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多年来,我在从事专业研究之外,有部分精力放到语文教育方面,修订课标、编写教材、主持“国培”、专题调研、授课讲座,等等,日积月累,留下许多文字,曾汇成《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一至三集)、《温儒敏谈读书》等书出版。这大多是急就章,回头读来,难免自惭形秽,可是出版后却收到较大的反响,其中多篇文章被媒体辗转传播,论集也曾被举荐为教育界的“年度好书”。这确实是有些意外的。我自知这未必是因为文章怎么好,而是比较“接地气”,不端着架势作论文,反而会受到一些读者的错爱。今有出版社愿意把我已发表的关于语文教育的文章选一选,做成一本书出版,虽有“炒冷饭”之嫌,毕竟有读者需要,也就应允。如今就从三集《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中选出若干文章,加上一些未曾出版的文章,编成这本《温儒敏语文讲习录》。
本书内容主要是讲座、访谈,所以叫“讲习录”。全书分六辑:第一辑主要谈语文课改和课程标准,包括如何认识语文学科的功能特点,如何看待十多年来实施的课改等;第二辑关于教材编写,对如何用好“部编本”语文教材有较多的说明;第三辑讨论教学,谈得较多的是要“聚焦语用”,要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还谈到教师要当“读书种子”;第四辑集中探究语文高考,对于语文高考命题改进的趋向的分析,以及高考作文、高考改革等,都有涉及;第五辑有意选录了文学课的几篇讲稿,都是和中学语文教学有些联系的;第六辑探讨中文学科的历史、现状与困境。此外,还有一篇附录,是《光明日报》所载报道,可看作笔者的学术评传,一并收入,意在让读者了解某些思想背景,也许可以更好地探讨语文教育的论题。
有些篇章发表时间较早,但其中提到的问题和困扰仍有现实性,就还是选入了。全书内容涉及面很广,但大多数内容聚焦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问题。有些内容有重复,是因为不同场合的演讲,这要请读者体谅。
我的专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关注语文教育是最近十来年的事。原来给自己的“定位”,是为语文课程的改革敲敲“边鼓”,回馈社会,做一些实事。没想到就“陷进去”,很难脱身了。这些年教育部聘我担任中小学语文教科书(部编本)总主编,自知才疏学浅,难于胜任,特别是编高中语文,我曾几次婉拒。最终,我想到这毕竟是淑世之举,也许在某种程度上能如《易经》所说“举而措之天下之民”,就还是承担了。但这是众口难调、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语文教材要体现国家意志,同时又是公共知识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民众的生活关系密切,网络和媒体关注度极高。社会上许多对教材的批评意见,我们理当从善如流、虚心接受,这是让教材完善的良药;但也有些“炒作”,接二连三地干扰教材编写的学术氛围。几乎平均两三个月就会有一次关于语文教材的“炒作”,有时会“炒”得天昏地暗,好几回我莫名其妙就被抛到风口浪尖。我的有些话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说的,“炒作”的人就用“摘句法”歪曲原意;有的观点根本不是我的,有些甚至是我质疑的,“炒作”的人也移花接木,当作我的主张而大张挞伐,反正他们要找个“靶子”,以博取眼球。对此我很无奈,一般是不予回应的,因为深知网络的“脾气”,只好随他说去。出版这本“讲习录”,也有“立此存照”的意思,把我的探求、思考、困扰、毛病等全都袒露于此,是非曲直,请大家评判。
2018年春节,鞭炮禁了,拜年也多用微信,难得清净,让我有时间和心力编好了这本书。我在写这篇前言时,书房外隐约传来电视新闻播报,说有些小学从三年级就开始上计算机编程的课,什么人工智能、云计算,也都接踵而来。我们这些人文学者、语文教师,对于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能有多少关注和了解?多数时候,我们倾向于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无论从社会的健全发展,还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有些坚守显然是必要的。这本书很多内容都在强调坚守,我谈得很多的一个词是“守正创新”——其实也是我多年前率先提出的一个概念。这是我们这种“角色”的要求吧。似乎有些“无奈”,又有些“悲壮”,但愿不是“自恋”。世界很大,很多变化简直迅雷不及掩耳,根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不能不用积极而务实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语文课在坚守传统的同时,恐怕也不得不考虑如何面对如今的新生代了。
拙著编定,越发感到自己学问的荒陋,许多言论未见得适时,也许还有“专业偏执”。
还是请读者诸君去明察郢正吧。
2018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