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钱还是不够的
“三天好回来了。”
他骑车走了。
施而诚说:“我明天票买到,明天也回去了。”
贾励说:“这车票这么难买?”
“学生返校,最近回去的人很多啊!”
方春光也没有来上班,二个男人在电焊,贾励去切小铁棍,切了许多,到方春光那里拿了一个装水泥用的盆,拿到切割机旁,周老板跑过来,说:“先把斗搬到堆场去。”
贾励放下水泥盆,他说:“这些都是钢筋短脚,那些是上面花板,放到最里面排,还有薄底黄铜,原来是漆黄色的,现在一样了。”
贾励先搬钢筋短脚,荆二永才来上班,他也来搬斗,皱着眉,摇着头,说:“老板,可能装不下。”
周老板说:“贾励已经搬完了。”
“还有二个。”
贾励就装四号花板斗,地面凹凸不平,又重,贾励一个一个搬过去,放好,放上面的总是斜的,要用二手扶着才能移过去,贾励脸上都是汗,胖子最后一个来上班,满面春光,一上班就拿了一袋小包脚,给施而诚,贾励看见他,说:“你也来搬斗。”
荆二永仔细一看,说:“你尽管搬,我们会过来拿的。”
还有几个大斗,荆二永来了,在拖大斗,“嘭彭”地响个不停,贾励也拖了几个,不拖了,万一被周老板讲,就用手搬着,一步一步搬过去,像猫步一样,又往二层叠,实在太重了,周老板想起了什么,说:“你不清楚,问问老荆。”
有几个是分四号脚和五号脚,我们将五号脚放到了四号脚,荆二永有些不满意:“放错了二个,这二个是五号脚的。”
胖子拿了一辆,贾励也拿了一辆,搬到五号脚处。大斗的份量很重,胖子用三轮车的轮子车,车到大斗叠放处,贾励一道放到第二层,荆二永拖来了一个,好像前面要倒下来了,荆二永说:“你过来一下,往前面按。”
“按不下,太紧了。”
上面的反斗车,荆二永用肩膀扛下来,重新放了一遍,不动了,胖子又车来了一个大斗,贾励与他叠好,贾励说:“好了!”
贾励又切小铁棍了,施而诚烦恼的说:“老孙不做了,他说是这样说,过五天回来,他不做了。”
孙华民做了这么多年,每个月钱也不够,租房子,生活,而且,干活又这么苦,每年还要回家收割麦子,用他的话说,打工的钱怎么够?
切了几捆,周老板叫贾励停一下,叫了声:“老荆,来一下。”
二人抬了钢板到切割机上,进行剪板,周老板认真地说:“老贾,那头往前点,老荆,抬后头。”
贾励与周老板一起剪板,一看是第一道白线,他又说:“还要往前推。”
剪了一张,就到工场间调了新的眼镜,二人剪二张钢板,他拿到弯板机旁,贾励就跑过去,接住了头,二个人就弯好。
又去切割小铁棍了,周老板走了过来,看了看小铁棍,他说:“这几根太短了,没有用,那几根可以。”
到最后一段有几根短的,刚好被他看见了。他用圈尺量了量尺寸,问贾励:“长度多少?”
贾励不说。
他量了量,一根是七厘米,一根是六厘米,周老板走了。
贾励在切割机旁,划了七厘米的线,又进行切割,一直注意尺寸,不要搞错,胖子发现装轮胎的耳朵没有了,就叫荆二永来切,贾励切好小钢筋后,去弯薄斗,这薄斗是1.5 毫米,弯二头,周老板走过来,对荆二永讲:“手当心,不要伸得太进去,就这样慢慢地剪。”
孙华民不在,荆二永是二老板了,他在剪耳朵。
贾励在弯薄斗,弯了几张,贾励看见荆二永剪好了,他汗流如雨,贾励给他一支“利群”烟,脱口而出:“荆师傅,你辛苦了,歇一下。”
他走了,去做他的老本行漆油漆了,贾励弯了几张,就叫荆二永:“荆师傅,老孙不在,只好叫你来检查一下尺寸了。”
他用圈尺量了量,又将底板围了起来,量了一下,说:“尺寸是正确的。”
贾励弯了十几张,虽然量尺寸比较慢,一只手脱了手套,一拉,一量,这样,比较正确,弯了薄斗后,又弯钢筋处,胖子笑了笑,“嫖师傅不在,你就是师傅了。”
贾励弯几张,胖子讨好地说:“你一个人搞比较吃力,要不要我帮你?”
“不用,我一个人也要学会弯。”
弯出来角比较圆,按照老孙说:“角要成直角,九十度就可以了。”
施而诚吸着“雄狮”烟,看见贾励一个人在弯,说:“你一个人拉不动,就对老板讲,叫人一道拉,这一定要成四十五度了。”
贾励纠正说:“是九十度,不是四十五度。”
胖子说:“我和他搞,他不肯。”
贾励说:“也要学会,做得不好的地方,请多关照。”
他笑笑,与胖子打了招呼,回去了。
贾励量了三张,速度比较慢,胖子大喊大叫:“快点!”
他跑过来,与贾励一道弯,边角压得笔直,成了九十度直角,荆二永拿了一把圈尺,量了量,贾励弯好的钢筋斗,准确的,拿到了堆放处,胖子和贾励弯了几张。
贾励询问:“老施,几时回去?”
他低头与贾励说:“我昨天到火车站买了车票,六日回去,休息几天,六日是要下雨的。”
他们没有来,老板娘只给他三个馒头,他又说:“老孙坐的车是一百四十元,从今天坐到明晨六点钟才到,我乘的到晚上七点钟就到了,是动车。”
“票价多少?”
“六百多,坐飞机要一千。”
“我乘大巴车的时间也差不多,车子停在火车站旁,我再乘一元钱的公交车就到家了。”
他吸了一口烟,又说:“我四个星期只休息一天,加班也没有加班工资。老荆的工资三千三百,去年春天,我们每天做了一百六十个,老荆也要刷,没有办法的。”
“加班工资按300%的工资发。”
“这里是不按规定的,你来做,给你钱,你不来做,不给你钱,规定是对公务员的。”
贾励颇有感慨地说:“钱还是不够的。”
“每天要吃饭,要租房子。”
“按规定的话,你一个月六千,是要付个人所得税,去了来不来?”
“来!”
施而诚生了二个儿子,负担也不轻,一个儿子在苏州上大学,要化很多钱,他是二个月做,休息一个月。
室内烟味还是很重,虽则开了电风扇,但满屋子都是二手烟,吸了,对身体也是不好的。
郑志迪拿出“白沙”烟,给每个人一支烟,胖子装好车,要送货去,周老板突然叫住:“已经好吃饭了,吃了饭再走。”
吃饭后,孙华民不右,清静多了,也没有人捣乱了,打了一会儿瞌睡,起来后,胖子回来了,在门口停好车,周老板叫了:“老贾,老贾。”
贾励跑了过去,周老板指点说:“配头靠在墙一边,螺丝放在下面。”
胖子抓住了袋口,贾励抬在后面,拖了几包配头和螺丝,到了工场间,最后一包,胖子说:“一起抬下去。”
“不用了,我抱下去。”
贾励扛着一包螺丝下来,周老板来了,贾励问他:“放在哪里?”
“外面。”
贾励放了下去。
小铁棍切完后,贾励问他:“哪里有袋子?”
他说:“工场间房子里有。”
到了工场间,倒了老虎车的轮子出来,切下的小铁棍,贾励全部装在袋子里,又拉来了一辆反斗车,有一大半袋,贾励叫胖子过来,胖子放下反斗车,贾励拖了袋子进去,二个男人车到方春光处,就整袋放了下去,胖子又去打洞,弯铁钩。
贾励在做弯31厘米X74厘米薄斗时,周老板用边档板对了对,发现直角多了出来,只要30.5厘米就可以了,下面的也不要太长,他说:“这钢板弯得太长了,到压板机压一下。”
贾励说:“这尺寸是老孙回家时写的。”
他又说:“你不要去管他尺寸多少,边档板可以用就可以用,否则,就不能用。”
贾励问他:“这边档板,是不是只有一种,还有其他边档板?”
周老板肯定地说:“只有这一种边档板。”
方春光无奈地说:“64.5厘米钢板尺寸太小了,不能用。”
“老板搞的尺寸。”
贾励又问他:“47厘米可不可以用?”
他说:“短一点没有关系,是可以的。”
贾励就这样做下去了。
装车非常多,老板娘对贾励说:“老贾也去,卸货的时候,把它们叠叠好,不要乱放。”
贾励笑着说:“那不会的,你放心好了。”
胖子开车从黄河遂道,送到海滩路,到了六号桥市场,到了前面的一个店铺,胖子打了一个电话:“反斗车送来了。”
店主骑着电动车来了,她问胖子:“又来一个新的?”
店里没有装卸工,贾励问店主:“怎么放?”
“薄的一排放在这里,其余三十个放在那边。”
胖子从货车上卸了一辆一辆反斗车下来,贾励把它一辆一辆反斗车放好,也放二层,贾励用肩膀扛上去,叠好,胖子说:“放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