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第3版)(列国志(新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从远古时期到建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在越南北部地区,曾经发现古人类居住的遗址、遗物和遗骸,其中著名的有和平文化(中石器到新石器早期)遗址和北山文化(新石器早期)遗址。经考古发掘后证明,原始人类的确曾在这里繁衍生息,活动区域大致为今红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越南最早的居民可能是印度尼西亚人和美拉尼西亚人,其后裔是占人和长山山脉中的摩依人。据一些学者判断,越南今天的芒族和占族即为他们的后裔,为当地土著民族居民;而今天的越族人却是“外来户”,他们最早是起源于中国华南的百越族居民中的一个分支,即雒越人,逐渐迁移至现在的越南北方和中部地区定居下来,雒越人即为今天越族的祖先。雒越人中有一个较强的名为“文郎”的部落,在“雒王”的带领下兼并了其他一些小部落,建立了“文郎”部落联盟。由于“雒”字与“雄”字笔画相近,由此误传成“雄王”,“雄王”成为今天越族的祖先,今天的越南民族已经习惯自称“龙与仙的子孙,雄王的后代”。如今在越南北方的永富省建有雄王庙,并建有国家级雄王纪念馆,每年清明都在此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公元前3世纪,居住在今越南北方地区的较强盛的瓯越族部落,在蜀王子泮的带领下南下灭文郎部落,建立了瓯雒部落联盟,蜀王子泮自称“安阳王”。

据成书于4世纪的《交州外域记》记载:“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仰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设雒王,雒侯主诸郡县,县多为雒将。”由此可以得知,当时的“雒民”是沿海而居,利用海潮涨落来灌溉田地。当时的这部分居民的社会形态为原始的农村公社制度,全部耕地、山林、河流、水域都属于原始农村公社所有,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下来,至1945年八月革命前依然可以见到公田、公土的残余存在。“雒田、雒民”时代,私有土地尚未出现,全部耕地、山林、河川、塘池都属于农村公社所有。那时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尚不存在,也没有文字,处于“文明的门槛之上”。

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即向南发展,公元前214年在岭南地区建立南海、桂林和象郡,象郡包括今越南的北方和中部。秦末社会动荡,公元前207年,南海郡龙川令赵佗以今天的广州为中心建立割据政权“南越国”,在今天的越南北方设交趾、九真二郡。越南古代史籍把“南越国”列入王统,称赵佗为赵武王,推尊为开国之君。因为赵佗及其南越国政权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割据政权而已,且赵佗本人也是中原人(河北真定人)。西汉建立后,南越国成为汉王朝属下的一个诸侯国,与中原有着十分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对促进当地的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进步作用。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政权,在原来南越国地域内设立九郡,其中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相当于今天越南的北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区。

从汉代到隋唐,越南在中国封建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中国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与文化不断传入越南,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早在赵佗建立南越国的时候,交趾的农业就已比较发达了,但九真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而生产水平低下,居民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粮食匮乏。当时担任九真太守的任延便下令铸造铁制农具,推广中原先进的耕种方法,大力开垦荒地,使得九真地区年年获得丰收,解决了缺粮的问题。任延和交趾太守锡光还大力推行中原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改变了当地原始群婚制的残余习俗。由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迅速增加,社会制度也发生急剧的变化,越南社会逐步过渡到封建社会阶段。公元2~3世纪,越南的经济、文化又有新的发展,交州(现越南北方地区)成为中国同东南亚和西洋各国的海上贸易交通的重要港口。隋唐时期,越南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相当发达,不但种植了双季稻,发展了种桑养蚕业,而且广泛使用铁制农具,修筑了防洪堤坝和引水灌溉。在文化方面,由于汉文汉字的输入,早在东汉时期越南的士大夫就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到中原做官,有的还考中进士,有的当了翰林,有的还升任相当于宰相的“中书门下平章事”。

公元40年,交趾地区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历史事件,即越南历史上称为“二征起义”。二征是指糜冷县(现永福省河西的三位至三岛之间的地域内)雒将的两个女儿,即征侧、征贰姐妹俩。由于姐姐征侧的丈夫被交趾太守苏定所杀,姐妹二人乘机揭竿而起反对东汉王朝,攻陷了一些城池,并自立为王。此次暴动次年就被东汉派伏波将军马援平定。除二征起义外,这个时期还爆发了李贲起义等一系列反抗朝廷统治的斗争,为摆脱中国的统治和越南自主国家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越南封建国家是10世纪才建立起来的。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939年越南地方将领吴权称王。吴权在越南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称王的意义在于结束了从公元前11年至公元938年长达1000年的“北属时期”,开辟了越南历史上民族独立自主的新时期,因此越南《大越史记全书》视吴权为越南历史上封建时期的第一位皇帝。

吴权在位仅6年,之后各地割据政权相继崛起,开始了越南历史上的“十二使君之乱”时期。欢州刺使丁公著的儿子丁部领,父亡随母回华闾(今宁平省)种田放牛,学文习武。成人后见“十二使君之乱”给百姓带来战乱、饥饿和痛苦,便招募军士,集结四方豪杰,讨伐十二使君。968年,丁部领平定了“十二使君”,统一安南,建“大瞿越国”,随即派遣使者携带方物向中国北宋王朝请封,宋太祖封丁部领为检校太尉、交趾郡王,将越南视为藩属。从此开始了越南作为藩属国向北方的中国进行朝贡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