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社会资本:政治发展的一种新维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社会资本所受到的质疑

尽管社会资本概念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但是,围绕社会资本概念的争论却并没有中断。有关社会资本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1)如何定义社会资本?(2)如何衡量社会资本的存量?(3)如何估价社会资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第一个问题关系到社会资本的性质和构成;第二个问题关系到如何衡量社会资本的存量,以及社会资本能否作为一个可以量化的分析概念;第三个问题关系到社会资本的估价问题,即它究竟在社会变迁、经济增长以及政治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它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

在讨论过程中,社会资本研究也确实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不过,从目前的文献资料看,一些社会学家的批评和质疑与其说是针对社会资本概念本身,毋宁说是针对社会资本的具体应用研究和个别结论。例如,人们质疑罗伯特·帕特南的研究,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使用社会资本这个概念,而是因为他得出了美国社会资本正在急剧下降的结论。罗伯特·帕特南在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American Community(New York London Toronto Sydney Singapore: Simon &Schuster,2000)一书中所得出的关于美国公民社会正在衰落的结论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不少学者不能接受他的结论,提出了反证。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的《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收集了几篇这样的论文,如迈克尔·舒德森:《如果公民生活没有死亡会怎样?》、理查德·瓦莱利:《电视迷的民主?》等。

真正的质疑和批评主要来自经济学界。因为经济学领域的反对派要么根本反对使用社会资本这一概念,要么即使承认这一概念有一定价值,但仍然怀疑它的解释力。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肯尼斯·阿罗在1999年世界银行编辑出版的《社会资本》一书中撰文主张“放弃社会资本”肯尼斯·阿罗:《放弃“社会资本”》,见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视点丛刊),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25—228页。,其理由如下:

(1)社会资本热衷于讨论信任问题,“信任能够促进经济进步,这即使是在经济学家当中也是一个早已被讨论过的话题,博弈论中的‘声誉效应’(reputation effect)就是其理论基础”。

(2)社会资本也热衷于讨论社会交互作用的问题,作为社会资本要素的“社会交互作用(social interactions)可能带来积极影响,也可能是消极影响”,并不像社会资本理论家所解释的那样,社会资本的存量越大越好。

(3)测量社会交互行为的想法是一个陷阱,一个妄想。与其考虑多少的问题,不如把当前存在的社会关系看做一个已经存在的事实,让我们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关系,避免一切可避免的阻力。

(4)社会网络能够防止由不均衡的信息所导致的市场失灵,能够提供其他活动不能提供的调节工具,但即使如此,大型制度的运作,例如政府,事实上比社会网络更为重要,对于解释经济发展可能更有意义。

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Robert M.Solow)也在题为《论经济运行与行为模式》的文章中,对社会资本概念提出质疑。认为考察社会制度和共有的态度对经济运作方式的作用是值得的,但社会资本概念是模糊不清的。他引用别人的研究指出,人们常常认为,东亚经济的起飞和高速增长是亚洲特有的品质和性格以及社会组织的价值(勤劳、团队精神、中庸之道)的结果,但最新的研究表明,亚洲超常快速发展一点也不能归功于任何特有的天赋,而是无可争议地要归功于物质和人力资本的强度积累。这样的事实如果成立,那么,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解释力可能需要重新恰当评估。罗伯特·索洛:《论经济运行与行为模式》,见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视点丛刊),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29—234页。

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站在认同社会资本概念的立场上来研究社会资本的性质、构成、功能和投资问题,有关社会资本的研究命题和成果是本人研究的基础和资源。本书所提出的理论假设、基本命题均来自于这些研究成果。当然,社会资本所遭遇的质疑,在本人的研究中也会得到自认为恰当的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