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追击战纪略
一九四五年五月十七日,在李良荣将军指挥下,我第八十师开始反攻福州。第二三九团首先向福州城北郊的五凤山发起攻击。该团在夜间派第五连连长薛汉英率该连及一部分工兵,破坏半山遍布的铁丝网和地雷,开辟进攻道路。第五连在完成任务后被敌发觉,遭敌密集火力射击,薛汉英和部分工兵壮烈牺牲(薛汉英,一九三九年从菲律宾回国参军,先在学兵队受训,后从中央军校十七期步科毕业,勇敢善战)。攻击路线既已开辟,我军立即发起冲锋,敌一部就歼,一部败回福州,我军随即向福州进攻。五凤山一战,打乱了敌人的撤退计划,使之甚为震惊。敌人唯恐脱不了身,于是迅速放弃福州,仓皇向连江方向逃去。我军于十八日克服福州(福州第二次沦陷为时六个月又二十一天)。之后,李良荣不待整顿,即令第二三九团以一部尾追敌人,大部抄小路赶至第二三八团的拦截点前头与该团交替拦截,以第二四〇团作为师的机动部队。
第二三八团奉命向连江方向追击,以第二营为前卫,一天之间赶到连江附近。第二营在连江通往宁德的路旁埋伏,等了一个上午未遇敌人。嗣有群众来报,有数百日军正向八都镇行进,似要在那里宿营。第二营即抄小路爬山越岭赶赴八都。下午三时左右,到达八都西南距镇上千余米的一个高地,在这里用望远镜可看到日军在八都后山的活动。第二营即以迫击炮轰断木桥,切敌退路,然后用重机枪掩护步兵进攻,敌人也进行顽抗。激战数小时后,我步兵进至距敌只百多米的地方。此时夜幕降临,敌人反扑,以进为退,乘夜脱走。第二营即按团长命令,迅速转移到白马河增援第二三九团。
白马河是福安境内的一条较大河流,河宽水深,是日军退却的天然障碍,日军被迫聚集在渡口等待搭浮桥渡河。第二三九团第一营营长杨其精率部最先赶到,立即与敌激战。敌我双方都集中力量争夺渡口,冲锋与反冲锋交替进行。这里是敌军生死攸关之地,他们拼命夺取几个高地以掩护主力渡河。不久,我军各追击部队陆续赶到,向各高地的敌军猛攻,敌军也拼死反扑,战斗甚为惨烈。第二三九团连长李勇德在激战中牺牲(李勇德是李良荣的侄儿,大、小北岭战役时他在师部特务连当连长,没有直接参战,此次他要求到第一线,李良荣嘉许他的志向,将他调到第二三九团。李勇德曾跟随李良荣在南京教导总队当兵,一九四一年在中央军校十七期步科毕业)。李良荣目睹激战情景,为军部拨来的两门山炮迟迟未能运到而十分焦急。因为用山炮轰断敌人的浮桥,使敌大部不能渡河,就可以聚歼敌人。他不时询问身边的参谋人员,“山炮到了没有?为什么这样慢”,而对侄儿的牺牲则未遑理会。第二三八团第二营赶到白马河时,一部敌军正在渡河,一部敌军则继续向我反扑。该营和第二三九团第一营配合,以全部火力封锁渡口,杀伤了许多敌人。随后山炮也来了(因交通不便,辎重兵将山炮拆开,扛在肩上抄小路来),轰断了浮桥,可惜敌已大部渡河,只好击其殿后部队。敌军渡河后,沿途丢弃辎重物资,以加速退却,摆脱追击。敌撤出福州后,自连江至霞浦,沿途弃尸不少,有单个的,有两三个一堆的,也有多至十几个一堆的。可见我追击部队追得很紧,使敌无暇处理尸体,任其抛露荒野。
日军渡过白马河后,李良荣命第二三八团第二营继续追击日军至霞浦县城,自己则率领师主力返回福州,以防敌再从海上乘机反击。
第八十师返回福州后,在北库巷(原兵营地址)展览战利品。战利品中除日军的山炮、各种步兵轻重武器及其他军用物资外,还有日本军人随身带着的各种物品,如“千人针”(日本官兵出征时,其亲友、邻人在一块方布上每人刺一简单花纹,以示吉祥)、观音像、护身符、护心镜及女人的头发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从敌人的弃尸中搜得的。经过实物展览和战况介绍,福州群众始知第八十师确曾英勇作战并因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据敌旅团长长岭喜一后来说,在大、小北岭和白马河的两次战役中他们死了七百多人(我军官兵也牺牲了八百余人)。
不久,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第八十师正在赴浙途中,李良荣奉命到杭州接受日华东派遣军的投降。李派原师参谋主任黄达平(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到原由日军所设的集中营查询有无被俘的第八十师军人,结果发现只有一个能说日语的排长还活着,其余的都被杀害了。黄特地去找长岭喜一,长岭对黄说:“你师作战确实勇敢顽强。自我参加侵华战争以来,你师堪称劲敌。大北岭战役,我军补给不足,连旅团的补给官也被你们打死。你师如再支持一天,我军粮尽腹空,当会退下海去。白马河战斗,我差一点被你们的炮弹炸死。我在贵国受降典礼上,本带去了我唯一的一把军刀,要当场送给李将军,表示我的敬意,后问明他没有来,只好再带回来。现在请你代送给李将军,留作纪念。”他还用中文写了一副“昔日为敌手,今日成好友”的对联,一并交黄转给李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