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资筹建汕头大学
教书育人一直是李嘉诚从小到大的理想,几十年后的李嘉诚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而成为了华人世界第一首富,他是名副其实的商业奇才,但从小的理想他一直没有忘却,他曾在汕头独资筹建了一所现代化的大学,为此在资金方面他倾注了将近9亿港币。
20世纪20年代,潮汕与厦门相隔毗邻,很多学子与商人互相往来潮汕厦门两地,当陈嘉庚捐资创立厦门大学伊始,很多潮州人也曾有振兴家园、创办潮汕大学的梦想,但在当时因种种外界原因,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都未能如愿。
随后,创办大学的梦想一直被搁置,直到恢复了高考制度,潮汕的学子都以能进厦门大学为荣耀,除了厦门大学是声誉颇好的全国重点大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厦门是离潮汕最近的城市。
在本地创办大学的呼声越来越高,莘莘学子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我们潮汕在海外的华侨和同胞,不比厦门的少,为什么他们60年前能办成的事,我们潮汕今天都办不成?”“在港澳和东南亚,数我们潮汕的富商最多!”拥护者多为潮汕的干部群众和潮汕在海外的学者商人,直到1979年,一次机遇,改变了潮汕大学的历史。
正值当时,国家领导人在接见外籍华侨团体时,传达了潮汕人民想创办大学的想法,并希望得到华侨团体的支持,一时间创办潮汕大学的新闻铺天盖地地袭来,在等待和期待中,等到的不是外籍华商巨富,而正是一位来自香港的潮汕商人,此人正是——李嘉诚。
1979年的秋天,李嘉诚找到当时发起香港商界支持办学的主管人,也是当时香港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庄世平先生,向他表达了自己想资助办学的愿望:“现在中国政府顺应民心,实行开放政策,使旅居各国华侨、港澳同胞更感报国有门。”然后他接着提到:“关于创办汕头大学的事,刻不容缓。就让我先带个头吧,相信以后会有人跟着来的!”庄世平听后,对李嘉诚的行为感到颇为惊叹并加以赞扬。当李嘉诚询问到创办资金需要多少时,庄世平微笑道:“这当然是需要很多投资的,也许会是个无底洞!钱越多越可以把事情办好。”结果不假思索的李嘉诚爽快地捐出了3000万港币。而事实上,原本想带个好头的李嘉诚,却没曾想,就是这3000万港币的注入,让他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资筹建。
饱尝人世辛酸的李嘉诚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对国人的意义,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从目睹战后迅速发展的国家地区开始,他们的兴衰都取决于教育。试想如果没有他的“兴学育才”,没有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汕头大学的创办不知会不会再推迟50年。
李嘉诚最大的心愿在1983年的秋天达成了,汕头大学首期工程的开工仪式上,李嘉诚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汕大的创办,是合乎民意,深得人心的。千方百计以破釜沉舟精神,务必使之建成办好,这就是我的最大心愿。”同年12月,汕头大学正式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在此,汕头大学举行过多次典礼和剪彩活动,李嘉诚一时间备受关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很坚定地说:“创建汕头大学是一个国民应尽的天职。支持国家,报效桑梓,乃是我抱定的宗旨!”
从不计较名利的李嘉诚为汕头大学的创办倾心竭力,有关部门领导曾多次想征求李嘉诚的同意,将大学的名字以他或者他父亲的名字命名,但却遭到李嘉诚的坚决反对,最后有人以北京大学的“未名湖”为例,可以称汕头大学大礼堂为“未名堂”,聪明的李嘉诚一下就识破了对方的“小伎俩”,并微笑地回应道:“本来就是大礼堂,这样不是很好吗?”正如当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时,陈嘉庚也拒绝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大学的名字,并反对在校园内为自己树碑立传。像他们这种高尚的情操和气度,在每个人的心目中其实早就铸好了一块丰碑,对他们的崇拜与敬仰也为中国教育史添光添彩。
“彩带丰碑”是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在1990年时对李嘉诚创办汕头大学的行动予以的最高的评价,同年2月8日,汕头大学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林书记在典礼仪式上解释了“彩带丰碑”的意义,“彩带”即联系全世界华人之纽带;“丰碑”毫无疑问指的是李嘉诚的丰功伟绩和个人魅力。
汕头大学时任校长在《答谢词》中提到,李嘉诚不仅捐下巨资创办汕头大学,同时在创办过程中,李嘉诚曾亲自参与策划,解决了当时汕大的诸多问题,保证汕大的顺利完工,他称李嘉诚此举为捐资兴学、育才强国之义举。另外汕头大学校董会主席吴南生,撰写了《汕头大学建校纪略》,镌刻在大理石石碑上,该文记述了建校的全部过程,并对李嘉诚先生和中央省市各级领导,以及海内外各方人士表示感谢。碑石立于校园中心广场的中央。同日庆典,李嘉诚携李泽钜、李泽楷及长江实业集团高级助手参加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