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需要知道的高血压保健常识
★ 了解高血压的基本常识,正确掌握血压的测量方法以及测量时间
★ 掌握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认识高血压的分类、分期
★ 了解高血压的常见症状、主要危害
★ 掌握并实施高血压日常护理的主要内容
有关高血压的基本常识
什么是血压
血压即血液对动脉壁的压力。
◆ 当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SBP),也叫“高压”。
◆ 当心脏舒张时,心肌松弛,心室射血停止,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DBP),又叫“低压”。
血压的计量单位
血压单位常采用千帕(kPa)、毫米汞柱(mmHg)。
换算公式如下。
1 mmHg=0.133 kPa
1 kPa=7.5 mmHg
中国人平均正常血压参考值(mmHg)
血压的形成
血压的形成通常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 心脏的射血力和外周阻力相互作用。
◆ 足够的循环血量。
◆ 大血管壁的弹性。
什么是脉压差
脉压差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压差值。
什么是动态血压
所谓动态血压,即是指使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定一个人昼夜24小时内,每间隔一定时间内的血压值。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它们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大于或等于160/95mmHg和/或140/90mmHg百分数等项目。
动态血压能实际反映血压在全天内的变化规律,可避免单次测血压之间的客观差异和“白大褂现象”(即看见医生就紧张,而导致血压升高的现象),有助于筛选早期无症状的轻型高血压或临界高血压,指导合理用药,并判断高血压患者有无靶器官损害,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什么是平均动脉压
动脉血压在心动周期中随着心室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而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即是平均动脉压。正常成年人平均动脉压正常值为70~105mmHg。
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动脉压=(收缩压+2×舒张压)/3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差
正确的血压测量法
测量血压最好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进行测量。如果使用机械式血压表或符合国际标准的电子血压计,需与水银柱式血压计同时测值校正。
正确的测量方法
◆ 被测量者保持坐姿,腰背挺直,手臂置于桌上,使测量位置与心脏位置高度相同。如果是卧位,也要使上臂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不能过高或过低。
正确坐姿
◆ 挤压袖带,使其中的空气完全排出。
◆ 将袖带平整地缠在上臂上,使袖带下边缘与肘部内侧相距2~3厘米;松紧度以能伸进食指为宜,不可过松或过紧;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处。
正确量血压的方法
◆ 戴好听诊器,关闭球囊开关,向袖带内快速充气至肱动脉的搏动音消失,再加压20~30mmHg。双眼保持与水银柱刻度平视,打开球囊开关,以恒定速率(2~6mmHg/s)缓慢地放气。
◆ 当水银柱下降过程中,从听诊器中听到第一个心搏音(“达”“达”的响声)时,这时血压计上刻度的数值就是收缩压;继续放气,至心搏音变轻或消失时,这时的数值即为舒张压。
◆ 隔2分钟后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
测压时的注意事项
◆ 保证测量环境的安静、舒适;在测量前排空膀胱,勿憋尿。
◆ 测血压前30分钟内禁止做剧烈运动,忌吸烟、喝酒及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
◆ 测量前1~2分钟平静下来,保持放松,可在测量前深呼吸以进行调节。
◆ 测量时,上臂必须裸露或仅有内衣,否则会影响测量血压的准确性。
◆ 将每天测量的时间固定下来,最好是晨起和睡觉前测量。
高血压患者应何时测量血压
血压波动的规律
血压波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正常情况下,清晨醒来时,血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上午7~9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到下午5~7时再次升高。随着夜幕降临,血压再次下降,入睡后呈持续下降趋势,凌晨1~3时血压最低。
正常人一天血压波动
正常人血压昼夜波动一般不超过10~20mmHg,但是部分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甚至高达40~50mmHg。因此,为了掌握动态血压的实际情况以及判断降压药物的疗效,高血压患者应该养成在家中自测血压的习惯。
高血压患者测量血压的关键时间点
根据血压变化的规律,高血压患者应在一天中的5个关键时间点来测量血压。
当然,并不是要求每一位患者都严格按照上面的时间点来测量血压,在服用降压药的初期,可以增加测量的次数,以便了解自己血压波动的规律,更好地控制血压。等到血压控制正常了,就可以减少血压测量的次数,只在清晨睡醒后和晚上睡觉前测量即可。
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高血压的易患因素很多,外界和内在的各种不良刺激都有可能引起高血压。
引起高血压的因素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并没有一条明确的分界线,它只是一个人为划定的标准,其目的在于加强高血压的防治,以减少由于高血压带来的各种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分级
儿童和青少年血压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逐渐升高。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可按不同水平定义和分级。
备注: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别时,则以较高级别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HIS)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高血压的分类
根据高血压的病因可将高血压分为两大类。
◆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是一种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的血压升高,占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 原发性高血压的特点
◆ 早起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如轻微的头痛、头胀、头晕或颈部发胀等,不易被发现,易被漏诊。
◆ 常引起心、脑、肾损害,引发多种并发症。
◆ 病情的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不一致,如有的患者血压不太高而症状很多,而有些患者的血压很高,症状却很少。
◆ 患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
◆ 需坚持个体化原则,长期甚至终生合理治疗。
◆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的10%,是由于某些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并发的血压升高。当找到原发病并治愈后,其血压也随之恢复正常。
◆ 继发性高血压的特点
◆ 大多数发病年龄较小(30岁以下)。
◆ 一起病血压就很高。
◆ 药物降压困难。
◆ 总会有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
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及可能出现的症状
高血压的分期
高血压可根据靶器官损害的有无及其程度进行分期。
高血压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高血压的早期症状不明显,特别是半数以上的患者无症状,或者症状与其他疾病相类似,容易被忽视。通常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在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 头晕
头晕是高血压患者最多见的症状。有些患者会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头晕,有些患者则会出现持续性的头晕、头重感,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 头痛
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疼痛部位多在太阳穴和后脑。通常在晨起时较为明显,洗脸或者早餐后缓解,剧烈运动后或疲劳时加重。
◆ 耳鸣
多为间断性的,持续时间较长。主要表现为耳朵里会出现断断续续嗡嗡作响的声音。
◆ 烦躁、心悸、失眠
主要表现为性情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动;入睡困难或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呼吸急促、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
◆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易分散,经常答非所问,办事丢三落四;近期记忆减退,即容易忘记近期发生的事情,但对很久以前的事情却记忆犹新。
◆ 肢体麻木
主要表现为手指、足趾麻木或僵硬,或皮肤如蚊行感,或颈背部肌肉紧张、酸痛。部分患者常感手指不灵活,或在走路时出现下肢疼痛。
◆ 出血
其中以鼻出血多见,其次是结膜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等。
高血压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高血压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会对血管、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引发多种并发症,导致机体功能迅速衰退。
◆ 高血压对血管的危害
血压增高会使血液冲击血管内膜,导致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变细,影响重要靶器官如心、脑、肾的供血。同时,高血压还损伤管壁内膜,引起胆固醇、脂质沉积,形成血栓,如果脱落则更为危险。长期的高血压还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该病变多发生于大、中动脉,如心脏的冠状动脉、头部的脑动脉等,一旦血管破裂就会导致大量出血、猝死。
◆ 高血压对心脏的危害
损害心脏的冠状动脉,逐渐使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引发冠心病。
血压长期升高,使得心脏泵血的阻力增加,左心室的负担增加,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出现左心衰竭症状,如心悸、气喘、咳嗽,有时痰中带血,严重时发生肺水肿。
◆ 高血压对大脑的危害
脑内小动脉的管壁较薄弱,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较差,长期的血压增高会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容易形成脑动脉瘤而引发脑出血,损伤周围脑组织。高血压还可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阻塞脑血管,引起缺血性脑卒中。脑小动脉闭塞性病变引起腔隙性脑梗死。
◆ 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
长期的血压增高,会使肾脏的细小动脉发生硬化、狭窄,导致肾脏进行性缺血。高血压还会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逐渐纤维化、萎缩,肾单位不断减少,肾脏出现萎缩,继而发生肾功能不全,甚至发展为尿毒症。
◆ 高血压对眼睛的危害
高血压早期,眼底检查大都是正常的。如果血压长期增高,视网膜动脉可出现硬化改变。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网膜可出现出血、渗出、水肿,严重时出现视神经盘水肿,进而引起视觉障碍,如视物不清、视物变形或变小等。
高血压日常护理的主要内容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许多严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和与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加强对高血压的防治与护理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心、脑、肾等损害,提高生活质量。
对症护理
生活护理