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水利建设在四川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水资源是生命之源、基础之源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控制性要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脉。正如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所说的:水是有限的资源,不仅为维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所必需,而且对一切经济部门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据联合国统计,全球43个国家的近7亿人口经常面临“用水压力”和水资源短缺。约1/6的人无清洁饮用水,1/3的人生活用水困难。有专家说:“19世纪争煤,20世纪争油,而21世纪将是争水。”这不是危言耸听,在中东,水是阿以争端的重要潜在因素。如果说能源安全是当今主要的全球问题之一,那么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水资源安全将上升到首位。水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指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中国面临水资源危机。我国人均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09位,人均水资源仅2091m3,已被联合国列为第13个贫水国家,是世界水资源最紧缺的国家之一。四川省人均水资源2906m3,虽然比全国高1.4倍,但也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0%,从世界的角度看也不丰富。经济增长造成水资源不足和水质恶化的情况日益严重,异常天气会使这一问题雪上加霜。
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的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之一,水利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从长远来看,水资源短缺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治水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立国之本,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水利兴而天下定,天下定而民心稳。我国是一个治水大国,水利建设历史悠久,历代把除水害、兴水利作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措施。城市因水而兴,农业因水而荣,“天府之国”因水而得名,整个社会因水而繁荣昌盛,也因水患而蒙受灾难。“治蜀者,先治水”,历代都把“兴水利、除水害”作为治蜀安邦的大事。中国能够以占全世界6%的可更新水资源量、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中国农业生产、粮食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在于治水。秦昭襄王时期建设的都江堰、西汉末年建设的通济堰、北宋建设的牛头堰、清康熙元年建设的东风堰等水利工程都是四川治水兴蜀的光辉典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明确指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这是基于中国的国情和水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得出的科学论断。水利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突出地位,大力提升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是在新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一项重大任务。目前,四川也和全国一样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环境与水生态恶化及水灾害四大问题并存的多重危机与挑战。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已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四川省主要河流水质均遭不同程度的污染,生态环境的脆弱和水体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部分地区的水资源紧缺。
(二)水利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支撑着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由于水利建设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巨大的社会效益之中,许多效益是无形的,也是不好量化的,直接的经济效益则体现在其他的行业之中,不如交通、能源、工业等行业那样显著而直接可以量化,因此水利事业常常成为不受重视的(或被忽视的)脆弱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认为水利只是农业的命脉,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和农业,未能看到水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命脉,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水,水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农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民以食为天,要维持社会的基本稳定,人人都要吃饭,农作物产值低、效益差,不能获取高利润,但它为社会的稳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最基础的作用。社会不应该,也不可能要求农民为水利建设埋单,农民也无力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水利主要应由政府作为公益事业投入。
研究水利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但由于涉及问题多、边界条件复杂,很难得到一个准确、满意的成果,需要有一个探索过程。2000年四川省水利厅组织研究的《四川省水利与国民经济发展定量的关系研究》课题,采取典型调查和利用多种相关资料统计等方法,以新中国成立50年水利总投入按灌溉、防洪、供水、水电、水保等部门产生的经济效益水利分摊后,初步测算得出水利投入与后期效益产出比为1∶4.2,即水利投入1元产生的效益为4.2元,水利效益价值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2%。说明水利是一个投入小而产出大的基础产业,其效益体现在经济社会各部门的效益上,对国民经济发展能起到足够的影响作用。
地形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是一个灌溉大国,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灌溉对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具有特殊作用。人民的吃饭问题是天大的事,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灌溉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保障具有比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地位,是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的基础和前提。一般灌溉农田的粮食产量要比非灌溉农田的产量高1~3倍,而且越干旱的地区,灌溉增产幅度越大,所以灌溉面积的发展及其供水保证率的提高已越来越成为粮食生产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粮食生产对灌溉存在很大程度的依赖性。但受水资源总量和省财力投入的限制、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低和灌溉技术落后的影响,灌溉用水面临严重危机。
与过去20多年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相对照,四川省粮食生产没有能够持续增加,反而由于耕地、有效灌面积减少以及受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的影响,粮食总产量也在下降。四川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粮食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常年居全国第3位、中国西部第1位,四川省粮食消费全国第3位。20世纪80年代粮食调出大于调入,近10多年来,由于耕地的减少,有效灌溉面积的增加缓慢,虽然粮食的播种面积增长、复种指数提高、单产提高以及种植技术进步,但粮食产量仍未达到20世纪90年代(1999年)历史最高水平367亿kg,2010年为333.3亿kg,需求缺口仍逐年扩大,从总量自给有余转变为口粮自给有余,饲料粮和工业用粮需省外购进才能供需平衡,并且净调入量逐年加大,2007年外购达到60.7亿kg,为历史最高水平年粮食总产量的16.5%,人均占有粮食从最高年份424kg,下降到2007年369kg。1995~2010年的统计,人口增加了840万人,而全省耕地面积累积净减少了825万亩,有效灌面积累积净减少了349万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四川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满足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意义十分重大。可以这样认为,没有水利灌溉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就不可能保证全省粮食安全和人民的吃饭问题。
城乡广大人民的生活和工矿企业的生产也离不开水的可靠供给,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已经严重滞后,难以保障城市供水发展需要。由于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和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加之水环境日益恶化,一部分城市先后出现了水危机。如眉山、自贡、资阳等城市,目前只能挤占农业用水而由水利工程供水,一些城市缺乏应急备用水源。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推进,经济和社会正在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水将急剧增加,而降水的不均匀和用水的不合理及水污染依然存在,随时都可能导致新的水危机发生。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预测水供需趋势,找到实现水供需平衡的出路,才能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速发展。根据城市供用水历史资料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率迅速提高、人口增加,城市工业、生活用水呈递增的趋势。全省工业用水量从1980年的13.9亿m3增加到2010年的68.2亿m3,年递增率为5.4%。全省城镇生活用水(不含生态环境用水)由1980年的4.88万t增加到2010年的24.3万t,年递增率为5.5%,是用水量上升最快的用水部门。2010年32个建制市总用水量17.39亿m3,比2005年总用水量12.67亿m3增加4.72亿m3,年均增长6.5%。其中:居民生活用水年均增长8.9%;工业用水年均增长6.5%。与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提高相关,城市水生态环境用水增长较快,2010年32个建制市城市水生态环境用水量比2000年增加0.54亿m3,年均增长13.7%。自贡为资源性和水质型缺水;内江、达州、绵阳、资阳和眉山等城市为水质型缺水。内江、资阳位于沱江干流中游,眉山处于岷江干流中游,虽然三城市都处于大江大河沿岸,但由于城市所在江段的水质受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污染,尤其是枯期时段尤为严重,水质为Ⅳ、Ⅴ类甚至劣Ⅴ类不能饮用,缺水问题比较突出。德阳、什邡、华蓥、万源、巴中、西昌等城市为工程性和水质型缺水。德阳由于绵远河缺乏调蓄工程,枯水期缺水,主要靠采地下水来满足城市需水,在枯水年地下水位下降,已出现地下水漏斗等地质灾害,且地下水不能满足城市需水要求。水对于保证人类的生存、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保障供水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三)加快水利建设的紧迫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和飞速发展时期,人口增加,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与此同时,在推进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增长,造成人口与资源矛盾的空前尖锐,产生了十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必须看到四川省的水问题(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整体态势异常严峻和复杂,出现了多重危机和挑战。仍受到“水多、水少、水脏”的严重制约,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四川省的基本省情。也就是洪水期水多洪涝灾害频繁,枯水期水少干旱缺水严重,仍然是我们的心腹大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是四川省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四川省主要江河水体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变差,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一方面减少了有限可用的水资源加重了缺水,另一方面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越来越繁重,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加快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现代化建设实践反复证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关系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水利基础设施是水资源支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本调配手段和保障基础。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要把水利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要清醒认识全省水资源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切实增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0年来虽然四川省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勉强能支撑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存在水利投入严重不足、欠账太多,缺乏骨干调蓄水工程,且工程老化、工程性缺水严重等原因,四川省水利建设仍落后于经济发展,落后于兄弟省(市)的水平。致使四川省存在着严重的区域性、季节性缺水及工程性缺水,抗旱能力差,致使农业生产仍处于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自贡等23座中、小城市严重缺水,丘陵区乡镇及一大批旱山村人畜缺水更突出。
由于四川省未建成完善的防洪体系,随着社会财富积累的增加,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洪涝和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加之工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河流水质污染恶化,使本来就有限的区域性水资源可利用量减少,加大缺水程度,存在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同时,水利发展缺乏有效机制的保障,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多龙管水”等,已严重制约着四川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四川省要实现“四个跨越”,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构建我国西部的重要战略高地,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离不开水资源的全面保障。水利、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必须先行。只有夯实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支撑,用科学的发展观搞好水资源有效、合理配置,加快水利建设是四川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日益明显和四川省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更为明显。四川省与全国一样,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产力布局和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的基本水情将长期存在,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部署与治水兴水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决策水利发展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水利发展的形势变化,主动应对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进一步加快水利发展方式转变,在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中,迈出新的步伐,取得新的成效。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四川省水资源条件变化加剧,极端天气灾害多发并发,水旱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不可预见性日渐突出。在人口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等背景下,经济社会面对特大灾害的脆弱性日趋显现,提高安全保障水平的难度日趋加大。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水利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全年70%的降水集中在5~9月,人口耕地集中、生产总值占全省85%的盆地腹部区水资源量仅占全省的22%。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滞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人均库容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4,骨干工程明显不足。保障能力薄弱,有280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23座城市缺水,人均有效灌面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平均每年旱洪灾害损失占GDP的3%以上,特别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特大干旱、洪水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水生态环境恶化,水源涵养能力下降,部分中小河流断流,江河湖库水质受到污染,水土流失面积达15.6万km2。水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成为危及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隐患。要牢牢抓住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坚定实现水利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加快水利发展意义重大,十分紧迫、刻不容缓。
二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水利建设历程
1.数千年四川水利,源远流长
四川治水历史悠久,水利事业发展甚早。相传大禹治水,始于四川。《尚书·禹贡》有“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记载。后有古蜀开明治水的故事。在公元前3世纪,蜀郡守李冰引用岷江丰富水源,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一带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都江堰一开始就是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并且灌溉区域日益发展,汉代灌田“万顷”,约合今70万亩;经过唐、宋扩建,元、明更新,至清代已控灌成都平原14个州县,灌溉农田面积达200多万亩。
古代都江堰的成功经验,为四川盆地引水工程提供了借鉴。另一引用岷江水源控灌新津、彭山、眉山的通济堰,始于西汉,盛于唐宋,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扩建,灌溉面积成倍发展,达到52万亩。唐代还在盆地内新建和扩建了许多引水工程,如蟇颐堰、鸿化堰、广济堰、云门堰等,至今仍在受益。提水机具除上古的桔槔、戽斗外,龙骨车和筒车很早就用于提灌。继唐宋时期农田水利较大发展之后,至明清时,各类水利设施已广布于盆地之内而且延伸到西部地区的东北缘和东南部。
四川东部盆地丘陵地区,农耕发达,耕地率一般在35%~40%以上。为抗御干旱,早在唐宋以前,已经发展冬囤水田,秋冬蓄水,以待来年插秧。民国时期,四川1亿亩耕地中,冬囤水田达到4000万亩,占全省水田总面积的80%。
自古以来,四川水资源开发形式就有多样化的特点,引、蓄、提三种手段很早就全面运用。东汉时兴建的望川原(今双流牧马山地区)引水工程“结渚陂池”,是最早的引蓄结合。东汉姜诗宅旁泉水(在今德阳),可灌田6顷,至今犹存,是早期开发利用地下水的灌溉工程。冬囤水田则是小小型蓄水工程,龙骨车是最普遍的提水工具。
古代水利工程,结构种类繁多。都江堰有着独特的竹笼卵石结构和羊圈(木笼填石)工程。早期的土堤、土坝已做成梯形断面。现存中江县凯江上明代修建的干砌石“蓑衣坝”,更富有地方特色。至迟在宋代已有用竹、木、石等不同建材构成的渡槽、输水管。明清时期兴建石渡槽、隧洞、水闸、石倒虹管,大都至今仍在运行,清乾隆时涪江堤基设有“铁蜈蚣”,与现代效能如出一辙。
古代工程建设,重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具有经济合理的特点。传统的干砌卵石技术,很早就用于建造拱涵、拱桥和砌护堤岸。古代水利管理方法,亦多因时因地,颇有成效。各地渠堰工程皆有管护和岁修制度,历经千百年未曾间断。早在两汉三国时期,都江堰即设有专管堰务的官员。宋代以来,各处民堰均推举堰长,建立堰簿,按受益田亩多少摊派岁修经费和劳力;用水管理采取轮灌制,并刊碑立约,以资遵行。
四川很早就注意到水情观测和试验。李冰时即曾在都江堰首设立三石人,观察水位消长。《宋史·河渠志》记离堆之址已经有了带有刻度的“水则”,作为水量定量测度的依据,开现代水文测站、水位标尺的先河。清代成都水利同知均按规定时间将都江堰宝瓶口水划逐日上报省督,形成制度。元代都江堰结构改造时,还曾在水沟中做过砌石鱼嘴的模型试验。
古代治水人士亦曾注意技术经验总结和推广。都江堰自古留有治水的“六字诀”、“三字经”、“八字格言”等。清初著作《农书》、《农事说》、《三农纪》等,都讲到水利技术。灌区二王庙道士王来通所编《灌江备考》,是最早的都江堰文献总集。其中记载都江堰的元、明、清历代工程建设、维修、管理的经验,为都江堰发展提供了借鉴。
四川2000多年水利发展历程,证实了前人“治蜀必先治水”这一特定规律。凡是历史上水利事业发展的时期,也必须是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时期。水利事业对巴蜀经济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即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重则农重,农重则水重”。四川水利事业的兴衰过程与政治经济形势的起伏有着同步关系。在治水实践中,历代都出现过一些杰出的治水人物,史载有战国时的李冰,汉代的文翁,唐代的高俭,章仇兼琼,宋代的魏了翁,元代的吉当普,明代的刘之勃,清代的杭爱,民国时的邵从燊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王希甫等,都为四川水利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明清以来,还出现了不少捐俸禄兴工程的官吏,倾家产办水利的士绅。
清初大朗和尚苦行募化,创建了灌田6.8万亩的大朗堰;道士王来通一生植树数万株,并仿李冰凿崖,建成灌溉青城山麓的长同堰。省内许多大小渠堰,全都凝注着历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的心血和智慧。
四川古代水利事业以农田水利为主体,以引水技术为先行,实行引蓄结合、兴利与除害结合,因时制宜、就地取材、综合利用的原则,从成都平原发展到盆地丘陵区、边缘山区和安宁河河谷,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发挥抗旱御洪作用,促进四川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又带动了治河、水运、水产、水能利用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繁荣和轻工业的进步。成都在城市建设时留下的取土坑,改造为蓄水池,早在汉晋时即用以蓄水养鱼,并供城市消防、生活用水。成都锦江盛世可泛舟旅游,战时可操练水兵,更是古代造纸、织锦、印刷等工业水源,促进了成都地区工业的发展。
在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历史长河中,治水先辈累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成为留传后世的珍贵遗产。因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工程建设多凭经验办事,不少古代工程寿命短促,屡兴屡废,且争水纠纷频繁。凡此种种,致使省内水利工程面虽广,量虽多,但保证率低,工程质量差,岁修维护,历年付出的劳动代价很大。
辛亥革命以后,引进现代工程技术和建筑材料,四川水利建设有了一定改进。抗战期间四川成为大后方,水利技术人才云集,为发展水利事业提供了条件,曾一度兴起水利建设热潮,新建和重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涪江、安宁河等大中河流兴建和改建了一大批引水灌溉渠堰,同时还建成一些河道渠化工程。
至1949年,全省除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280万亩外,无其他骨干灌溉工程,仅有小(二)型水库2座,小型引水工程11310条,山平塘189805座,石河堰5246处,机电井349口,其他工程14109处,合计各类水利工程22.08万处,蓄引提能力33.59亿m3,有效灌溉面积801.61万亩,保证灌溉面积616.8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的10.7%。
2.六十年治水兴蜀,成就辉煌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水利事业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从1949年至今,新中国已走过60年光辉历程,谱写了民族振兴史上最宏大的发展篇章。国运昌隆,盛世治水。伴随着国家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四川水利事业也从此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绘就了跨越奋进的壮丽画卷。
(1)兴修水利,根除水患,治水历程波澜壮阔
四川是千河之省,治水历史悠久,“历代善治蜀者,均以治水为重”,广大民众更是为治水前赴后继。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四川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先后建成都江堰、通济堰、永济堰等一批水利工程。但就全省而言,由于受历史条件限制,水利基础极其脆弱,工程废多兴少,丘陵和山区灌溉依赖塘堰,平原坝区缺少排涝设施,水利事业步履艰难。时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工程蓄引提水能力仅33亿m3,有效灌面仅800万亩,不到当时全省耕地面积的10%,其中都江堰灌面280万亩。除成都、乐山、自贡、阆中等极少数城市建有一些古老的堤防护岸外,全省没有一段达标堤防。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事业,全省大规模开展水利建设,掀起一轮又一轮兴水热潮。回顾60多年四川水利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积极发展农村中小水利(1949~1966年)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始兴,农村旧有水利设施得到恢复,兴建了大量中小型水利设施,全省农村水利格局基本形成。1953~1957年是起步阶段,水利建设由重点除害转为全面兴利、由整治原有工程转为兴修永久性工程、由局部恢复转为总体规划,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灌区水利。1958年中央提出“蓄水为主,小型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三为主”水利方针,全省掀起兴修农田水利的热潮。到1962年全省有效灌面达1590万亩,在1957年1290万亩基础上增长23%。1963年全省掀起兴建石河堰和机电提灌站的热潮,农田灌溉面积进一步增加,1966年有效灌面达到1878万亩。
第二阶段:有计划地发展骨干水利(1967~1977年)
这一阶段,虽然受到“文革”影响,但水利建设还是取得很大进展,陆续开工了一批效益显著的大中型引蓄水工程。70年代都江堰开始扩建人民渠5-7期、东风渠5-6期扩建,引来岷江水三过龙泉山,把都江堰灌区扩大到丘陵地区,开工建设三岔、黑龙滩、鲁班3座大型水库和张家岩、石盘、继光等一批中型水库,完建36座中型水库,结束了四川无大型水库的历史。1970年玉溪河引水工程动工兴建,到70年代末玉溪河灌区实现灌面62万亩,成为四川第二大灌区。同时,还动工建设四川第一大水库——升钟水库,开展武都引水工程、长征渠勘测设计等工作。1978年全省农田有效灌面达2984万亩。这一时期,地方电力得到较快发展,装机由1100千瓦发展到41.4万千瓦。
第三阶段:大规模开展水利基本建设(1978~1998年)
改革开放后,全省坚持“治水兴蜀”战略,大中小微并举、兴利与除害并重、兴建与挖潜相结合,一大批水利工程相继建成。三台县鲁班水库、南部县升钟水库、凉山州大桥水库3座大型水库和39座中型水库相继建成;升钟灌区一期工程全部完成,武引一期工程干线实现通水;都江堰渠系改造工程全面启动,80年代完成一期工程改扩建任务,随后转入二期改扩建和续建配套。此外,还兴建了大批小微水利设施,整治了一批历史遗留下来的病害工程,灌区配套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到1998年,全省水利工程60万处,有效灌面3570万亩。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水利建设管理体制开始按市场要求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提上议事日程,水利事业进入良性发展的新阶段。
第四阶段:全面推进水利发展与改革(1999~2010年)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发展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治水思路逐步确立,水利规划工作得到加强,水利基础建设投入不断加大,相继开工多项大中型水利工程。紫坪铺水利枢纽作为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于2006年年底建成,2008年大桥灌区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武都水库进入攻坚阶段,黄鹿、沉抗等26处中型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并逐步建成发挥效益。同时,“98”大洪水后,主要江河和沿江城镇堤防建设加快步伐,防洪能力显著提高,病险水库整治摆上重要日程;注重民生水利,农村饮水问题由饮水解困转入安全饮水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全面推进,地方电力和水产业快速发展;水利改革稳步推进,水利投融资、工程管理体制、水务体制等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这10年间,水利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四川水利迈入了厚积薄发、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2)改善民生,服务发展,治水成果惠泽全川
60多年来,四川水利改善民生、服务发展,治水成效显著,水利发展改革成果惠泽广大人民群众,有力地支撑、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1980~2010年四川省供水量从170.14亿m3增加到249.81亿m3,年均增加2.66亿m3,年均增长率1.29%。生活用水量由19.98亿m3增加到52.69亿m3,占总水量的比例由11.7%提高到17.4%,工业用水由13.95亿m3增加到68.16亿m3,其比例由8.20%提高到27.3%,农业用水量由131.08亿m3增加到132.21亿m3,其比例由77.0%下降到52.9%,年递减率0.01%。可看出工业用水年递增率最高,其次是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微增长,供水比例更趋合理。1980~2010年四川省供水量和用水量变化过程见图2-1和图2-2。
图2-11980~2010年四川省供水量变化
图2-21980~2010年四川省用水量变化
四川省几个水利建设时期,代表年1949年、1960年、1967年、1977年、1978年、1998年、2005年和2010年水利设施建设情况统计见表2-1。
表2-1 四川省几个代表年水利设施统计
(3)创新思路,推进实践,治水经验弥足珍贵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全省兴修水利、根治水患,不断完善治水思路,深入推进治水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治水成就,积累了宝贵的治水经验,对今后工作有着深刻启示。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治水兴蜀”战略,不断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完善治水思路。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公众对水利的合理需求。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治水,不断完善水法律法规体系。
五是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水利发展动力,改革水费制度、融资渠道。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继往开来,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当前,四川省正处在“加快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加快灾后美好家园建设”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日益加快,水资源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其作用更加突出,地位更加重要。但目前,四川水利仍面临着许多问题:防洪安全保障能力不足,水资源紧缺和用水浪费并存,水污染日趋严重,汶川地震造成的大量震损工程亟待修复。“水”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开发利用现状
1.供水设施
(1)蓄水工程
截至2010年年末,全省共建成蓄水工程469342座(未计入电力部门以发电为主的水库),总供水能力141.81亿m3。其中:大型水库7座,分别是紫坪铺、三岔、黑龙滩、升钟、鲁班、大桥、武都水库,总库容45.86亿m3,兴利库容30.26亿m3,总供水能力45.6亿m3,占蓄水工程总供水能力的29.2%;中型水库109座,总库容31.66亿m3,兴利库容20.44亿m3,总供水能力28.81亿m3;小型水库6638座,包括小(Ⅰ)型水库1022座、小(Ⅱ)型水库5616座,总供水能力38.2亿m3;塘堰462588座(其中:山平塘433135座、石河堰29453处),总供水能力29.2亿m3。
(2)引水工程
全省共有各类引水工程44665处,总供水能力113.23亿m3。其中:大型引水工程(引水流量大于30m3/s)有8条,分别是都江堰、通济堰、玉溪河、武都引水、暮颐堰、湔江堰、官宋棚堰和南北堰,年供水能力64.56亿m3;引水流量在10~30m3/s的中型渠堰有18条,年供水能力21.09亿m3;其余均为小型引水工程,总供水能力27.58亿m3。
(3)提水工程
全省已建固定提灌站30082处(未包括主要工矿企业提水设备),全部为小型提水工程,总供水能力14.47亿m3,有效灌面342万亩。另外,有属工矿企业自备水源、城镇生活、火电厂自备水源工程等,供水能力为49.28亿m3。
(4)地下水供水设施
全省地下水利用较少,2010年统计全省机电井共计24041眼,总供水能力1.76亿m3,有效灌溉面积4.51万亩。另有浅层地下水生产井有365.88万眼,大部分属农村人畜生活用水的手压井和农村小生产井,现供水能力18.67亿m3。深层地下水基本上未开发利用,现在利用的主要为优质地下水、矿泉水,共141眼,现在利用水量仅0.10亿m3。
(5)其他水源供水设施
有水轮泵站63处,总供水能力0.16亿m3,有效灌面5.6万亩。
未计其他水源供水设施包括污水回用设施及集雨工程等。全省其他水利工程共计186.61万处,另有集雨工程169.62万处(包括农村人畜供水利用地表水源工程如水池、水窖等在内),年利用水量4.31亿m3。
全省各类水源供水基础设施63.77万处,总供水能力272.85亿m3(不含自备水源工程)。其中:蓄水工程141.81亿m3,占51.9%;引水工程113.23亿m3,占41.5%;提水工程14.47亿m3,占6.1%;其他水源供水工程1.42亿m3,占0.5%。据《四川省水利统计年鉴》2010年有效灌溉面积为3829.67万亩。2010年全省供水基础设施情况见表2-2。
表2-2 2010年四川省各类水利基础设施统计
注:未包括工矿企业自备水源设施和大量的集雨工程、水窖等。
资料来源:《2010四川省水利统计年鉴》。
2010年各类水源供水基础设施,分行政区、按地貌分区统计见表2-3、表2-4和表2-5,2010年四川省地下水、集雨工程供水基础设施统计见附表2-1。
表2-3 2010年四川省分市、州各类水利设施统计
注:表中2010年实供水176.65亿m3为水利部门工程,未包括其他部门自备水源,包括自备水源为249.81亿m3。
表2-4 2010年四川省大型水库统计
按地貌分区,水利设施仍然集中于缺水的盆地腹部区,占总供水量的78.25%(见表2-5和图2-3)。
表2-5 2010年四川省按地貌分区水利设施统计
图2-3 2010年四川省各地貌分区水利工程总供水能力
2.供水量
全省各类供水工程2010年供水量为249.81亿m3(包括自备水源、水利工程供水230.27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24.72亿m3,占总供水量的90%;地下水源供水量19.57亿m3,占总供水量的7.8%;其他水源供水量5.52亿m3,占总供水量的2.2%。
在地表水源供水224.72亿m3中,蓄水工程供水量62.95亿m3,占地表水源供水量的28%,引水工程供水量102.96亿m3,占地表水源供水量的45.8%,提水工程供水量58.81亿m3,占地表水源供水量的26.2%。在地下水源供水19.57亿m3中,浅层淡水19.47亿m3,深层承压水0.1亿m3。其他水源供水5.52亿m3中,集雨工程(包括蓄水池、水窖等)4.31亿m3,其他工程1.21亿m3。
1980~2010年四川省各类供水基础设施供水量统计见表2-6、图2-4和图2-5。
表2-6 1980~2010年四川省各类供水基础设施供水量统计
注:供、用水量除水利部门统计水量外,还包括工矿企业的自备水源。
图2-4 2010年四川省供水量组成
图2-5 2010年四川省各市、州供水量组成
2010年四川省各市(州)和按地貌分区供水量统计见附表2-2。
3.用水量
全省国民经济各行业总用水量从1980年的170.14亿m3增加到2010年的249.81亿m3(包括自备水源),30年间年递增率为1.29%。城镇生活用水量从1980年的4.88亿m3增加到2010年的25.59亿m3(包括生态环境用水),年递增率为6.19%;农村生活用水量从1980年的15.1亿m3增加到2010年的23.1亿m3,年递增率为1.43%。
工业用水量从1980年的13.9亿m3增加到2010年的68.2亿m3,年递增率为5.4%。
农业用水量从1980年的136.12亿m3增加到2010年为132.21亿m3,年均递增率为-0.01%,实现了负增长。
1980~2010年四川省生活、生产用水量调查统计见表2-7。
表2-7 1980~2010年四川省生活、生产用水量统计
2010年全省总用水量249.81亿m3。用水量的构成为:生活用水49.4亿m3,占总用水的19.8%,在生活用水中,城镇生活30.2亿m3(包括城镇环境用水5.94亿m3和三产业用水),农村生活(含牲畜用水)19.2亿m3;生产用水200.41亿m3,占总用水量的82%,在生产用水中,工业用水68.2亿m3,农业生产132.21亿m3(包括林牧渔用水)。农业用水仍是用水的第一大户(见图2-6)。
图2-6 2010年四川省用水构成
全省用水量的分布,与各地市的产业结构、人口、工农业发展水平、生活习惯、环境建设等因素有关。生活、生产用水主要集中在盆地腹部区和人口分布集中的地区、城镇,即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乐山市、宜宾市、眉山市、南充市、凉山州等地区,年总用水量在10亿m3以上(见图2-7)。
图2-7 2010年四川省各市、州用水量组成
2010年四川省分市(州)和地貌分区用水量统计(见附表2-3)。
4.开发利用程度
据2010年水资源数量以及供用水分析,四川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9.5%,低于全国平均值21.7%,也低于长江流域的19.9%,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但各市、州及各地貌分区差异很大。其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高的地域是盆地腹部区,达25.5%,其中丘陵地区达28%,平原地区为19.2%;开发利用率最低的地区是盆周山区(4.2%)和川西北高山高原区(5.9%)。从市、州分析遂宁市、自贡市已超过40%的警戒线,内江市、资阳市、德阳市和成都市均超过25%,而甘孜州最低,仅为0.6%(见图2-8和图2-9)。
图2-8 四川省各地貌分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及调蓄能力
图2-9 四川省各市、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四川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9.5%左右,除盆地腹部区的市及沱江和岷江鱼嘴个别河段稍高之外,其他地方均较低,更低于国际公认的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40%的警戒线。而目前我国北方江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早已超过40%以上,如北方地区为50%,淮河流域为45.1%,辽河流域为53%,黄河流域为73.3%,海河流域为134.4%。
从对径流的调节能力来看,四川省各类蓄水工程的总库容为141.18亿m3,占地表水资源总量的5.4%,大大低于全国25.5%的比例,说明四川省径流调节能力很低,其中盆地腹部区总蓄水能力104.8亿m3,占全省蓄水能力的74.2%、调蓄能力20.37%,其他地区均不到3%。沱江流域蓄水工程总库容为25.56亿m3,占地表水资源总量的24.5%,为全省各三级区中最高值;金沙江、青衣江和岷江干流、雅砻江、大渡河、嘉陵江广元昭化以上、赤水河、汉江以及黄河玛曲以上等径流调节率均不足4%,对径流的调节能力甚微。
5.现状用水效率与水平
2010年四川省人均用水量为311m3,低于全国人均用水量的450m3和长江流域人均用水量的449m3;而万元GDP用水量为145m3,与全国人均用水量的150m3和长江流域万元GDP用水量的144m3相当;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85m3,略低于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90m3和长江流域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27m3,人均用水量在全省地级行政区中以攀枝花最大。而在水资源三级区中以雅砻江最大;万元GDP用水量在全省地级行政区中以成都市、泸州市最小,在水资源三级区中以广元昭化以上水资源三级区的最小。
四川省为农业大省,农田灌溉用水量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所占比重也较大。2010年四川省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345m3,低于全国和长江流域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421m3和437m3水平,但省境内各地区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差异较大。全省地级行政区以资阳市亩均灌溉用水量254m3为最低,以攀枝花市亩均灌溉用水量954m3为最高。
四川省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指标为170L/人·d(计入公共设施用水),低于全国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指标193L/人·d,长江流域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指标221L/人·d,攀枝花市及盆地腹部区各市生活用水指标普遍高于其他地区。
(三)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0多年来虽然四川省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水利基础设施发展建设和水资源管理水平与全国及兄弟省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防洪减灾体系还不健全,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偏低,用水效率和效益不高,水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没有根本扭转,按照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新挑战,应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系统分析水利发展与改革中的薄弱环节,全面认清水利发展与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四川省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防洪减灾能力不足,难以满足民生要求
四川省是千河之省,河流纵横,沿江城镇多,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日趋扩大,社会财富的积累不断增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旱灾害的次数越来越多,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确保防洪安全的任务越来越重。四川省有70%以上的固定资产、40%的人口、30%以上的耕地、60余座重要城市以及大量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和工矿企业分布在河流两岸,受洪水威胁严重,每年因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30亿元。虽然经过多年大规模防洪工程建设,各流域也建设了一些堤防、护岸等防洪工程,截至2010年全省建成各类堤防4274.41km,其中达标堤防2158.29km,占已建总长的50.5%,保护人口1522.48万人,耕地860.45万亩(见表2-8)。比2005年新增堤防924.91km,达标堤防率由36%上升到50.5%,取得了很大成绩,在防御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确保江河安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洪涝灾害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心腹之患。受财力限制,四川省防洪工程建设进展缓慢,已建防洪工程尚未形成抗洪体系。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及安宁河及主要支流整治任务仍很艰巨。按防洪规划还需建设堤防、护岸3470km,其中堤防2348km。
表2-8 2010年四川省主要江河累计已建防洪工程建设统计
四川防洪建设主要还存在如下几个薄弱环节。
(1)江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不完善
四川省大江大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不完善,中小河流工程建设防洪标准偏低,已建堤防达到设计防洪标准长度仅占已建堤防总长度的50.5%,山洪灾害监测与防御能力薄弱,城镇防洪问题日益突出。位于全省重要江河汇口处的城镇达60余座,受财力限制,防洪工程建设进展缓慢,已建防洪工程尚未形成抗洪体系,除个别城市外,绝大多数城市均未形成封闭的防洪堤防,只防冲不防淹。未设防城镇多,且大多数设防城镇防洪标准偏低,需要继续建设堤防形成完善的防洪体系。
四川省中、小河流众多,而中、小河流洪涝灾害损失占整个洪灾损失的比重大,防洪工程建设绝大多数为地方自筹资金,加之山洪灾害及其次生灾害,防治难度更大,成为防洪治理的薄弱环节,制约着防洪抗洪整体综合能力的提升。
(2)主要江河上游缺乏调洪控制性水库
各江河上中游缺乏大中型骨干拦洪水利工程,对洪水没有调蓄控制能力。沱江、渠江等上中游无一座控制性能力的调节骨干水库建成(涪江和嘉陵江正建武都和亭子口水库);特别是渠江流域的防洪控制水库和成都平原周边山区主要中等河流规划控制性综合利用水库仍未修建,至使洪水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增加其中下游的洪灾损失和堤防压力。
渠江由于水系呈扇形,汇流迅速,洪水陡涨陡落,加之该流域洪水具有暴雨历时短、强度高、峰高势猛、过程尖瘦、涨落率大、水位变幅大等特点,洪水具有突发性和易于成灾,常常造成严重的洪灾,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和损失。该流域2004~2010年连续几年发生特大洪水,每年洪灾直接损失均高达数亿元,极为惨重,是全省目前防洪形势压力较大的河流,2010年7月渠江洪水仅广安市就造成11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渠江上游急需修建滞洪的控制水库工程。
(3)侵占河道与“三乱”现象严重
城镇经济建设发展很快,侵占河道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河道行洪能力,河道清障工作长期而艰巨,多数城镇未能完全按“三线”水位落实河道管理,“三乱”现象未得到根治,造成洪灾隐患。一些河段由于采砂无序,乱挖乱采,已经威胁到堤防安全。排洪不畅是引起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4)防汛信息与指挥系统不完善
防汛信息与指挥系统尚未建立健全。近年沿江及重要城镇堤防能力有所增强,但尚未形成防洪体系,加之水文站点、水情监测设施不足,洪水通信预警系统落后,一旦较大洪水发生,难以满足防洪抢险要求。
(5)病险水库急待除险加固
据2000年统计,全省病险水库2866座,占已成水库总数的43%,其中:大型2座,中型71座,小型2793座。截至2010年年底,已经整治病险水库2711座(大型2座、中型59座、小型2650座),经过一、二批病险水库整治,到2010年,包括地震灾后重建还有6座中型水库、1887座小型水库急需除险加固。
2.缺乏骨干调蓄工程,无法抗御干旱、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供水增长需要
2010年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9.5%,低于长江流域的19.9%,更低于全国平均21.7%以及人口大省河南、山东、湖南和湖北的水平。年供水量249.8亿m3(包括自备水源),供水水源以地表水为主,供水量224.72亿m3,占总供水量的90%;地下水供水量19.57亿m3,占7.8%。在供水方式上以引水渠(堰)供水为主,供水量102.96亿m3,占供水总量的45.8%;蓄水工程62.95亿m3,占28%;提水工程58.81亿m3,占26.2%;地下水19.57亿m3,占7.8%;其他(含集雨工程、污水处理)5.52亿m3,占2.2%。在供水规模上大型工程供水56.37亿m3,占22.6%;中型工程供水29.77亿m3,占11.7%;小型工程供水164.17亿m3,占65.7%。
全省蓄水工程总水量能力141.18亿m3,水资源调控能力人平仅为176m3,远小于兄弟省市240~1750m3和全国平均527m3,更低于发达国家的3000多m3水平,显然,这样的水资源调控能力无法支撑一个现代文明社会基本用水需求。
截至2010年建成的6754座水库(其中大型水库仅7座,总库容仅45.6亿m3,中型水库109座,总库容仅28.81亿m3)占全国水库总数的7.8%;水库总库容112.6亿m3,仅占全国水库总库容的1.7%,位居全国第18位,与兄弟省市相比较差距很大。包括山平塘、河堰等小型工程总蓄水容积仅141.18亿m3,蓄水工程调控能力(指蓄水总库容与水资源总量比值的百分数)仅5.4%,大大低于长江流域的24.7%,全国的25.8%,更低于人口大省河南(60%)、山东(76.3%),说明了大中型骨干综合利用调蓄工程少,对径流年际年内的调节能力低。四川省现有有效灌面3829.7万亩,耕地的有效灌溉率为42.9%,与兄弟省份的差距较大,耕地中有效灌溉率排名全国第19位,灌面中旱涝保收面积不到耕地的40%。全省仅建成以供水为主的大型水库7处,水库容积占总蓄水容积的32.2%,大大低于长江流域的76.5%和全国的78.1%。蓄水工程调节能力仅5.4%;人均调控能力176m3,均大大低于兄弟省份,这说明对水资源调配能力甚微,大型蓄水工程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不能在时空上有效调配水资源,改变水资源年内不均,实现以丰剂枯,也不可能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量(见表2-9)。
表2-9 2010年四川省水利建设与全国及兄弟省份比较
注:该表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编《2011年中国水利统计年鉴》。
四川省是干旱频繁发生的地区,几乎年年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发生,十年九旱,十旱九灾,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的灾难。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在抗御干旱灾害愈加频繁,发展趋势难以控制的今天,“大工程抗大旱,小工程只能抗小旱,无工程不抗旱”。2006年四川省罕见的夏伏旱,就是最好的例子,不少的溪沟断流,中小型水库无水可蓄,塘堰干涸,中小河流上的提水站无水可提,甚至如灌区尚未配套完善的,总库容13.4亿m3的升钟水库大型水库,也逼近死水位,几乎无法供水,微型工程更是干涸,不起任何作用。
至今,在四川省经济社会中占重要地位的盆地腹部地区67个丘陵县,67%的耕地无灌溉设施,还处于“靠天吃饭”,丰歉受制于天,抗自然灾害能力弱,不能保证粮食安全,饮水安全受到威胁和影响。
这充分说明了四川省水利工程供水具有“三为主、二缺乏”的特点,即以地表水供水为主,以引水工程供水为主,以小型工程为主;缺乏骨干水源工程,缺乏调蓄水量工程。因此,必然造成四川省蓄水工程调蓄能力差、供水保证率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的局面。
3.现有水利工程老化、年久失修、效益衰减
1949年全省有各类水利工程蓄引提水能力33.59亿m3,有效灌面801.61万亩;1980年蓄引提水能力达到176.25亿m3,有效灌面3170.4万亩,年递增率分别为5.5%和4.5%;到2010年蓄引提水能力达到272.85亿m3,有效灌面3829.7万亩,年递增率为1.46%和0.63%。说明了四川省20世纪60、70年代前是水利建设发展的高峰期,建设的水利工程蓄引提水能力为现有蓄引提水能力的65%,有效灌面为现有有效灌面的82.8%。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增水利蓄引提水能力仅为现有蓄引提水能力的35%,新增有效灌面仅为现有有效灌面的17.2%。水利建设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于还在吃新中国成立30年的老本,吃都江堰工程的老本(见图2-10)。
图2-10 四川省历年蓄、引、提水能力增长
以水库为例,据统计全省现有水库6754座,大多数建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如现有大型水库7座,有4座建于1980年以前,占大型水库的57%;中型水库109座,有80座建于1980年以前,占中型水库的占73.4%;小(一)型水库1022座中,有889座建于1980年以前,占小(一)型水库的87%;总之20世纪80年代以后建设的大、中、小型水库很少或增加缓慢(见表2-10)。
表2-10 1980年以前与1981~2010年四川省水利建设比较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年代已久,建设时标准低,遗留问题多,绝大多数已运行了30多年,许多工程已超过了设计运行期,工程老化、年久失修、建筑物损坏严重、水量损失大、工程效益衰减现象十分普遍。体现在病险水库和有效灌面两方面:经过几年的整治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还有震损及病险水库工程1893座,其中中型6座、小型1887座,尚急需除险加固;2010年有效灌面只有3829.67万亩(本年实灌面积2096.41万亩),耕地的有效灌溉率为63.7%(按标准亩为42.9%),人均有效灌面0.425亩,仅为全国人均0.63亩的67.5%。耕地有效灌溉率仍然在全国排第19位,远低于全国和长江流域中下游兄弟省份的水平,绝大部分水浇地还“靠天吃饭”。据统计从1995~2010年全省有效灌面累计净增加415.67万亩,因建设占地等原因减少349.4万亩。至2004年有效灌面已经处于负增长的局面,2008年以来有效灌面才开始恢复增长,但人均有效灌面从1995年以来长期维持在0.42亩的低水平。水利工程老化、效益衰减,水利建设的现状与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的地位极不适应,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见图2-11和图2-12)。
图2-11 四川省历年有效灌面增长
图2-12 四川省历年粮食总产量增长
4.水利投入严重不足,欠账太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四川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和20世纪60、70年代,水利建设成绩斐然。据历年水利统计年鉴资料统计,当时的水利投入总量虽然不大,但占社会固定资产投入的比例高达10%~52%,但是“六五”以后(1981年以后)水利投入由于物价指数的上涨,虽然水利投入资金绝对值有所增加,可水利投入占国民经济总投入的比例确呈下降趋势,只占固定资产的5%~0.75%(见表2-11和图2-13)。
表2-11 四川省水利基础投入情况统计
注:“十一五”期间水利投入未包括“5·12”地震灾后重建投资。
图2-13 四川省水利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较
近10多年来,四川省水利建设除中央投入外,省级水利基建投资一直保持在每年1.5亿元左右水平,与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根本不同步,占全省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比例由1995年的1.24%下降到2010年的0.31%,仅为云南的1/6、甘肃的1/3、陕西和广西的1/2,大大落后于比四川省经济实力差的省份。10年前的1.5亿元的水利基建投入,在今天还值几何?说明了“六五”以来,四川省水利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欠账太多。水利的投入在国民经济中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并适当超前,才能满足供水的需求。缺乏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因而导致水利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由于投入的严重不足,致使全省已建和正建工程配套差,难以发挥应有的抗旱减灾作用。尚有很大部分水利工程未达到工程的设计能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已建和在建中型水库117座。建成109座;设计灌面780万亩,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只配套了有效灌面474.81万亩,占设计的60.8%,尚有271.78万亩未能配套受益;设计干支渠16993.5km,只建成了11431.7km,占设计的67.3%,尚有5561.8km未能建设,2010年实际有效灌面仅248万亩,只占设计灌面的1/3;在已建渠道中由于标准低、工程老化未衬砌需整治的有7004km,占已建渠道的61.3%。在建的13座中型水库,虽然枢纽工程大多已建好,但由于建设资金短缺造成输水渠系配套工程无法跟上,建成的渠道只占设计的11.5%,无法使工程正常发挥应有作用。
据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7年编制的《四川省已成灌区渠道配套规划报告》介绍,全省已成大中小灌区合计16179处(有效灌面>500亩),设计灌面4484.1万亩,有效灌面3472.1万亩,未配套灌面966万亩。其中已成大型灌区10处,设计灌面1725.63万亩,有效灌面1507.8万亩,未配套灌面171.8万亩,占有效灌面的11.4%;中型灌区393处,设计灌面1127.5万亩,有效灌面727.8万亩,未配套灌面399.8万亩,占有效灌面的54.9%;小型灌区15776处,占大中小总数的96.7%,设计灌面1630.9万亩,有效灌面1236.5万亩,未配套灌面394.4万亩,占有效灌面的31.9%。说明了中、小灌区配套潜力较大(见表2-12和图2-14)。
表2-12 全省大中小型灌区配套情况统计
图2-14 四川省大、中、小灌区工程未配套比重
综上所述,由于水利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历史欠账太多,致使全省已建和正建工程配套差,不仅难以发挥应有的抗旱减灾与防洪作用,而且只需较小的投入就可使现有水利工程发挥效益。
5.水生态环境遭破坏,水环境不断恶化,加大了缺水矛盾并影响社会和谐
据1995年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全省水土流失面积22.13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5.75%,占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的50%以上,年土壤侵蚀总量近9.66亿t,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总量的60%,主要源于四川盆地丘陵区,亦是水土流失平均侵蚀模数最高的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水土流失呈现增长趋势。近年来,经过多年的治理,截至2010年累计治理面积达9.49万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2.9%,取得一定成绩。对滑坡、泥石流山地灾害治理尚未开展,人为新的水土流失未能得到根本遏制,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很大,治理水土流失的形势依然严峻。
由于人地矛盾尖锐,造成土地垦殖过度,林木过伐,森林覆盖下降,湿地减少,草地退化已达848万hm2,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7%,草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鼠虫害日益猖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湿地、内陆滩涂面积萎缩,如安宁河上的淡水湖——邛海,20世纪50年代初湖泊水面积为31km2,蓄水量约3.2亿m3,到2000年湖泊水面积萎缩到26.76km2,蓄水量减少到2.78亿m3,50年来水面积累计减少4.24km2,蓄水量减少0.524亿m3,面积萎缩速度为0.085km2/年,蓄水量减少速度为105万m3/年。金沙江流域稻城县的兴伊错湖50年代初湖泊水面积为7.5km2,蓄水量约0.53亿m3,到2000年湖泊水面积萎缩到6.1km2,蓄水量减少到0.42亿m3,50年来水面积累计减少1.4km2,蓄水量减少0.11亿m3,面积萎缩速度为0.028km2/年,蓄水量减少速度为22万m3/年。位于青藏高原东麓的若尔盖湿地草原,是中国特有的、世界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型湿地,它被中外专家誉为“中国西部高原之肾”。但是现在这块中国最美丽的湿地,正面临被黄沙吞没的危险,据统计,目前,若尔盖县已经有70万亩草地沙化,另有133.65万亩草地正以每年11.6%的惊人速度沙漠化。
岷江的金马河河段,由于在岷江鱼嘴处,宝瓶口和外江沙黑总河将岷江水量拦引入都江堰灌区,供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区工农业用水,致使鱼嘴以下至新津金马河段,从1980年以来,枯水时段(12月至次年4月)时有断流发生,断流河段最长32.7km,年断流最长时间约90天,沱江正源绵远河也因官宋棚堰灌溉工程,将河道来水量引走,在1999~2000年川山堰至袁家大桥段约11km河段断流16天。沱江支流阳化河因修建于河上的各级石河堰将枯水期水量拦蓄,供工农业用水使用,自1980年以来,沱江支流阳化河上游乐至县境内河段约10~21km,多次发生断流,年断流最长天数为60~150天。
2010年度对四川省主要河流干流及部分支流的重点河段进行水质评价,主要评价河流包括金沙江(四川段)、大渡河、青衣江、岷江、沱江、嘉陵江、涪江、渠江,评价河长为3605公里,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全年期Ⅳ类河长227公里,占6.3%; Ⅴ类河长122公里,占3.4%;劣Ⅴ类河长185公里,占5.1%。在各评价河流中,岷江董村段、彭山段、眉山段、旧大桥段、犍为段,水质为Ⅳ~Ⅴ类,岷江府河(锦江)的望江搂、合江亭、金华段水质均为劣Ⅴ类;沱江三皇庙段水质为Ⅴ类,内江二水厂段水质为Ⅳ类,沱江绵远河水质为Ⅳ类,沱江釜溪河自贡段水质为Ⅴ类,渠江州河肖公庙段水质为Ⅳ类。共有31.5%的河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近14.8%的评价河长污染极为严重,已丧失了水体应有的功能。近年,全省每年废污水排放总量约28.7亿~30亿t,加剧了水域污染,特别是腹地区域市附近水体污染更为突出,枯水期大部分河流已失去了水体应有的功能。由于水质变差,使有限的水资源可供水量不断减少或有水不能用,从而加剧了供用水矛盾,特别是腹部地区沿沱江边的主要城市简阳、资阳、资中、内江、富顺,釜溪河的自贡市成为缺水城市。
2009年四川省共排放工业废水10.71亿t,为全省排放总量的40.6%,排放化学需氧量24.5万t,为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2.8%;氨氮1.35万t,为全省氨氮排放总量的22.7%。共排放城市生活污水15.68亿t,为全省污水排放总量的59.4%,居民排放化学需氧量50.25万t,占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77.3%,呈现增长趋势。市州主要城市污水处理率仅74.8%。2009年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8597万t,其中一般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占99%,危险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占1.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57.6%。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仅32个建制市为656万t,呈上升趋势。这些污染物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成为面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四川为传统的农业大省,随着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农村小集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农药、化肥、秸秆焚烧造成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现。全省农村面源污染物入河量已占到污染物总入河量的30%~40%,部分地区达到70%。如化肥使用量从1952年的亩均0.05kg提升到2010年的亩均41.6kg,增长了831倍;农药使用量从1952年的亩均0.004kg提升到2009年的亩均1.04kg,增长了260倍,近年来还呈上升趋势(见图2-15和图2-16)。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加剧了水体的污染,畜禽渔养殖业的污染已是水库、河流大肠菌群超标的重要原因。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尚处于空白,农村面源污染是“十一五”面临的新问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面临水质不断恶化,部分水源地丧失功能。水量不足、保证率不高;安全防护体系和保障措施薄弱,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严重;地下水遭到污染、超采严重等形势严峻。水生态遭破坏、水环境受污染,致使有限的可用水资源变成了无用水资源,一方面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另一方面恶化生态环境影响到人水和谐。
图2-15 四川省历年亩均使用化肥增长
图2-16 四川省历年亩均使用农药增长
同时,水质监测站网严重不足,水质监测手段较为原始、落后,监测设施陈旧、老化,不能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对水资源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的要求,更不能满足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安全供水对水资源的需要。因此,急需加强水质站网建设,增强水质监测能力。
6.用水效率和效益低,水资源浪费严重
一方面水资源短缺是四川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心腹之患,另一方面则是用水效率和效益低,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
农业灌溉仍是第一用水大户,用水量约占全省用水总量的67.0%,节水潜力较大。由于用水技术落后、管理粗放,输水、用水浪费严重,灌溉水利用率仅43%左右,较先进国家低40个百分点,水分生产率小于1.0kg/m3,不到先进国家的1/2,水量利用率与水分生产率均相对较低。
以都江堰灌区为例,据调查2000年现有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32,丘陵扩灌区甚至仅有0.38,水量损失十分严重,在都江堰的年供水量中,就有近20亿m3水量在输水过程中通过渠系、渗流、蒸发等损失掉,占都江堰总供水量的27%左右。都江堰灌区主要干支渠(设计流量1m3/s以上)渠道有386条,总长合计7442km,其中,20世纪90年代以前已衬砌仅1428.6km,占应衬砌渠长4499.3km的31.8%。自1998年开展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近20年来,又整治衬砌渠道916.48km,共计衬砌渠道2345km,占干支渠总长的31.5%。尚有2154.2km。仅此全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32提高到0.463,年增节水能力6亿m3以上。另外,都江堰灌区还需改造的斗农渠(末级渠系)渠道35770条,共长35781.34km,其中小于1m3/s渠道35344条,长33859.5km;大于1m3/s渠道112条,长921.5km,需要改造。灌区的渠道改造完成后将使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8,输水损失减少12.33亿m3。都江堰工程灌溉水利用系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可节水1亿m3,可见节水的潜力很大。
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85m3,GDP万元用水134m3,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重复利用率为45%左右,低于发达国家35~45个百分点。节水意识及建设节水城市观念尚未全面形成,全省市、州主要城市自来水普及率97.2%,自来水管网仅跑、冒、滴、漏的损失率在15%以上,水冲公厕比率达86.8%,节水、污水处理回用及雨水利用还没有推广,与国内先进地区比较差距明显,严重影响了工程供水效益的发挥,节水潜力很大。
根据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公布,四川省与全国一些省份主要用水指标比较见表2-13。从此表可以看出农灌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节水潜力较大。
表2-13 2010年四川省与全国一些省份主要用水指标比较
资料来源:水利部编《中国水资源公报(2010)》。
7.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不规范
四川省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格局初步形成,但条块分割、“多龙”管理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转变,难于发挥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也不利于对水资源保护。
不断完善水利法制体系对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构成当代中国可持续政策的重要方面。按照新时期的新治水思路,四川省水利管理仍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存在的问题较多。如水资源的管理法律法规缺乏统筹协调,监督机制不健全;防洪工程管理设施简陋,缺乏先进的监测设施,管理手段也比较落后;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市场经济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水利发展机制不灵活,水管单位良性发展机制尚未形成;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治理两者分属水利和环保部门主管,未充分发挥双重领导体制的优势;水资源开发、利用不规范,水土保持项目多部门分散实施,缺乏统筹协调和统一管理,影响治理成效,水土流失预防监督执法力度不强;有的工程项目法人组建不规范,政事企不分,责权不统一,监理行为不规范;水文站网尚需加强和优化调整,水文测报设施仍较落后,水质监测能力严重不足;水利前期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缺少项目储备;水利的社会管理意识薄弱,重建轻管现象仍普遍存在;水利的社会服务职能还不到位等。
8.水电开发带来的流域综合、协调开发问题
全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0MW及以上河流共781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43514.7MW、年发电量12571.89亿kW ·h,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126908.7MW、年发电量6451.6亿kW·h,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103270.7MW、年发电量5232.89亿kW·h。其中全省小于50MW的农村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总量为20807.05MW,单位面积技术可开发量为43kW/km2。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电开发出现了建设高潮,国家、集体、个人均大量投资建设电站,四川省三州地区由于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及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少数开发商盲目开发、急功近利,仅从提高发电效益出发,开发电站。资源利用方式单一,不按环保要求保持河道的生态流量,造成下游河道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以及水资源不能合理调配的问题。如岷江上游河段水力资源较为集中,开发条件较好,利用程度高,但环境问题突出,梯级电站群的建立,改变了岷江上游径流的天然属性,枯水季节,径流分配上的人为影响突出。由于岷江上游水电站多引水式电站或调节能力很低的径流式电站,造成沿江河段江水消失,河床裸露,呈现出人工割裂的破碎情景,同时由于岷江上游环境格外脆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河道淤积、河床抬高,给岷江水生动植物造成严重的影响,原水生环境遭到破坏,造成岷江上游近40种鱼类濒于灭绝,特别是其中的珍稀鱼类和特种鱼类已经基本消失。河道水环境问题突出,还造成都江堰供水的不稳定,甚至当电站调峰时浪费枯期宝贵的水资源。中游都江堰灌区渠道电站数量较多,电站经济效益较为可观,发电带来的效益降低灌区正常运行成本。但该区域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发达区域,人均耕地紧张,电站建设会带来一定的占地影响,同时损失部分水头给下游渠系引水造成影响。另外,应协调好综合供水和发电之间的主次秩序关系。不能为了获取平原区水网小水电发电效益,人为增加宝瓶口引水量,对岷江金马河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农村水电多为高水头、引水式开发,不仅电站开发施工中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电站运行后也造成减(脱)水河段,影响河道生态环境。
总结现在,展望未来,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发展水利、改善民生的工作取向,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两大机遇,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支撑,坚定不移地加快水利发展,全面提升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用水和防洪减灾保障能力,保障和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思路是:一是优先发展民生水利,强化群众用水保障。二是加快发展生产水利,不断满足生产用水需求。三是大力发展安全水利,加强防洪减灾能力建设。四是着力发展生态水利,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60年发展征尘未洗,新的起点已在脚下。实现四川水利发展新的跨越,使命光荣,任重道远,充满挑战。
附表:
附表2-1 2010年四川省地下水、集雨工程供水基础设施统计
附表2-2 2010年四川省各类水利设施总供水量统计
附表2-3 2010年四川省分市(州)用水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