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沉入江底的完美主义者——屈原

说起屈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年一度的五月初五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诗人。屈原为我国的文学史开创了一个灿烂的时代,即楚辞时代。不过相比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人们对他在政治上的表现更加钦佩。

屈原大约生于公元前340年,是楚国一个没落的贵族。因为屈原从小好学,满腹诗书,被楚怀王任命为左使,对内可以同楚怀王商议国事、发布命令,对外可以接待外宾、应对诸侯,那时候的屈原深得楚怀王的信任。可是,屈原的才华和官职却招来了一个人的嫉妒,那就是与他处于同一官阶的姓上官的同僚。

上官氏经常向楚怀王打小报告,指责屈原的种种过失。楚怀王的意志也不坚定,听信了上官氏的话,开始慢慢疏远屈原。楚怀王的态度令屈原十分痛心,伤心之余,屈原写出了《离骚》。在《离骚》中,屈原表达了自己刚正不阿、一身清廉、志趣高洁的信念,却不幸遭奸人诽谤,把自己逼到了穷途末路的绝境。可是没想到,正是这首诗引来了上官氏更无耻的诽谤,使得楚怀王罢了屈原的官职。

屈原被罢了官职后,其他诸侯国开始垂涎楚国的国土,几次战役之后,楚国由盛转衰。但是,屈原仍然一心报国,当他听说楚怀王要去秦国,就赶紧跑去劝阻,认为这是秦国的诡计,不能相信。可是楚怀王的儿子却坚持让楚怀王去,最终楚怀王没有听从屈原的建议,去了秦国并最终命丧秦国。

楚怀王的遭遇让屈原无比痛心,他写出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以此表达自己的愤懑和忧伤。这些诗篇惹怒了刚刚登基的楚怀王之子,他派人在朝堂之上指控屈原的过失,最终将抱负远大、才华横溢的屈原流放了。

被流放之后的屈原伤心欲绝,他想到了自己曾经的抱负和如今的不得志,觉得自己已经无颜苟活于世。屈原披散着头发,来到了汨罗江前,做了一篇《怀沙》赋之后,抱着石头沉入了江底。

屈原跳江自杀的具体原因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从他的整个人生经历来看,屈原无疑是一个壮志未酬的热血青年。在屈原的绝命诗《怀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伟人对自己人生的总结,同时也看到了一个人在自杀前时而清醒、时而混乱的思绪。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屈原,他之所以选择自杀,与他自身的社会适应不良有一定的关系,而社会适应不良又与个体的人格特质息息相关。从屈原的诗赋中,我们可以看到:屈原要么坚持高洁的情操,要么屈尊辱志,与现实妥协。在自己已经四面楚歌的境地下,屈原完全将自己的生死和荣辱抛之脑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美德。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屈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具有完美主义人格的屈原有一种常人很难达到的极高境界,他生于乱世,但又不随波逐流,能坚持自己的看法,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屈原甚至将自己表现出来的这种理想中的自我称之为“美人”,即完美无缺、毫无瑕疵的人。

正是因为屈原对自己过高的要求,才导致了他稍微有点强迫性的人格。所谓强迫性的人格,就是以对自己严格要求和追求完美为主要特点。这类人做事过分认真,非常注重细节,责任心强,为自己制定过高的标准。正如屈原,自小饱读诗书,对政治方面的看法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所以他的志向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楚王统一其他诸侯国。可是这个目标在当时是何其困难。

当屈原的目标没有实现时,他开始苦闷悲伤,觉得自己无愧于天地,但命运弄人,壮志难酬。其实,当时的屈原还有另一种选择,就是像古代诸多诗人一样,不理俗世中的事情,避世归隐。可是屈原没有这么做,他执着于自己的美德,坚贞不屈,带着自己未竟的事业和抱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为世人树立了不朽的榜样。

屈原的做法对古代人来说,无疑是可歌可泣的,可是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他的做法可取吗?现实生活中,力图追求完美的人并不在少数,如果每个人都像屈原一样,在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时候选择自杀,那么整个社会岂不乱了套?

有鉴于此,我们要努力改善自己,尽量克制自己过于苛责的完美主义。当下社会,“完美主义”这个词常被看作一种身心不健康的状态。对于有的人而言,完美主义会给其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贡献感;但对另外一些人而言,完美主义只能带来极大的挫折感和麻痹感,这其中的度需要自己调节和把握。

比较常见的一些完美主义者常常患得患失,在人际关系和工作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比如他们往往会在别人拒绝自己之前拒绝别人,避免自己失败的尴尬;在工作中,他们总是不断地否定和苛责自己,很难对自己的表现满意,负面情绪很严重。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追求完美的个性,可以促使他们辛勤工作,坚持克服遇到的一切挫折和障碍,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从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但是,过于极致的完美主义者会在不断的追求中扭曲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总是以成绩和工作不断衡量自己的价值,造成自身焦虑、压抑、暴饮暴食或者偏头痛,有的甚至会产生强迫性的幻想和自杀,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并且适时地进行自我调节是极其必要的。对于完美主义者而言,要学会承认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不要将自己的精力花费在对人和对事的过分挑剔上,不要求一切事情完美无缺。

屈原为了美德而生,也为了美德而死,他执着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敬仰,但却不适合我们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