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伸阅读 中国台湾地区有关规定
1945年,台湾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颁布《推行家庭教育办法》。这项规定的实施目的,在于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改进国民生活,并期建立现代化的家庭,因此其推行的家庭教育以孝亲事长、敦亲睦邻、敬老尊贤等伦理教育为主。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变,传统家庭教育的伦理观念和家庭教育方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因此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于1968年对《推行家庭教育办法》进行了修订,对家庭教育的推行机构、参与人员、活动经费、审查制度等进行了规定,有力地保证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1986年3月,台湾地区行政当局核定实施《“加强家庭教育,促进社会和谐”五年计划实施方案暨修正计划》,开启了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以预算推动家庭教育的大门。根据该计划,由教育主管部门编列预算,分别补助基隆市、台中市、台南市、台北市及高雄市试办“亲职教育咨询中心”。1987年10月,鉴于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扩大了台湾地区各县市成立“亲职教育咨询中心”,以全面推展亲职教育,提供社会大众亲职沟通及家庭问题等咨询服务。
1990年2月,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社会教育工作纲要》,家庭教育工作是该纲要之一项。该纲要是台湾地区家庭教育专业导向的规定,强调发挥家庭功能,强化家人关系及家庭社群关系,建立现代化家庭,以促进民主、和谐、积极进取的社会,因此在内容方面突破了亲职教育的范围,不仅将实施对象扩展至儿童、青少年、为人父母与为人祖父母者,而且工作内容也涵盖了“家庭世代生活伦理教育”“夫妻婚姻关系教育”“亲职教育”“现代化家庭生活教育”及“家庭和社区关系教育”五大项目。同年10月,教育主管部门分别制定发布《小学试办社区家庭教育实施要点》及《强山地、偏远地区中小学校推展家庭教育实施要点》,以落实《家庭教育工作纲要》的推动与实施。
1991年5月,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加强推行家庭教育强化亲职教育功能计划》,将计划内容列为年度经常性业务办理。根据该计划,教育主管部门将推展家庭教育业务的重点转为积极督导各县市成立家庭教育服务中心,落实基层推广工作,建立专业性咨询服务体系,组训义工,以及继续加强家庭教育的宣导工作。
1996年12月,台湾地区行政当局发布了《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将建立终身学习社会列为建议事项之一。1998年3月,教育主管部门发布《迈向学习社会——推展终身教育,建立学习社会》白皮书,提出“学习型家庭”的概念,它包括“学习的家庭”和“家庭的学习”两个方面,前者强调家庭中学习气氛的营造,后者则强调家庭中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从此,推动“学习型家庭”成为社会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之主要目标。1998年,教育主管部门出台《推展学习型家庭教育,建立祥和社会中程计划(1998—2001)》,进一步明确了学习型家庭的基本内容,即:一为愿与家人相互关心,二为愿与家人沟通,三为愿与家人分享,四为愿与家人共同学习,五为愿与家人相互承诺。
2003年2月,台湾地区颁布了所谓“家庭教育法”,为家庭教育事务的推动提供了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家庭教育事项的实施范围、家庭教育的中央及地方主管机关的职责、家庭教育咨询委员会的任务、家庭教育的推展机构、推展方式、推展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家庭教育服务对象、家庭教育课程、教材的研发以及经费保障等。它的颁布使台湾地区家庭教育的推展活动迈向了规范化、专业化的轨道,打破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三者相分离的状况,并且使家庭教育以一种可量化的形式与学校教育相联系,把“补救”进一步提升到了“预防”层面。
之后,台湾地区又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规定来配合所谓“家庭教育法”的实施。2003年5月颁布的所谓“儿童及少年福利法”和2004年6月颁布的所谓“性别平等教育法”对所谓“家庭教育法”中关于家庭教育的主管机关和推展机构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落实:前者明确了教育部门对家庭教育的主管职责,确立了政府对于民间机构及个人提供家庭教育服务的鼓励、辅导和委托原则;后者则规定教育主管部门、各市县政府和学校必须设立性别平等教育委员会,推动有关性别平等之家庭教育事务。2004年2月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所谓“家庭教育法施行细则”是专门针对所谓“家庭教育法”的具体实施问题所制定的重要规范,除对亲职教育、子职教育、志愿工作人员等术语进行了解释之外,主要对所谓“家庭教育法”中的有关内容作了更具操作性的规定,如明确了推展家庭教育遵循的多元、弹性、符合终身学习原则的具体内涵和婚前家庭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确定了学校实施课外家庭教育课程及活动的原则,并规定了各级主管行政机关奖励和资助家庭教育推展机构的具体措施。此外,为配合所谓“家庭教育法”第七条和第十五条的施行,教育主管部门还颁布了《家庭教育专业人员资格遴聘及培训办法》《各级学校提供家庭教育谘商或辅导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可见,台湾地区已初步形成了有关家庭教育的有关规定体系,为家庭教育服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台湾地区家庭教育主要规定见表3—2。
表3—2 台湾地区家庭教育主要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