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秘书”词义的演变
秘书的“秘”,最早指的是具有神秘性质的书籍或文字材料,主要指王府的档案、天象、占卜、爻卦、河图洛书、算术、堪舆等文字资料。这些文字材料归王府所有,不能示人,秘而藏之,故为“秘书”。由于这批守藏秘密书籍的人士,只对王府、贵族负责,不与旁人接触、联系、交流,所以列为“可靠之人”。
“秘书”一词,古已有之。在我国,“秘书”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汉书》有多处叙及:“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秘书”“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及歆校秘书,见古文春秋左氏传,音大好之”“游博学有俊材,… …与刘向校秘书”等。不过,彼时“秘书”的含义与今天相去甚远,主要指宫禁之秘籍,指秘藏的物品(书籍),可见“秘书”初始指的是物而非人。事实上刘向、刘歆主要从事校理群书,条其篇目、删其重复、定著篇名,首创校雠义例,属于编纂之事。
到了东汉桓帝时,秘书从指称物品开始向指称人物转移,渐由物及人。至公元2世纪,东汉桓帝始设秘书监。秘书监既指朝廷的藏书机构(图书馆),又可指掌管秘籍的官职,因而这时的“秘书”一词,不仅指官署机构,而且还可指官员官职。
魏晋曾置秘书令,主要从事“典尚书奏事”。当时还有秘书丞、秘书郎等官职名称。曹操称魏王之时,“置秘书令典上述奏事”,秘书令协助魏王处理政务、制定法令。曹丕称帝后,撤秘书令官职,改为中书令。隋唐时,均设置了秘书省,“典司经籍”“掌邦国经籍图书之事”。唐朝设置秘书省,分掌经、史、子、集。由上述简要勾勒可见,我国古代名称上与“秘书”有直接关联的机构和官员,多与掌管经史秘籍有关。
古今秘书含义有一定的差别,古代秘书主要指一种官署和办事机构。另外,在古代真正的秘书,一般不用秘书名称,而代之以中书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翰林供奉、掌书记、主簿、记事令史、录事、书佐、判官、文案、押司、稿案师、幕僚、师爷、书启、钱谷等,鲜用“秘书”称谓。因此古代大多数“秘书”一词,与秘书并不涉联,而现代“秘书”一词恰恰受西方词义影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光绪皇帝批准安徽巡抚冯煦上书,同意在巡抚衙门中设置秘书、助理秘书等官职,这也是我国首次使用具有现代意义“秘书”的记载。
辛亥革命之后,“秘书”一词才具有比较接近当下的含义。当时的南京临时政府仿效欧美国家的行政体制,在总统府下设置秘书处,各部设承政厅(即秘书厅),各省督府则设秘书室。“孙中山在海外组织反清活动时聘请私人秘书,并在南京临时政府中实现西方秘书体制。这是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秘书的直接源流。”
古时,我国并没有“秘书工作”这一词组,只有“秘书”两字的词组(不是一个词),它的本义与当今的“秘书”名称,在含义上并不完全相同,如今是把它作为一个词看待,内涵明确、指代单一。笔者认为,古代“秘书”词组的含义,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主要如次:
第一,在先秦时期秘书被称为“谶纬图篆”等“纬书”。中国古代文献可划分为两类古籍,即经书与纬书,而纬书在数量上大大超过经书。纬书是与经书相对而言,是方士化的儒生编集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著作。纬书中以谶纬、河图、天文、药方、堪舆、算命为主,其中“谶”是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隐语或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因谶纬源于古代关于河图洛书的传说,故以“图谶”来称此类书籍。《说文解字·序》曰:“秘书说日,日月为易。”段玉裁释为“秘书,谓纬书”。
第二,汉代时秘书被指宫禁中的秘藏之书籍。“秘”而后写成“祕”,后衍变为“”,许慎解释其本义为神秘。《汉书·刘向传》:“诏向领校五经秘书。”《后汉书·郑玄传》:“遂博览六艺,粗览传记,时睹秘书纬书之奥。”《晋书·荀勖传》:“得汲郡冢中古文竹书,诏勖撰次之,以为中经,列为秘书。”都是指宫中秘藏之书,这也是“秘书”一词的最基本的含义。
第三,汉代时秘书指官署及其官员。公元2世纪,东汉桓帝时创设秘书,掌宫中图书秘籍,其负责官员也称为“秘书监”,相当于皇家(国家)图书馆馆长或档案馆馆长。下设秘书丞和秘书郎,相当于副馆长。晋时始设秘书寺,南梁时改为秘书省,领有国史与著作两局,主管国史编修与著作事务。曹操改秘书监为秘书令,掌尚书奏事,与今天的政府秘书长接近。直到魏晋南北朝,各王朝或小国均设有秘书监、秘书丞、秘书郎等官员,或从事典籍修撰,或执掌文书图籍,其职责范围多变不定。此后历代沿置,至明时并入翰林院。满清入关前后,于内三院中设内秘书院,掌撰拟与外部往来书札及敕谕、祭文等,并抄录各衙门奏疏及词状。清末设有秘书科,孙中山在南京总统府下设有秘书处。
在国外,“秘书”一词也有不同的含义。英语中的秘书“secretary”在词源上与秘密“secret”有关联,可译为“可靠的职员”“大臣”“书记”等。它有两层含义:其一为大臣,原指在英国国王身边参与机要政务、掌管机密文件或玺印的辅臣,后来沿用为英美和英联邦国家主管政府机关事务的部长或常务副部长。如“T he Secretary of State”,在英国为国务大臣,也即国务(部会)秘书;在美国则为国务卿;美国陆军部长为“The Secretary of Army”,意指陆军的秘书长。其二为书记,原指从事记录文字的人员,后泛指文书和事务工作人员。法语的秘书“Lesecrétaire”、英语的秘书“secretary”和俄语的秘书“секретарь”均包含了拉丁语中“秘书”一词的基本词根“secret”,其蕴涵着机密、秘密之意。在欧美等国,秘书职业分类中,秘书隶属于“一般管理、文书、事务”职业大类,这一职业大类的名称也概括说明了秘书的基本职责和主要工作内容。《朗曼当代英语词典》解释为“为他人起草信件、保管档案、安排会见等事务的人员。”《韦氏秘书手册》认为:“今天的秘书绝不再是单纯的接待员兼打字员,因为越来越多的经理指望自己的秘书成为行政管理的助手。”“一个精干而可靠的秘书不仅是经理和工作人员之间的桥梁,而且还应当是协助经理的左右手。”国际职业秘书协会确定的定义:“秘书应是主管人员的一位特殊的助手,她(他)掌握办公室工作的技巧,能在没有上司过问的情况下表现出自己的责任感,以实际行动显示出主动性和正确判断的能力,并且在所给予的权力范围内做出决定。”
日本秘书学者田中笃子教授在《秘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认为秘书应具备三方面条件:第一,是担任重要职务者的助手;第二,是起草文件为主的信息处理方面的专家;第三,是有良好教养的人。一般而言,在日本,秘书通常应具有两种含义:含义之一是指政府机关或社会团体日常事务的负责人,如内阁官房长官,中文直译为“首席内阁秘书”;另一含义是指帮助上司处理各种事务的工作人员,如使馆中介于参赞和随员之间的外交人员,分一等秘书、二等秘书、商务秘书、军事秘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