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竞环学术思想及肾病辑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我是刚参加工作就拜在管老门下跟随其学习中医的,至今已经有近30年了。管老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却从来不保守。他要求我首先要有一颗认真学习中医的心,同时也要打下牢固的西医基础,以期达到西为中用,中西并举的目标。管老要求很严格,他让我平时在西医病房锤炼基础知识,周末随其门诊抄方,并给我一列书目,从背《汤头歌诀》、《药性赋》始,后攻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脾胃论》、《医学衷中参西录》等,“思求经旨,研其所知”。而在侍诊期间,遵管老教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每有心得即记录在案以备他日临证之用,迄今为止,我读书与跟师笔记已有30余本,这为我学术素养的提高和临床辨证思路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管老非常重视科研工作,积累病例资料,总结临床经验,不断申报课题。他总是告诫我,不是写点论文,总结一两个病证的治疗经验,编纂著作就行,一定要参与科研工作。在他的指导下,我陆续申报了一些比较大的科研课题,在这些科研课题中,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学术水平,写作能力提升良多。这也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单纯地当一名中医,不主持或参与科研活动,其医学理论的提高、学术造诣的加深、临床辨治的创新会很慢。而当把现代科学引进到中医,对中医的继承、发展、创新也会有很大的提升,有利于中医适应现代医疗卫生保健新的更高的要求。管老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传统的中医药基础理论定量化、客观化,从而提出了元素辨证体系的。

跟随管老近30年,感触最深的其实是他以德济世、治病救人的医德医风。管老始终把救患者于病痛之中作为毕生之第一要务,他总是告诉我,为医者,当德技双馨,德才兼备,方为良医。故“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管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治学态度,淡泊名利、普救众生的行医作风,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恩师不愧是患者和学生心目中真正的大医。

光阴荏苒30年,一路走来,我一直非常庆幸能遇上管老,管老是我学业和人生的良师。今编纂此书,以谢管老造化之恩,以资诸同仁共飨,若有偶得,吾心甚慰。

薛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