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工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7章 银河计划

杜卡奥夫继续他的演讲。

艾伦盖尔探长和他的属下一直坐在那个靠近门口的角落观察着每个人的神色和行为。

这对于这场科学会议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影响。

因为对科学心无旁骛,是一个科学家最基本的一种素养。

“银河计划很简单:就是我们要组织一切最先进的人类科技力量,造出能够飞得更远的载人飞船去探索我们这个未知的宇宙,我们最初的预期是能够飞出银河系,这就是目前银河计划的全部。”

“我想细心的同志能够听出我刚刚说的是载人飞船,而不是只会拍照片的无人探测器。”

“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发射了很多那些会拍照的探测器。”

“比如1973年发射的先驱者11号,它1974年飞越木星,1979年飞越土星,而1995年11月我们就失去了与它的联系。”

“再比如1977年9月发射的旅行者1号,甚至我们在发射它之前,还在给它携带了一张质磁盘唱片,内容包括用55种人类语言录制的问候语和各类音乐,我们希望向“外星人”表达人类的问候。

“旅行者1号,1979年飞越木星,1980年飞越土星,与土星的卫星泰坦号进行了密切接近,看起来非常不错。”

“但这只是看起来,因为我们只能获得一些照片而已,我们只能凭借着这些简单的宇宙照片,去猜忌整个宇宙,这就跟我们闭着眼睛去摸一头大象来试着描述它样子一样,必定是极为片面和不准确的。”

“而且如果没有人员的灵活控制,这些探测器得不到能量的补充,很难飞得更远,最终只能走向毁灭和失联的命运。”

“所以,既然我们要想要看一看这宇宙,我们就要看得更真切一些。”

“我们越是对宇宙感到无知和恐惧,我们越是应该迎刃而上去探索。”

“这不是我在这里宣扬什么狗屁骑士精神,这是关乎人类能够继续安心‘苟活’必须向未知区域放出的哨兵。”

杜卡奥夫很坚定地说道。

说到这的时候,他有些口渴了,拿起水杯开始喝水。

下面有人忍不住就开始议论了起来:

“这显然有些危言耸听了吧?我们人类正在蓬勃的飞速发展,用‘苟活’这样的字眼似乎有些牵强。”

一个正值壮年的智能机械研究者说道。

“对啊,虽然对于宇宙来说,我们很是渺小,但我们的探测器已经确定我们是太阳系的唯一生命,并且我们人类都发展了300多万年,从来没有发现过外星人。”

一个从事星体观察的老科学家说道。

“就算是有陨石这样的东西会在宇宙中飞进我们地球,我们有大气层的保护,单单的空气摩擦就能够将陨石的能量消耗大半,一直以来我们见过很多陨石的坠落,可我到目前为止没有听见过因为陨石坠落造成人类伤亡的消息。”

一个研究催动力学的少年说道。

“我们的地球虽然偶尔会发发脾气,闹个地震、海啸什么的,但只要我们能够研发出更好的预警装置,我们也许就能够轻松躲过这一切,相对来说,地球还是十分稳定的,我们无需有过多的担心。”

一个研究地质学的科学家说道。

“对啊,相比地球来自宇宙的威胁,我想我们还不如去想想如何保护好地球的生态环境,或者想办法让那些大国销毁存储的核武器,我们人类现在面临最大的威胁应该是人类本身。”

一个社会学科学家说道。

“我完全赞同你的说法,我想我们急于去探测宇宙还是主要源于人类的好奇。”

一个心理学家说道。

“如果让我相信世界上有外星人,我宁愿相信上帝真的存在。”

一个坚实的唯物主义科学家说道。

……

“我知道大家对此一定会有所质疑,看来你们还是沉浸在人类的伟大幻想中无法自拔。”杜卡奥夫清了清嗓子,让会议安静下来,夺回了自己会议主导的位置。

“我们可以先回望一下历史。”

“我是一大夏国迷,我想在座的也有很多来自大夏国的科学家,你们可以证明我以下所说历史的真实性。”

“在18世纪的东方,大夏国还处于清朝时期。1792年,鹰国以祝贺清朝皇帝八十大寿的名义派以马戛尔尼和副使斯当东为首800多人的使团访问大夏国。作为想要表达与大夏国交好的诚意,他们带了将近600件贺礼,都是当时鹰国先进科技的代表作,有座钟,天球仪,地球仪,望远镜,还有能够测报气象的仪器,手枪、步枪、榴弹炮等。”

“而大夏国的清朝的乾隆皇帝却说‘我们的王朝地大物博,地产丰盈,无所不有,你们有的我们都有,你们没有的我们也有,我们是不需要和你们这些外国人交换货物来维系关系的,我们给你们国家输送的茶叶、瓷器、丝绸都是你们生活离不开的,这是我们王朝对你们的恩赐。’”

“那时候他们的土地面积和整个欧洲差不多,而鹰国只有它一个省那么大。他们像极了我们现在的人类,自认为无比强大,不可战胜,自大且傲慢,于是他们开始闭关锁国,把自己的国家关起来,失去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

“结果,想必在座的各位都了解,当八国联军拿着火枪和火炮开着战舰登陆那片大陆的时候,他们‘强大’的上千骑兵,只杀了对方1人。”

“这就是科技发展之间的差距。”

“我没有在这里说这段历史来侮辱大夏国的意思,我只是想说的是,如果我们人类文明没有向宇宙进行大规模探索的意识,就像极了闭关锁国的大清朝。”

“假设这个宇宙大爆炸之后,生命文明出现是和我们地球同期的,我们近乎荒废了300万年,只用200年的真正科技发展就到达了现在这个程度,如果有一个宇宙中的文明早我们300万年发展科技,现在会达到什么样子?

“哪怕早我们200年,会发展到什么样子?”

余生顺着杜卡奥夫的质问展开想象,一种莫名的危机感从脚底直接上升到头顶,直令他感到后背发凉,他头皮发麻。

“我们还可以把整个宇宙的文明想象成地球各国文明的发展,甚至可以还原到哥伦布还没有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之前。”

“当印第安人还在拿着用木头削尖的长矛在海边捕鱼的时候,发现海上哥伦布的帆船会是什么感觉?”

“我想这种感觉很有可能就是我们在未来第一次发现外星飞船时候的感觉,而且是一艘向地球驶来的外星飞船。”

“我不想我们人类成为这场宇宙文明竞争中的‘印第安人’,我想我们应该成为站在‘哥伦布的船头’的人。”

“这,就是我们银河计划的必要性。”

杜卡奥夫掷地有声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