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形式思维发展机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后形式思维发展机制理论

一、相对后形式运算理论

为了区别于其他后形式运算,Sinnott(1984, 1998)提出了相对后形式运算(relativistic postformal operation),认为相对后形式运算是成人思维发展的最高形式。在描述成人的相对后形式运算是如何发展时,Sinnott提出了两个很重要的概念:自我参照(self reference)和形式运算的规则(rule of formal operation)。自我参照是指个体运用任何逻辑规则都离不开以自我为参照,所有的认识都包含着一种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由于存在这种必然的主观性(necessary subjectivity),当个体在解决社会或人际关系等问题时,这种必然的主观性会影响个体,使得个体的认知活动具有局限性,个体的认知活动并不是完全自由的,个体的认识也不是完整的(李茵,申继亮,陈勃,1999)。认识到这种必然的主观性是有益的。当个体意识到这种必然的主观性后,他就能从追求客观、统一的标准中跳出来,能够明白自己的主观性和他人的主观性(他人的主观性是由他人的自我参照所产生的),也就能够更好地接受差异性和模糊性。成人期个体通过解决复杂的人际冲突和社会情绪问题而逐渐发展出对必然的主观性和自我参照的认知,成人期的问题多数是结构不良的问题,由解决这种结构不良问题发展起来的认知是后形式的(鲁志鲲,申继亮,1994)。一个高水平的、成熟的问题解决者总是能有意识地,且合理地利用自我参照的认知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当然,成人期个体在解决问题时,也会考虑和采纳形式运算的逻辑规则,但是由于个体知识的限制性和有限性,通常无法完全依靠纯粹的形式运算规则去进行解答(鲁志鲲,2006),从而难以避免地要参照自我的主观经验或直觉作出选择(Sinnott, 2003)。因此,后形式思维者与形式运算思维者相比,在解决问题时并不是一味地依赖形式运算的逻辑规则,而是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既依赖于形式运算的逻辑规则,也依赖于个人经历所带来的主观经验或直觉(Sinnott, 2016)。Sinnott认为,个体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主观性与他人主观性的差异,以及主观经验对思维的影响,那就意味着个体意识到知识或解决办法是相对正确的,因此她给这种思维命名为相对后形式思维。为了充分说明相对后形式思维,Sinnott(1984)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对26岁到89岁的人群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发现,中年或老年人更多地采用相对后形式思维去解决日常社会问题而不是抽象逻辑问题,年轻被试在日常社会问题和抽象逻辑问题上都统一采用形式运算思维去解决。Rakfeldt、Rybash和Roodin(1996)基于Sinnott的理论调查了一群病人关于他们对疾病的态度、对周围人群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治疗疾病的措施。结果发现,与形式运算思维病人相比,相对后形式思维病人对疾病的态度更乐观,与周围人群相处更融洽,也表现得更友好,也更积极配合治疗。后来,Sinnott(2009a, 2009b, 2011)又完善了自己的理论使之适合于解释老年期的心理发展。他认为,成人发展到后期,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老化和死亡问题。随着老化和死亡的逐渐来临,以自我为参照的认识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就会逐渐丧失(ambiguous loss)。个体要把这种丧失同化进已有的心理框架里,这显然是困难的,因为老化和死亡终究是一个“无可解决的悲哀”(Sinnott, 2009a; Jennings, Galupo, Cartwright, 2009)。因此,这时个体便要对自我进行重新建构,产生一个全新的、更有意义的自我。由上所述可知,Sinnott认为自我系统的发展及其与心理认知系统的同化、整合是后形式思维产生的机制。此外,不难看出,Sinnott对其理论后期的发展说明,相对后形式运算理论与社会情绪选择理论(Carstensen, Isaacowitz, Charles, 1999; Carstensen, Pasupathi, Mayr, et al., 2000)有相似之处。

二、动态整合理论

动态整合理论(dynamic integration theory, DIT)的提出者是Gisela Labouvie-Vief(2003, 2010)。Labouvie-Vief(2000, 2009)在研究实用思维(pragmatic thought)的基础上,认为成人期的心理发展是认知、情绪情感与自我的平衡、整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三种认知能力的发展:①对矛盾所引起的多种不确定结果或模糊情境的容忍能力;②对情绪状态和情绪调节的自知力;③对自我/他人情感的优化能力。具有成熟思维的个体倾向于对认知、情绪情感和自我进行有效的整合,这时候的思维形式已超越了去情境化的、抽象的形式运算思维,更多地转为对主观维度的反省认知,例如对具体情景、观念以及情绪等的反省认知。按照上述提到的三种认知能力,动态整合理论提出了相应的三个概念:模糊容忍性(tolerance of ambiguity)、认知-情感复杂化(cognitive-affective complexity)和情感优化(affective optimization)。模糊容忍性,也称模糊容忍度或歧义容忍度,指的是思维个体在面对一系列复杂的、陌生的或矛盾的刺激线索时,对模糊、不清晰的环境信息所产生的知觉方式和认知加工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不确定情境的接受性,同一维度上的另一端则是模糊不容忍(intolerance of ambiguity)。由于个体生活的环境、文化等因素不同,个体对自己的定义也不同,从而导致个体对自己、他人的认识和情感也不同。认知-情感复杂化是指个体能够把这种对自己/他人的认识或积极/消极的情感整合进各种分化的、具有弹性的心理结构中的能力。情感优化指的是促使积极情感最大化的同时使得消极情感最小化的能力。成人思维发展的实质就是自我情感和逻辑的整合能力的发展(Labouvie-Vief, Medler, 2002)。成人思维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更有效地解决各种日常生活问题,而不是产生所有的解决办法。成人做决定主要不是依赖于逻辑,而是实用,符合情绪情感和社会的需要。思维成熟者能够意识到思维是一种需要容忍和接受模糊不确定性及矛盾的社会现象。Labouvie-Vief在她的理论中也借用了皮亚杰的平衡概念。她认为通过认知-情感复杂化和情感优化,个体的认知、情绪情感、自我整合会达到一个平衡系统状态。这个平衡系统状态有三个特点:第一,它具有弹性。第二,它本质上是动态的,维持机能在一个适宜范围内。例如,图3-1(a)中的“平衡点”与“平衡终点”之间的区域就是适宜范围。第三,适宜范围是可改变的。例如,图3-1(b)中的适宜范围随着个体的发展(经验的增加或晶体智力的增长、自我的发展)而变化。因此,平衡系统状态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果外界刺激在适宜范围内,行为被定义为适应;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会出现适应不良情况,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导致系统崩溃——或者,如果情况有利,就会扩大适宜范围,建立新的平衡系统(如图3-1b所示)(Labouvie-Vief, 2009; Labouvie-Vief, Grühn, Studer, 2010)。

图3-1 DIT的动态平衡系统示意图(Labouvie-Vief, 2009)

Labouvie-Vief等人对400名10岁至80岁以上的被试进行了追踪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形式运算思维向后形式思维发展的年龄大约是18~30岁(Labouvie-Vief, Chiodo, Goguen, et al., 1995; Labouvie-Vief, Medler, 2002; Labouvie-Vief, Diehl, Jain, et al., 2007),其发展的进程与自我构建的进程是一致的。

与相对后形式运算理论相比,动态整合理论明确地把情绪情感的作用纳入个体的认知发展中,强调了情绪情感对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事实上各种研究(Wurm, Labouvie-Vief, Aycock, et al., 2004; Wurm, 2011)都表明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信息加工的运用会减少,相对的情绪情感规则的运用会增多;另一方面,对情绪规则和现实问题解决中的情绪成分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Blanchard-Fields, 2007; Labouvie-Vief, 2003)。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在问题解决和决策等过程中对情绪策略的使用在不断上升(Labouvie-Vief, Diehl, Jain, et al., 2007)。也就是说,成年人更多的是情绪驱动解决现实的问题。情绪驱动策略的出现也是成年期思维活动与儿童、青少年期思维活动相区别的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