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是我国现阶段亟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随着社会公众的土地财产权益意识的增强,要求公平合理地分配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保护失地农民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的呼声越来越高。作为不动产领域的青年学者,王永慧博士持续关注和研究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问题,其多年的研究成果——《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的公开出版,将为改革与创新我国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提供参考借鉴。
目前,我国的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是以行政计划为主导的政府垄断的农地非农化供应制度。这种制度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着农民土地产权未得到有效保护、征地补偿不合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其局限性日益凸显,已不适应我国新形势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亟须进行改革。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包括增加的农地地租、增加的土地开发成本、增加的土地资本利润或利息,以及土地市场供求变动带来的土地增值。在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的分配过程中,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组织、个体农户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亟须按照公平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合理分配。从产权角度来看,农地发展权缺位是我国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合理分配的制度缺陷。作者建议将农地发展权界定为国家与农地产权人共享的土地产权,并进一步细分为基本发展权、实体发展权和虚拟发展权,为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的公平分配提供产权和法律基础。在经济学和产权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构建了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最后,作者以北京市为例,对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进行了实证分析。
希望本研究成果的公开出版,能够对我国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领域的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期望作者不断吸收本领域先进成果,继续持之以恒地研究我国的土地制度,尤其是农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制度问题,为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