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故事(增订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嫦娥奔月

【原文】

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1],恒娥窃以奔月[2],怅然有丧[3],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

——《淮南子·览冥训》

【注释】

[1]羿:即后羿。古代善射者。

[2]恒娥:《初学记》引许慎注作“常娥”。奔月为月精。

[3]怅然:失意的样子。

【故事】

蔚蓝的太空,金黄的圆月,闪烁的群星,无穷的天际。每当皓月当空,人们翘首而望的时候,就会想到“嫦娥奔月”这个古老而美丽的神话。这个神话故事的较早记载,当数《淮南子》了。

嫦娥的丈夫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一葫芦长生不老之药,被嫦娥寻到了,吃不吃呢?她犹豫了很久,决定去找当时最有名望的大巫师有黄探问吉凶。有黄摆开蓍草与龟甲,摇动了一番,他笑着把占卜结果报告给嫦娥:“大吉大利呀,美丽俊俏的姑娘,你将来到西方。天道昏暗迷茫,不要惊恐慌张,日后将会盛昌。”嫦娥听了,忐忑不安的心情才稍稍安定了下来。于是,她决定把这一葫芦不老之药独自享用,也不再顾及自己的丈夫了。接着,她几口把灵药吞吃完毕,又把葫芦放回原处。不大一会儿,她觉得自己身子轻飘飘的,不由自主地离开了房舍,山川、河流落在自己脚下,白云在自己身旁浮动,还不时有闪光的石块飞过。凉风习习,罗裙婆娑,她飘然起舞,引吭高歌。这么广阔的天际,多么美妙的太空,她舒服痛快极了。她飞呀飞呀,径直朝灰蒙蒙的月宫奔去。哎呀!总算到了月宫了!从此,她就是这里的主人了。可是过了不久,她发现自己变了形:头缩了进去,四肢又笨又粗,腰部又短又胖,身上长出了疙瘩,这不就是一只令人讨厌的癞蛤蟆么?她捶胸顿足,痛苦失望极了,泪水如涌泉一样汩汩奔流。

羿狩猎归来,发现自己的妻子嫦娥不见了,找遍了左邻右舍,问过了家丁仆人,没有一个人知道。羿认为美貌的妻子心眼小,同自己呕气,就没有再去寻找。又过几天,羿拿起装药的葫芦儿,左倒右倒,里面的药儿一丁点都没有了。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妻子偷吃仙药,升入月宫,独享富贵去了。他痛苦、悲哀、愤怒极了,失神地望着茫茫的苍穹,诅咒自己的妻子。

这就是有关“嫦娥奔月”的神话。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珍贵帛画中,月宫里就画着一只蟾蜍,可见这个故事在汉代是广为流传的。古代这个故事是有批评和谴责嫦娥的意思。批评她自私贪心,不忠于自己的丈夫;批评她想入非非,背离现实。总之是违背封建人伦道德,最后事与愿违,自食其果。这当然是封建社会中对女性存在的偏见。

从六朝以后,人们对嫦娥独栖广寒、形影相吊的凄苦境遇,同情的人多了,责难的人少了,她的地位也逐渐升高,由一个被谴责的女性,变成令人同情的孤女。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把酒问月》诗中写道:“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大诗人杜甫也写有《月》诗,咏道:“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李商隐《常娥》诗中也说:“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后来人们还为娇美的嫦娥鸣不平,进而把她作为可爱的月亮神的化身。那些“蟾蜍”“月精”之类的说法逐渐失去阵地,而代之以“玉兔捣药”的神话广传人间。

两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奔月”的美丽幻想,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现在航天飞船不但可以到达月宫,而且可以飞升到更遥远的火星等星球。这样,月宫里的嫦娥没有必要愁眉不展,可以回到人间,欢欢喜喜同家人团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