承担具体的申请工作,鼓励学生进行DIY申请。以写作文书为例,这个过程是梳理个人成长经历、挖掘自身优势、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过程,这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

上海光华学院留学指导中心的老师有五六位,学生在申请中心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他们。指导中心的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文档袋,学生的成绩单、推荐信、在读证明、财产证明等一些材料都会整理在一起,各10份。学校会事先帮学生整理一些琐碎的问卷,提高申请效率,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准备标准化考试、写作文书上。

(3)媒体视角:培养文理兼备的学生。上海光华学院在设置课程时,特别对高一年级的学生提出一个要求:每个孩子至少学1门文科。有的学生自己选择了2门或3门文科,虽然在高二年级学生可以完全自由选择,但绝大部分孩子还是会至少选择1门文科课程。

以外语课程为例,与其他国际学校相似,上海光华学院的英语课程主要分为听力、口语、阅读、写作,但其特色在于,在涉及具体的授课内容时,学校会给予每位老师灵活的空间。老师可以以英语教材为基础,增设英语文学方面的内容,比如英文小说、英语文化。在每个学期开学前,英语老师提交教学计划,再由教务组长提供阅读的小说或者文学作品清单。陈广适认为,阅读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国外文化,所学英语也会更地道。学校倡导“综合英语”概念,主张以提升能力为目的进行英语教学,例如,老师在讲授阅读课时,除了要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为目标外,还要调动听力、口语、写作等多方面能力。

2015年《留学》杂志以多篇报道,细致介绍了上海光华学院注重文科选择,拓展学生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很多学生从国内课程体系转换至A-Level课程体系时,会发现文科课程很难学,但一旦适应之后,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有非常大提升。A-Level课程完全可以做到中西合璧和文理兼备[30]

(4)评价:回归现代基础教育的本源。现代基础教育起源于希腊的博雅教育。博雅教育应该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除了学科教育,各类活动都是实施博雅教育的有效载体。上海光华学院在实施博雅教育过程中,通过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张扬了个性。但同时也要注意到,支撑上海光华学院博雅教育的,是一支知识渊博、富有爱心的教师队伍。


注释

[1]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北京王府学校.中国国际学校报告蓝皮书(2016).2016.

[2]邓明茜.从2008年北京教育博览会看国际学校的发展.世界教育信息,2008(6).

[3]http://jingkids.com/2016/11/17/isb.

[4]邓明茜.从2008年北京教育博览会看国际学校的发展.世界教育信息,2008(6).

[5]李珂.“走班制”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变化.教育科学论坛,2016(9).

[6]http://www.sohu.com/a/168946209_99933538.

[7]何方昱.媒介、事件与认同构建:美童公学筹款运动与上海美侨社区的形成.学术月刊,2015,47(8).

[8]何方昱.传教士与上海美国学校的创办(1896—1912).史林,2011(6).

[9]曹秋平.在上海的一所独具特色的学校:上海美国学校介绍.外国教育资料,1988(4).

[10]2013—2018年中国国际学校市场调查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16.

[11]http://edu.sina.com.cn/ischool/2017-06-27/doc-ifyhmtcf2906180.shtml.

[12]2013—2018年中国国际学校市场调查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16.

[13]2013—2018年中国国际学校市场调查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16.

[14]http://www.nsfzsr.com/shuren/index.asp.

[15]http://www.nsfzsr.com/shuren/index.asp.

[16]王世锋.“双轨制”下的学校教学管理策略.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3).

[17]唐盛昌.聚焦志趣、激发潜能:上海中学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研究.教育研究,2012(7).

[18]唐盛昌.上海中学聚焦资优生志趣培养建设学校课程图谱.上海教育,2009(22).

[19]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北京王府学校.中国国际学校报告蓝皮书(2016).2016.

[20]https://studyinthestates.dhs.gov/sevis-by-the-numbers/april,2014.

[21]齐红深,魏正书.枫叶为什么这样红:一所国际学校的解读.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36.

[22]陈吉菁.国际课程的本土化开发与实施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23]韩大勇,任书良.办“中西教育优化结合”的国际教育:访中国枫叶教育集团董事长任书良.天津教育,2013(7).

[24]曾小军.教育集团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学阐释.教育评论,2007(4).

[25]阎月君,吕东浩.寻找“素质教育推进难”的突破口.人民政协报,2012-10-17.

[26]杨东平,李方凭.妥善处理南洋事件关乎民办教育发展.中国新闻周刊,2006(22).

[27]张铁明.“火烧铁索连环船”的败局及其启示:南洋教育集团储备金办学模式崩溃的剖析.教育发展研究,2007(5b).

[28]刘云伶,赵华,赵仁伟.南洋教育集团十所学校倒闭内幕.中国教育报,2006-04-04.

[29]孙宁.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整合要因与取向.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30]邓茗文,蕫德.有责任 爱真理 勇于创新 “做校长最难的是坚守教育理念,做最纯粹的教育者”:专访上海光华学院(浦东校区)校长王慧琴.留学,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