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素描的要领
(一)构图
构图是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是绘画作品表达思想内容的重要手段。画面的趣味和变化首先是要靠构图来完成的。一般来说,以绘画者的兴趣中心为切入点,选择好角度,进而通过概括、取舍等处理手法合理安排画面。
绘画时,要把所有对象看成一个整体,要着重注意画面的重心。要考虑到具体纸张的大小,因为纸的四边以内被称为画面,要考虑所有线条和四边的关系。通常,对象两边的空间,受光一边多留些,而阴影处稍窄;上方背景部分少留一些,而下方桌面部分宽敞些。
较好的构图必须符合审美规律。画面要稳定而不呆板,饱满而不滞塞,不然会产生压迫感或不透气;画面要有主次,有近有远,错落有致,活泼而又不散乱;画面黑白布局要合理,要注意平衡感(图1-23~图1-25)。

图1-23 构图合理的石膏像素描

图1-24 构图合理的静物素描

图1-25 构图合理的人物化妆素描
总之,构图的规律要在实践中体会掌握,不要拘泥陈式,可大胆尝试多种构图方式,吸取其他优秀作品的经验,以增强对画面构图的控制把握能力。错误构图案例如图1-26所示。

图1-26 构图不合理的几何形体画作
(二)透视
素描绘画中的透视是指15世纪初发展而来的焦点透视。焦点透视是以一个固定视点为前提的。固定视点意味着确定下来一个不变的位置,从这个位置观察绘画对象。根据对象和固定视点之间的相对位置的不同,把焦点透视归纳为一点透视(平行透视)、两点透视(成角透视)和三点透视。
通过对正方体的研究,了解并掌握各种透视的一些变化规律:
1.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是正面对着物体而产生的透视现象。根据近大远小的规律,处于平行的线条变化是前长后短、前粗后细,最后全部都汇合到中心消失点上,当然四条垂直线也符合这一规律(图1-27、图1-28)。

图1-27 生活中的一点透视景观

图1-28 一点透视原理
2.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两点透视又叫成角透视,看到物体两个面以上,相应的面和视角成一定的角度。物体的一个角正对着作者,画面中没有与视平线平行的线,需要同时延伸到左右两边的消失点(图1-29)。两点透视所有垂直方向的线条都是垂直的,没有变化。

图1-29 生活中的两点透视景观
如图1-30所示左三条和右三条的透视线分别相交、消失于两侧的消失点。垂直的三条线,中间的最长,两边的相应缩短一些。这样的近长远短符合透视规律。

图1-30 两点透视原理

图1-31 生活中的三点透视景观
3.三点透视这种透视通常出现在仰视和俯视的情况下,它需要三个消失点(图1-31、图1-32)。

图1-32 三点透视原理
4.圆的透视
直观地看圆,透视表现并不明显。可以将圆置于透视情况下的正方形中,这样可以设想出圆由于透视压缩而形成的椭圆的精确形状。应该注意的是前后两半的椭圆大小并不对称,这是由于透视压缩造成的。圆的透视中的一个椭圆形的饱满度和开合度是由视平高度决定的。离视平线远的要圆一些,越近越扁,与视平线汇合成了一条线(图1-33)。
很多作者在圆的透视中常会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其中有三种最为常见(图1-34):
(1)椭圆外侧边缘被画成角状。
(2)椭圆前后边缘被拉平。
(3)椭圆不符合近大远小的规律。
5.光透视
光照射在物体上,随着光源的种类、方向、角度的不同,形成的投影在强度、角度、长度等方面产生变化,这样就形成了光透视。
(1)光源分自然光和人造光。自然光是平行光,受其影响各物体的投影都会是平行的;人造光是散射光,各物体的投影会发散向不同的方向(图1-35)。
(2)光照方向决定投影的投射方向。光源从一边照射时,投影投在与其相对的另一边(图1-36)。
(3)光照角度决定投影的长度。高的光源造成短的投影,低的光源造成长的投影(图1-37)。

图1-33 圆和圆柱的透视原理

图1-34 常见的透视错误

图1-35 光源

图1-36 物体的投影

图1-37 光源对投影的影响
6.空气透视
大气中始终存在着水汽、灰尘等微粒。这些微粒的大量存在对光有一定的阻隔影响。在视觉上形成近处的物体看起来清楚一些,而远处的物体看起来较为模糊的空气透视现象。理解光透视和空气透视的规律对初学者绘画过程中对明暗的处理有很大帮助。
上面提到的各种透视规律都不应该成为一种束缚。事实上透视法可以帮助初学者形成严谨的观察视角,学会准确地描绘形体的能力,在作画过程中可以更多地运用近大远小、近长远短、近宽远窄、近实远虚等较为直观的透视依据(图1-38、图1-39)。

图1-38 自然界的空气透视现象

图1-39

图1-39 绘画作品中夸张了空气透视现象
(三)明暗
光线和形体是影响物体明暗程度的两个主要因素。光照方向决定了物体哪部分会接受光照。正对着光照方向的表面接受光最多;背对着光源或不受直接光照的部位就在暗面中,有可能它们会接受从临近物体或表面反射的弱光。变换光源位置对任何物体形象、投射的暗面形状、反射表面的照明程度都会有影响。同时,受形体影响,有棱角的形体明暗变化强烈,无棱角转折的形体明暗则是渐渐过渡的。
明暗变化中最常提到的就是“三大面”和“五大调子”。三大面如图1-40所示:A亮面(受光面)、B灰面(侧光面)和C暗面(背光面)。在正方体等直面体中这样的区分最为明显。五大调子就是亮面(含高光)、灰面、明暗交界线(面)、暗面(含反光)、投影。所以从简单的几何形体入手,把复杂的物体理解成球体或正方体,用这些明暗因素去分析、描绘,形成一个扎实的认识和实践上的基础。

图1-40 物体的“三大面”和“五大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