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竹桥黄氏家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经史唯实,诗文并秀

黄尊素的学术思想和文学创作是其一生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了他的人生理想追求、为学思想和人生的志趣、情怀。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竹桥黄氏家族的家学、家风。其一生经史、文学成就大多体现在后人所辑《黄忠端公集》中,此集分《文略》《诗略》《说略》,共6卷。

一、开物成务,理明词达

黄尊素的经学思想上承孔孟之学,近接阳明心学;建树独特。黄尊素的为学经历别具一格,其在入仕前熟读诗书,满腹经纶;然其读书并不为科业一路,因此在科举之路上屡遭挫折。《黄尊素行状》一文中记载:“试辄不利,读书苕霅间,拥万卷作百城,日诵数千言,抱膝高吟,旷怀千古,一切磈落不平,辄讬之诗赋以自见人。人或迂之,或狂之,公夷然勿介意。”[清]黄炳垕:《黄忠端公年谱》,光绪元年(1875)留书种阁刻本。尽管黄尊素“于书无所不窥,下笔辄取数千言”;[清]黄炳垕:《黄忠端公年谱》,光绪元年(1875)留书种阁刻本。但其并不专注于科业,三十二岁方补博士弟子员,次年中举,又一年才中进士。由此可见,黄尊素儒学功底扎实,非等闲之辈。其读书目的,并非为了在仕途上飞黄腾达;而是实现其经世的志向。具体到他的经学思想而言,从总体上看,是务实的,即治学的目的是紧紧联系社会实际的需要和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黄尊素的经学论著,有《四书缄》;但此书现仅存书目。现在,能看到介绍其经学思想的是载于《明儒学案·忠端黄白安先生尊素》一文,及其附录《怀谢轩讲义》。黄宗羲在对其父的经学思想介绍中,重点突出其父自走上仕途后,不畏权贵,志扫奸邪,与朝中阉党集团作殊死斗争的事迹,意在说明其父的学术思想是贯穿在为世用之中,在险恶的环境中开显其父的道德品位和人生境界。至于,对其父的学术思想的概括则非常简洁:

先生以开物成务为学,视天下之安危为安危。苟其人志不在弘济艰难,沾沾自顾,拣择题目以卖声名,则直鄙为硁硁之小人耳。其时朝士空疏,以通记为粉本,不复留心于经学。章奏中有引绕朝之策者,一名公指以为问,先生曰:“此晋归随会事也。”凡五经中随举一言,先生即口诵传疏,澜倒水决,类如此。[清]黄宗羲撰:《黄宗羲全集》第8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64页。

以“开物成务为学,视天下之安危为安危”这一表述,是对黄尊素学术思想的贴切概括。黄尊素为学,意在救世,具有儒者的朴实情怀。作为平民家庭出身的学子,志存高远,鄙视那种为钻营投机、沽名钓誉的势利小人。其入仕后,始终围绕社稷民生之大事建言献策,不作虚文,奏章中引经据典澜倒水决,可见其为学的宗旨,即为世用。黄尊素务实的经学思想,可从其《怀谢轩讲义》,即从其讲学之论中得到印证。

对《大学》中的“格物”这一命题的解释,黄尊素认为:“格物是格出至善所在,若作名物象数,则是借外以廓内矣。知原是性中一点睿体,但因格物而开拓融化,无纤毫遮塞处便是。”[清]黄宗羲撰:《黄宗羲全集》第8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65页。在黄尊素看来,“格物”不仅仅是对于名物之理的探究,而主要在于对人自身道德善恶的探究,即要从修身的高度去探究万物之理,从而开启人心的智慧,把握宇宙世界的规律。黄尊素的这一思想,是对孔孟儒学、阳明心学的通俗诠释,揭示了“格物”最一般的原理,一语破的。对《中庸》中的“戒惧慎独”这一命题,黄尊素认为:“盖天命之体,贞而静,率者不起知,故不生纷扰,这便是贞静之妙。戒惧慎独,便着主静率性之工夫也。修者就自家做出来的,将来做法程,非另有修也。”[清]黄宗羲撰:《黄宗羲全集》第8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65页。在黄尊素看来,人对于世界万物、宇宙天体规律的领悟,在于直觉地把握,主静是率性的重要修道方法,勤于思考,精于处事,在纷繁的现实世界中,保持内心的清静,对于道的敬畏,这便是“戒惧慎独”。从黄尊素入仕后的人生经历看,十分鲜明地体现出“戒惧慎独”的儒家修身之道。

黄尊素对心本体论有自己独到见解。他认为:“心体无尽,凡天地间所有之事,古今来所有之功,圣贤接续尽之,岂能尽得?阳明先生答陆元静无妄无照之论,盖本之佛书。佛书言妄心即真心影像,妄本无妄,以有感故,感亦无感,以能照故。若是,则照妄之心,即是无妄之心,云何复得有妄心?心本无妄,以无照故谓之妄。今指为真心之影像,毕竟影是形生,像随镜见,推不得是镜以外事。今欲却妄而完真,安得逃影而灭像乎?”[清]黄宗羲撰:《黄宗羲全集》第8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66页。黄尊素的这一论述,可谓一语参透心本体与性之善恶的内在联系,也是对“王门四句教”的进一步发挥。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307页。王氏将心体、性体和格物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了辩证的概括,揭示了人性发展的内在规律性。黄尊素的观点与王阳明的四句教是相承的,强调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与自身的社会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如果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而言心体则是没有意义的,从中可见黄尊素经学思想的务实性。故其对当时学术界较流行的“尽心说”提出批评,黄尊素关于:“心体无尽,凡天地间所有之事,古今来所有之功,圣贤接续尽之,岂能尽得?”之见,揭示了心体的无限性和个体道德修养继承性和发展性,是很有见地的。黄尊素经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综其为学经历和实践,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家学的根源,其父黄曰中对《易》学研究颇有造诣,并授之以徒,易学之根本在于认识宇宙万物的阴阳变化之道,启迪人对于道的体悟,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黄尊素亲聆庭训,初开心智,为以后研习经学打下了基础。二是黄尊素治学勤奋,博览群书,悟性超群,且谦虚谨慎,从不自满。《黄忠端公年谱》载其:“好读经史,以《周易》授苕霅之间,学者日众。”[清]黄炳垕:《黄忠端公年谱》,光绪元年(1875)留书种阁刻本。正因为其宽厚的学养和博大的胸襟,使其为学能上通孔孟,近接阳明心学,成为姚江之学的传人。三是黄尊素治学始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自身的道德修养相结合,使其养成为学鲜明的个性和品格。尽管后人已难以系统地见到黄尊素对经学的系统论述,但只有结合黄尊素的生平事迹去看其人的为学,就不难得出其务实的经学造诣与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结论。

二、为史实录,秉直建言

黄尊素的史学观和史学实践同其对经学的研究有很多共同点,即以史为鉴、以史资政。从数量上看,黄尊素留存于世的史学著述并不宏富,世人现能看到的仅有收录于《黄忠端公集·说略》中一百三十二则言论,其内容均为记时事大略及自己亲历的历史事件。另有收录于《黄忠端公集·文略》中的《隆万列卿记序》,现仅可见其书目。除上以外,黄尊素在任御史后所上的数道奏折中,也能见其对史学娴熟的应用,是其史学研究应用于实践的重要反映。

黄尊素的《说略》,记载了明神宗至天启年间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诸如:涉及明神宗平西南土司乱、太监任税监,太监王安之功、巡城御史搏击豪强、辽东战事失利、张见平巡按自缢、山东白莲教之乱、明末党争、天启四年(1624)京城地震、东林派与阉党的斗争、杨涟弹劾魏阉二十四罪、万燝杖死、河南进玉玺、汪文言案、朝廷京察考选等等,是研究明神宗至天启朝不可多得的史料,其中许多记载均为黄尊素所亲历,其真实性不言而喻。黄尊素的《说略》坚守“实录”的存史原则,所记载的史实均于晚明王朝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关,透过这些史实,从中可以看出明王朝逐步走向衰亡的历程,一个王朝的覆没正是由这一连串的历史事件为其注脚。尽管黄尊素不是史官,但他以朝官的身份、以自己的视角记载了明末数代王朝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且其中一部分重大事件从作为参与者、见证者的角度记载。黄尊素以其敏锐的目光、从众多的历史事件中提取出有历史价值的案例载之于文,为后人总结明亡的历史教训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说略》中记载的关于天启朝的种种乱象,为东林派志士反阉党斗争提供了现实依据,也为黄尊素投身反阉党斗争而献身埋下了伏笔,其正义性不容置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尊素的《说略》与明末抗清文人吴应箕所编撰的《启祯两朝剥复录》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对明末历史的实录。历史曲直见于史实,后世自明,黄尊素是有历史远见的,其《说略》的历史价值不应低估。

黄尊素在《隆万两朝列卿记序》一文中提出一个重要的历史观,即为治世必用贤臣。贤臣是社稷之栋梁,国君若厌弃贤臣,国家大厦必遭崩溃。黄尊素为总结历史教训,撰《隆万两朝列卿记》二卷,现仅存《隆万两朝列卿记序》。从此文中,可窥之黄尊素的吏治观。黄尊素认为后人编撰《列卿记》是为了“论其世、指其名,而议之忠、诈、直、曲”。[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他认为朝代之兴衰与名公列卿的所作所为息息相关。他通过总结隆万两朝在吏治上的教训,得出结论:“公卿之位,所以待天下之贤者;而天下往往不顾廉耻以殉公卿。云烟过眼,纸上之好丑不能磨灭,可以憬然而思矣。”[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其编撰《列卿记》之目的是为世用,通过为人物列传,忠奸曲直立此存照。同时,告诫最高统治者近贤人、远小人。反之,社稷必亡。明王朝的最终灭亡,尽管有诸多的历史原因及其体制上的必然性;但从吏治的角度看,其中毁于吏治腐败、数朝阉党专权,不能不说是一个致命的原因;而这一点黄尊素早就看到了,而且自己就是一个舍生取义的殉道者。

黄尊素的史学观还反映在对封建专制王朝制度改革的建言上。黄尊素在御史任上,目睹天启朝皇帝惰政、阉党乱政的混乱局面,通过奏章表达自己的治政之策。明天启三年(1623),黄尊素目睹魏忠贤结党营私,排斥异己,愤而上《请用讲学名贤疏》。疏中,黄尊素认为:“从来天下之治乱,视君子小人之进退。”[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从这一历史规律出发,反观天启朝乱政,正直的朝官被毁弃,是典型的吏治腐败。为社稷之安危,黄尊素疏请召还余懋衡、曹于汴、刘宗周、周洪谟、王纪、邹元标、冯从吾等忠良大臣。“留正色于彤庭,邦国不至空虚。”[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这是黄尊素对朝廷用人制度的思考与建言。关于朝廷各机构和官员的职责,黄尊素在《明职掌疏》中明确建言,凡朝廷官员应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各任所长,以应付明王朝日益衰败的颓势。关于巡抚制度,黄尊素认为专用京官,为庸才提供了方便之门。因此,他上《简巡抚疏》,提出“巡抚本内外兼用,今尽用京卿,不若扬历外服者之练习。”[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认为要量才启用,打破巡抚只能由京官充任的旧制,广开才路,凡有才干的地方官也可选作巡抚。这一见解对于当时的明王朝来说是很具针对性的治国良策。对明代长期沿用的皇帝召见大臣面商社稷大计的议事惯例,明熹宗登基后不久被废止,朝政秩序从此越来越混乱,阉党乘机把持朝政。黄尊素针对此状,上《请复召对疏》,尖锐地指出:“时帝在位数年,未尝一召见大臣。请复便殿召对故事,面决大政,否则讲筵之暇,令大臣面商可否。”[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黄尊素此奏,其目是将朝士的各种治国方略及时、直接地禀告皇帝,以摈弃阉党阻塞言路,从制度上保证言路畅通。有鉴于天启朝阉党滥用廷杖之刑,正直官员往往因言获罪,活活被杖死于朝的惨象。黄尊素对此十分愤怒,即上《谏廷杖劾魏忠贤疏》,针对阉党暴行,针锋相对地提出:“奸人欲有所逞,惮忠臣义士掣其肘,必借廷杖以快其私,使人主蒙拒谏之名,己受乘权之实,而仁贤且有抱蔓之形。于是乎为所欲为,莫有顾忌,而祸即移之国家。”[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廷杖是封建王朝专制制度的怪胎,其政治后果十分严重。黄尊素不畏皇帝降罪和阉党的陷害,敢于建言,正是其对历史治乱规律的明察。王朝的灭亡必定是国制的无度和混乱,明熹宗朝政治的腐败,可以从黄尊素的奏章中充分地反映出来。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反映了黄尊素对国家政治制度实施合理性的思考与建言。然而,处于封建专制社会的晚明王朝正走向衰败之际,黄尊素的这些带有前瞻性、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提案是很难得到采纳的。尽管如此,黄尊素的这些奏章所议之策也不是毫无时代意义和历史的反思价值。黄尊素的奏疏在写作上也很有特色,具有很强烈的针对性和论辩性。其主题均为事关国家之命运的大政方针,对朝政敏感问题从不回避,凡他认为是当朝统治者的错误做法,必严加批评,直斥魏党乱政,揭露其罪恶,反映了黄尊素的担当精神。其疏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用历代治乱、圣贤之训构筑论证前提,结合朝政现象并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合理的主张。其疏对研究天启朝的政治历史具有很高的价值。另外,黄尊素所撰的《宋科目考》《宋赋考》,对研究宋代的科举和赋税制度具有历史参考价值,而且有感而发,是对晚明的科举制度和赋税制度具有现实性的思考。此二文均被黄宗羲选入《明文授读》。

纵观黄尊素的史学思想和实践,其史学的哲学基础是以儒家的人本主义为指导的。在政治上表现为仁政的治世原则。从当时的学术风气来看,黄尊素的史学思想和实践是与东林派人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东林派人士那种讽议事政,裁量人物的精神在黄尊素身上也有明显的反映。正因如此,黄尊素才受到了阉党的嫉恨和打击。黄尊素的历史观和实践始终坚持历史的真实性、现实性,以史为鉴,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反观现实的某种相似性,以高度的历史责任心,为社稷、为民生建言献策,体现其作为一个正直士大夫的道德良知和行为准则。黄尊素的历史观深受司马迁“实录”精神的影响,从他留存于世的史学著述中可知,他很好地继承和发扬这种史学精神。同时,也为竹桥黄氏家族后人在学术研究上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三、肆力词赋,不名一家

据《黄忠端公集》收录的黄尊素文学作品统计:有诗一百六十二首、赋四篇、游记文二篇。如果仅从数量上看,其文学作品的存量并不十分可观;但黄尊素的文学作品很有特色,是其人生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蕴含了其人生的志向和对晚明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充满浩然正气,这一点是一般的文学作品所不具备的,因此其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容忽视。同时,从家族史的角度看,其文学创作也深深地影响了竹桥黄氏家族后人文学创作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

(一)诗歌创作:性情所至,正气浩然

黄尊素的诗歌收录于《黄忠端公集》卷四、卷五,即《诗略》部分,计诗歌作品共一百六十二首(含西江月词一首)。《诗略》按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诗作排序。其中:宛陵诗单独为一卷,即集中卷四,共录七十四首;卷五为:壬戌出都门十四首、入京诗九首、京师诗九首、后出京诗三十六首、归田诗十七首(含词一首)、狱中诗一首,旧诗二首,共八十八首。综览黄尊素诗歌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七类,主要有以下特色:

一是寄情山水类。此类诗占的比重较大,代表性篇目有:《秋暮同周玉汝游九华》(七首)《登望华亭》《游华盖亭》《游梁昭明庙》《丹阳湖舟中》《登金柱山》《坐凌云山》《采石》《重过丹阳湖》《溧水深秀亭》《登大茅峰》《茅山流觞》《游万罗山》《游太湖龙山》《登北固山凌云亭》《游姑苏荷花荡》《游水西亭》等。黄尊素性喜山水,出仕后,公务之余登临山水,通过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感。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秋暮同周玉汝游九华》(七首):[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诗略》,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

一路秋光淡可怜,独飞莲瓣净娟娟。上山十里凭宵绝,回首云堆似玉田。(其一)

山脚看云如绝顶,及跻顶处又平岗。沙弥丝管专供奉,吹散秋风度水长。(其二)

谁将九子作名谈,太白当年发秘函。一庙至今留胜迹,萧疏仍似夜郎南。(其三)

芒鞋筇杖兴难禁,踏处无边空翠倾。绝壁双为悬姓字,敢云山水并高深。(其四)

满袖清秋趁健身,归来小阁对谈真。一僧记取紫衣者,为道周郎旧主人。(其五)

太白阳明千古雄,云封烟断草莱中。好题不朽两君子,合作名祠瞻礼同。(其六)

一生幽僻隹山水,绝代风流胜友朋。他日天涯寻宦迹,月明共忆此时登。(其七)

黄尊素此诗作于宁国府任职期间,诗题中提及的挚友为周汝玑,玉汝为其字,与黄尊素是同年进士,后周汝玑官至福建布政使。黄尊素与友人同登九华山,全诗充满了对九华山水的无比赞美之情,览其山川,拾其香草,表现出黄尊素对九华山独特的观察视角和人生体悟,意境开阔。诗中提及三国东吴大都督周瑜、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这三位名人,表达了其对周瑜、李白和王阳明的敬仰之情,具有催人奋进的力量。从黄尊素一生的品行看,特别心仪李、王二人,其身上无不具有李、王的影子。从山水记游诗的角度看,其诗风、诗境亦直步李、王,为明代山水诗增色。

二为唱和、寄怀类。此类诗的代表性篇目有:《次潘景升韵》《和李仲达骑马吟》(三首)《和陆君启韵》《寄曹元甫》《寄刘起东》(二首)《送王伯后》《寄眺轩怀袁小修》《武闱次马仲良》(四首)等。黄尊素一生十分重视交友,以真诚待人。入仕后,与众多的正直官员和文人墨客为友,常与志同道者以诗唱和,传达友情和相互激励。例如:唱和诗的代表作《和李仲达骑马吟》,有诗句:忽惊孤鼠啸长安,一日飞骢满百官。莫为风尘能拂面,好将眉宇向人看。”[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诗略》,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此诗题小有一小注:“时阉恨外庭,借旨复骑马之制。”此诗,以“孤鼠”影射魏忠贤阉党乱政,表达了对阉党的愤慨之情。仲达,为李应升之字,与黄尊素同年中进士,后与黄尊素共下诏狱,比黄尊素迟一天殉难。因此,此诗也见证了东林派正直官员之间并肩战斗的历程。寄怀诗的代表作,诸如《寄眺轩怀袁小修》,有诗句:“长忆斋头清梦赊,古人聚处又蒹葭。烟光缕缕窗前合,水气霏霏槛外遮。”[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诗略》,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诗题中提及的小修,为明代著名文学家袁中道的字,其与兄袁宗道、袁宏道被文坛誉为“公安三袁”。袁中道与黄尊素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同中进士,后袁授徽州府教授,黄则授宁国府推官,因而两年兄交情甚笃。黄尊素通过蒹葭、烟光、水气等意象,寄托了对挚友深深的思念之情和惆怅的思绪。

三为咏物诗。此类诗的代表性篇目有:《秋浦草》《柳絮》《四月见蓼花》《买菊数种》(四首)等。草、柳絮、蓼花、菊都是十分普通的植物形象,但黄尊素总能从这些十分常见的现象中捕捉意象,成为歌咏抒怀的寄托意象。例如:《买菊数种》(首一)有诗句:“晚香新掇草堂前,便觉烟霞别自妍。”[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诗略》,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实质是赞美这一物象内在的精神品质,暗喻做人的品格应具有菊花幽香的内涵,表现了黄尊素对高洁人格的自信和自励。

四为言志诗。此类诗的代表性篇目有《自叙》诗等。黄尊素少负异才,志向远大。自踏上仕途后,为实现平生志向,以社稷安危、民生安定为念,刚正不阿,秉公执法。在宁国府推官任上尽心尽职,勇除积弊,于天启元年(1621)作《自述》诗。诗中,通过回忆自己以往人生之路,抒发对生命的理解。有诗句:“忆昔十四五,胆气豪且阔。志欲搜坟典,穷尽古今碣。读时颇强记,下笔亦自杰。”[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诗略》,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在追忆少年之志的同时,诗中还传达出对未来人生的期待。诗中:“灵之以山水,扩之以风月。突兀天地间,至乐未尝缺。”表达了对领悟天地万物人生至乐境界的追求。

五为旅途杂咏诗。此类诗的代表性篇目有:《春日早行》(二首)《马上》《水阳舟中》《早发山中》《宿蒲桥铺》《夜至皖江》《再渡皖江》《邯郸道中》《过黄粱祠遍览题诗》(二首)《过邺下》《汤阴谒武穆祠》(三首)《杞县抒怀》《归途秋兴》《桐城晓发》《过罗近溪茶池亭》《晚渡杨子》《河口阻风》《河口逢罗心华册封回》《泇口》《舟中杂咏》(四首)《平阴遇刘止庵赴榆关》《自平阴之滕阳》(七首)《次陶路叔驿壁韵》《过汉高庙》《睢阳道中》《至滁州》等。这类诗的主题大多抒发旅途中的所感所思。

其中最有思想价值的是《汤阴谒武穆祠》(三首)。此诗是黄尊素专为凭吊民族英雄岳飞庙专程前往英烈故里所作,在途中还写有《邯郸道中》《过邺下》等诗。天启二年(1622)秋,黄尊素告假归里省亲,自北京经河北邯郸前往河南汤阴拜谒武穆祠,至汤阴拜谒后,思绪联翩,即作《汤阴谒武穆祠》诗三首:

邺下才经骂老瞒,鄂王祠畔桧枝寒。两奸俱报头颅老,遗恨千秋读书残。(其一)

由来血胆被馋倾,竖子自摧万里城。只恐阶前鞭桧者,此身半是铁熔成。(其一)

时事艰危借宋论,几回愤惋欲排阍。于今便有精忠骨,三字终须作狱魂。(其一)[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诗略》,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

以上三首诗,黄尊素通过对南宋奸臣秦桧之流的痛斥,抒发了对“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崇敬之情,诗中明显蕴含对当朝昏君和阉党的痛恨和谴责。黄尊素为什么要借道专程拜谒武穆祠,除出于对英雄的崇拜和以英雄自许的报国精神外,从诗句中可领悟其深知反阉党斗争的政治风险,心中已有思想准备,并立誓效仿先烈“精忠骨”,为国尽忠。黄尊素此后的仕途生涯完全践行了诗中所立下的报国誓言。值得一提的是,在黄尊素出都门经过一个叫梁原铺的驿站读到张建平《题豫让桥》诗后,感慨万分,即兴赋《吊张见平》诗二首:

驿壁留诗壮士遥,黄昏淡月秋草草。千秋空望辽阳月,此地犹存豫让桥。(其一)

想象遗踪意气豪,悲歌慷慨愧吾曹。男儿一死总须有,狱吏何如马革高。(其一)[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诗略》,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

此诗前有小序:“梁原铺中读张见平(名铨,字宇衡,见平为其号)题豫让桥诗有感,作此为唁,见平巡按辽阳城陷,自缢。”张铨,沁水人。天启元年(1621),张铨奉旨巡视辽东,经略袁应泰传下投降命令,张铨力争,力主抗击清军。辽阳城破,张铨自缢殉国。后被朝廷追赠为兵部尚书,谥忠烈。黄尊素上述二诗,表达了对殉难忠烈的敬仰、追怀之情。同时,也蕴含了自己愿步忠烈后尘,为国捐躯不惜头颅的信念。

六为反阉党诗。此类诗的代表性篇目有:《送万元白廷杖归》《送林心泓廷杖归》《被馋削籍》等。在《送万元白劾阉魏忠贤廷杖归》一诗中有诗句:“边境有枭社有鼠,国事纷麻何所底。或为借剑或请缨,秀才分内应如此。”“欲赠龙泉频拂拭,相看留斩佞臣头。”[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诗略》,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表达了黄尊素对正直官员万燝因疏阉党而遭受廷杖的无比愤懑之情,以及立下与阉党拼死决战的誓言,激励东林派官员与阉党奋战到底。在《送林心泓廷杖归》一诗中有诗句:“惊魂欲断张弧日,余泽长留佩剑中。努力归途秋未老,此身应许报穹窿。”[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诗略》,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此诗除表达对林心泓因疏魏党而遭受廷杖的愤慨外,还对野蛮政治提出了控诉,着重表达了黄尊素与朝中东林派同志并肩奋战的决心,风期相许,患难与共,为国捐躯的信念。在《被馋奉旨削籍》一诗中有诗句:“驱驰十载为谁劳,瑟瑟黄尘暗二毛。天王明圣臣罪死,深恩赐我旧青袍。旧袍原带烟霞质,欲将补衮终无术。携去锄云犁雨时,塞翁何须愁得失。”[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诗略》,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此诗记录了黄尊素因上疏弹劾阉党头目魏忠贤而被削籍归田后的心情。反映了黄尊素为实现自己的儒家治国理念而在仕途上奔波的十年历程。除了对天启朝政治黑暗、阉党乱政的控诉外,同时抒发了自己无力回天的惆怅和不以进退为成败的超脱心情。这些诗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于认识天启朝的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七为绝命诗。明天启六年(1626)闰六月朔日,时年仅四十三岁的黄尊素在狱中大义凛然、威武不屈,阉党恼怒,欲杀之。当黄尊素获知狱卒将害己,叩首谢君父,即赋诗《正命诗》一首,[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诗略》,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遂殉难。诗曰:

正气长留海岳愁,浩然一往复何求。十年世路无工拙,一片刚肠总祸尤。

麟凤途穷悲此际,燕茑声杂值今秋。钱塘有浪胥门目,惟取忠魂泣髑髅。

黄尊素此诗强烈地抒发了其效仿前贤,追慕先哲、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其诗慷慨孤直,孤忠笃情,是对熹宗朝政治黑暗的猛烈抨击,表达了黄尊素等东林派志士以一腔热血洗涤乾坤的大无畏牺牲精神,为历史谱写了一曲彪炳千秋的慷慨悲歌。此诗,以生命作底蕴,而成为弘扬中华民族正气的代表作品之一,而在诗坛留下了永恒。

(二)辞赋创作:千古之赋,壮怀激烈

黄尊素的赋,收录于《黄忠端公集·文略》仅有4篇,即《清景赋》《壮怀赋》《虎丘看月赋》和《浙江观潮赋》。《清景赋》作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秋,时黄尊素二十五岁。赋前有一小序云:“戊申秋,郊居无事,红树白云,清景飞来袭人。因念造物无藏何地,不然在人自取,遂畅而赋之。然政未可为当场人道也。”[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诗略》,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此赋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抒发对宇宙万物的体悟,以清景喻世,意趣高雅,发人深省。《虎丘看月赋》和《浙江观潮赋》,据黄炳垕《黄忠端公年谱》万历四十二年条下注释:《虎丘看月赋》《浙江观潮赋》《宋科目考》《宋赋考》俱选入《明文授读》,[清]黄炳垕:《黄忠端公年谱》,光绪元年(1875)留书种阁刻本。意为上述著述写作的大致年代。《虎丘看月赋》采用主客对话的结构,在极言虎丘月夜美景的同时,点出了“览胜者不逞巨丽以为观,得趣者不搜奇地以为欢”之句,颇具哲理,见解独特,点出在平凡中能见奇见趣方为人生真知。《浙江观潮赋》赋末云:“凡今之弄潮者,贾勇售艺,兵家规矩。轻性命于鸿毛,故能凭河而暴虎,其亦霸国之余风,非书生之陈腐。所谓安不忘危,而子乃以俳忧侮之耶!”[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诗略》,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寓居安思危,保国御侮,非有勇士猛将不可之意,新意凸显。由观潮联想到国防,极具战略远见。在四篇赋中,在明代赋坛影响最大的当数《壮怀赋》。关于《壮怀赋》写作的时间,黄炳垕在《黄忠端公年谱》万历三十六年,公二十五岁条下中有一说明:“公又有壮怀赋序云:余幼落拓,不肯斤斤作俗士面孔,长逢数奇,岁月漫漶,壮怀未展云云。当在此数年中。”[清]黄炳垕:《黄忠端公年谱》,光绪元年(1875)留书种阁刻本。但从赋中所用典故,及赋末有“余生亦已有几”“吾党披心为道,壮怀如此”等句看,似为黄尊素殉难之前几年所作。

此赋前有小序:“余幼落拓,不肯斤斤作俗士面孔,长逢数奇,岁月漫漶,壮怀未展。每思往昔豪士纵神所往,自许必遂,岂有局蹐藕穴中碌碌此身耶?易水既渺,壮士空歌朔风。唾壶尚在,老马仍甘伏枥。因感而赋焉。”[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文略》,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此序点出了作赋的写作动机,是受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激励而发。其赋为:

渺渺七尺,有躯与质。为隐为现,同归于息。惟神独往,超世独立。能汗漫与九垓,兼驰骛于八极。高欲与鹓鸾比翔,卑亦不与鸡鹜争食。忆昔楚有二胥,一覆一复。去时矢盟,别后自戮。或就芦中而觅津,或赴秦庭而痛哭。途穷而白骨笞,师出而封豕逐。若夫会稽囚臣,伯越亡吴。游麋鹿兮苏台,乘烟浪兮五湖。变鸱夷兮远遁,笑镯镂兮何辜。若乃咸阳铸金,胡亥践祚,佣耕养鸿鹄之羽,戍卒筑鲸鲵之渡。揭竿斩木,社沉庙堕,长城遂倾,阿房非故。若乃苏卿汉北,一雁孤飞。听胡笳而情断,望陇云而魄驰。见节旄之尽秃,宁甘心于乳羝。谢朝露之啖言,啮旃雪而何辞。至如寄丝桐江,混迹羊裘。鱼唱舟晚,钓石芦秋。领浦口之风月,辞麟阁之远猷。星已分于客帝,贵不辨乎?王侯至于祭酒。布衣投笔而起,系马于龟兹,部下斩首于乌孙。帐里诸番匍匐称寿,都护端居自喜。玉门回辕,定远开址。或乃少年健儿,别妻从军,击楫中流之浪,请缨金马之门。鸣剑则蛟龙夜吼,展旗则风云画屯。乍弃繻而出塞,忽奏凯而衔恩。或乃照藜,书生生花。辞客歌丛桂于小山,赋长杨于鳷鹊。笔精墨妙,神警鬼泣。买赋皇宫,藏书石屋。或乃成仁志士,报国孤心。舌能骂贼,血可溅襟缨。城矢石之冲厉声,剑戟之林,山河震而色惨,风云蔽而回阴。或有信陵义魄,朱家侠肠意至,鞭石可桥,心许投鼎,何伤符私而晋鄙。椎髨钳而亡命,藏卒能脱邯郸于虎口,守季布于淮阳。自古及今,莫不有落落之豪怀,英英之气岸。吞河岳以为雄,贯星虹而独灿。若游鱼之逝渊,而犀然莫窥;若雕鹗之横空,而高风独战。虽劫烬而不灰,至海枯而不变。

仆亦壮人,壮怀未陨。木经霜而愈坚,剑砺石而不损。愿碟躞于天衢,乘长风于一瞬。于是挥就鹦鹉,飞动江关,势惊巨鹿之军,气壮朔方之垣。女娲之石补天,鲁阳之戈日还。其漂疾而难御也。如广陵之潮,其嶙峋而莫跻也,如峨眉之山。携夸父之杖,而太阳可逐;采博望之槎,而星汉可攀。南则铸柱交趾,北则勒铭燕然。尔乃挂梅冠、解疏绶,结茅屋,穿石窦,寻素心之侣,鞭达生之后。相与风清垂钓,云深采药。买青山而招隐,觅孤舟而放鹤。昼吟《离骚》之章,夜谈《黄庭》之略。访禅支遁,携屐康乐。林不厌深,流不厌浊。思莼羹于千里,问旨酒于下若。目前不必问天,余生亦已有几,穷愁是述,陋彼虞卿。孤愤著述,是卑公子。吾党如可披心,为道壮怀如此。[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文略》,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

黄尊素此赋通过对历代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的追溯,饱含激情地歌颂了那些勇于进取,不畏艰险的典范人物之精神,以彰显世人。甚至还歌咏了秦末草莽英雄反秦斗争的壮举,可谓言无顾忌。联系明天启朝阉党横行,忠良遭殃的现状,此赋壮怀激烈,英气逼人,并借此激励朝野反阉党人士的斗志。此赋正气浩然,慷慨激昂,精于典故,说理透彻。赋后,晚明名宦、文章大家李维桢有一跋语,李维桢,湖北京山人。明末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有《大泌山房集》及《史通评释》等传世。李氏云:

自古英雄豪杰、王侯将相、儒生侠客、独行逸民,或处厄穷,或构祸患,有人情所最无聊,赖不忍见闻;而总月之为壮怀,其义盖取诸《易》,大壮其九四之繇,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兴之复,其道如是。真长之赋,壮怀也,深于《易》者也。司马相如云: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非真长孰当此者乎?盛览闻司马言终身不敢言作赋,真如量者也,不佞何人又何能为真长赞一词。[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文略》,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

上述评价是对黄尊素《壮怀赋》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高度概括。明代文学大家钱谦益在《忠端黄公墓志铭》中亦有评价:“摛词掞藻,下笔不能自休。”[清]黄宗羲辑著:《黄忠端公正气录》,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应是对黄尊素之赋施展文采,铺陈辞藻这一艺术特色的概括。

(三)游记散文创作:平中出奇,文以载道

黄尊素存世的文艺性散文数量很少,收录于《黄忠端公集·文略》的仅有两篇游记散文,即《游凤鸣洞记》和《两游剡湖记》,均作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时年三十岁,因而甚显珍贵。黄尊素入仕前潜心读书,同时对越中山水充满眷恋之情。时常会约上数人游览家乡周边的名胜古迹。

万历四十一年(1613)五月望,黄尊素与友人郑奉峩、族兄黄元素游余姚西邻上虞县百云山凤鸣洞,游山后撰文记游:

古虞有凤鸣洞,在百云深处。其山据邑城之南,洞祀真人,像设为女冠。科举之士,于冬至咸宿祠中,梦卜多有灵验。癸丑岁,余与郑奉莪、家元素往。五月之望,自黄竹浦登舟。梅雨连旬,山色蒙晦,至是微月,江涛如练。忽而长飙骤起,澎湃发于水上。舟行甚驶,迟明登陆。并山之麓,流泉奇石,青林文筱,百羽啁啾其间,石磴曲折。南行,径穷无路,突然层峦复涧,迷乱不知处所。始叹灵境,非仙真莫可当之。庵故址在山阿,僧悟定移建于上。栋宇粗备,墙堵大立。从方丈左旋数武,为凤鸣洞。双峡陡开,峭壁嶙峋插天。其中谺然,窈窕如室,阔三丈余,深十余丈,上之阔视下损三之二。其顶穿仰而见,如冰裂者,天光也。裂处有危石,圆而颀,仅而未堕。又有古木扶疏,似荇藻凝结冰中。瀑水数十丈,泻于室中之奥;而雨丝冰雹,远射室口,声如崩雷恶浪,惊人心目,不特其景过清而已也。相传有真人吹箫而下,其音若凤鸣。此洞为炼丹处矣,真人姓名不可考。按《神仙传》曰:“魏伯阳与弟子入山炼丹,丹成,伯阳与一弟子服之,入口即死。其二弟子不服,出山,伯阳及死弟子即起而去,附书伐薪人,寄谢二弟子。二弟子见书,始大懊恼。”所谓入山者,即此山也。像之为女冠,亦是杜十姨之讹,庄周之“绰约若处子”。岂真处子邪!夫真人处倒景之,其视人世之富贵,无异尘垢着体,场屋之一得一失,虫肝鼠臂,何所轻重,而乃屑屑较之,示人于隙马风灯,傲为先觉乎?噫!吾知之矣,天下之人,爱恶攻取,填其灵舍,故糠秕能易四方之位,心如太虚,太虚中为尘几何,盖不俟算数而得了。然真人唯无所知,故为欲知者之所求也。是以镜无妍媸之相,而人之妍媸见于镜中。水无星月之形,而天之星月涵于水底,亦若是而已矣。[明]黄尊素撰:《黄忠端公集·文略》,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

此文起句交代凤鸣洞的方位。接着交代与洞相关的道教陈设,以及学子为科业成功祈求真人显灵的世故,明为渲染鸣凤洞的神秘色彩,暗为阐释事理埋下伏笔,为全文设置悬念。然后交代一行三人游洞的时间和气候特征。黄尊素对凤鸣洞奇特景观的描述,通过空间视觉的转换,从声、光、影、色以及视角转换而全方位、立体地展现了此洞的神奇和灵动。但作者的思绪绝不停留于此,为写景而着力。而是笔锋一转,引用《神仙传》魏伯阳(东汉道家人物,名翱,字伯阳,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人)典故,以照应鸣凤洞的来历。传说魏伯阳当年引弟子入百云山炼丹,以佯死测弟子诚心。其洞所供奉的女真人,其实是杜十姨之讹。由此,作者对世间百态作了深刻的议论,最后揭示出一个道理:镜无妍媸之相,而人之妍媸见于镜中;水无星月之形,而天之星月涵于水底。这可理解为黄尊素对“良知”说形象的阐释。人的良知能测出人的善恶,心体受到孽障,必然认假为真,丧失本性,求仙何用。从游洞、引入神话传说、最后点题,体悟人生真谛,将文意提升到绝妙的境界。此文语言简练,晶莹剔透,气势传神,不失为游记散文之佳作。

黄尊素的另一篇游记文:《两游剡湖记》可谓是《游凤鸣洞记》的姐妹篇,两者在主旨、结构方式和语言表述上有诸多的共同点,但不同之处在于“两游”的观感之异,有别开生面之理趣:

吾郡剡为嵊县,唐诗“为爱名山入剡中者,此也。吾邑之东南有剡湖,谢文正公云:“邑治之东南曰通德乡,迤逦而上,大山之麓,环拱周匝,溪流汩汩有声,下通于江。山水所汇,淳而为湖。人以其景物之胜,拟诸剡溪而名之。”盖文正尝读书于此,故得而记之也。

癸丑岁,余与象衡、元素沿溪而往。至岙口,居民数百家。南行里许,折而西,小桥流水,拾级登山,其阿为化安寺。荒址依然,青草芊芊。童子指点山门、方丈、禅堂故处,而清磬疏钟窈乎不可闻矣!箕踞松下,漱石征诗,剧饮而归。月印前溪,狂歌溢发,以为剡湖之胜尽矣!

后余复至剡,徘徊其间,遥见樵人度岭,迹之。忽辟一高下原隰,两山夹出,有山家,鸡犬鸣嗥丛薄。樵叟曰:“此石湫也。”余摄衣更进,峰峦忽绝,阧出奇岩,石壁嶙峋,插空攫虬踞虎者。未必在赞皇、奇章所品之下。壁下溪流汤汤,澄泓澈底。上有奇鬼,趋而搏人,急足避之,审视,方知亦石也。又进数武,幽壑盘松,涛声骤起,山鸟鸣其颠,似嘲似傲,吞化安荒址者,奚啻八九,恨不得使象衡、元素一见之也。夫四明山二百八十峰,东连句章,西带始宁,南接天台,北包翠竭。中峰最高,上有四穴,若开户牖,以通日月之光,故号“四明洞天”。所谓剡湖之山,不过四明北面七十峰之一耳。计此二百八十峰者,峰峰各有其胜,一峰尚待今日,余峰未知更待何日乎?四明之在域中,犹然十岳中之撮土耳!司马迁始江淮,卒事梁宋,踪迹殆半天下。余家四明,尚且有待,况于天下名山之广乎?以此知人之学问未有穷尽。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不可少有所见便噭然而自足也![明]黄尊素撰:《黄忠端公集·文略》,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

其文起首取明代阁臣、贤相、邑人谢迁之句,交代了“剡湖”之名的来历。剡溪是越中嵊县之名胜,因余姚古城东南十余里化安山山水之景酷似嵊之剡溪,有湖,故名之“剡湖”。谢迁曾读书于此,更增添了剡湖的圣贤之灵气,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此文对首游剡湖落笔十分洁简,仅交代了游览的时间、人物,对剡湖的游踪、游感仅是感性的介绍;然而,看似闲散之笔,实则为再次游览剡湖作对比铺垫。再游剡湖则是全文的重点。笔触细腻,由剡湖推及至对四明山脉的介绍,由点及面,由小及大,时空跳跃,力显剡湖是镶嵌在四明山北面七十峰之下的明珠。文中承第一次游剡湖之感作递进式的描述,其目的是引出两游剡湖的启示:“况于天下名山之广乎?以此知人之学问未有穷尽。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作为学子,读书做学问,即为认识世界,把握万物之理,探究规律是无穷尽的。真知灼见,源于对万物的细致观察,决不能自满自足,囿于一孔之见。成大事者必有远见,闭目塞听,必将一事无成。然而,这一切首先是学做圣贤,方能把握道之奥秘。这才是“两游剡湖”留给世人的思考和人文关怀。

此文,在写作上的特色亦很鲜明。其文充满哲理,由剡湖推至四明山、由四明山推及天下名山,即所谓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喻见多识广,不为浮云遮眼。目光远大,方能自感不足。在结构上,先抑后扬,步步深入,一游自感满足,二游有新的发现,可谓平中见奇,异峰突起。黄尊素的游记散文叙事清晰,时空转换自然、视角独特,善于对观察景物作精细的描述,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其写景并非为描摹景物而精雕细琢,而是为阐明景物所蕴含的事理作铺垫,联想丰富,卒章显志,水到渠成。上述两篇游记散文均体现了这一艺术特色。进一步说,黄尊素的游记文,是其为学做人的心迹表露,求知悟道熔于一炉。文如其人,黄尊素的游记文也是解读其人生追求的一个重要窗口。

黄尊素在文学上的创作成就,虽不及其在仕途上的建树和影响之大,但考察黄尊素一生的行状,无法绕开其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明代名臣文震孟在《神道碑》中对黄尊素的文学成就有高度的评价:“公学不专章句,肆力于词赋,不名一家,精于典故,言事皆有原委。”[清]黄宗羲辑:《黄忠端公正气录》,清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此语点出了黄尊素诗文创作的鲜明特色。从历史的角度而言,黄尊素的诗文从某种意义上折射出明末历史的一个侧面,也是东林派志士诗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竹桥黄氏家族成员的诗文创作而言,黄尊素的文学成就对其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结语

黄尊素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怀社稷之忠,精敏强执,深识远虑,謇谔敢言,权宦所忌。上书力陈时政十失,劝帝“进贤退不肖”,抗疏论劾阉党魏忠贤,终为奸党所害。一片刚肠,力挽狂澜;东林豪杰,大义凛然,是为明天启殉难“七君子”之英杰。黄尊素是余姚竹桥黄氏的人格高标,在明末反阉党的斗争中献身,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偶像。黄尊素殉难八年后,其生前道友刘宗周曾为其撰像赞曰:“金玉精神,凤麟仪止。峩冠绛袍,触邪则廌。凛正色于兰台,抗直声而如矢。及夫一死,与日月争光,允矣!不愧男子,而惜公者,犹存乎少视?奉公八年,以往之音容,俨然夔、皋自拟。初试虞廷,让九官而作士。噫嘻!曷赍公志以尔乎!茫茫千载,伊谁后死。[清]黄宗羲辑著:《黄忠端公正气录》,康熙十五年(1676)海昌清远堂刻本。像赞后有跋语:“公像传自官司理时,距蒙难之日八年矣。崇祯戊寅(1638)五月山阴友弟刘宗周拜撰。”刘宗周所撰像赞是对黄尊素光明磊落的一生真实地写照,铭刻青史。竹桥黄氏后人黄炳垕在《黄氏世德传赞》中有其赞语:“积薪厝火、防患未形、审机观变、虑祸将成;貂珰肆虐、龙比批麟、致命遂志、天柱支撑”,[清]黄炳垕辑著:《黄氏世德传赞》,光绪十六年(1890)留书种阁刻本。亦是对一代忠臣黄尊素一生事迹的概括性总结。黄尊素后人,在明清鼎革之际直至清末,大多历经动乱、饱尝艰辛,仍有孝子贤孙,继志先人,传其芬芳。竹桥黄氏十七世孙杰出的代表人物黄宗羲的出现,足以说明黄尊素的精神风范在其后代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