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国际政治学导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国家利益的缘起与发展

国家利益是一个现代概念,是在民族国家形成后产生的。因此,有了民族国家才开始有了现代国家利益。从17世纪中期国家利益的产生到21世纪,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国际背景,产生了不同的国家利益诉求,国家利益的内涵因此不断发生变化。由于世界各地民族国家产生的时间并不一致,其国家利益的出现也有先后。现代民族国家最早产生于欧洲,国家利益概念从欧洲开始迅速向世界各地传播,国家利益也先后经历了王朝利益阶段、现代民族国家利益阶段和综合利益阶段。

一、国家利益的缘起

国家利益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民族国家以后才有的。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以后,欧洲民族国家不再崇拜神权,而更注重追求本国的领土、资源、财富等现实利益。法国政治家、红衣主教黎塞留(1585—1642)将这种对现实利益的追求概括为“国家生存理由”或“国家利益”(raison d'Etat)。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国家利益是国家政治行为的动因,起源于国家需求。虽然维护国家利益免受外来侵害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有关对早期国家利益的认识,参见威廉·奥尔森等编:《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王沿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7—79页。,但国家利益并不是和国家的出现相伴而生,现代国家利益是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有了民族国家之后,才有了现代国家利益。在此之前,民族国家和民族国家利益在欧洲的影响只是局部的,也不受国际法保护。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产生以后,民族国家和国家利益才有法可依。

现代民族国家出现以前,国家由家族统治,统治者的观念是家族利益至上,而不是国家利益至上。古希腊的城邦国家、西欧的中世纪君主国家及中国古代的奴隶制国家和封建王朝国家都依附于君主或皇室的利益而存在,那时流行的观念是“朕即国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也没有效忠国家的观念。到18世纪末,欧洲的外交官们仍把谋求个人利益作为其职业的首要目的。谋取物质利益的欲望尤其为这种贵族社会提供了比忠君报国的纽带更坚韧的共同纽带。于是,一国政府向另一国的外交大臣或外交官支付津贴即贿赂就是司空见惯的了。国家并不是他们唯一的效忠对象。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第278—279页。

具体到世界各个地区而言,各地产生民族国家和国家利益的时间并不一样。欧洲是产生国家利益观念最早的地区,从15世纪开始,欧洲就有了民族国家和国家利益观念;美洲是在18世纪才有了这些概念;亚洲的民族国家和国家利益观念产生于20世纪初;非洲是产生民族国家最晚的地区,是在二战以后才出现的。

二、王朝利益阶段

在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以后,国家利益即进入王朝利益阶段。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查尔斯·比尔德(Charles Beard)在20世纪30年代研究了国家利益这一概念在近代的演变。他认为,这一概念在第一阶段是“王朝利益”,即每个君主都渴望维护并且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版图以及他对土地和人民的统治;随着版图中越来越多的集团将自己的具体利益同君主的利益混为一体,王朝利益便让位于国家利益。戴超武:《国家利益概念的变化及其对国家安全和外交决策的影响》,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12期,第11页。法国首相黎塞留起了很大作用。从1624年至1642年,黎塞留担任路易十三(1610—1643年在位)的首相。黎塞留作为红衣主教没有支持斐迪南致力于恢复天主教的统治,在他眼里,法国的国家利益高于任何宗教利益。他推行国家至上的政策,追求国家利益。在他的影响之下,法国政策中的国家利益观念取代了中世纪的宗教道德观念。

此时的国家利益其实是王朝利益。“国家的利益根本上成为国王意志的代名词。”俞正樑等:《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王朝利益和国家利益不同,王朝利益代表的是一个家族的利益。在王朝利益阶段,王朝家族侵占了国家利益,国家利益从属于以国王为首的家族统治集团。从某种意义上讲,王朝利益是在15世纪出现民族国家之后的一次回光返照。自此之后,王朝利益开始一蹶不振,直至最后灭亡。尽管在今天仍有少数国家处于王朝或变相王朝的统治之下,但早已不是主流,最终会被历史淘汰。

三、现代民族国家利益阶段

从18世纪末开始,王朝利益开始逐渐减弱,并被国家主权利益所取代,国家利益回归国家。《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使主权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其影响不断扩大。在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国家主权至高无上,国家利益主要体现为国家主权利益,这一时期国家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国家主权不受侵犯。国家主要通过军事实力、军事结盟等手段,谋取霸权、领土和市场。破坏主权和维护主权成为这一阶段国际政治的主旋律。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战结束以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被纳入意识形态对抗的漩涡,意识形态对抗一度取代了主权对抗成为国际政治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争夺掩盖了主权利益。尽管如此,冷战期间,因为称霸而破坏国家主权原则的现象经常发生。美国、苏联及一些地区霸权国家依仗其军事实力侵略小国。因此,在这一阶段,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在国家关系中仍占据重要地位,主权利益依然至关重要。

四、国家综合利益阶段

冷战结束以后,国家利益进入到一个综合性的国家利益阶段。利益观念是政治的实质,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影响。被界定为权力的利益这一关键概念是普遍适用的客观范畴,但是它并不赋予这个概念以一个永久固定的含义。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第9页。国家利益的概念并不恒定。不同时期国家利益的内涵是不同的,不同时期国家利益的重要程度和排列也是不一样的。国家利益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是随着国家需求和国家内外背景形势的变化不断变化的。国家总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条件中谋求满足和扩大自己的需求。

冷战结束后,军事力量在国家利益中的重要性相对下降,经济利益成为世界各国最关注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从冷战期间主要重视自身生存安全转变为提升经济实力,经济安全成为各个国家的中心任务。与此同时,像环境生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和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因为冷战结束而暴露出来,国家利益的内涵开始发生转折性变化。国家利益的中心不再限制在军事安全等高级政治领域,非军事领域的低级政治问题在国家利益结构中的地位提升,非传统安全问题从国家利益的边缘逐步进入国家利益的核心区域,国家利益成为融合国家各类利益的大熔炉,国家利益的内涵具有综合性特征。

进入21世纪,文化利益、生态利益、经济利益等越来越为国家所重视。国家利益不仅不再限于军事层面,也不仅仅限于国家自身,国际利益成为国家利益的一部分。国家在注重自身利益的同时,也需要顾及他者的利益。国家利益的实现需要考虑文化利益、生态利益、经济利益、安全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平衡,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的平衡,自身利益与他者利益的平衡。国家不能专门利己,在利己的同时,也要利他。在全球化时代,全人类的共同生存与发展优于单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合作共赢开始逐渐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国家也只有变得宽厚和仁爱,国家的生存才会通畅和持久。这不仅有利于国家,也有利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