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
(通行本第四十七章)
■字释
[1]户:古时房屋结构,前堂后室,户是内室的出入口,并不是大门。所以此处的不出户,本意是不出内室,并非不出门。
[2]牖:you(音有)木窗。《说文》: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就是打通墙壁,用木框交叉固定,就是窗子。窗子被比喻为屋子的眼睛。
[3]出:外出,引申为游历考察。如果将此处的出看成君主的出行,就容易理解老子的所指:劳民伤财的巡察,是一场形式大于实质的表演,并不能让君主真正了解世情。老子始终如一的清静、无为,放在君主这个对象身上,也是说得通的。
■翻译
不用从内室走出,就能知道天下发生了什么;
不必从窗子向外窥视,就能明白天道的运行。
跑出去越远,知道的越少。
所以圣人,不用到处跑,也能知道发生什么,
不用到处视察,也能明白人事的因由,
不必手忙脚乱,也能将事情做成。
■精义
这是赞成与批判各半的有争议一章:赞成者认为这体现了圣人洞察的价值,有人就举出乔布斯的话来证明本章观点:我们从不做市场调查;批判者认为这是没有经验、实践、学习的无根之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
回到老子的背景,对于一个王室图书馆员来说,否定读书、学习的必要性,是荒诞的事。老子批判的是无脑盲动、无心乱跑、看多思少。
这段话的意思:足不出户,依然能知天下事(阅读典籍也是一种“远足”);不看窗外,也可以知道天地寒暑、万物变化(除了看,还有其他感知器官)。你跑得越远,知道的越少(因为你的心放在跑路与风景,却没有放在思考天道)。圣人不必到处跑,也能知天下事;不必到处去看,也能心里明亮;不必刻意做什么,好事自然可成。
有个流行的段子说,没有见过世界,如何会有世界观?没有经历人生,如何会有人生观?诸如此类。这些段子的观点纯属本末倒置:世界不是一张白纸,人世还有很多邪恶,你都要去经历一番?你要经历多少才算攒够了世界观、人生观的佐料?即使你经历的世界都风景如画,你遇到的人都对你微笑逢迎,这就能形成真正的世界观、人生观?
老子这一章是对这种蛊惑人心观点的迎头一击:没有靠谱的世界观,哪懂得如何体察世界的奥妙美妙?没有自己的人生观,你的人生就会变成别人任性的试验场。如果你不懂“不窥于牖,以见天道”,不懂得构建自己的世界观框架,你的头脑就是别人观念、情绪的跑马场。你听到、看到的越多,跑出去越远,知道的就越少。
中国最近十年来出现一批听课迷、聚会迷,到处听课、到处聚会,名曰培训、游学、社交、研习,能学到多少真知,交到几个真朋友?无非是在热闹场中麻痹灵魂、消磨时间。到头来,都是浪费生命。多行者智,善宅者神。踏遍青山固然是好的,但真正的道在你脚下,在你心里,不在青山。
本章还涉及认知来源的探索,仅仅从态度与实用角度理解本章,没有把老子的意思悟透。老子本章是总结人的认识或者知识的来源,即认识论问题。
中国古代哲人的思想里,认识论探究是相对薄弱的部分:如一句“心之官则思”就沿袭2000多年,几乎没有去追问这个心是怎么思的,为什么能思,思出的与实际的为什么是同一的等“形而上”的问题,而西方从柏拉图到贝克莱到洛克、休谟、笛卡尔、康德、胡塞尔、罗素、维特根斯坦、波普尔等,有延续2000多年的追问“认识与实际究竟如何对应”的认识论探究。
中国人很容易接受认识论上的错误命题,如“物质决定意识”的庸俗唯物主义,却是为最大的主观主义开了个后门:无论谁或是某本教科书,把自己的理论定义为唯物主义就成了不可置疑的真理,这本身就是一种主观主义,其结果就是堕入到领袖崇拜、专制独夫的千年陷阱之中。
庸俗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造成了严重的观念扭曲,比如,容易构成偏见的习语:要亲自调查才有发言权——什么叫调查?是抽样调查还是全部调查?如何保证调查的客观性?怎样保证调查事实与数据的解读不发生偏差?还有,不调查是指什么?指必须亲自调查,还是不亲自去调查也可以?
再比如,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总结理论。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孙子兵法》是不应该出现的,孙武在写成“兵法十三篇”时,没有参加过一次战斗;写作《战争论》的不应该是克劳塞维茨,而应该是艾森豪威尔或巴顿;管理大师不应该是德鲁克,因为他没有做过一天CEO。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老子发现单纯的经验、经历、感觉,并不能形成认识、洞察。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作为春秋时代能够阅览丰富历史文献的少数人,老子无疑是指通过对报告(奏章)、典籍等的学习,可以实现对世情的认识;经过对文献内容的梳理思考,也能对天道、规律这些自然与人为的规律,有所洞察。
这是卡尔·波普尔(1902年-1994年)所说的“世界3”:历史文献(包括物质成果)组成的人类知识世界。“世界3”内容本身,具有逻辑自我衍生的能力,这是人类认识的进步与进化,更是人类的财富。老子时代,“周守藏室”里不会有后世丰富的内容,但对于当时来说,也足够老子从中获得认识当时世界的丰富材料。
人类认知来源这个问题,绝不只有“意识反映物质”这个单向过程,而是意识逻辑推演也在发现乃至“创造”新物质的双向过程。没有唯心、唯物的简单二分法,而是实在与认知(包括记录认知的文字、符号)的双向互动。量子物理看到的实在,已经超越个体感知的范围,但量子物理学的成果,显示这个不被个体感知的实在是真实存在的。
老子与波普尔在一个关键认识上是同气相求的:人类不会从经验、经历、感觉中获得自由;解放人类的,是思考与知识。中国思想2000多年的实用主义与鹰犬哲学最欠缺的,就是对思想的信仰,康德说的好: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老子绝不是蒙昧主义、愚民倾向的主张者。相反,老子哲学的精髓,是强调思考的力量,对包括先人文明与前贤思考的成果,即“世界3”的认识与思考,一样可以做到: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见天道。
没有证据显示老子是否定经验、感觉等个体实践与体验活动,但老子无疑是在强调一个思想家应该做的事情:独立的思考才是找到“道”(现象背后的规律)的根本途径。
这些对人类思考(即使还没有理性这个词语)、人类思想或智慧的信仰,契合着波普尔的主张:《通过知识获得解放》。在写于1989年春的此书序言里,波普尔说:我们语言的陈述可以描述一种事态,它们可能是客观上正确或错误的。于是对客观真理的追求才可以开始,即获得人类的知识。对于真理的寻求,尤其在自然科学中,无疑被认为是生命在它对更美好世界的漫长寻求过程中所创造的最好、最伟大的事情。科学是我们最大的希望:它的方法是纠正错误。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只能通过纠正我们的错误而增长。
老子所反对的是把“其出弥远”当作知,并没有反对知本身,反对的是知的方法。老子的目标是“知天下、见天道”,怎么能说是反智呢?
老子既不反智,也不反对学习,更不反对事功,但是老子的要求更高、对做对做好的标准严格: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不要只看见不行、不见、不为,而要看到知、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