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病理变化
一、炎症
炎症是机体抗损伤和自我修复的一种过程。引起炎症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紫外线灼伤、机械创伤、强酸强碱化学伤、有毒有害气体、免疫复合物、机体代谢物、自身坏死组织、病原微生物、过敏反应等等。
无论局部炎症还是全身炎症,也无论是轻微炎症还是严重炎症,它们都会具有“变质→渗出→增生”的病理变化过程。虽然炎症反应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会对个体造成轻微、严重、致死性伤害;但也具有局限炎症、清除坏死组织、修复创伤、恢复功能的巨大作用。
炎症往往具有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出血性、肉芽肿性等不同的表现类型或者几种类型同时出现的复合型。
二、水肿
水肿常见的类型有“细胞内水肿”、“间隙水肿”、“积水”三种情况。尽管除毛发、骨、指甲以外的组织器官都可能发生水肿,但实质上以皮下、肺、脑最为常见。
水肿发生的机制有以下一种或者几种可能:
A.静脉回流压力增高,造成外周血液回心障碍而出现水肿;
B.由于蛋白质合成障碍(肝硬化)、代谢增强(肿瘤)或者过度丧失(肾病综合征)而造成低蛋白水肿(白蛋白);
C.由于淋巴导管堵塞,淋巴液不能回流入心而造成淋巴水肿。
三、增生、肥大与化生
增生是指细胞受到相关刺激过度生长或者生长因子过度表达(也可能是凋亡因子过度抑制)造成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和功能活跃,是细胞数目的增加;增生还需要与肥大相鉴别,肥大基本上是细胞数目不增加而体积增大的病理现象。
化生的细胞学条件是在同源细胞之间才能发生,是一种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成熟细胞类型所替代,最常见的是食道上皮鳞化和胃壁细胞肠化;而肌纤维骨化则见于相对较少的临床疾病。
四、钙化
钙化就是除牙齿和骨骼以外的固态钙盐沉积,既可以是在细胞内(肉眼不可见),也可以是在细胞外(肉眼有可能见)。如果大面积出现钙化,则会影响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如我们常见的胆结石、肾结石等。
钙化可以由营养不良造成,也可以由钙磷代谢失调(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
五、结石
结石是人体酸碱度由pH 7.35~7.45变酸引起钙盐沉积的病理产物。
六、栓塞与梗死
栓塞主要是指血栓、空气、脂肪滴、羊水和肿瘤细胞团等异常物质阻断血液循环造成的临床综合征。而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性坏死则称为梗死。
七、肿瘤与癌症
肿瘤是指正常细胞在致瘤因素的作用下,生长调控发生严重紊乱而出现的异常增殖;而癌症则是指肿瘤细胞逃避程序性死亡而出现的恶性增殖。
肿瘤按照分化程度可分为三级:Ⅰ级为高分化,恶性程度低;Ⅱ级为中分化,中度恶性;Ⅲ级为低分化,恶性程度高。
肿瘤按照体积大小和局部病情可分为T1~T4期;按照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可分为N0~N3级;按照有无血液转移可分为M0~M1级。
肿瘤的扩散分为局部浸润、血液转移、远处转种等几种情况。肿瘤从分子结构层面来讲都具有基因密码发生无法修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