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又是烟雨,又是春天,只不过在郊外,在江南。
江南的春天格外迷人,千里之中莺飞草长,叶绿花红。那些个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可见酒旗在春风中飘扬。酒旗就是酒店悬挂在路边用来招揽生意的锦旗,也叫酒望或青旗等等,相当于现在的招牌或霓虹灯。把酒旗迎风招展说成酒旗风,固然是出于平仄和押韵的要求,却也让人觉得那风中有酒的芳香。
有花木,有莺啼,有酒香,这就是江南春。
不过也有人质疑:千里之遥,看得着酒旗,听得见莺啼吗?
当然不行。
所以,他主张改为十里。
这很可笑。千里太远,改成十里就看得着,听得见?
同样不行。
实际上,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说的并不是眼前所见的一处两处,而是整个江南。整个江南无不如此,那才叫江山锦绣,春意盎然。十里莺啼绿映红,有意思吗?
没有。
其实,麻烦在第四句。
稍微想想就知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怎么看都是晴天。也只有在和阳之下暖风之中,才会有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感觉。那么,为什么又说“多少楼台烟雨中”呢?
也有各种可能。
比方说,这里风和日丽,那里烟雨蒙蒙。千里江南,又是阴晴不定的春季,原本就该如此,有什么可奇怪?何况那四百八十寺还是南朝的。多少楼台烟雨中,可以是现在,也可以是当年嘛!
哪个是正解?
没有标准答案。
实际上,读诗最忌认死理。比如追问“四百八十寺”的数字是怎么统计出来的,就很煞风景。而且唐诗与宋词不同。宋词更喜欢聚焦于某个场景,把文章做足。唐诗却是跳跃的,往往将不同时空的故事放在同一首诗中进行比照,用字不多却内涵丰满。
杜牧这首《江南春》就正是如此。
的确,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是阳光灿烂和满心欢喜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却更像一张不无惆怅的黑白照片。毕竟,南朝佛教的鼎盛时期,距离杜牧写这首诗已经三百年了,岂非只能在烟雨迷蒙中若隐若现?那种无可名状的历史沧桑感,恐怕也只能用这样的画面来表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